APP下载

教育家精神:具身表达与具身感知

2024-03-27孙孔懿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認识、理解、吸纳教育家精神有理性和感性两条路径。就后者而言,教育家将自己对教育的忠诚、热忱、理解与体悟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为,以“道成肉身”的方式表达、宣示教育之道、教育家之道,这比任何文字表达都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更富生命力和感发力。教师可以与教育家交朋友的方式更真切地走近教育家,走进教育家的精神世界,零距离地接受熏陶,与之共情、同化,最终走进日趋壮大的教育家队伍。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具身表达;具身感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1-0024-05

认识和理解教育家精神有两条路径,一是理性的、概念的、思辨的,一是感性的、形象的、实证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本文拟对后一种方式做些讨论,看如何走近教育家,走进教育家的精神世界,分享教育家的精神财富。

一、道成肉身:教育家精神的具身表达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赤道附近一所学校的老师向孩子们讲述“雪”。老师说“雪是纯白的”,孩子们于是想到了盐。老师说“雪是冷的”,孩子们于是想到冰激凌。老师说“雪是粗粗的”,孩子们于是想到了沙子。最后老师问孩子们什么是雪,有孩子回答:“雪是白色的又咸又冷的沙子。”确实,在许多事物面前,语言常常表现得力不从心,出现“无法形容”“不可言传”的尴尬。面对这一尴尬,中国古代圣人的妙招是“立象以尽意”:“象”指具体可感的形象,“意”指思想、观点、情感、意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则可尽意。在我看来,要懂得辽阔,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去就是了;要懂得巍峨,到横空出世的昆仑山下去就是了;要懂得天下之小,站到泰山顶上去就是了;要懂得教育家,叩开他们的大门就是了。当你直接面对一位大师时,一切都可心领神会了。

有一则记录梁启超演讲的材料说:

这份材料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梁启超作为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风范。他满腹经纶,学养丰厚,演讲时投入了全部的热忱与智慧,讲得酣畅淋漓,呕心吐胆,恨不能倾胸中所有奉献给听众。他的演讲出自肺腑,鼓荡情感,震撼心灵,其效果不仅是即时的,更是持久的、强烈的。听他讲课,做他的学生,可谓三生有幸!

真正的教育家不仅会在教学活动中有诚挚的表现,他们在教学之余,在极平常的日常生活中,也能以清澄的气象让人过目不忘。茅盾这样评价叶圣陶:“凡是认识他的朋友都不能不感到,和圣陶相对,虽然他无一语,可是令人消释鄙俗之心,读他的作品亦然。”[2]钱君匋则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弘一法师的情景:

真正的教育家总是与教育发生着生命层面的联系。他们以“己觉觉人”为天职,全身心地探索、倡导、诠释、践行教育的信仰、情怀、智慧、使命,使自己成为教育的最现实、最具体的存在样式,成为教育的灵魂、良心、脊梁,成为教育的活的载体,即以身载道,道成肉身。“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最早的例子可以举出孔子,他在与弟子周游列国的日子里,在没有教室、教具甚至没有教材的条件下,竟能依托日常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演绎出跌宕起伏的教育故事。其时,他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就是教材,就是表率。有时候孔子闲坐在那里,弟子们陪坐在他周围(侍坐),生动而深刻的教育就开始了,记载下来就如今天的“教学实录”。朱熹评价说:“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就是说,圣人的言谈举止、语默动静,他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对有心承教者而言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教育,都能使之在本真平实的状态中受到影响。“儒家圣人让你会在他的整个生活——举凡一颦一笑一呼吸之间,都佩服赞叹,从他的生命能感受到感动变化。他的生命无时不得到和谐,也就是无时不趣味盎然。”[4]加拿大教育学者许美德在对中国当代11位教育家进行长达数年的跟踪研究后写下结语:“11位知名教育家的人生故事或许恰好可以理解为‘儒家之道变成了‘肉身。从某种意义上看,他们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儒学著作——这些著作表达了丰富的人性”[5]。教育家,就是教育之道凝成的肉身,他们以自己的身体真切地叙述教育之道,确证“道不远人”的平凡真理,这比任何说教都更直接,更生动,也更具说服力、感染力。

