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波长(420 nm+560 nm)强脉冲光联合异维A 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研究*

2024-03-25陈辉陈晓芬巫晓芬张颖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3期
关键词:红斑中重度痤疮

陈辉 陈晓芬 巫晓芬 张颖

(广东省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惠州 516001)

痤疮是临床皮肤科常见的以毛囊皮脂腺为单位的慢性炎症疾病,病发对象无性别差异,且好发于青春期的男性或女性[1]。病发机制主要与皮脂腺脂质分泌过度、炎症反应的发生等原因有关[2]。同时,遗传、心理压力等也是影响发病或病情加重的重要影响因素。虽部分患者病情会随时间推移出现一定程度缓解,但有病程长、易反复,且有明显损容性等特点,易引起容貌焦虑、自卑心理等而不被患者接受。此外,炎症性痤疮皮损还易形成如痤疮红斑等常见后遗症。已有研究表明,83%的痤疮瘢痕由痤疮红斑引起[3]。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患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痤疮皮损本身的改善。因此在中重度面部痤疮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对于痤疮红斑的早期干预,以缩短痤疮及痤疮红斑整体治疗周期,满足患者对痤疮治疗的进一步需求。故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并且能同时对痤疮红斑进行早期干预的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治疗痤疮的关注重点。目前针对中重度痤疮,临床常规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异维A 酸口服治疗,虽能针对痤疮发病四个关键病理生理环节,但是对于痤疮红斑无治疗效果[4]。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 Light,IPL)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且收到较好疗效[5]。本研究基于过往研究基础之上,利用双波长(420 nm+560 nm)IPL 联合异维A 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研究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通过对痤疮红斑进行早期干预,为优化中重度痤疮治疗,引入中重度痤疮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提供临床研究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6 月至2023 年6 月就诊于广东省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皮肤科的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共计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 例。研究组男27 例,女13例;病程2~21 个月,平均(13.4±3.9)个月;年龄18~28 岁,平均(21.18±4.68)岁;Ⅱ级面部痤疮18例,Ⅲ级面部痤疮14 例,Ⅳ级面部痤疮8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病程3~20 个月,平均(14.1±3.7)个月;年龄19~28 岁,平均(22.31±4.16)岁;Ⅱ级面部痤疮16 例,Ⅲ级面部痤疮11 例,Ⅳ级面部痤疮1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全部试验过程均符合医学伦理标准,并经广东省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2022CZ010188)。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30 岁;符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 修订版)》[6]中关于痤疮的相关诊断标准;参照全球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7]评估为Ⅱ~Ⅳ级的面部痤疮患者;入组前4 周内未接受其他痤疮药物治疗;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知情本试验全部内容,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瘢痕体质者、光敏感者、长期室外工作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未来1 年内有妊娠计划者;面部合并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特应性皮炎等其他炎症性皮肤病者;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高脂血症者;既往有严重精神病史或治疗从依性较差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异维A 酸药物治疗:口服异维A 酸软胶囊(国药准字H20055201),10 mg/ 次,2 次/d,共治疗14 周;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注册证号HC20150044),涂于患处,2 次/d,1 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2 个疗程;阿达帕林凝胶(国药准字H20065544)夜间点涂患处,1次/d,1 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8 个疗程,医师均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改善针对性调整外用药剂量与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波长(420 nm+560 nm)IPL 治疗:双波长IPL 治疗时间为第2、5、8、11、14 周,治疗设备采用飞顿二号光子工作站(美国飞顿激光公司),每次治疗过程共分为两个阶段。第1 次采用560 nm 波长治疗头,参数设定为16~22 J/cm2、脉宽10 ms;第2 次采用420 nm 波长治疗头,参数设定为初始能量8~9 J/cm2,脉宽40 ms;治疗参数根据患者面部具体情况(耐受程度、红斑颜色、患者肤色)进行相应调整,光斑重叠不超过15%,每次能量可递增1~2 J/cm2,IPL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面部进行冷敷30 min。所有治疗结束后,叮嘱患者注意日常保湿与防晒,避免刺激性面部护理、美容等操作。

