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虫害发生及绿色防治技术
2024-03-25魏连杰王言威
魏连杰,王言威
(东明县长兴集乡人民政府,山东 菏泽 274504)
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虽然产量得到提升,但是病虫害发生概率逐年增加。在辣椒种植中,对外界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因而在病虫害防治中应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确保辣椒品质。数据统计显示,当前辣椒病虫害种类较多,其中病害高达30 多种,虫害高达10 多种。
1 辣椒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1.1 辣椒炭疽病
1.1.1 主要为害
炭疽病是辣椒生长过程中主要真菌性病害之一,对辣椒果实、叶片的为害较大,老熟叶片发病概率高,发病后症状明显,会出现圆形褐色病斑。一旦果实染病,会出现椭圆形不规则病斑,果实表面有凹陷。随着病害扩散,多个病斑会连接成大病斑,天气干燥会使患病部位干缩变薄,很容易破裂。
1.1.2 发病规律
炭疽病的病菌能够通过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在第2 年气候适合的情况下会直接借助风雨和灌溉水大量传播和扩散,会通过辣椒表皮或者伤口入侵,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再次侵染。田间研究表明,适合炭疽病发生的温度为12~33 ℃,平均温度为26~28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会增加发病概率。相对湿度大于95%会增加发病概率,而相对湿度低于50%会降低发病概率。
1.1.3 主要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辣椒品种以及合理轮作。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辣椒品种,并且合理轮作,最好选择与非茄科作物进行2~3 年的轮作,或者选择与姜、葱、蒜等蔬菜进行轮作,能够降低炭疽病的发生概率。
2)播种前消毒和浸泡种子。可将其放入55 ℃的温水中浸泡,然后再施用1%硫酸铜浸泡种子,能够灭杀种子表面一部分病菌;也可以选择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能够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1]。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控制辣椒种植密度,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适当稀栽;控制有机肥的施用量,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做好田间灌溉和排水工作;定期观察炭疽病发生情况,一旦发现果实和叶片染病要及时摘除和统一销毁处理。在整地过程中,应深翻土壤,将病菌直接带入土壤深处,减少炭疽病的发生。
4)化学药剂防治。辣椒采收后,做好药剂防治工作,可选择枯草芽孢杆菌500 倍液或者15%多抗霉素1 200 倍液喷雾防治。在辣椒开始转色时用药预防,可选择多种药剂进行喷洒防治,主要有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每隔7~10 d 用药1 次。发病初期,应针对性选择药剂喷洒防治,选择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 倍液,连续用药3 次,效果显著。
1.2 辣椒疮痂病
1.2.1 主要为害
疮痂病会造成辣椒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50%。该病对叶片、果实的为害较大,叶片发病后会出现黑色或者褐色圆形以及不规则病斑,叶片背面会有水泡状隆起。果实染病后,病斑明显,主要呈现圆形或者长圆形,导致果实表面粗糙。种子会携带病菌并且越冬,病菌也可能在病残体上寄存,越冬后在第2 年直接通过风雨或者昆虫进行远近距离传播。另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率高。
1.2.2 发病规律
病原菌直接在种子表面越冬,在第2 年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且借助雨水或者昆虫等从辣椒植株气孔或者伤口处入侵传播和蔓延。调查研究表明,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很容易发病,温度为27~30 ℃并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发病最严重,扩散和蔓延速度快。在日常田间管理中栽植密度不合理、连作、管理不善都会造成该病的发生。