二、与教育家交朋友:教育家精神的具身感知

与教育家交朋友,意味着教育家已然走下神坛、圣坛,成为一位普通的人,一位能亲切地走进你的客厅,与你品茗闲聊、促膝谈心的平常的人。我们既可以与古今中外众多的教育家广交朋友,也可以选择一位与自己情投意合的教育家交知心朋友。交这样的知心朋友,意味着我们对他的感知将从“离身”转向“具身”,我们将以自己的全部感官对其做深度了解与理解,不仅会去搜集他的影视资料,研读他的著作,熟知他的言论和思想,而且会去了解他的时代、他的生平、他的生活,会去踏访他的故居,走访他的亲友,关注他的进退取与,关注他的喜怒哀乐、音容笑貌,分享他的欢乐,分担他的焦虑,一起哭,一起笑……

与教育家交朋友,还不妨以这位教育家为对象做一些深入研究,做一些不必申报、不必立项、不必撰写报告、随心所欲却又有实质性意义的研究,重在心心相印。每有心得,可不拘形式地记录,摘抄、批注、日记、随笔、散文、诗词等均无不可。积以时日你将体会到,教育家研究是一个最具人文性的研究领域,一个最富情趣、最富诗意、最富魅力的领域,一个能给研究者以鼓舞、启示和精神愉悦的领域,一个能最大限度满足研究者寻求真善美的心理需求的领域。它遍布与大师相逢相知的机缘,等待着你的关注和参与,等待着你在古今中外教育家中找到最知心的朋友和导师,进而成为教育家精神和教育家思想的研究者、享用者、实践者、发扬者、传播者。

杨瑞清校长的行知之路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扎根乡村40多年,创造性地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独具现代乡村学校特色的育人之路,其背后则是他从陶行知这位良师益友身上不断获得精神营养和实践智慧。他多次表示:陶行知先生实在是太伟大了!他的生平事迹,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他的精神、他的品德深深感染着我们。我们崇拜陶行知,他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启迪着我们的人生观,使我们决心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乡村的孩子。我一定要用真诚的爱来爱他们,用自己的火去点燃孩子们的火,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孩子们的心。陶行知,我们跟上来了![6]更为可贵的是,杨瑞清不仅“跟上来了”,而且在若干方面“走上前去”了。在新时代的实践中,杨瑞清发现了陶行知思想的某些时代性局限,以热忱与理性的态度开拓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不少突破。40多年里,他将一所简陋破旧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教育实践基地为一体的集团化现代学校,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界展开了友好交流,广泛吸收了域外的教育思想资源,也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新发展的影响扩展到了海外。2022年,杨瑞清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可谓实至名归。

也有許多老师喜欢与苏霍姆林斯基为友,限于篇幅这里仅举两位:李镇西和李希贵。

1982年,刚刚参加教育工作的李镇西第一次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的小册子,心灵经受巨大震撼,“第一次站在了‘人的高度来关注教育”[7]2。多年后,已经成为著名特级教师的李镇西回忆起这次经历依然十分激动:“(《要相信孩子》)成了我教育理论真正的启蒙读物,我也从此成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追星族一员。”[7]1-2此后,李镇西把苏氏视为自己的师长,阅读了苏氏更多的著作,深深体会到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是一位教育理论家,更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他的著作来自他的亲身实践,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使人感到亲切、信服。李镇西曾几度赴乌克兰访问苏氏生前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与苏氏的女儿建立起联系,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践,在践行爱的教育、转化后进生、开展平民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2009年,李镇西出版了《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专著,他表示,“苏霍姆林斯基是前方的太阳,永远照耀着我前行,让我的教育人生永远不会迷路”[8]。

