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病因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Holter 下间歇性CLBBB 情况及心率变异性特点分析

2024-03-23聂永军丁梦琴陈建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2期
关键词:主动脉瓣导联变异性

聂永军 丁梦琴 陈建辉

(1 广东省揭西县第二人民医院 揭西 515438;2 山西省运城同德医院 运城 044000)

左心室肥厚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等多种病因[1~2],其中肥厚型心肌病为原发病因,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为继发病因,通常为左心室后负荷增加所致的代偿性增厚。随着病情进展,左心室肥厚易出现间歇性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即通过浦肯野纤维在正常束支心肌进行心室的除极,除极不仅同步而且快速,然后通过心室肌缓慢传导,最后发生束支传导阻滞分布区域的心肌除极[3~4]。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前半部分形态和时间正常,但后半部分时间延长≥0.12 s,QRS 波形明显改变,出现较深的S 波、QS 波或rS 波。CLBBB 导致左心室激动晚于右心室,左右室收缩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功能。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搏间期存在的几十毫秒微小差异,直接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活性对窦房结的调控能力,当迷走神经活性增高或交感神经抑制时,心率变异性会增大,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随机性心电图难以捕捉左心室肥厚的CLBBB 和心率变异性特点,而24 h Holter 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记录完整的心电图曲线,临床诊断价值更高。本研究探讨不同病因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Holter 下间歇性的CLBBB 情况及心率变异性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广东省揭西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左心室肥厚患者12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因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45 例(A 组)、冠心病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35 例(B 组)、主动脉瓣狭窄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22 例(C 组)和肥厚型心肌病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20 例(D 组)。本研究通过广东省揭西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CD2018031),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符合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5];超声诊断标准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男性≥55 mm、女性≥50 mm;心电图表现为胸前导联V5 导联R波增高,V1 导联S 波加深,男性RV5+SV1≥4.0 mV,女性RV5+SV1≥3.5 mV,可伴随肢体导联Ⅰ导联R 波增高≥1.5 mV,AVL 导联R 波增高≥1.2 mV,AVF 导联R 波增高≥2.0 mV。经心脏彩超确诊左心室肥厚;自愿接受24 h Holter 动态心电图检查;病历资料齐全。

1.3 排除标准 心脏起搏器植入者;合并严重脑血管、肝、肾或血液、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者;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者;精神病史者;感染性疾病者;外科急危重症者;近1 个月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者;心电图已确诊的房颤、室颤、病窦综合征者;心肺功能衰竭者。

1.4 检测方法及观察指标

1.4.1 心脏彩超 所有患者接受心脏彩超检查。采用Philips 心悦iE33 心脏彩超诊断仪,购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患者左侧卧位,首先检查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将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 肋间,探测平面与右胸锁关节至左乳头连线平行,主要观察左心房、左心室及右心室大小以及心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右心室前壁、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运动方向和幅度,主动脉根部形态和内径,主动脉瓣形态和启闭情况,二尖瓣形态及其开放和关闭情况,心包有无积液或占位病变,切换M 型测量心功能。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然后切换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将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2~3 肋间,扫描平面与左心室长轴相垂直,平行于左肩和右肋弓的连线,主要观察主动脉瓣的瓣叶数量、活动度、瓣口面积、有无赘生物附着等,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窦有无窦瘤、动脉瘤及其夹层等,左、右心房大小以及其内有无肿瘤、血栓等,房间隔连续性是否完整,三尖瓣及右心室流出道有无狭窄,肺动脉瓣、肺动脉主干及其左右分支情况,各瓣膜口的血流情况。将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 肋间,自左心室长轴顺钟向旋转90°,大约与左肩至右肋的连线平行,向心尖部方向连续扫查,主要观察二尖瓣前后叶的形态和活动并测量二尖瓣口面积,左心室心肌室壁运动幅度和收缩期增厚率。切换为心尖四腔切面,探头置于心尖搏动处,指向右侧胸锁关节,主要观察各房室腔大小和形态、室间隔和房间隔的连续性、二尖瓣和三尖瓣位置和形态、肺静脉和左心房的连续关系、心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各瓣膜口的血流情况。在四腔心切面基础上旋转探头显示五腔心切面,主要观察主动脉瓣及左室流出道血流情况。在四腔心切面基础上旋转探头显示左室两腔心切面,主要观察左心室前壁、下壁活动度。

