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晶日运用疏、清、透、活、补五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之经验

2024-03-26张曦丹李昊天饶显俊孙志文

江苏中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瘀血白术气机

张曦丹 李昊天 饶显俊 孙志文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指导:谢晶日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而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慢性HBV感染是肝细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中国65%的肝细胞癌发病可归因于HBV感染[2]。临床治疗CHB的主要方案为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细胞炎症,延缓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程进展[1],但仍存在耐药性等问题。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胁痛”“黄疸”“积聚”“虚劳”等范畴。中医药在防治CHB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3],可降低病毒复制,减轻不适症状,改善预后。

谢晶日教授为全国第五、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带头人。谢师在40余年的从医执教生涯中,承前人经典,启现世之学,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造诣颇深,临床疗效显著。谢师循古而不囿于古,参西而衷于中,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为CHB直接病因为感受HBV疫毒之邪,发病关键在于脏腑气机失调,继而产生湿热、瘀血等多种病理产物,邪盛正衰。根据CHB脏腑气机失调、湿热疫毒深伏、气滞血瘀损正的病机,谢师提出祛邪扶正为总治疗原则,临证重视调整脏腑气机,灵活运用“疏、清、透、活、补”五法治疗CHB,临床效果显著。笔者有幸得恩师教诲,现将谢师治疗CHB之经验整理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疏——疏肝理气、疏利肝胆为要

肝以疏泄为用,则情志气机和顺,而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是一切病理产物生成的基础病机。谢师认为在CHB的病程中,气机郁滞属病程之初,对应HBV感染过程为免疫耐受期,可暂无明显临床表现。患者自得知感染HBV后,多心情抑郁、焦虑,不良的心理状态加重肝气郁滞,而郁木久则乘土,脾胃失于运化,又可渐至脾虚。胆附于肝,肝之精气泄之于胆而为胆汁,肝失疏泄常伴有胆道不利,邪气入于少阳胆腑,可见口苦,胁痛,甚则身目发黄,部分CHB患者伴有胆囊炎、胆石症、黄疸等胆囊疾病。谢师以“疏”法作为基础疗法,疏利肝胆,燮理肝脾,以使气机和顺,脏腑和畅。

1.1 疏肝理气兼调脾,解郁畅达无怫郁 谢师重视肝与脾的生理病理关系,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形成“肝脾论”的学术经验,疏木调土,升降相因,畅达气机。谢师以四逆散为基础方,自拟疏肝调气汤,方用柴胡10 g、白术15 g、香橼15 g、香附15 g、炒白芍20 g、炙甘草10 g、枳壳10 g,疏肝理气助气机之运,解郁畅达使气血冲和,从而无“怫郁”之生。谢师言柴胡可枢利肝胆,斡旋中焦气机,疏郁滞之肝气,利胆以助泄肝;更可助肝上行生发之气,配合白术健运中焦脾土,解湿困之脾土,枢转气机;炒白芍味酸能敛肝阴、柔肝急,合炙甘草为芍药甘草汤之意,酸甘化阴而养肝阴,适肝体阴而用阳之性,并可行于营气,“除血痹”,通行血脉而止痛;谢师常以枳壳、香橼等理气不伤阴之品,以防过度行气而耗气损阴;配伍香附理血中之气,防其化为瘀血。情绪抑郁不疏者加合欢花、首乌藤、小麦等以疏肝解郁养血,并能安神;寐差多梦易醒者,加煅龙骨、煅牡蛎、磁石,以平肝潜阳,镇静安神;胁肋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木香以增强行气止痛之效;正气虚损,乏力者又可见气滞之象,为气虚无力推动,少予益气之品,如太子参,以健脾益气助气运。除药物治疗外,谢师每每以言语开导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宣教,减轻其心理负担,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以达身心共愈,提高治疗效果。

1.2 利胆退黄溶胆石,清热通络泄胆汁 谢师言在疏肝之时兼利胆之法,可增强疏肝之力,胆道通则肝气和。谢师以金钱草、郁金清肝胆郁热,退湿热黄疸,配合威灵仙辛温走窜通经络,白芷燥湿止痛,四药通利胆腑,使胆汁正常疏泄而不淤积。若见胆石阻塞者,可加入鸡内金,合前金钱草、郁金并称“三金”以利胆溶石,促进胆汁排泄,防其上逆犯肝。