李希贵是在自己刚刚跨入学校大门而不知所措时,买了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临时救急的。他一口气读完后惊叹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教育著作!”“苏霍姆林斯基像一位长者,与我们促膝而坐,娓娓叙来,你丝毫感觉不到一位教育家的居高临下,他用非常朴素的语言,说了一些我们每天都经历的事情,讲了许多令我们恍然大悟却又浅显易懂的道理。”[9]他把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镶在镜框里,挂在办公区和教学区,将苏霍姆林斯基视为自己漫漫教育旅途中“一位真正的引领者”。李希贵从语文教师、校长、教育局局长到北京101中学校长,在每个岗位上都进行过令人瞩目的改革,许多重大举措都成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和焦点,他的头脑里似乎装着无穷的智慧,而他坦言自己的经验大部分来自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李希贵体会到:“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同龄的伙伴相互影响之外,一定要有那么一两位亦师亦友的长者,用他们的人格、用他们的人生智慧、用他们宽阔的胸襟、用他们那种对后生真诚的欣赏和尊重,来引领年轻人开始漫漫的人生之旅。”[10]

实践证明:与教育家交友是走进教育家精神殿堂的一条捷径。

三、情至深处的同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与教育家交朋友不仅作为一种具身认知方式以使我们全面认识教育家,更重要的是能增进我们与教育家的情感。爱尔维修说过:“情感是肉体感受性的直接后果”[11]487,“只有人的情感才能使人的精神活动(认识、思考)得到活力,这如同只有运动才使物体运动起来一样”[11]468。他还说:“应当把情感看成是产生精神的种子,看成促使人们做出伟大行动的强大动力”,“人没有感情,也就没有了活动的动力”[11]469。可以说,情感的感召力量远远超出了单纯认知的功能。

我们与教育家的情感,与我们跟他们交往的频率、深度成正比,到了难分难解的地步就会出现亦此亦彼的同化现象。生物学上的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吸收外界成分并将其转化成自身成分,例如摄取营养物并将其转化成细胞内有功能的成分。在艺术心理学中,这是主体间发生的一种相互移情的作用。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即通常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元代管道昇的一首《我侬词》唱得更为生动:“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12]我们和教育家的交往,情至深处,也会产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教育家身上有着我的理解,我的思念,我的向往,我的发挥,我的延展——正是这些构成了教育家的现实存在;我的心中则会充盈着我对教育家的依恋和认同,存在着已经内化为我所有的教育家的言论和思想,我的心中已然成了教育家灵魂的栖身之所,甚至我的身上也会闪烁着教育家的某些身影,就像杨瑞清被誉为新时代的陶行知、李镇西被苏霍姆林斯基女儿赞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一样。

不妨设想一下,倘若广大教师同行都能实际地参与教育家研究,使得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教育家都能引起老师的关注,使得我们每位老师都有一位最熟悉、最崇敬、最爱读的教育家,都能与某位教育家为友,时时与之推心置腹,倾诉衷肠,那该是一道多么美好的风景!那样,我们的灵魂一定不会孤单,我们的心灵一定不会枯燥,我们就会过上一种有别于当下的可能生活,我们的教育就会生气勃勃、魅力大增。

参考文献:

[1]梁实秋.雅舍忆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47-49.

[2]茅盾.茅盾杂文集[M].韦韬,陈小曼,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765.

[3]钱君匋.钱君匋论艺[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0:242-243.

[4]梁漱溟.朝话:人生的省悟[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69.

[5]许美德.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M].周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61.

[6]陶丽苹.走在“行知”路上的人(续)[J].中国教师,2003(6):42-44.

[7]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李镇西素质教育探索手记[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8]黄浩.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N].中国教师报,2018-12-12(1).

[9]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41.

[10]康藜.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国教育家的成长[J].基础教育课程,2009(10):44.

[11]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2]傅秋爽.北京文选:元代卷[M].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21:95.

责任编辑:杨孝如

收稿日期:2023-12-18

作者简介:孙孔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家和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