1.2.3 主要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辣椒品种。
2)消毒土壤。在整地过程中要撒入生石灰消毒土壤,减少土壤病菌数量。
3)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可以在播种前将种子放入55 ℃的温水中浸泡。
4)科学施肥。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分析土壤养分分布情况,合理搭配施用肥料,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提高辣椒植株抗病能力。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药剂很关键,可选择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或者30%噻唑嗪悬浮剂600 倍液,每隔7~10 d 用药1 次,连续施用3~4 次。在秧苗移栽前,选择34%喹啉酮悬浮剂800 倍液对秧苗浸根处理,有效预防该病;也可以选择多粘类芽孢杆菌,每隔10~15 d 用药1 次[2]。
1.3 辣椒病毒病
1.3.1 主要为害
辣椒病毒病又被称为花叶病,是辣椒主要病害之一,传播速度快,对叶片和果实的为害较大,会造成辣椒减产20%~70%,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和品质。如果轻微染病,叶片会略微褪去绿色并且出现浓绿和淡绿相间的病斑,叶片不会脱落。如果花叶染病明显,会导致畸形,并且叶片表面凹凸不平,影响辣椒健康生长。果实染病后很难转红且果型瘦小,会出现严重的矮化症状。
1.3.2 发病规律
田间研究表明,辣椒病毒病的寄主很多,能够在病残体或者种子中长期存在,病菌也会在杂草中越冬,借助昆虫传播,如蚜虫等,还可直接通过辣椒植株伤口入侵。在高温干旱天气下、缺水缺肥严重和蚜虫较多的田块中容易发生该病。辣椒品种、栽培地势不同都会增加该病的发生概率。
1.3.3 主要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辣椒品种。通常情况下,辣椒品种不同抗病能力也不同,辣椒、尖椒早熟品种的抗病能力较强。为此,要考察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环境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辣椒品种。
2)处理种子。可以选择晾晒或者干热处理等方式,能够消灭种子表面一部分病菌。干热处理是将种子放在温度70 ℃的环境下3 d 能够使病菌失去活性。可以选择消毒浸泡种子,如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30 min,之后用清水冲洗,即可播种[3]。
3)加强田间管理。要控制好肥料施用量,保证底肥充足,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增强辣椒抗病能力。做好田间灌溉管理工作,干旱时及时浇水,提高空气湿度,降低地表温度。清理杂草,破坏病毒和传播媒介的生长环境。及时拔出患病植株,统一带离田间烧毁处理,能够减少该病的发生。
4)选择物理防治技术。加强对蚜虫和烟粉虱等害虫的防治,利用害虫趋黄性悬挂黄板诱杀,能够降低虫口密度,降低病毒病的发生概率。
1.4 蚜虫
1.4.1 主要为害
蚜虫会为害辣椒叶片,主要汲取叶片、嫩茎或者嫩枝的汁液,导致其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出现卷曲或者生长缓慢的现象,甚至导致叶片枯萎死亡,影响辣椒产量。
1.4.2 发生规律
通常情况下,蚜虫会在一些农作物上越冬,主要分为有翅蚜和无翅蚜,而有翅蚜有一定的迁飞能力,能够传播病毒病。蚜虫对黄色有一定的趋向性,对银灰色趋避。
1.4.3 主要防治方法
1)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清理残株、败叶,能够消灭部分虫源。
2)利用黄板灭杀蚜虫。在黄板上涂抹机油能够灭杀有翅蚜,悬挂450~525 块/hm2,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3)化学药剂防治。当蚜虫数量较多时,可以选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进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在收获前30 d 停止用药,否则会严重影响辣椒品质[4]。
1.5 地老虎
1.5.1 主要为害
地老虎的幼虫会为害辣椒幼苗,辣椒受害后会有孔洞,一些大龄幼虫会直接进入辣椒根部,在傍晚或者夜晚出来活动,直接咬断近地面基部,导致辣椒地上部分枯死,甚至出现缺苗断垄的现象。
1.5.2 发生规律
田间调查表明,地老虎幼虫的为害比较严重,尤其对新叶和嫩叶的为害较大,白天会躲藏在土壤中,为此,要抓住最佳防治时期,应将3 龄前的幼虫全部杀灭。地老虎有明显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利用灯光或者有酸甜气味的物质进行诱杀,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1.5.3 主要防治方法