“疏”法作为基础治法,重在疏理气机,在CHB其他阶段治疗中亦有应用,临证圆机活法,随证加减,以达更好的治疗效果。

2 清——清利湿热、清肠导滞为恒

湿热壅塞为病情之渐,湿热与HBV病邪相引,邪盛鸱张,此时为免疫清除期,正邪交争发病,胁痛、胀满、口苦、纳差等临床表现明显。谢师认为湿热为CHB的关键病理产物,为肝脏出现炎性改变的开始。湿热可通过激发炎症、免疫反应,参与炎-癌转变的重要过程,增加肿瘤易感性[4]。“清”法,意为清除邪气。谢师认为及时清除湿热病因,一方面可降低病毒复制,减少HBV对肝细胞的持续损伤,另一方面可延缓疾病进展。“清”法以化湿渗湿之品散其水湿,清泻里热之品除其热邪,并用通腑导滞之法使湿热从大肠而出。

2.1 三法并举清湿邪,清热解毒散湿热 湿热搏结,如油入面,难以速除,谢师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灵活选用利湿、化湿、燥湿三法,兼以清热,以期湿热并除。谢师自拟肝病一号方进行加减,方用柴胡15 g、白术15 g、佛手15 g、砂仁10 g、紫苏子15 g、陈皮10 g、茯苓15 g、炒薏苡仁15 g、泽泻20 g、苍术15 g、黄芩10 g。柴胡、佛手二者疏肝理气,以助湿邪祛除;白术、茯苓、炒薏苡仁健脾渗湿并除热,大便秘结不通或黏滞者选用生白术,可用至25 g,大便溏结不调或质稀者选用焦白术以增强健脾之力,可用至20 g;泽泻利水使湿邪从小便而去,且可泄肝中之湿浊;砂仁芳香化浊并和脾胃,醒脾以助运化,陈皮理气燥湿化痰;苍术燥湿散郁,兼以发汗除湿,使湿邪分消,然其燥性易助火热,热象明显者应慎用;紫苏子行气导痰,且有润肠通便之力,使湿邪从大肠而出;黄芩清热解毒,透邪外出。诸药配伍寒温并举,升降相因,疏肝理气健脾,清热除湿解毒。湿去热孤,热象明显者,继加清热泻火之品如黄连、黄柏、栀子,泻三焦火热,除在里之郁热;兼有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升高,或有肝硬化征象时予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并能利湿通淋,防病邪深入成癌毒之变。

2.2 清肠导滞消积滞,推陈致新复气机 湿浊伏邪留滞肠腑,气机不降,谢师观察到临床中肝病患者可见排便异常[5],顺应腑之“传化物而不藏”的特点,予以清肠消积、通腑导滞之法,行气通腑更使湿热积滞从大肠而去,大便多日秘结不通者予木香、枳实、槟榔、大黄等通腑泄热,推陈致新,大黄可代茶饮以轻下热结,灵活加减;年老津伤者以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腹部胀满、痛者,谢师常以厚朴、草豆蔻、乌药化湿除满、消积导滞;饮食积滞者配合莱菔子、“焦三仙”等消食导滞。体虚者不耐攻伐,通腑之法宜慎,当中病即止,勿犯虚虚实实之戒,使邪气深入。积滞清除,大肠传导之功恢复,气机升降有序,更助邪气祛除。

