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24-03-24浙江省林业局310020柳新红冯博杰王宗星

新农村(浙江) 2024年3期
关键词:林农乡土专家

浙江省林业局(310020) 柳新红 冯博杰 王宗星 张 骏

近十年来,浙江省林技推广工作以“一亩山万元钱”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有力促进了林业增效和林农增收,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

1.实施成效

“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以下简称“一亩山万元钱”),是通过科技、人力和资金等要素投入,充分挖掘地形、土壤、气候和生物等潜能,对土地、物种、时空进行科学配置,实现第一产业产值亩产万元以上或产值倍增的林业经营模式。主要包括木本粮油生态高效经营、笋用竹林高效丰产培育、林下高效复合经营、花卉苗木精品化栽培和山地水果轻简高效栽培等五种类型。目前,全省累计推广528.8万亩,产值311.5 亿元,对重点山区县农民增收贡献率50%以上。

(1)打造线下示范网 自

2015 年以来,建立了省级专家服务团队、专家联系制度和季报制度,推动主导产业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全省推广“一亩山万元钱”的县(市、区)达67 个,参与企业或合作社7 900 个、农户近14万户,8 年间基地数量和推广面积均按照10%的增长速率扩大。认定64 个具有林业辨识度、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示范基地,打造了十大共同富裕典型案例。

(2)织密推广队伍网 进一步规范林业乡土专家遴选和管理,已遴选五批共412 名省级林业乡土专家,其中42 人受聘国家级林草乡土专家。建立林技推广体系专家库,其中省级专家97 名、市和县首席专家分别有179 名和594 名、乡镇责任林技员423 名、各级林业乡土专家620 名。在科技专家和“四联”帮扶机制的支撑下,全省1 913 名林技专家“分包到户”,架起专家与农民之间的科技桥梁,解决“一亩山万元钱”模式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3)构建线上服务网 应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了首个集林技推广服务、视频自主学习、在线林技问答等一体的林技推广云平台——“林技通”,覆盖所有县市区。目前“林技通”微信公众号注册用户3 000 人以上,实现了专家在线“云服务”、林技“云推广”。打造“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应用场景,实现示范基地“落地上图”,建立基地“一张网”,探索智慧物联网+卫星遥感立体感知体系试点,科学研判基地产出,开发“林农百事通”小程序,解决林农“找专家难、找基地难、找方向难”等急难愁盼问题。

(4)提升林农综合素养 建立健全分级培训机制,采取“线上+线下”等创新方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基层林技员、企业主和林农,每年培训1 万人次以上。持续组织首席推广专家和推广站长培训班,近期每年培训150 人次以上。开展高素质林农精准培养,以“一亩山万元钱”基地创建、管理技术、林业机械装备等为重点,近期每年培训100 人次以上,拓宽业主就业致富门路。

2.主要问题

(1)高质量示范基地不够多 从全省看,管理投入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的“三高”示范基地占少数。油茶年亩产值常年超过2 000 元的基地占比不到全省油茶面积的1/10。黄精、三叶青、白及等林下中药材近几年才开始规模化发展,已收获或可收获年亩产值万元以上的示范基地占比不到1/3。花木产业由于“非粮化”和“非农化”整治,年亩产值超万元的小苗繁育基地和其他高效基地大部分被清理。甜柿年产值可达5 万元,但全省发展面积只有2 万亩;杨梅、猕猴桃等山地果树年产值超万元的也只局限在少数示范基地。

(2)高素质从业人员不够多 目前我省山区常驻人口基本为“老弱病残”人员,青壮劳力少,高学历人才奇缺,从事林业产业的带头人主要为有经济实力的村干部或是返乡创业的工商业主。省级乡土专家平均每个县(市、区)不到5人。据调查,30 家新型主体的负责人平均年龄为55岁,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初中,缺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应用能力,对电商营销平台等数字化流通应用能力偏弱。