1.4.2 心电图 所有患者接受24 h Holter 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 仪器为美国迪姆DMS-300-4A 动态心电记录器,购自济南鑫朗仪器有限公司。动态心电图检查前,先记录1 份常规12 导联心电图,供分析动态心电图时参考。用75%酒精棉球涂擦电极安置部位局部皮肤表面,并用小砂片轻磨皮面,以清洁皮肤,降低皮肤电阻。将心电贴依次连接到导联上,心电图贴到患者对应的导联部位,最好贴于所选部位的胸骨或肋骨上,以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及肌电干扰,并用胶布固定。连接导联线记录盒,装上电池,将记录盒装进专用套子,背在患者身上,调整背带长短。患者可自由任意活动,不影响日常生活。嘱患者详细记录活动日志及自觉症状,例如何时上楼、何时上厕所、何时吃饭,什么时间有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不适感觉。动态心电图记录时间为24 h,24 h 后从患者身上按顺序取下电池、拆卸记录盒,擦净患者身上的导电糊。将记录盒连接电脑USB 结头,打开软件,采集的数据包括QTc 间期、RV5 左室电压、平均心率,并计算出平均窦性心搏RR 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 SDNN)。计算24 h Holter 动态心电图中CLBBB 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满足正态分布,以(±s)表示,四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 四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吸烟、酗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n男(例)女(例)年龄(岁)体质量指数(kg/m2) 病程(年)吸烟(例)酗酒(例)A 组B 组C 组D 组χ2/F P 45 35 22 20 27 24 12 9 3.145 0.370 18 11 10 11 58.27±10.05 60.33±9.26 59.48±9.75 58.20±10.14 0.359 0.783 22.30±1.58 21.96±1.73 22.12±1.64 21.88±1.77 0.416 0.742 5.49±1.37 6.02±1.40 6.11±1.49 5.87±1.30 1.415 0.242 12 9 6 6 8 7 5 3 0.124 0.989 0.474 0.925

2.2 四组心脏彩超指标比较 四组患者的心脏彩超指标LVEF、LVED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四组心脏彩超指标比较(±s)

表2 四组心脏彩超指标比较(±s)

组别nLVEF(%)LVEDd(mm)A 组B 组C 组D 组45 35 22 20 F P 61.29±4.23 60.88±4.05 59.27±4.18 59.33±4.27 1.792 0.152 58.06±3.88 57.27±4.06 57.69±4.12 58.03±3.87 0.296 0.828

2.3 四组心电图指标比较 四组患者心率、心电图QTc 和RV5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四组心电图指标比较(±s)

表3 四组心电图指标比较(±s)

组别n心率(次/min)QTc(s)RV5(mV)A 组B 组C 组D 组45 35 22 20 F P 77.36±10.23 80.45±9.25 79.18±10.06 78.42±9.40 0.675 0.569 453.18±42.15 469.30±45.87 446.02±39.26 453.40±41.22 1.622 0.188 2.81±0.24 2.87±0.26 2.80±0.23 2.85±0.23 0.574 0.634

2.4 四组CLBBB 发生率比较 A 组与B 组患者CLBBB 发生率高于C 组与D 组(P<0.05)。A 组与B 组的CLBBB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 组与D 组的CLBBB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四组CLBBB 发生率比较[例(%)]

2.5 四组心率变异性比较 A 组患者SDNN 高于B 组、C 组、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四组心率变异性比较(±s)

表5 四组心率变异性比较(±s)

注:与A 组比较,*P<0.05。

组别nSDNN(ms)A 组B 组C 组D 组45 35 22 20 F P 163.27±37.16 148.94±34.55*136.07±31.24*130.87±30.59*5.470 0.001

3 讨论

多项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左心室肥厚的主要病因,其病理机制是心肌对长期高血压的代偿性改变[6~7],早期体现为心肌细胞肥大的向心性重塑,左心室肥厚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8];后期失代偿体现为离心性肥厚,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大,心室充盈压和心房压力均增高,肺静脉回流受阻,形成肺淤血,易导致左心衰竭[9~10]。间歇性CLBBB 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不产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上主要针对原发心脏病治疗。不过间歇性CLBBB 若进展为永久性CLBBB,易导致心室停搏[11~12],心率变应性增大,增加心源性猝死风险[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四组患者的心脏彩超检查下的心功能指标LVEF、LVEDd 均无明显差异。既往研究表示,左心室肥厚患者在早期心功能处于代偿阶段,故LVEF、LVEDd 处于正常范围内;若发生失代偿性的左心室肥厚LVEF、LVEDd 可明显下降,而且与心功能分级具有相关性[14]。进一步比较不同病因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平均心率、QTc 间期和RV5 左室电压发现,四组患者平均心率、QTc 间期和RV5 左室电压无明显差异。但可以发现QTc 间期延长、左室呈高电压现象,这符合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15~16]。这是因为左心室壁的增厚会导致侧壁导联的去极化延长,延迟复极化[17]。正常情况下,心室肌是从心内膜下向心外膜下的方向开始除极,除极完成后从心外膜下开始复极至心内膜下。而发生左心室肥厚时,除极时间延长,在心外膜下尚未完成除极时,心内膜下已经开始复极,直接改变了心室的复极顺序[18]。A 组的CLBBB 发生率为35.56%,B组的CLBBB 发生率为34.29%,均高于C 组的9.09%、D 组的10.00%,而且A 组的SDNN 高于B组、C 组、D 组。上述结果说明高血压和冠心病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更容易发生CLBBB 和心率变异。原因可能是高血压受交感迷走神经影响,迷走神经兴奋、交感神经抑制时,心率和血压均减慢,心肌细胞电活动传导速度减慢,发生CLBBB 的可能性增加,心率变异性增加[19~20]。

综上所述,不同病因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Holter 下间歇性CLBBB 及心率变异性存在一定差异,CLBBB 及心率变异性可为临床鉴别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主动脉瓣导联变异性
关于《心电图动态演变为Aslanger 样心肌梗死1 例》的商榷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主动脉瓣环扩大联合环上型生物瓣膜替换治疗老年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结果
aVR导联ST段改变对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aVR导联及其特殊位置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主动脉瓣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