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让教学变革悄然发生

2024-03-26尹群娣

广东教育·综合 2024年2期
关键词:花灯评价教师

尹群娣

在智能时代背景下,科技与智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以往被动式、填鸭式、背诵式、标准答案式的教学,已无法适应今天充满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时代要求。未来的教育将从“分的教育”转到“人的教育”,由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和素养本位。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呼声中备受关注。它是一种以知识与概念为中心,让学习者围绕某一具体的学习任务,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选择和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学习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学习者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丰富交往、提升素养和能力的探究性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的推行实施,在学习内容、教与学的方式、学习时空、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方面让教学悄然发生变革。

一、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

“项目式学习”打破了学科知识的壁垒,学习的内容不以教材编排为依据,而是基于学生现实生活与学习的实际情况,由师生共同挖掘并开发出来的“真实”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学生的日常交谈话题、课间活动游戏中捕捉;或围绕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学习的易错点、困惑点,从生活素材中提取出待解决的“真”问题;或是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品牌打造等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开发出来的学习任务;还可以从社会“小公民”的角度入手,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与事件中寻找主题内容;等等。

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科某一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与运用,如对“道闸”的研究,主要运用数学学科中“旋转与平移”的知识,研究生活中常见的直杆道闸、曲杆道闸、栅栏道闸、道闸门等各式的道闸结构与工作原理。可能是对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学习运用,如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还可能是对多个学科知识的整合应用,如“做花灯”项目的实施,语文课上学习中秋节的来源,学习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走访广式灯笼非遗传承人,了解花灯的由来;美术课上设计并绘制花灯的造型图;数学课上计算制作花灯的成本、各种材料的数量、花灯各个平面图形的形状、面积的大小等;科学课上学习如何接线让花灯亮起来……围绕“做花灯”这一主题,有效统整多个学科教学。

二、构建课程实施新模式: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项目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一般通过“提出问题(即选定项目主题)、制定方案、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评价反思”等六个环节开展,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体验性等典型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体验、实践、反思等方式获取知识和能力,这对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都产生了较大的挑战。

1.“教”方式的变革

从“教”的方式上看,“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改变了“满堂讲”的情况,教师得准确把握好指导(讲)的“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项目进展情况适时指导;另一方面要学会“管住口、管住手”,做到“该出手(口)时才出手(口)”,给学生搭建知识与技能的脚手架,在学生迷茫、困惑、遇到问题时给予一些方法的指导与有价值的点拨。例如,在“营养午餐”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需对全校学生的午餐情况进行调研,但不知如何设计调查问卷,这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设计方法指导。在科学营养午餐搭配方面,学生不知如何查找各种食材的热量、脂肪、蛋白质等,这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搜索、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道闸”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到校外实地观察测量某类道闸,这时教师要帮助协助沟通等。

2.“学”方式的变革

从“学”的方式上看,项目式学习改变了“满堂听”的情况,充分体现“做”中学。学生从原来的端端正正、一本正经地坐在教室里“听、诵、答、练”,转变为以“玩、创、观、读、讲、演、探、写、画、展”等方式进行学习,以个人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观察分析、调查访谈、实验操作、探索研究。例如,在“百变沙漏”项目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沙漏实验、创变沙漏、反思评价四个环节开展探究活动(如下图)。

三、打破学习时空局限:实现无边界学习空间的构建

1.打破课时局限,让学习随时发生

从学习时间上看,项目式学习摆脱了传统课时的约束,以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项目的大小、学生完成各项任务的进度等实际情况,确定项目实施所需用时。如:二年级的“小小设计师”项目约用1~2课时就可以完成,而“春运出行so easy”项目则大约要用20个课时(课内+课外)才能完成。项目式学习践行了“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转变学习只在课堂才发生的观念,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认识到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学习资源,学习随时都可以发生。

2.走出教室的围墙,让学习走进无边界空间

项目式学习改变了学习只在教室里发生且完成的情况,把学生从固定的学习场所带进无边界的学习空间。例如,“营养午餐”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到各年级实地观察调研学生午餐倒饭的现象;“追踪方向”项目式学习,学生依据对方向方位的辨别、认知与理解在校园内各角落打卡,玩起了“寻宝游戏”;“电动车骑乘安全”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们到学校门口、商场附近、马路路口收集统计电动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情况等。接下来,还可以运用AR、VR技术向虚拟网络空间伸展。从物理空间、关系空间到网络空间三个维度,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虚拟空间三个层面构建起无边界学習空间。

四、突破观念:建构新型师生关系

1.实现师生角色定位的转变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项目式学习实现了师生角色定位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从原来的知识分发者变成学习的促成者,从错误的纠正者变成错误的见证者,从裁判变成教练。教师是项目实施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支援者、参与者、倾听者,而不是 “主导者”,不是“支配者”,更不是“专家”,学生才是项目式学习的主体。

2.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对话”

当前的课堂,师生关系基本上处于“单线对话”状态,教师牢牢地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出现了“假交流、假合作、假民主”等现象。而项目式学习实现了从“一言堂”的“单线对话”向生生、师生之间“多向对话”的转变,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环境,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人,这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隐性课程。

3.实现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打造

在项目式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只是负责教,学生也不只是负责学,教师也是学习者,而学生也可以是教学者。每个人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都是有限的,教师也不例外。例如,除了活动前预设的问题,还有不少是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生成的“意外”,教师也可能无法及时回应,需要先自我学习才能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对于新鲜事物,学生的敏感度、接受与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会比成年人快,在问题解决中他们有大胆的“奇思妙想”、敢想敢试的精神,这无形中督促着教师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正所谓“教学相长”,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构建了“学习共同体”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突破视域:实现评价理念落地

从评价的方式看,项目式学习改变了以往“以分数论英雄”“一纸定乾坤”的纸笔测试评价,逐步转变为多项指标共同作用的评价。

从评价的主体看,项目式学习改变了教师作为学习评价主体的情况,评价由学生同伴、学生家长、任课教师与学生自己等多方参与共同完成,根据实际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从评价的内容看,项目式学习改变了只注重结果性评价的情况,更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情感态度、遇到问题或困难时的态度、与人合作交流情况等表现性评价。实施时,针对每个项目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学习评价量表略)。

“项目式学习”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之一。它的实施对传统的“教”与“学”都提出了新的变革挑战,使教育教学更加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好地培养有独到見解、触类旁通的“智识分子”,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手”,让学生“站在课程的中央”,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让学习更具意义,让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花灯评价教师
看花灯
最美教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挂花灯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做花灯
闹花灯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