“清”法作为祛邪的主要治法,使脏腑之邪气得以清除,正气得以续生,为承前启后的重要步骤。

3 透——透邪解毒、祛邪外出为顺

正邪相争,邪气深伏于内,非透不可尽除,喻昌《医门法律》[6]言:“失于表者,外邪但从里出,不死不休,故虽百日之远,仍用逆流挽舟之法,引其邪而出于外。”谢师认为,HBV感染人体而不发病,待正气损伤,正邪平衡打破而发病,与伏邪深入,感而后发的病程相似,故在CHB的治疗中,以透邪解毒为顺,顺伏邪转出之势祛邪外出。伏邪由太阴转出太阳卫表者,谢师以连翘、板蓝根引在里之郁热从表而出,连翘微辛之味宣散风热,并可解毒消肿散结,板蓝根清热凉血解毒,二者配伍一以透邪外出,二以降低病毒复制。伏邪由太阴转出少阳者,随经症见口苦、咽干、胁下硬满等,谢师以黄芩清少阳之热,《本经疏证》[7]言:“黄芩所治之热必自里达外”,合柴胡清透少阳伏邪,直达病所,引邪外达,使邪无处可羁。伏邪由太阴转出阳明者,随经症见胃腑积热,少佐升麻、葛根清解阳明之热,并用知母、玄参等甘寒、咸寒之品泻火滋阴,以适胃喜润恶燥之性,助邪外透。若伏邪内达少阴而不外出,不仅损阳,更耗阴液,需以扶阳滋阴之品,鼓舞正气,续阴液以存正气抗邪外出。谢师以淫羊藿、肉苁蓉温固肾阳而强正气,石斛、生地黄滋阴清热引邪外出。伏邪深入厥阴,病情加重,非重剂不能透邪外达,谢师以鳖甲血肉有情之品,深入厥阴,软坚散结,辅青蒿轻清宣透以外达,使伏邪得解而不伤正。

透邪解毒法常配合其他治法进行治疗,标本兼顾,以强疗效。伏邪宜顺不宜逆,谢师言临证应以人立法,辨证施治,用药灵活变通,冀探求真源。

4 活——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用

随着HBV疫毒之邪深入,伏于脏腑经络,胶结湿热之邪,终致血脉瘀阻,出现瘀血,可表现为胁下痞块、脾脏肿大,皮肤瘀点瘀斑、青筋显露、蜘蛛痣;血不循经见衄血、吐血;日久正气虚衰、阴血耗竭,变证迭起。谢师认为瘀血为病情进展的标志性病理产物,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必要进程。肝炎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肝脏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动物实验证实肝损伤早期即存在血瘀,并贯穿肝纤维化的全部阶段[8]。慢性肝炎进展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过程与湿热在经、瘀热相结、久病入络的规律一致[9]。

“活”法为活血化瘀除瘀血之实,通经活络助瘀滞得行。谢师治疗时以自拟肝病二号方加减,方用柴胡10 g、当归15 g、川芎10 g、延胡索10 g、郁金10 g、陈皮10 g、三棱10 g、莪术10 g、赤芍10 g、丹参10 g、炙鳖甲15 g、牡丹皮10 g、姜黄10 g。柴胡疏肝行气,引诸药入肝而发挥功用,陈皮理气,助柴胡行气解郁之功;丹参活血生血,祛瘀通经,使瘀血祛除新血化生;郁金行气破瘀,伍牡丹皮并能凉血而散瘀久之热;川芎、延胡索活血行气,并能止痛,上述五药活血行血而逐瘀;赤芍行血中之滞,较白芍除血痹力量更强;血瘀明显者可见胁肋部刺痛,当加重活血药之用量,故以三棱、莪术、姜黄破血逐瘀,用量可加至15 g;活血化瘀恐致血虚,故以当归补血活血通血滞,活血养血而不动血;瘀血除尽,以白芍易赤芍,荣养肝阴以助生血。

叶天士言“邪留经络,须以搜剔动药”,“借虫蚁搜剔以攻通邪结”,“蠕动之物松透病根”,影像学显示有肝硬化结节,而症状未见出血征象者,谢师常于上方中加用土鳖虫、牡蛎。以土鳖虫之走窜,搜经剔络,破血逐瘀,与鳖甲、牡蛎并用,刚柔并济,软坚消癥,鳖甲得土鳖虫之力补肝阴而不滞,土鳖虫得鳖甲之柔攻逐血瘀而不伤正,常用鳖甲与土鳖虫的比例为2~3∶1[10]。瘀血活,癥瘕散,肝阴复,受损之肝细胞得以修复。谢师认为在活血化瘀消癥之时,少以补气之品,常加用黄芪15 g、党参15 g,使得气血互生,气旺血荣,又可助脾气以统血。

