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文献综述写作的“新概念-立体结构”法
2024-03-25于忠江郝爱民郑书耀
于忠江,郝爱民,郑书耀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240046)
1 经管类文献综述的概述
经管类文献综述一般是指围绕某个较为具体问题的相关答案而做出的系统性分类总结。按照不同的标准,研究人员可以把文献综述划分出不同类型,而本文则集中讨论经管研究中比较侧重因果观点分析的类型。经济管理学科中,某个具体的研究问题一般是指作为结果而存在的现象,而问题的答案则主要是指作为原因现象而存在的因素或现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问题的特定答案看成是某种特定的因果观点,或者因果机制的基础[1-3]。基于这样的理解,可以认为文献综述就是对因果观点、因果机制的系统性整理。整理的主要方法或工具是分类与比较[4]。目的在于发现不同因果观点、因果机制之间的异同,以便于对其进行合适的展示与重组,并讨论对未来研究的可能指引。
文献综述在整个论文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展示现有因果观点、因果机制等知识存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一方面,展示现有因果观点、因果机制等知识存量之间的关系,是指针对某个相对具体的经管类研究问题而言,对相关的答案做出分类,通过“求大同、存小异”的方式,形成答案不同的组别,进而阐述清楚组别内部、组别之间的观点异同。另一方面,是指在展示清楚现有因果观点等以后,还要利用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优劣、得失进行评价,特别是要努力发现现有因果观点所缺失的内容,进而引导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新的研究若能较好弥补缺失内容,则自然就具有了相对于现有研究的优势,也就必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既然文献综述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是否有可以迅速习得的、更加有效的写作方法?本文就是为了减少文献综述写作过程的个性化摸索,提出一种相对规范化的、可以短期内习得的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2 文献综述写作的平面分类模式及其缺陷
归纳现有的经管类文献综述写作模式,可以将其总结为写作方法论的平面分类模式。该模式的价值在于强调了综述写作所必须具备的分类能力,这是文献综述写作的根基。然而其也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即:缺乏明确的分类评价标准;缺乏概括而成的新概念;缺乏具有空间立体结构的、多层级特征的观点脉络。
2.1 平面分类模式的含义
基于上文对文献综述的解读,可以认为文献综述写作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对现有因果等进行分类整理。这也是所谓的平面分类写作模式的主要内容。
(1)内容上指向因果观点。文献综述的平面分类写作模式,主要是针对现有的因果观点进行分类、分组[8-9]。因此,把文献综述写作的平面分类模式称为因果观点的平面分类写作模式可能是更合适的。显而易见,这种说法强调了较为明确的内容要求,也就是要针对因果观点进行分类、分组。文献综述中的“文献”这个词,指向的却不是内容要求,而是一种载体形式;作者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值得提倡的,使用这个说法,主要是因为其已经约定俗成、被广泛接受了。换而言之,作者认为使用“观点分类”来替代“文献综述”进行讲解,可能更合适。同时,如果使用因果观点的平面分类写作模式这样的说法,还可能会减少很多人的认知困惑。
(2)形式上指向同一层次概念的分类。平面分类是指对抽象程度相同的同一层面上的因果观点进行分类或者分组,其本质是一种平面的、横向的划分。分类、分门别类、分组、划分这些词汇,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同义词。分类或者分组的工具是概念,而且主要是已经存在的概念、旧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抽象程度也是相同的,处在同一层面上。当然分类的结果就是形成了同等抽象程度的观点的类别[10-11]。
在理想的状况下,因果观点的分类要遵循“穷尽、互斥”的要求。一方面,要搜集到尽可能多的相关研究的观点,然后再分类,达到“穷尽”的要求。另一方面,分类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观点组别,同一个观点要安排在一个组别中,不能同时处于两个以上的组别中,达到“互斥”的要求。现实的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不完全满足这样的要求。
2.2 价值与主要的不足
文献综述的平面分类写作模式是主流的写作模式,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价值与意义。其强调的分类与分组是所有文献综述写作模式的根基,是任何写作模式都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同时,其也促成了很多优秀文献综述作品的出现。
