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检测主肺动脉直径改变用于尘肺患者早期的临床诊断意义探讨

2024-03-25谭甫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长沙410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6期
关键词:尘肺胸片肺动脉

谭甫(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尘肺是一种肺部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病因为长期吸入游离的生产性粉尘,其发生通常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生产暴露时间等密切关联,以肺部广泛性结节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1]。部分患者因个体健康因素、自身因素、防护不当等也可诱发尘肺。该疾病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表现,在疾病持续进展下会出现进行性加重气促、胸闷、胸痛、反复咳嗽、咳痰、咯血等表现,且易合并肺结核、肺气肿等,更有甚者出现呼吸衰竭,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2]。通常早期症状不明显,误诊及漏诊几率大,而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的关键。既往临床诊断尘肺多应用高千伏胸片,其准确率高,但分辨率不理想。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及完善,C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尘肺的诊断和分期分辨中,并得到临床重视。多层螺旋CT(MSCT)能清晰显示机体肺部内微小阴影,具有高分辨率、不受其他组织影响、反复成像等突出优势。有研究[3]显示,尘肺患者因肺动脉压力显著升高,肺动脉直径明显改变。本研究选取66例尘肺患者和20例非尘肺患者展开研究,分析MSCT检测主肺动脉直径改变对尘肺早期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尘肺患者作为观察组,男50例,女16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6.15±3.43)岁。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与《尘肺病诊断标准》中相关标准相符;②均具备职业疾病史,如煤矿、煎煮行业,接尘操作≥5年;③患者认知正常,可配合检查工作;④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认同。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肺部疾病;②存在影像学检查禁忌;③患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④肺炎、肺结核、肺部手术史;⑤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⑥并发肺部恶性病变。另选非尘肺患者20例为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5.84±3.59)岁。纳入标准:未合并任何肺部及心脏类疾病。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分期依据 Ⅰ期:两个肺部内均出现至少1处类圆形且密集度为1级的小阴影,直径2cm以上,或有形状不规则、密集度为1级的小阴影。Ⅱ期:两个肺部内出现4个以上形状规则或类圆形且密集度为2级的小阴影;肺部内分布有4个以上密集度为3级的小阴影,或有较大阴影,但不足Ⅲ期标准。Ⅲ期:出现较多或单个大阴影,长径2cm及以上,宽径1cm及以上;总面积超过右上肺面积。

1.2.2 检查方法 高千伏胸片:使用移动式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DR(规格型号:VX3733-SYS,生产厂家:美国锐珂Carestrean Health,Inc),患者脱去遮挡衣物,在站立体位下,双肘屈曲,手背于臀部,肘部尽量向前贴紧摄影架,后前位胸片拍片,焦距为180cm,电流20mAs,电压75kV,分析图像,根据观察病灶特征进行诊断。

MSCT:使用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开始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保证扫描图像质量,检查时呈仰卧体位,双手抱头,屏气。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下全部肺组织。扫描参数值调控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140mAs,层厚为5mm,间隔5mm。获取CT数据。检测肺动脉直径(MPA)、右肺动脉直径(RPA)、左肺动脉(LPA)、主动脉/升主动脉(RPAA)、主动脉/降主动脉(RPDA)。

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一秒最大呼吸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1.3 观察指标 以上图像由医院3名影像医师(具备5年以上从业经验,高年资)阅片,并做出最终诊断。①计算高千伏胸片、MSCT对尘肺的阳性检出率。②对比不同分组患者肺动脉直径相关指标:MPA、RPA、LPA、RPAA、RPDA。③分析肺动脉直径相关指标与FEV1%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千伏胸片、MSCT对尘肺的阳性检出率对比 MSCT对尘肺Ⅰ期、Ⅱ期、Ⅲ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91%、90.91%、95.45%;高千伏胸片对尘肺Ⅰ期、Ⅱ期、Ⅲ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09%、63.64%、72.73%;MSCT对不同分期尘肺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高千伏胸片(P<0.05),见表1。

表1 高千伏胸片、MSCT对尘肺的阳性检出率对比[n(%)]

2.2 不同分组患者肺动脉直径相关指标对比 A组、B组、C组患者的MPA、RPA、LPA、RPAA、RPDA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A、B、C三组间对比,C组以上5项肺动脉直径指标均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分组患者肺动脉直径相关指标对比(,mm)

表2 不同分组患者肺动脉直径相关指标对比(,mm)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与A组对比,bP<0.05;与B组对比,cP<0.05。

?

