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03-23焦永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2期
关键词:溶栓血小板神经功能

焦永平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 临颍 4626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病情多危急。由于AIS 患者脑部血液处于高凝、高黏滞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脑组织循环受阻,影响脑血流灌溉,导致其发作时出现明显语言、运动功能障碍,且常伴有头晕、头痛、昏厥等症状[1~2]。对发病时间未超过4.5 h 的患者,临床首要采取静脉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由于早期溶栓的优势在于疏通阻塞性血管,改善血流灌注状态,进而恢复脑部血供,对改善受损神经功能效果较为明显,但临床应用后仍存在部分患者遗留问题,其脑部神经功能未得到满意改善,可见临床仍需寻求更有效救治方案[3~4]。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中风”范畴,认为活血养气、祛风化瘀、舒筋活络、提神开窍为其治疗之法。疏血通注射液作为复方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之效,在中医血栓疾病中成果颇丰。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AIS 患者应用,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6 例AIS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3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22例;年龄37~80 岁,平均(53.34±4.54)岁;体质量指数19.80~29.49 kg/m2,平均(24.27±2.37)kg/m2;发病至就诊时间1.0~4.5 h,平均(2.50±0.52)h;梗死部位:基底节20 例,脑叶17 例,脑干10 例,小脑6例;合并症:冠心病9 例,高血压18 例,高脂血症11例,糖尿病15 例。观察组男30 例,女23 例;年龄38~79 岁,平均(53.36±4.58) 岁;体质量指数19.62~29.35 kg/m2,平均(24.36±2.37)kg/m2;发病至就诊时间1~4 h,平均(2.49±0.53)h;梗死部位:基底节19 例,脑叶18 例,脑干12 例,小脑4 例;合并症:冠心病7 例,高血压19 例,高脂血症13 例,糖尿病14 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01259-74)。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西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5];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6]瘀血阻络证标准;所有患者为首次发病,经颅脑MRI 检测后确诊;且发病至就诊时间未超过4.5 h;符合静脉溶栓指征。排除标准:出血性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伴颅脑外伤、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处于重度昏迷状态;存在心、肝、肾等功能障碍;存在静脉溶栓禁忌证;存在恶性肿瘤;存在造血功能障碍;治疗依从性较差;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同时给予静脉溶栓治疗。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册证号SJ20160055)治疗,注射用阿替普酶的使用剂量以0.9 mg/kg 为标准(总量≤90 mg),首先将总剂量的10%进行静脉推注治疗,控制推注时间在1~2 min 内,再将剩余90%与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 充分混合均匀后经微量泵泵入,控制时间在60 min 内。溶栓结束后复查颅脑CT,排除颅内出血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注册证号HJ20160685)口服,100 mg/次,1 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于静脉溶栓结束后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10100)治疗,疏血通注射液6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充分混合均匀,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控制在30 min 左右,1 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2 周后患者疾病相关症状或体征完全改善,且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幅度在90%以上,为痊愈;治疗2 周后患者无明显疾病相关症状体征,且NIHSS 评分的下降幅度在60%~90%,为显效;治疗2 周后患者疾病相关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出现一定程度缓解,病情向好转方向发展,NIHSS 评分下降幅度>20%且<60%,为进步;治疗2 周后患者疾病相关症状体征未见缓解迹象,患者NIHSS 评分的下降程度未达20%,严重者甚至出现病情恶化或NIHSS评分上升,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进步率。(2)神经功能:采用NIHSS 评分对两组神经功能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该量表内包含12 项条目,主要围绕意识、语言、运动、感觉等各个方面进行评判,总分0~42 分,评分>1 分且≤4 分代表轻度受损,评分5~20 分代表中度/中重度受损,21~42 分代表重度受损。总分值越高代表该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3)血液流变学指标:于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 ml,使用3 000 r/min 速率离心处理10 min,分离出血清后置于-20℃低温环境保存,用CT-3180 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粤械注准20182220528)检测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4)血小板功能:于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 ml,使用3 000 r/min 速率离心处理10 min,分离出血清后置于-20℃低温环境保存,用YKCA-2 型血小板分析仪(津械注准20172400157)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胃肠道出血、皮疹、头晕或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HSV、LSV、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s)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s)