1.4 观察指标

1.4.1 皮损情况 由非课题组的2 名资深皮肤科医生在治疗前、治疗第2、5、8、11、14 周和随访第4 周利用数码相机拍摄患者面部,获取高分辨率面部图像。盲态观察和记录患者皮损情况,包括病变计数、GAGS 评分。GAGS 评分[8]:将痤疮易发部位分为前额、右颊部、左颊部、鼻部和下颌共五个区域,痤疮病变的描述和评分为粉刺(1 分)、丘疹(2 分)、脓疱(3分)、结节(4 分),无痤疮病变则视为0 分,各区域评分为该区域最严重病变的评分乘以面积因子(1~3),各区域评分之和即为总分。总分为0 则记为无;≤18分则提示痤疮程度为轻度;19~30 分则提示痤疮程度为中度;31~38 分则提示痤疮程度为重度;>38 分则提示痤疮程度为非常严重。

1.4.2 面部红斑评分 由非课题组的2 名资深皮肤科医生在室温22 ℃~26 ℃、湿度40%~60%的环境下,采用VISIA 图像分析仪(Canfield 科技公司,USA)在治疗前、治疗第2、5、8、11、14 周和随访第2周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红色区指标并评分。红色区可体现痤疮红斑的变化情况,VISIA 所生成分值的绝对数值越大,表明所选定区域的皮肤特征计数越强。

1.4.3 安全性及量表评价 (1)安全性评估: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红斑、水肿、脱屑。(2)量表评价: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即第14 周)完成皮肤科生活质量指数(DLQI)、视觉模拟量表(VAS)问卷。DLQI 评分[9]:该量表主涉及心理感受、日常生活、症状与躯干感受、社交娱乐、着衣选择、体育锻炼、性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及治疗等10 个维度,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从“完全不明显”到“非常明显”分别计分0~3 分,总分30 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差。VAS[10]评分:选用10 cm 长的直线,左右两端分别代表“自觉无皮损”(0 分)和“自觉皮损程度严重”(10 分)。患者根据治疗后自身面部情况进行评估,在直线相应部位标记,从“自觉无皮损”端至标记处之间的距离即为评分分数。

1.4.4 随访 治疗结束后随访4 周,观察并记录患者皮损情况及面部红斑情况,同时评估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病变减少百分比。病变减少百分比=(治疗前病变总数-治疗后病变总数)/ 治疗前病变总数×10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疗效判定:疗效指数=(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疗效指数<20%为无效;20%~60%为有效;60%~90%为显效;≥90%为治愈[1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8.0 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归纳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皮损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第2、5 周病变计数、GAG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8、11、14 周及随访第4 周病变计数、GAG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时段皮损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各时段皮损情况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病变计数(个)治疗前治疗第2 周治疗第5 周治疗第8 周 治疗第11 周 治疗第14 周 随访第4 周研究组对照组12.38±3.40*22.59±4.18*11.984 0.000组别nGAGS 评分(分)治疗前治疗第2 周治疗第5 周治疗第8 周 治疗第11 周 治疗第14 周 随访第4 周研究组对照组40 40 t P 54.83±5.48 54.59±5.06 0.204 0.839 54.23±5.13 53.89±5.38 0.289 0.773 53.31±5.23 53.00±5.17 0.267 0.791 42.18±4.67*45.53±4.92*3.123 0.002 29.13±4.28*35.33±4.64*6.212 0.000 11.31±3.33*22.23±4.17*12.942 0.000 40 40 t P 28.13±3.48 28.59±3.86 0.560 0.577 27.89±3.20 27.93±3.37 0.054 0.957 27.31±3.11 27.23±3.29 0.112 0.911 22.36±3.64*25.53±3.14*4.171 0.000 16.15±3.22*19.60±3.38*4.674 0.000 8.01±2.06*12.83±3.17*8.064 0.000 8.59±3.64*13.03±3.72*5.394 0.000

