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上的“脑萎缩”是什么
2024-03-24宋璞
宋璞
很多人对头部CT或MRI结论中“脑萎缩”的结果很担忧:“我平时好好的,没有任何不舒服,怎么就脑萎缩了呢?”“脑萎缩是不是表示要痴呆了?”对于这些疑问,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脑萎缩,哪些疾病可以引起脑萎缩。
什么是脑萎缩?
我们平时所说的“脑萎缩”主要是指在CT或MRI片子上发现的脑组织体积变小,脑子里的空隙(脑室和蛛网膜下隙等)变大,因此,“脑萎缩”属于影像学表现,并非疾病名称。
脑萎缩一定会出现症状吗?
不一定。脑萎缩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脑萎缩,前者是指随着年龄增加,脑组织会出现体积缩小及脑重量下降,即“老年性脑萎缩”,大部分老年人存在这种情况,这部分人中绝大部分是没有临床症状的,对于这种“萎缩”,目前尚没有药物能有效减缓其发展,也不需要特殊干预。
病理性脑萎缩有哪些?
除上述“老年性脑萎缩”外,还有很多疾病可以导致脑萎缩,即病理性脑萎缩,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阿尔茨海默病 CT或MRI检查可以发现其脑萎缩以大脑半球为主,这些部位主管记忆、计算、情感等功能,所以患者常常表现为容易忘事、思维混乱、精神行为异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
脑血管病 脑梗死、脑出血是脑血管堵塞或破裂引起的脑部血流供应异常所导致的脑部疾病,当局部的梗死、出血造成神经元损伤后,这个部位的脑组织就会减少。脑组织减少了,脑间隙就会变大,从而出现局部“脑萎缩”的表现。如果反复出现以小血管为主的全脑多发性梗死,会导致全脑萎缩。
腦外伤、缺氧、中毒 脑外伤、缺氧、某些物质的毒性作用(如一氧化碳中毒)均可以引起局部或全部脑组织损伤,继而引起神经元的死亡,造成局部脑萎缩或全脑萎缩。
脑积水 脑脊液循环受阻、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都会导致脑脊液增加,脑室系统和脑表面(蛛网膜下隙)的压力增高,继而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时间一久,就会把脑室“压”萎缩。
某些脑变性疾病 是指脑部神经细胞由某种原因导致神经元异常死亡或丢失等引起的一大类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帕金森病,典型症状为手足不自主地抖动,全身肌肉、关节僵硬。
某些先天性或基因缺陷疾病 某些先天性疾病也可以造成全脑或局部脑组织萎缩,如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遗传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等疾病。另外,某些基因缺陷也可导致广泛性或局限性脑部萎缩,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
若是疾病导致的病理性脑萎缩者,须积极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