血浆黏度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nHSV治疗前治疗后LSV治疗前治疗后53 53 t P 7.88±0.26 7.92±0.28 0.762 0.448 6.02±0.25 5.56±0.16 11.283 0.000 14.61±1.05 14.59±1.07 0.097 0.923 12.61±0.62 11.83±0.50 7.129 0.000 3.25±0.78 3.27±0.81 0.130 0.897 2.74±0.53 2.08±0.41 7.171 0.000

2.3 两组血小板功能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小板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PV 明显小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小板功能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血小板功能水平比较(±s)

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nPLT(×109/L)治疗前治疗后MPV(fl)治疗前治疗后53 53 t P 218.34±16.46 218.27±16.51 0.022 0.983 220.32±15.45 221.11±15.46 0.263 0.793 11.25±1.31 11.34±1.27 0.359 0.720 10.05±0.84 9.39±0.73 4.318 0.000 62.28±8.31 62.30±8.28 0.012 0.990 46.23±5.09 54.21±6.18 7.256 0.000

2.4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分,±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tP对照组观察组53 53 25.173 31.402 0.000 0.000 t P 14.68±1.87 14.49±1.82 0.530 0.597 7.91±0.58 6.36±0.49 14.862 0.000

2.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胃肠道出血1例,皮疹1 例,头晕或头痛2 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5%(4/53)。观察组皮疹2 例,头晕或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3/53)。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3,P=0.696)。

3 讨论

AIS 的发病与血管损伤、血小板黏附以及聚集、释放等有关,主要由于脑部血流供应不足,引发血液流变学异常,进而形成血栓,同时血浆黏度的升高也会使脑细胞游离钙超载,加剧血流灌注不足局面[7~8]。目前临床认为静脉溶栓是早期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案,阿替普酶作为静脉溶栓常用药,能够借助DNA重组技术与脑内血栓表面纤维蛋白进行结合,并选择性激活纤溶酶原,使其转变为纤溶酶后快速分解血栓,但药物整体控制效果仍欠缺,且长期用药会增加器官出血风险[9~10]。因此,寻求更有效治疗手段尤为重要。

中医学将AIS 辨证为瘀血阻络、气虚血瘀之证,认为本病由正气不齐、气血紊乱所致,《灵枢》中曾有记载:“……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医林改错》有曰:“……血管无气,必停留而为瘀。”可见情志郁结、饮食不节、操劳过度皆可致五脏失调、正气衰败、气运不顺、经络失养,此为本病病机之所在[11~12]。故治疗本病需以中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原则,以散瘀通络、活血养气为准则。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MPV 小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IS 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明确,有助于改善患者受损神经功能,调节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增强血小板聚集功能,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在于,疏血通注射液由水蛭、地龙两味药材组成,采用先进工艺精制提炼,方中水蛭味苦、性平,擅破血逐瘀;地龙味咸、性偏寒,擅可行热、平喘、活血祛瘀之效,全方合作,共奏活血化瘀、通经舒络之效[13~14]。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疏血通注射液是水蛭与地龙二者提取物制成,其中水蛭中的水蛭素属于小分子氨基酸,也是天然炼化而成的凝血酶抑制剂,可通过血脑屏障与血浆中游离状态下的凝血酶发生作用,形成稳定结合体,并通过抑制受损血管的收缩功能,加快药物溶栓功效,进而快速阻碍血液凝固进程,且水蛭素还可发挥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利于抗血小板凝集[15~16]。同时,地龙中的蚓激酶作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类似物,能够发挥极高的纤溶作用,通过直接水解纤溶酶活性,进而促进TPA 的分泌和表达,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加速缺血部位血液灌注恢复。此外,疏血通注射液能够对神经细胞产生保护机制,通过加速内皮胶质细胞的生长速度,保护脑质细胞避免其受损,缓解缺血引发的再灌注损伤,进而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17]。

综上所述,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AIS 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强血小板聚集功能,且联合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溶栓血小板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