2.2 两组面部红斑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第2、5 周面部红斑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8、11、14 周及随访第2 周面部红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第8、11、14 周及随访第2 周面部红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时段面部红斑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各时段面部红斑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治疗前治疗第2 周治疗第5 周治疗第8 周 治疗第11 周 治疗第14 周 随访第2 周研究组对照组40 40 t P 38.38±7.48 37.89±8.16 0.280 0.780 36.13±7.22 35.98±7.38 0.092 0.927 36.00±6.08 35.26±7.17 0.498 0.620 24.28±5.64*30.53±5.72*4.921 0.000 9.13±4.22*16.46±4.38*7.622 0.000 8.31±4.06*14.23±4.17*6.433 0.000 8.46±4.14*15.53±4.72*7.122 0.000

2.3 两组病变减少百分比及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结束后随访4 周,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病变减少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变减少百分比及治疗有效率比较(±s)

表3 两组病变减少百分比及治疗有效率比较(±s)

组别n病变减少百分比(%)疗效[例(%)]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研究组对照组χ2/t P 40 40 75.13±5.36 48.20±8.13 17.491 0.000 20(50.00)8(20.00)13(32.50)7(17.50)4(10.00)15(37.50)3(7.50)10(25.00)33(82.50)15(37.50)16.875 0.000

2.4 两组DLQI 及VAS 评分对比 治疗结束时, 研究组DLQI 评分及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DLQI 评分及VAS 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DLQI 评分及VAS 评分比较(分,±s)

组别nDLQI 评分VAS 评分研究组对照组40 40 t P 7.13±1.48 10.59±2.86 6.795 0.000 1.23±1.01 3.38±2.01 6.045 0.000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红斑2 例、脱屑1 例;对照组出现水肿2 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5.0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

3 讨论

痤疮是临床常见毛囊皮脂腺慢性炎性疾病,易发于青春期男女。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多数研究表明遗传背景下激素诱导的皮脂腺过度分泌脂质、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和免疫反应等均与痤疮发病及病情发展联系紧密。面部中重度痤疮由于炎性丘疹、脓疱等皮损,具有明显的损容性,且痤疮皮损消退后常遗留痤疮红斑、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给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多方面造成严重障碍。痤疮红斑是痤疮炎症的常见后遗症,痤疮红斑包括毛细血管扩张与无粉刺表现的红斑丘疹,均发生于炎症性痤疮皮损。其发生机制与炎症急性期的痤疮皮损及周围组织炎症状态导致微毛细血管的红细胞数量及血容量增加有关。同时有研究表明痤疮红斑并非单纯的局部血管扩张和增生,而是血管和周围组织发生了一种类似瘢痕样的改变[12]。目前,维A 酸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针对治疗痤疮发病的唯一口服药物,但对于痤疮红斑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口服或外用药物,且有研究报道了IPL 在痤疮治疗中的成功应用[1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第8、11、14周、随访第4 周病变计数、GAGS 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8、11、14 周及随访第2 周面部红斑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痤疮红斑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主观评价方面,研究组的DLQI 评分、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随访4 周,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病变减少百分比仍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且在对症处理后均有缓解。提示双波长(420 nm+560 nm)IPL 联合异维A 酸治疗能有效改善中重度痤疮患者症状,减少面部痤疮皮损,缓解痤疮红斑,具备较高安全性。IPL治疗痤疮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光化学作用及选择性光热作用。其中,420 nm IPL 的作用原理在于其光毒性,当IPL 光源照射痤疮皮损时,能通过光化学作用产生单线态氧和氧自由基等活性分子,而这些活性分子对痤疮杆菌具有毒性作用,可使痤疮丙酸杆菌凝固坏死[14]。同时,IPL 对于痤疮红斑治疗也具备较好效果。560 nm IPL 与氧合血红蛋白的吸收峰(542 nm)的波长匹配度极高,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能与之充分结合,并利用所产生光热效应,封闭或破坏痤疮后红斑中出现扩张和增生的血管[15]。以上结论结合本研究结论进一步说明,双波长(420 nm+560 nm)IPL 联合异维A 酸治疗,能促进患者面部痤疮丙酸杆菌凝固坏死,抑制面部血管扩张和增生,从而缓解患者痤疮皮损及痤疮红斑症状。

综上所述,双波长(420 nm+560 nm)IPL 联合异维A 酸治疗中重度痤疮起效快,治疗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症状,同时对痤疮红斑有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联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红斑中重度痤疮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木星的小红斑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Queyrat增殖性红斑1例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