活血过用则动血,耗损阴液,故活血化瘀法当中病即止,不可持续攻伐。衄血、吐血者应慎用“活”法,以防破血损络而出现失血重症,危及生命。

5 补——健脾养肝、益肾扶正为本

正虚为CHB病变的基础,而在疫毒邪气及多种病理产物的攻伐下,正气逐渐亏损,需扶正以助抗邪。谢师认为“补”法一为补其实质,二为适其本性,具体治法为健运脾胃、补养后天元气,使土荣木达;柔肝养肝以缓肝脉之急、助肝之用;益先天之本辅肾阳之气化,填肾精之亏虚,使精血得以续生。谢师常以八珍汤加减治疗。以白术为补脾脏之第一要药,味甘能健脾缓脾,味苦能燥湿实脾,脾健湿去则气旺,谢师临证常选用焦白术增强健脾之功;并善以黄芪色黄入脾益气健脾,且可入肺固表实卫,增强抗病能力;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生地黄滋阴清热,配合白芍荣养肝阴而生血。肾阴亏损者,谢师以熟地黄易生地黄,配合女贞子填补肾阴以滋水涵木,母子相生不致戕伐互损。“阳化气,阴成形”,肾阳失于温煦,阳气不能推动机体生理活动,而致病理产物凝结成实,是CHB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重要病机,谢师认为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温补肾阳而助气化,避免疾病进展为积聚、鼓胀,常用杜仲、淫羊藿、肉桂、熟附子等。

“补”法作为辅助治法,常并存于其他治法之中,扶正以祛邪。谢师运用补法以健脾为主,养肝为助,益肾为辅,三脏并调,正气相生,以御邪抗病。

6 验案举隅

周某,女,47岁。2020年12月27日初诊。

主诉:胁肋部胀满疼痛1年余。自述患乙型肝炎(小三阳)10余年,1年前体检腹部超声示:肝脏弥漫性改变,经当地医院治疗,口服扶正化瘀胶囊,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来谢师门诊就诊。刻下:面色少华,形体适中,胁肋部胀满疼痛,偶有腹部胀痛,矢气多,口气重,体倦乏力,寐差易醒,偶有齿衄,纳可,大便不成形,2~3日一行,小便色黄。舌胖、色黯、苔黄腻,脉沉滑。2020年12月7日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查血生化示:总胆固醇:6.02 mmol/L↑;超声示:肝脏弥漫性改变,肝内多发实性结节(最大1.3 cm×1.2 cm),胆囊壁欠光滑。2020年12月21日查核磁共振示:肝右后叶下段、肝左叶被膜下改变,考虑肝硬化结节,肝实质多发小囊肿。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囊肿。中医诊断:胁痛(湿热壅盛,瘀血损正)。治法:疏肝健脾,清热化湿,祛瘀扶正。予肝病一号方、肝病二号方化裁。处方:

柴胡10 g,生白术20 g,香附15 g,香橼15 g,枳壳15 g,川厚朴10 g,炒白芍30 g,炙甘草10 g,炙黄芪15 g,太子参10 g,煅龙骨20 g,煅牡蛎20 g,炙鳖甲15 g,金钱草30 g,郁金15 g,姜黄15 g,乌药15 g,草豆蔻15 g,丹参15 g,三棱10 g,莪术10 g,泽泻15 g,玄参15 g,连翘10 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并嘱患者饮食节制,忌食辛辣油腻,保持情绪乐观。

2021年1月10日二诊:患者胁肋部胀满减轻,大便畅,2日一行,偶流涎。予初诊方去姜黄,生白术改焦白术20 g,加炒薏苡仁15 g、苍术10 g、半枝莲15 g、白花蛇舌草25 g,14剂。

