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吾乡食俗

2024-03-24黄国钦

散文 2024年3期
关键词:潮州人潮州

黄国钦

吾乡是潮州。有人说,食在潮州。这个“食”,有菜肴,有青果,有糕饼,有小吃。

潮谚云:月盼十五,年盼中秋。潮州人把中秋节过成了一年最好的时光,轻松惬意,欢声笑语。中秋节,没有除夕日一年将逝的急迫匆忙,元宵节筹谋开张的分神用心,清明节祭祖追先的忙碌思念,是一个最清闲的节日。

潮州人称拜月为“拜月娘”,月属太阴,叫太阴娘,潮州民间则称为“月娘”。

潮州青果多,适时中秋的青果有蜜柚、红柿、黄柿、石榴、龙眼、油柑、林檎、杨桃、莲雾、香蕉、白饭桃、青皮梨,等等。所谓“五果”就是在以上时令青果中任选五样。各家各户,各按喜欢的口味,但是蜜柚总是少不了。青皮柚、黄皮柚,都是柚皮油滑光润,上尖下肥,憨憨的样子好看可爱,用红纸剪一个红双喜的字贴上去。

拜月娘都由姿娘和侬佳参与,成年男子少有叩拜。潮州人叫女人为“姿娘”,叫小孩为“侬佳”。沧州人李宁圃有一首《潮州竹枝词》:

销魂种子阿侬佳,开幞千金莫浪夸。

高卷篷窗陈午宴,争夸老衍貌如花。

清代张心泰《粤游小志》里曾解释说:“潮州六篷船呼幼女曰:阿侬佳,呼婿曰老衍。”其实,不管幼女、幼男,用潮州话叫,都是侬佳。

中秋这一日,近毗的家人都要放掉手头的各事,于傍晚前返家团聚。食过夜晚,姿娘人洗浴之后,换好整洁衫裤,便带领侬佳,摆好香案五果芋头之类,等候月娘升起。

皓月高挂,清辉映地,有人便会端来一盆井水,在水面轻轻地放一根针,让它浮着,这时针的下面,会出现种种不同形状的影子,姿娘便根据这些影子,来感知未来日子的好坏。

拜好月娘,差不多已是戌时亥时相交,也就是夜间九时许。此时热气全消,夜凉惬意,一家人大大小小,就在外埕竹椅、条凳坐下,掰柚,剥芋,食朥饼、云片糕、酥糖、豆方、豆条、绿豆糕、芝麻糕、朥糕、冬瓜册,配以红泥炉、薄锅仔、榄核炭、风炉扇烧水冲泡的工夫茶,以及用冰糖、冬瓜册冲泡的莲花水。

朥糕、朥饼,是潮州糕点饼食中的上品,明代陈天资《东里志》记:中秋节,“人家儿女,于月下设糕饼、果品、衣环之物,类月而拜,以请月姑”。顺治《潮州府志》也记:“中秋玩月,剥芋食,谓之‘剥鬼皮”。

糕饼中最负盛名的朥饼,即潮式月饼,风味独特,别具口感,与京式、津式、苏式、广式,并称于世。至于拜月的芋头,则要选个大者,蒸熟后肉白而松,皮有裂痕者尤佳,芋卵亦是如此,须皮有翻卷开裂,潮州风俗谓之为“笑”。

潮州街头巷尾,有随处可见的熟食摊贩。更有人殚精竭虑调配方底,但求百里挑一,独占鳌头,力压众人。潮州人的口感、口味、种种嘴刁的饮食习惯,也是一代一代,经由这些小贩培育、养成的。

厚朥蚝煎,是推陈出新后上档次的食物。以往的蚝煎,猪朥(猪油)仅用于抹鼎,其他作料皆无,仅有一层薄如蝉翼的蛋液盖于煎上。厚朥蚝煎颇有不计成本者,以朥当水,且非仅蛋品多用,更加入鲜肉香肠、芫荽、葱花。蘸料居然不止胡椒、鱼露,还用上酒楼菜馆用的芥辣。首先制作此项蚝煎的是状元亭巷口的阿肥,这种蚝煎在当时就叫“阿肥煎”。

在缺蚝的季节,阿肥又制作鲜虾韭黄大包、鸡肉大包、腊味香肠大包,把这种极普通的包点,推入美食的行列。

汤食类的美食,首推鱼丸虾饺汤。雪白的鱼丸、淡朱的虾饺、十数粒翠绿的葱花、一小撮黛青的芫荽、几滴澄黄的香麻油,在清冽异常的特制上汤中载沉载浮,构成一碗的悦目赏心,是清爽喜人的入口物。

太平路东门头北侧有一摊鱼丸虾饺担,是较为出名的小贩。夜宵类汤食,卖者大多于戍时上市。其他店铺关门之后,昏蒙蒙的路灯,只是象征性的照明,给了斯文人到食摊大快朵颐的好机会。

太平路北端石合利猪肉铺铺脚,有一摊牛肉丸,此时也同样是斯文人云集。站在摊边,一碗入嘴有反弹力的牛肉丸,蘸上浓香的沙茶酱,在正庄胡椒粉的夹攻下,将人食得满头大汗,亦有人食得泪水直流。

