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的研究进展

2024-03-25杨艳妮

全科护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韧性宫颈癌量表

杨艳妮,裴 丽

宫颈癌是最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2020年新增宫颈癌病人达52.76万例,世界范围排名第2位,预计2035年新增病人将增至75.62万例[2]。手术及术后放化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但治疗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手术创伤、抑郁、焦虑等严重的躯体与心理症状,给病人身心带来极大伤害,严重影响病人康复和生活质量[3-4]。目前,心理韧性已成为国内外心理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在教育学、医学等学科也引起极大关注。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压力、创伤性事件时适应和克服逆境的一种能力[5]。研究表明,提高病人心理韧性水平可有效缓解宫颈癌病人症状严重程度,进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6]。因此,本文对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务人员开展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心理韧性的概念及内涵

心理韧性又称复原力、心理弹性,是积极心理学中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7]。然而,目前,心理韧性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其概念可大致分成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3种类型。结果性定义侧重于发展结果,并将心理韧性视为一种现象,指个人面对重大精神伤害时,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发展;过程性定义将其视为不断改变、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品质性定义则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的一种能力、品质、特征,是指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破坏性变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较少不良行为的能力[8-9]。尽管研究人员对心理韧性概念的侧重点不同,但已被认可的2个基本要素是个体遭遇逆境和个体成功应对[10]。

2 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测量工具

目前对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的测量以普适性研究工具为主,包括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尚缺乏针对宫颈癌病人群体的心理韧性测量工具。

2.1 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CD-RISC是国内外研究宫颈癌病人最常用的心理韧性量表。包括5个维度,共25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0~4分)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病人心理韧性越强。该量表主要用于社区、普通精神科门诊病人、保健门诊病人等人群,Cronbach′s α系数为0.89。但越来越多研究学者发现CD-RISC存在不稳定的因子结构,经过修改后形成心理韧性简表(CD-RISC-10)[11],该量表为10项单维量表,最早用于护生的测量,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5,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2007年,Yu等[12]根据我国文化背景将其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CD-RISC并应用于宫颈癌病人中,包括坚韧、自强和乐观3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1。

2.2 心理韧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RS)

该量表由Wagnild等[13]编制,包括个人能力与对自我和生活的接纳2个维度,共25个条目,Cronbach′s α系数为0.91,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Mirošsevic等[14]于2019年将其修订为14个条目,即心理韧性量表简表(RS-14),包括2个维度,共14个条目。2022年,Wang等[15]将此量表应用于宫颈癌病人中。Cronbach′s α系数为0.93,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3 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现状水平

研究表明,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处于中低水平,有待提高[6]。周小梅[16]采用CD-RISC量表对84例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调查发现,其总体得分为(45.36±4.88)分,处于较低水平,可能因为放化疗是宫颈癌的关键治疗方法,但放疗会引发恶心、呕吐及脱发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且疗程多而反复,给病人带来不适,从而导致病人心理韧性较差。Wang等[15]研究表明,我国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处于中等水平,分析原因主要为多数宫颈癌病人文化水平较低,对癌症存在明显恐惧现象。因此,在临床中医护人员应多与病人沟通,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想法,定期评估病人心理状态,及时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

4 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

4.1 社会人口学因素

社会人口学如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都是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因素。李晓薇等[17]研究认为,病人年龄越大心理韧性越差,可能由于年龄大的病人经常会出现各种疾病,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逐渐丧失与疾病抗争的信念,从而影响心理韧性。Friborg等[18]研究指出,男性病人心理韧性水平比女性病人高,原因可能是女性在面对压力时比男性更加敏感。姜艳丽等[19]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与文化水平不同的病人,其心理韧性得分有很大差别,可能与收入良好的家庭可以获取更好的医疗资源,且对疾病认识程度较高有关。医护人员可根据病人自身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对年龄大、女性、经济状况差、文化程度低的宫颈癌病人重点关注。

4.2 疾病相关因素

癌症转移与并发症情况、医疗种类以及医疗成本都是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姜艳丽等[19]研究表明,癌症转移与并发症情况不同的病人,心理韧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林淑怡[20]在研究中发现医疗种类以及医疗成本均会对病人心理韧性产生影响,医疗费用负担大,导致其经济负担加重,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进而降低心理韧性水平。

4.3 家庭关怀度因素

家庭关怀度是探究个人对家庭功能满意度的主观工具,反映个体在遇到困难时从家庭中获得的关心、爱护、金钱及时间等[21]。邹称秀等[22]研究发现,女性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在家庭关怀度和述情障碍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家庭关怀度高的病人可以获得更多关心与支持,进而提高病人心理韧性水平[23]。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关注宫颈癌病人疾病康复效果,还要重视病人家庭关怀度水平,叮嘱家属对病人多陪伴、多关心,提高病人家庭关怀度。

4.4 社会支持因素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具有间接的积极影响[24]。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获得一定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25]。获得较多社会支持可以使宫颈癌病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改善,且在家人支持下,可提高病人的治疗热情,更好地面对现实,增强其生存欲望,使病人更好地适应疾病变化,从而提高心理韧性水平[26-27]。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有利于病人面对逆境时保持情绪稳定,与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密切相关[15,28]。因此,医护人员应对病人精神状态和社会支持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充分调动病人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对病人给予有效帮助,提高其心理韧性。

4.5 自我效能感因素

黎慧等[29]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及其各个维度和心理韧性均有明显正向关系,分析原因可能是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病人心理韧性水平。周小梅[16]对84例宫颈癌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强其心理韧性水平。护理人员可以给病人讲解各种成功案例,增强病人对抗疾病的信心,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心理韧性水平。

4.6 焦虑、抑郁因素

Liu等[30]对美国898名成年人进行横断面研究时发现,心理韧性与焦虑、抑郁程度有一定的关系。Wang等[15]研究显示,焦虑是影响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多加关注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病人,一旦发现病人出现负性情绪,应及时进行积极心理疏导,从而提高病人心理韧性水平。

5 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的干预措施

目前,国内外对于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较少,主要为心理干预。Faghani等[31]对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正念支持心理疗法,病人每周接受1次心理治疗,3个月随访时发现试验组病人心理韧性水平较同一时段对照组高,表明正念支持心理疗法对提高病人心理韧性具有一定效果。翟绍蒲等[32]对宫颈癌病人实施集体心理治疗联合配偶支持法,包括健康知识指导、配偶心理干预和婚姻生活指导,每周1次,每次30~90 min,观察6周后发现病人心理韧性较干预之前均有提高。郭红超等[33]针对围术期宫颈癌病人进行阶梯式心理疗法,随访时发现干预组病人负性情绪和心理韧性均得到明显改善。姜晓娟等[34]实施了包括提高认知、增加自我效能、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和完善院外关怀4个部分的心理韧性模式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水平明显提高。Liang等[24]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有积极影响,为未来临床治疗策略的制订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 小结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处于中低水平,受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我国对宫颈癌病人心理韧性研究主要以横断面研究为主,不能全面反映心理韧性的动态变化,宫颈癌的治疗长期而反复,应针对不同阶段疾病病人的心理韧性进行测量。今后可通过纵向、质性等研究方法,探究心理韧性的变化规律,以获取更加全面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可根据以上可控影响因素,为病人提供精准干预对策,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心理韧性,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韧性宫颈癌量表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