(3)技术推广不能适应改革发展需求 技术推广停留在政府主导为主、市场主体为辅的模式。除少数县(市、区)外,乡镇基本无林技推广机构,市、县级林业推广机构人员大幅缩减,或一个机构担负多职能,不能适应新形势林技推广工作的需要。

(4)共同富裕成效不够显著 “一亩山万元钱”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强。一是从全省看,基地面积不够大,参与的林农还不普及;二是高质量示范基地不够多,林农从事意愿不高;三是基地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普通林农不能承受;四是示范基地业主以自己经营为主,订单林业和股份制林业尚处于起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机制还未形成。

(5)数字化应用不够普遍 据统计,我国农(林)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仅为7.3%,远低于服务业和工业。当前数字化服务达不到“覆盖广、即时性、智能化”的要求,对示范基地、帮扶对象的生产种植情况掌握不足,“一亩山万元钱”数字化应用场景和“林农百事通”小程序刚开始试运行,需要不断迭代升级,才能满足产业管理和林农需求。

(6)智能机械化应用落后 我省山区山高坡陡,大型机械不能上山,小型机械少有成熟可用的。如智能油茶果采摘机仍停留研发阶段,山核桃果采摘机有机不适用,香榧尚未研发采果机,毛竹竹兜挖掘也未有成熟适用机械等,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3.创新发展对策探讨

(1)完善顶层设计 一是按照习总书记指出的“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四库目标,巩固全国首个提出“一亩山万元钱”省份的先发优势,出台全面深化山区26县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模式的实施意见》,力争到“十四五”末,推广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10%以上,新增产值300亿元以上。二是要把“一亩山万元钱”发展列入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的总体布局和林长制考核,在制定“三农”领域战略规划、安排重大项目、谋划扶持政策时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三是油茶和林下经济作为“一亩山万元钱”中的主要模式,应做好联村、联企、联户、联基地等科技帮扶工作,提升林企林农投资发展的积极性。

(2)加大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应设立“一亩山万元钱”专项资金,实施“一亩山万元钱”高质量行动。“十四五”期间要扶持100 个亩均效益达到一万元且群众有获得感的高质量基地,打造一批山区特色、浙江先行的“一亩山万元钱”技术集成标志性成果。“千村万元”增收帮扶工程宜配套5%的科技支撑费,用于“四联”机制技术专家的工作经费。要健全各级林技推广机构及其人员编制,乡镇林技推广机构宜由县级垂直管理为主。

(3)破解“两张皮”难题转变技术推广思路,发挥好“乡土专家+技术专家”的主体作用,破解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难题,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4)强化示范带动 为解决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要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乡土专家”体系,争取“十四五”期末国家级乡土专家达到80 人、省级乡土专家800 人(每年平均遴选100)、市级乡土人才800 人、县级高素质林农2000人。要在项目资金、基础设施、人才政策、产销服务、科技帮扶等方面加大对乡土专家的支持力度,使乡土专家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引领者、科技应用的先行者和共同富裕的带头人。

(5)迭代数字化应用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改革,开发林业产业各领域数字化子系统。要围绕“管用、好用和实用”的目标,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林农需求。目前急需开发的有油茶、香榧、林下经济和花卉苗木子系统。同时,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观念,切忌重复建设,实现“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现行的“一亩山万元钱”应用场景要迭代优化,新开发上线的“林农百事通”要与“林技通”整合,真正成为林农爱不释手的“百事通”。

(6)推进机械强林 要按照“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的精神,加快研制和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林业产业机械装备,特别是适于山地使用的轻便智能机械装备。要针对林业一产在山区的特殊性,集中专门人才和资金,针对产业的具体需求开展集中攻关,充分利用土专家研制实用新产品。林业产业机具购置补贴要与农机具一视同仁,鼓励企业林农使用林业新机具,提升生产效率,降本增收。

猜你喜欢

林农乡土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请叫我专家
芬芳乡土行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
专家面对面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