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本科高校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2024-03-24崔志华睢利铭
崔志华 睢利铭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分析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查找出课程思政建设缓慢的原因,从院部和教师两个助力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关键环节入手,探索了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过程及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 汽车专业 路径研究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为此,高校除了要继续贯彻落实思政课程的“显性育人”计划,更重要的是发挥专业课程的“隐形育人”效果,形成协同效应,以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在各高校各专业掀起了一阵改革浪潮,本科高校汽车类专业也不例外,它承担着为汽车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和振兴汽车工业的历史使命。因此,在大思政改革背景下,汽车类专业课程如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做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无缝衔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三全育人”目标,将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2 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
自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推出以来,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先后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指导文件,并鼓励高校申报思政课程建设等重大课题,各高校也积极响应并进行了顶层设计,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文件,我校也不例外。例如,我校每年定期举行课程思政讲课比赛,鼓励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并对获奖者进行一定的奖励。此外,每年会立项一批优秀课程思政项目,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还与马院老师形成了结对帮扶,充分探讨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方案。这些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学校的重视程度和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在政策的驱动下,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进展较为缓慢,只有少数几门课程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且思政内容和课程的知识体系融入不够理想。
2.1 问卷调查
下面通过问卷调查法,重点了解教师的顾虑、难点和希望得到的帮助。本次问卷通过网络发布,共收到41份来自汽车专业任课教师的答卷,其中,男性占68.29%,女性占31.71%;年龄在30周岁以下8人,占19.51%,30~45周岁26人,占63.41%,45周岁以上7人,占17.07%;职称方面,教授3人,占7.32%,副教授9人,占21.95%,讲师16人,占39.02%,助教13人,占31.71%。从数据可以看出,副教授及以下职称的青年教师对于汽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
(1)在专业课融入思政内容的顾虑方面,51.22%的教师认为教学时间有限,48.78%的教师认为教师精力有限,48.78%的教师认为不太能够把握德育教育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6.59%的教师认为说教不能解决问题,见图1。
(2)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方面,60.98%的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切入点,56.1%的教师认为课程本身难以挖掘思政元素,43.9%的教师认为思政教育的经验和能力不足,36.59%的教师认为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巧,见图2。
(3)在需要获得的帮助方面,85.37%的教师认为需要在思政元素挖掘方面进行研讨或指导,75.61%的教师认为需要参加课程思政相关会议或培训,68.29%的教师认为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方面进行学习及研讨,58.54%的教师认为需要观摩优秀示范课的教学过程,其他方面需要帮助的情况如图3所示。
(4)在课程思政实施重点方面,68.29%的教师一方面认为学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认为需要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60.98%的教师认为需要加强宣传引导,使“课程思政”入脑入心,56.1%的教师认为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实施督促推进,53.66%的教师认为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中融入德育目标,41.46%的教师认为应该开发配套的教材,见图4。
2.2 原因分析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校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缓慢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部分教师思政意识不强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是一套系统工程[4],要想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思政素材,将其巧妙的和专业内容融合在一起,同时还需要更新与之配套的包括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在内的所有教学资料,这会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教师平时除了忙于备课、上课之外,还要处理许多其他业务工作,例如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查资料看文献写论文,填报各种教学材料等。面对以上种种,部分教师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汽车专业课教师本是汽车相关专业出身,专业技术背景较强,人文素质气息相对薄弱,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一贯被认为是辅导员的工作,不少教师认为短期内很难看到效果。因此,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缓慢。
(2)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不到位
部分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很容易将国家的大政方针、宏观政策或习主席语录放在课件中,当作开场白或者总结语,也就是常说的两层皮现象[2]。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不到位,没有认真思考思政元素和知识内容的关系,对课程思政的授课技巧把握不到位,对课程思政的含义理解不充分。
(3)缺乏配套教材
随着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汽车类专业教材更新速度虽有提高,但与课程思政相关的配套教材少之又少,进一步阻碍了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发展。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教师的重要帮手,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建设配套的课程思政教材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背后的内涵和意義,更有益于德育意识的培养。
3 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路径研究
3.1 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主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解决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课程思政建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思政内容范围的划定,进而结合课程本身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例如,青岛理工大学的刘晓玲《在基于构建主义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中提到了可以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结合汽车行业的发展背景,可将课程思政内容划分为四大模块,分别为家国情怀、大国工匠、工程伦理和创新精神[3]。通过这种“模块打包”的方式,深入挖掘具体的思政案例,可以较快地建立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例如:各育人模块可参考的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
3.2 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成为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下面从学院和教师两个方面去分析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首先,院部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推手,应从组织结构、建设目标、支持保障等方面为课程思政建设保驾护航。
(1)搭建平台,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由教学副院长、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2名专职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研究中心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和研究,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做好课程思政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完善课程思政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促进教师队伍能力的全面提升。
(2)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套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才能形成长效的育人机制。例如,北京交通大学就清晰的制定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包括“三建设两形成”,分别是建设一批优秀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一支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相融合的思政队伍,建设一系列课程思政共享资源,形成一套线上线下的相融合课堂教学范式,形成一套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3)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支持保障机制
一是鼓励教师每周开展一次课程思政教育,每月末收集一次教学案例,并评选出较为优秀的案例形成案例库。二是形成定期研讨的长效机制,以课程组为单位,在教研室例会上集中探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过程和融入的方法,对优秀的思政案例可做分享,全面提升课程团队的思政育人能力。三是将课程思政建设与评奖、评优及职称评审挂钩,激励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究[5]。
其次,作为教师,一方面除了需要熟悉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及时关注国家大事、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提高自己的思政水平。另一方面应结合课程知识内容,挖掘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并修订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在思政融入时,可采用案例分析、主题讨论、翻转课堂、分组任务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找准切入点。并同步更新教案和教学课件,根据需要建设相关教材,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
4 结语
课程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深化于心,更需要外化于行。汽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需要院部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院部需要出台相关活动方案,为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保驾护航,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个人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及修养,为课程思政育人的实现提供可能性。
基金来源: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程思政视角下本科高校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1YB0310);河南工学院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程。
参考文献: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7-01-18.
[2]李旭芝.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3]刘晓玲,邵景玲,崔金磊,王德祥.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21,42(06):135-140.
[4]徐亚丹,刘冬梅,张鹏飞等.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创新探索_徐亚丹[J].时代汽车,2022,(5): 31-33.
[5]曹馨月.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实现路径研究_曹馨月[D].辽宁工业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