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来看,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分类的结果评价,缺乏较为明确的标准。分类是文献综述写作的本质要求,平面分类模式能够把握这一要求,这体现了其长处,但仍旧缺乏较为明确的评价标准。其次,内容指向,缺乏可能引导创新研究所需要的新概念。如何能让文献综述更好地引导出可能的创新性研究?文献综述平面分类写作模式是无法回答这个重要问题的。最后,表达结构,缺乏组织框架上的多层次性、立体性。缺乏立体性所导致的问题就是,划分出的不同组别,并列地呈现在同一种抽象程度的平面上,无法形成结构上的纵向组织体系。实际上,上述的缺乏引领性的新概念与这里的缺乏组织框架上的立体性,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是无法分割的。缺乏引领性的新概念,极易导致缺乏组织框架的立体性;反之,亦然。
3 “新概念-立体结构”法的主要内容
作者认为好的文献综述必然是好的表达形式与好的内容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不断应用抽象、对比与分类的能力,有意识地、自觉地形成有价值的新概念,才能更有效地把文献综述所要求的内容与形式统合起来。
从“新概念-立体结构”写作方法的名称构成来看,可以发现其主要目标是弥补平面分类写作模式的缺陷,特别是要弥补缺乏新概念、缺乏立体结构这两方面。当然缺乏相对明晰的分类标准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就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详细的答案。
3.1 分类的标准
平面分类写作模式缺失的是观点分类后的评价标准。对此,作者提出的标准是:因果观点的组间差异极大化、组内差异极小化。具体而言,处于同一抽象层次的因果观点,在做了分组分类、拆分拆解、划分区分以后,研究人员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同一组别内部的因果观点的差异性、异质性尽可能小,相似性、同质性尽可能强;不同组别之间的因果观点的差异性、异质性尽可能大,相似性、同质性尽可能弱。简而言之,就是“组间差异极大、组内差异极小”标准。针对同一或类似的问题,不可能搜集到观点与证据都完全相同的文献。文献中不同方面的差异性总是必然存在的,但是不能由此而抛弃、低估这个分类标准。
前述的“穷尽、互斥”“不重复、不遗漏”的要求,此处的“组间差异极大化、组内差异极小化”的分类评价标准,二者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较有效地解决同一抽象层级文献的分类分组问题。这种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同一抽象层次的概念或观点的问题。
3.2 新概念
(1)什么是新概念、新观点。简而言之,一个概念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名词;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一个概念也就是一个观点。具体来看,在经管类学科中,各类概念是非常多的。比如,均衡价格、均衡数量、机会成本、领导力、营销战略,等等;除此之外,“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利益相关者理论”这些规律、原理等的名词表达形式,也可以看成是概念。这些概念实际上是某种因果观点的概括表达[12]。从纯粹的表达上来看,需要使用很多字词才能够把规律、原理说明清楚。显然,在以后每次引用、推理的时候,不能每次都使用大量的字词,因为这样的话,会导致推理过程越靠后,形式表达的负担就会很重。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必须对一个因果观点使用极少的词表达出来,这就是概括、简化的表征[13]。这样,字词数量很多的一个因果观点,也可能被简化为一个新的概念,比如“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由此可见,此种情况下,概念与观点就是等价的。
一般而言,较为成熟的经管类学科教材中出现的概念,大部分都可以看成是现有概念、旧概念。旧概念不意味着不重要,恰恰相反,这些概念倒是研究人员展开深入分析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工具。而研究人员通过归纳概括等方式而形成的不同于旧概念的概念,就可以认定为新概念。
(2)新概念的来源与形成方式。第一,利用归纳能力形成新概念。概念的来源或者形成方式是很多的。不过,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形成方式就是不断利用归纳概括的能力,把若干具体的概念或者因果观点总结为一个更加抽象的新概念[14]。举例来看,关于数字经济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中,研究者在阅读了若干篇具体文献、观点以后,认为这些文献都关注到了数字经济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展开类似的工作,若干篇文献的主题思想是数字经济对“工作时间”的影响;继续展开类似的工作,作者又发现了数字经济对“社会保障”“工作匹配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归纳出数字经济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这一更加抽象的概念、观点。