2.3 肺动脉直径相关指标与FEV1%的相关性 肺动脉直径相关指标MPA、RPA、LPA、RPAA、RPDA与FEV1%均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肺动脉直径相关指标与FEV1%的相关性

3 讨论

现阶段,关于尘肺病的发病机制并无明确定论,临床研究主要涉及机械刺激学说、化学中毒学说、硅酸聚合学说、免疫学说等,但无法对尘肺的发病机制做出全面诠释[4]。尘肺早期缺乏典型症状表现,在疾病持续进展下,逐渐出现胸闷、咯血、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及全身性损害,引发各种并发症,如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气胸,晚期可造成肺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危及生命安全[5]。尘肺病情具有不可逆转性,通常发病时间越短病变程度越轻,因此早期诊断尘肺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6]。临床诊断尘肺主要根据患者症状表现、职业史、肺功能检查以及X胸片检查,在尘肺诊断中,X线检查应用较为普遍,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前后胸图像重叠,无法对肺部小阴影大小、结构清晰显示等,影响诊断准确性[7]。

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尘肺的主要诊断方法,由于尘肺可导致肺部纤维化和弥漫性损伤,从而产生肺部影像学差异,影像学检查通过反映病变的分布和范围可为尘肺分期提供有效依据。高千伏胸片是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是X线穿过肺部不同组织形成的灰阶图像,密度差异可反映病理差异,但单纯X摄像无法准确做出临床诊断,还需配合更为可靠的检查方法[8]。随着临床CT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发展,其优势逐渐凸显。MS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会受到肺组织重叠的影响,成像清晰,立体效果明显显示,更易观察小病灶,从而为尘肺诊断提供有效参考[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SCT对不同分期尘肺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高千伏胸片(P<0.05),说明MSCT在尘肺诊断中更具优势。

有研究[10]显示,肺动脉直径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相较于机体健康群体,尘肺患者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肺动脉直径显著增大,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调查显示:A组、B组、C组患者的MPA、RPA、LPA、RPAA、RPDA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组以上5项肺动脉直径指标均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P<0.05)。说明MSCT检测主肺动脉直径变化对尘肺早期诊断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患者病情加重,主肺动脉直径逐渐增大。研究结果显示:肺动脉直径相关指标MPA、RPA、LPA、RPAA、RPDA与FEV1%均呈负相关(P<0.05)。说明检测尘肺患者主肺动脉直径改变可以为了解主肺动脉压力增大和判定疾病进展提供有效依据。尘肺是一种与粉尘暴露相关的职业性肺病,通常需要患病多年才能引起明显的肺部病变,通过监测主肺动脉直径的变化,可以检测肺部病变的早期征兆;同时肺部病变通常与肺组织结构改变相关,导致肺血管和肺动脉变化,MSCT检测主肺动脉直径可以提供肺部结构和功能信息,有助于发现早期肺部损害[11]。MSCT检测尘肺患者主肺动脉直径变化,通过定量信息有助于诊断和监测疾病的进展[12]。但需注意,主肺动脉直径变化不是尘肺的唯一诊断标志,需要与其他临床信息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胸部扫描)相结合来做出准确诊断。

综上所述,尘肺患者利用MSCT检测主肺动脉直径变化可作为疾病分期的重要手段,从而为尘肺早期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猜你喜欢

尘肺胸片肺动脉
吃两百根香蕉相当于拍一次胸片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肺动脉肉瘤:不仅罕见而且极易误诊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煤工尘肺30例生存质量调查与分析
尘肺合并肺结核136例患者的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37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与胸片表现分析
DR胸片与高仟伏胸片诊断尘肺病影像对比分析
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症的CTA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