2021年1月24日三诊:患者腹胀减轻,大便日一行,多梦,舌胖、苔白、少津,脉沉。予二诊方去苍术、泽泻,加木香10 g、磁石20 g,14剂。

2021年2月7日四诊:患者腹痛明显缓解,大便成形、质黏,日一行,寐差缓解,流涎明显减少。予三诊方去炒白芍、炙甘草。

2021年2月21日五诊:患者体倦乏力缓解,食油腻后偶背痛。予四诊方加陈皮10 g、鸡内金10 g、焦三仙(各)15 g、威灵仙15 g,14剂。

2021年3月7日六诊:患者诸症减轻,偶有腰部冷痛。予五诊方去焦三仙、木香、鸡内金,加炒杜仲15 g、淫羊藿10 g,14剂。

半年后随访,患者诸症消失,复查超声示:肝脏轻度弥漫性改变,血生化检查正常。

按:本案患者感HBV疫毒邪气多年,肝气郁滞不利,见肝经循行之两胁胀满疼痛;肝木乘土,脾失运化,湿浊阻于肠腑,阻塞三焦气机,日久而见腹胀,肝脾不调,水谷不化,大肠传导失司,大便不成形且难行;患者素体虚弱,加之病邪损正多年,更耗其气,可见乏力倦怠;肝主藏血,血舍魂,血液的正常流通是良好睡眠的保证,然邪气入络成血瘀,魂不能归于肝脏而游离于外故寐差易醒;瘀血为离经之血,犯于齿龈则见齿衄;舌质胖大、苔黄腻为脾虚湿困,渐生湿热之象,色黯为瘀血不能荣养舌体,脉沉为病邪深伏,滑主湿邪。四诊合参,宏微并举,辨证为湿热壅盛,瘀血损正,谢师以“疏”“清”“透”“活”“补”五法并用,具体治以疏肝健脾,清热化湿,祛瘀扶正。“疏”者疏肝解郁、疏利胆腑,为治疗之基石,药用柴胡、香橼、香附、枳壳四者疏肝解郁、行气除胀;配伍金钱草、郁金利胆通经助疏肝之功。炒白芍、炙甘草二者取芍药甘草汤之意,酸甘化阴以荣养肝阴,防疏泄太过劫肝阴,并能止腹痛。“清”者,一以清湿热除积满,选用厚朴、草豆蔻、乌药化湿除满、消积导滞,与“疏”法配合可治疗其腹部胀痛,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清除,并利小便以实大便;二以清热解毒,并配合“透”法透邪外达,药以连翘、玄参清热解毒,凉血散结,透邪气外达而解。“活”法以活血化瘀,药用三棱、莪术、姜黄、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配合炙鳖甲软坚散结;煅龙牡并用,平肝镇神魂之乱,又助鳖甲滋阴潜阳。“补”者,健脾气、益正气,药以炙黄芪、太子参、生白术三者益气健脾,扶正固表,助邪气外达。二诊患者胀满疼痛缓解、大便改善,正气渐强,故以焦白术、炒薏苡仁、苍术增强健脾祛湿之力,以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三诊去除湿之苍术、泽泻,防其伤阴,加木香助行气之功,以磁石潜阳安神以助睡眠。四诊腹痛缓解,故去炒白芍、炙甘草,防其味酸敛邪。五诊患者多食油腻而见胆腑不利,以焦三仙、陈皮、鸡内金理气消食除胀,配合威灵仙通行胆腑经络。六诊诸症减轻,邪气渐去,故去焦三仙、木香、鸡内金,加入炒杜仲、淫羊藿温补肾阳,扶助正气。谢师谨守病机,明辨正邪变化,标本兼顾,“疏、清、透、活、补”五法并用,肝脾肾三脏同调,湿热并除,透邪外出,化瘀通络,防微杜渐,临床收效颇佳。

7 结语

谢师认为CHB病情复杂,易于反复,为正邪交争,脏腑气机失调,湿热、疫毒、瘀血胶结深伏,应辨明标本虚实,祛邪扶正,邪实当攻,正虚当补,注意脏腑间的生理病理关系,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培其损。以人立法,灵活运用“疏、清、透、活、补”五法,疏肝理气利胆以调达气机,清除湿热积滞以正本寻源,透邪解毒以祛邪外出,活血化瘀以防微杜渐,调养脾胃以固护正气,益肾扶正以生生不息。如此灵活运用五法,消病毒而复肝气疏畅,除血瘀而复肝阴濡养,恢复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延缓甚至逆转疾病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瘀血白术气机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部采血后瘀血减少的影响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