还原作者的研究过程,很大可能推测出:首先,作者阅读了一定数量相关文献,然后对这些文献做了第一次的归纳概括,比如将其概括为数字经济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然后,大体重复了类似的工作,总结出数字经济的其他三种影响——对“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工作匹配度”的影响;然后,将数字经济对“工资收入”“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工作匹配度”的影响,做第二次归纳概括,将其概括为数字经济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这里,可以看到研究者做了两次归纳概括、抽象总结。显然,相对于具体的文献,数字经济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就是一个新概念、新观点;进一步,数字经济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就是一个更加抽象的新概念、新观点。实际上,这篇文章还做了更加抽象的归纳概括,把数字经济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对“就业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抽象为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而这也就恰恰是这篇文章的研究主题[15]。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发现,所谓的“新概念、新观点”并不一定要求是彻底的、全新的概念。作者不是追求故意吸引眼球而“标新立异”,而是探求能够总结现有知识存量、引导创新研究的“新概念、新观点”。当然,这是内容方面的要求,而形式方面的要求则会由下文的“立体结构”来论述。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二者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解释得更加清楚,也就是说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表里问题,不能分割来看。
实践中,研究人员需要利用旧概念形成新概念,这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这种能力的确是多数研究人员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努力学会归纳概括、抽象综合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初学者而言,作者提供一种入门的办法,就是在充分的阅读、思考与分析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每篇文献的“关键词”。绝大多数文献的关键词都是可以利用的基础性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再加工是快速入门的办法之一。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作者入门建议之一;尽快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框架,并努力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这才是可靠的研究人员的成功之道。
第二,其他值得考虑的方式。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从其他学科中借鉴概念也是确定新概念、新观点的一个途径。比如,从经管学科之外的学科中,直接借鉴概念,并应用到经管问题的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这也是一种可能的办法。就这个途径而言,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是非常值得重视的[17-18]。因为其能将多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而受过某一定学科思维训练的研究人员,有时候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有效的形成新概念的方法,此处不再具体说明。
3.3 立体结构
如前所述,形成新概念的过程也就是形成概念之间立体结构的过程,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一方面强调内容上的新概念,另一方面强调表达形式上的立体结构。与平面分类写作模式相对比,“新概念-立体结构”方法更加强调的是抽象程度不同的概念、观点之间垂直的、纵向的、立体的关系,而不是抽象程度相同的概念、观点之间水平的、平面的、横向的关系。“新概念-立体结构”写作模式所强调的表达形式从比较形象的角度来看非常类似于金字塔结构、树根形结构,如图1。
图1 新概念的立体结构示意
针对“新概念-立体结构”写作法,可以做较为具体的说明。图1中,概念C1已经是经过抽象而得到的结果;也就是说,概念C1或者说观点C1已经是研究者阅读、抽象、归纳、分析很多相关文献的结果。显然,研究者事先需要阅读相关的文献、观点,然后把这些具体的文献通过“求大同、存小异”的方式分为一组。这也就是把多个具体的文献、观点归纳概括为一个更加抽象的概念或者观点的工作。进一步,概念C2、C3的形成,也需要类似的过程。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继续针对概念C族进行抽象,则归纳为概念B2。最后,概念A的形成过程,也是与之类似的[19]。一般而言,抽象程度越高的概念,数量上就会越少。如果新概念、新观点形成得比较“好”——实践方面的建议就是形成3-5个层级的抽象——那么也就更有可能引导出创新性的研究方向。