鱼生是夜宵类佳品。每年深秋至来年春初,是食鱼生的季节。草鱼在此时节最是肥美。鱼生摊从下午四点许即将草鱼剖开剥皮,去掉头、尾、腹、骨。鱼肉片被挂在当风之处,到晚上,鱼肉片由嫩变脆,再无腥味,这时配上一小碗麻油花生腐乳酱,麻油要多,佐以芫荽、杨桃片、萝卜絲、花生粒、芹菜段、金不换,益发清爽得妙不可言。鱼片粥是鱼生的殿后军,有此必须有彼。卖鱼生的摊档,都是送货上门,隔日才来收款。若鱼肉片不鲜美,是别想收到钱的。可能正是因此,从未听说有过不鲜美的鱼生。

饺面摊满城皆有。我小时候吃过三分钱一碗的粿条汤、五分钱一碗的面汤。老辈人更是好口福,四个铜板一碗的饺汤、面汤,三个铜板一碗的粿条汤,价钱如此便宜,汤水居然还是肉骨汤。打碗脚(指在空碗中事先放入调料),在碗底抹一小撮鲜肉酱,几粒葱花、芹菜珠,几粒冬菜、炸蒜蓉,几滴新磨芝麻油,一小匙上等鲜鱼露。经沸腾的汤水一冲,即冲即熟,香气扑鼻,深锅的饺、面、粿条起碗,加上一小匙肉花香菇汤,撒一小撮热辣胡椒粉,热气腾腾地就捧到食客面前。有人从旁计算了一下,一碗汤食从下料到起碗,共做了九个动作。

潮州街头卖鱼饭的熟食摊上,往往也摆卖一两只熟龙虾,早时龙虾身价并不高,只是小酌的酒料,普通得很,且每斤只要六个铜板,约合五分大洋。鱼饭则是仅在潮州一带才有的熟食,其他海区绝对未有。鱼饭做法既简单易行又讲究细节:猛火,大锅深汤。汤是高浓度的盐水,煮沸;将鱼洗净,连鳃带肚,摆在特制的鱼筐头中,筐头约二十五厘米宽,十二厘米深。鱼有直排摆,有横排放,一层鱼,撒一层盐。一筐头鱼,大约能摆出五六层,撒盐使鱼与鱼之间有空隙,煮鱼时,沸汤能快速地接触每一条鱼的鱼身,使一筐鱼较均匀地受热。煮熟的鱼,鱼身坚挺,鱼色光泽。出锅之后,须用盐汤在筐面淋上一遍,去掉泡沫,然后斜放在地上,使筐头内的盐汤,迅速地排出流干。

鱼饭之鲜美,难以言表。盐汤的蒸煮浸渍,促使鱼肉中的甜味成分缓慢释放,形成独特的鲜甜美味。鱼饭之名的来历,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有说是早前,渔民缺米,无以为食,煮鱼当饭,用以果腹。

在潮州,何时食何鱼,都有专门讲究,被编成时令鱼谣,作为食鱼指南:

正月带鱼来看灯,二月春只(黄姑鱼)假金龙,三月黄只(雀)遍身肉,四月巴浪身无鳞,五月好鱼马鲛鲳,六月沙尖上战场,七月赤棕穿红袄,八月红鱼(鲱鲤)做新娘,九月赤蟹一肚膏,十月冬蛴脚无毛,十一月墨斗收烟幕,十二月龙虾持战刀。

这是用潮州方言编成的歌谣,全部用潮州话吟咏和押韵。

潮州的海鱼,以饶平汫洲岛或海山岛一带的为最好。这一带的渔妇,在产蚝季节,也常常到潮州城内卖鲜蚝,连壳一起,现卖现撬。这些渔妇生长在海边,体魄壮硕丰腴,风姿独特,不同寻常,有轻薄者,把她们唤作“撬蚝”。后来,这个词引申出别的意味,凡在闹热地方对姿娘施以小手(咸猪手)的恶人恶行,都被称为“撬蚝”。

潮州人有一道“护国菜”,传说无数,众口不一。这道菜怎么做呢?先芼选番薯茎尖的嫩叶,洗白,沸水一焯,即出,再剔净嫩叶中所有的筋脉,用刀背在砧板上反复地锤剁,直至糜烂如泥,然后以高汤煨之。高汤用料,广选生鸡、江瑶柱、海米、香菇、南腿,等等。叶泥与高汤一起,加热至烫嘴,调和成羹状、糊状,盛以白盅,再用花蟹肉撕成纤丝,沿羹面,在右畔铺洒出一条白色的太极阳鱼,鱼目用叶泥滴出黑睛;左畔黛色的叶羹,自然地就成了一条青色的太极阴鱼,再用蟹肉丝为之点出白睛。这样一盅赏心悦目、蜿蜒有致的天地乾坤太极鱼,到了潮州,谁会拒绝呢?

以这种不起眼的番薯叶用料与加工,虽然做成的只是一道普通家常菜,然而其中的用心,往往也只有潮州人才能做到。

责任编辑:田静

猜你喜欢

潮州人潮州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浅谈潮州手拉壶与茶文化
喝的什么茶
喝 的什么茶
他们饮茶时,喝的是什么
潮州手拉壶“潮韵”的文化意义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陈欢作品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曾纪渠与19世纪晚期潮州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