做好冬季耕地和灌溉工作,可以消灭部分越冬虫卵,减少害虫基数。因为幼虫喜欢在杂草中寄生,要做好杂草清理工作,破坏幼虫生长环境。利用害虫趋光性选择黑光灯诱杀,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在地老虎2~3 龄期,选择40%辛硫磷乳油和切碎的苜蓿搭配制成毒饵,均匀喷洒在田间,起到诱杀的效果。选择药剂灌根处理也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在收获前30 d 停止用药,否则会影响辣椒品质。
1.6 蓟马
1.6.1 主要为害
蓟马为害叶片后会卷曲,不能正常舒展,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导致植株矮小,果实染病后会落果。
1.6.2 发生规律
蓟马繁殖能力强,孵化后为害嫩茎,2 龄末期进入到土壤中,成虫有趋蓝性。
1.6.3 主要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趋蓝性可以悬挂蓝色诱虫板,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药剂防治。出现害虫后,选择施用20%甲维·吡丙醚悬浮剂1 500 倍液,每隔7~10 d 喷药1 次,连续用药2~3 次。需要注意的是,在9:00 前和17:00 后用药,防治效果显著。
1.7 美洲斑潜蝇
1.7.1 主要为害
美洲斑潜蝇的幼虫主要蛀食叶片,尤其是对叶肉为害较大,直接导致叶片弯曲。
1.7.2 主要防治方法
1)发生初期,及时清理受害叶片,能够消灭一部分幼虫。
2)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利用害虫天敌进行防治,主要天敌有潜蝇茧蜂和绿姬小蜂等,能够减少虫害的发生。
3)选择化学药剂防治。要抓住害虫高发期,在幼虫化蛹高峰期的后几天喷洒药剂防治,主要药剂包括1.8%爱福丁乳油1 000 倍液和10%烟碱乳油1 000 倍液,能够取得明显的灭杀效果。
1.8 白粉虱
1.8.1 主要为害
白粉虱的若虫和成虫主要汲取叶片背面汁液,导致叶片变黄,甚至萎蔫、脱落,严重时造成植株枯死。白粉虱分泌的蜜露会直接发生烟煤病,同时也会增加病毒病的发生概率,对辣椒为害较大。
1.8.2 主要防治方法
1)加强培育辣椒壮苗,做好田间杂草清理工作,发现带虫的老叶及时销毁处理,防止害虫扩散。
2)白粉虱发生初期,可以利用害虫趋黄性诱杀成虫,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利用害虫天敌进行防治,如丽蚜小蜂和草蛉等。
4)化学药剂防治方法仍然是当前主要的防治方法,选择22%敌敌畏烟剂7.5 kg/hm2,在傍晚对辣椒种植地进行封闭熏杀成虫处理;发生初期选择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0.3%苦参碱水剂1 500 倍液,采用适宜的喷药方法,注意重点喷洒叶片正面,然后再喷洒叶片背面[5]。
2 综合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选好种子很关键,要选择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的高产品种。消毒土壤,灭杀病菌和虫卵。应该选择和其他作物轮作,最好3 年内没有种植过其他茄科类作物。科学施入有机复合肥,并且合理搭配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重视和推广辣椒专用肥。在播种前和收获后,要做好田间杂草和落叶清理工作,在种植过程中清理病叶和病枝。
2.2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趋光性和趋色性进行诱杀,可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选择灯光或者黄板诱杀害虫,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选择大棚栽培辣椒,可利用高温杀虫杀菌,利用晴天高温天气将大棚封闭好,闷棚7 d能够灭杀一部分病菌和害虫。
2.3 生物防治
赤眼蜂是许多害虫的天敌,能够防治棉铃虫和烟青虫等,要合理控制释放赤眼蜂的数量和次数。利用苏云金杆菌或者白僵菌等防治斜纹叶蛾等害虫。
3 结束语
辣椒在我国栽培范围广,市场发展前景良好,通过应用高产栽培技术能够保证辣椒产量和品质,在栽培过程中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应用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大对农业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量,推动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