此处,还需要对“新概念-立体结构”法与平面分类模式之间的关系做简单的说明。首先,抽象层面β由处于同一概括程度的概念B族构成,同时抽象层面γ则由处于同一概括程度的概念C族构成。其次,就抽象程度而言,抽象层面β整体上比抽象层面γ更加概括。最后,概念A的抽象程度最高;概念B1、B2、B3的抽象程度处于中间级别,构成概念B族;而概念C1、C2、C3则抽象程度最低,构成概念C族。在这些设定的基础上,若文献综述仅仅实现了抽象层面β内的分类,或者仅仅实现了抽象层面γ的分类,那么就都可以称为平面分类写作模式。若文献综述实现了概念A、抽象层面β上的概念B族、抽象层面γ上的概念C族之间的纵向关联,则大体可以称为“新概念-立体结构”模式。总之,平面分类模式是所有文献综述写作的基础,而“新概念-立体结构”法中纵向关联强调的是不同抽象程度概念之间的立体结构关系。
总之,把新概念的内容与表达形式的立体结构结合起来,就更能写出内容与形式相互融合协调的文献综述。这也正是“新概念-立体结构”写作模式所强调的,也是对平面分类写作模式的改进完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概念与结构二者构成的关系大体可以分成四类,见表1。平面分类写作模式大体对应于其中的“旧概念-平面结构”部分。相对来看,这种写作模式产生的作品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而“新概念-平面结构”“旧概念-立体结构”的效果一般来说都会比前文所述的平面分类模式更好。当然,最提倡的还是“新概念-立体结构”方法。这种方法最有可能引导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限于篇幅等原因,本文只重点阐述了“新概念-立体结构”写作方法,但这不意味着是对其他方法的否定。
表1 文献综述中概念与结构的关系
3.4 何时停止——你的目标是多大程度的创新?
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作者可能会有一个困惑,就是“我什么时候可以停止了?”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研究者完全可能写出差异极大的文献综述。这些作品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在一组给定的评价标准之下,却一定会有优劣之分。由此,必然会有一些作品,会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广泛流传,而其他的则会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无法发表;或者即使发表了也会迅速湮灭无闻。此时,必须把“如何写作文献综述”与“文献综述如何才能被接受”这两个问题区别开。即使二者有关联,但也一定是区别极大的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总之,这里研究的是写作模式,而非其被接受、被传播的理由。作品是否会被普遍接受,这要受到社会、政治、学术团体权力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而无论作品是否被接受,其都可以遵循同样的写作模式。
如果在写作的过程中,暂时不考虑作品是否会被接受的问题,那么回答“我什么时候可以停止”这个问题就非常容易了。答案就是:你的目标是多大程度的创新?如果目标是较小程度的创新,那么写作过程就更可能结束得早。创新的程度不断提高,则写作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会不断延长。因此,文献综述写作何时可以停止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作者想要追求的文献综述创新程度问题。较大程度的创新一般而言是很难短期形成的,其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才可以。因而开创性的文献综述在思考与写作时间上很可能是较长的,也就更有可能被发表、接受、广泛传播。相反,很多价值不大的文献综述作品的写作时间就会短很多,当然其也必然是意义有限的。
4 结 语
文献综述的写作不能只讲写作技术,而忽视了对文献及其观点的阅读、思考、分析与评价[19]。因此作者建议研究人员在阅读适当数量的文献、观点的同时,就要尽早开始文献综述的写作行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归纳概括、抽象总结、整合重组。这些能力的根本性要求就是把若干个具体的观点或概念,归纳概括为一个更加抽象的观点或概念。利用以归纳为主的多种能力,再结合本文提出的“新概念-立体结构”文献综述写作方法,研究人员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文献综述难写”的问题。
“新概念-立体结构”文献综述写作方法的核心有两点:一个是,要对处于同一抽象层级的各种概念、观点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对比。当然这也是平面分类写作模式所强调的,但是针对这种模式,作者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文献内容组间差异极大化、组内差异极小化的分类评价标准。另一个就是,还要对处于不同抽象层级的各种概念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对比,进而形成新概念,形成新概念的立体结构、金字塔结构、树根形结构。这才是更加基础的要求。写作过程中,主观上越努力注意实现这两个要点,就越有可能写出满意的文献综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