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滨水绿道景观设计研究

2024-03-22吕晓丽

建筑与预算 2024年2期
关键词:绿道景观设计活力

吕晓丽

(烟台仲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3)

1 城市滨水绿道景观基本现状

某城市滨水绿道位于城区主干河流两侧。河流为自然河流,穿越城区腹地,大致呈东南流向,河流全长22.23 km,河道最窄处15.6 m,最宽处约50 m,主要承担着城区主要企业的生产供水、沿河农田灌溉以及城市的防洪防涝任务。滨水绿道全长2 300 m,其中人行跑步道宽度为2.0 m,地面颜色为蓝色;自行车骑行专用道宽度为2.4 m,地面颜色为红色。滨河绿道设置8 个重点景区光彩工程。绿道沿线总体绿化面积300 hm2,种植各类高大乔木10 万株,各类花草灌木330 万株,铺设草坪约25 万m2,与周边的“城市森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和健身空间。

滨水绿道区域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1 500 mm,年平均气温约16 ℃,夏季高温闷热、冬季寒冷潮湿,充裕的光热环境为景观绿植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滨水绿道连接区域3 大社区,大致呈“L”形。社区常住人口7 万余人,49 个居民院落,987 户商业铺面和3 座中小学。区域内生活气息浓厚,城市自然和社会资源丰富,建筑层次和时间跨度大、年龄结构分布宽广,商业业态丰富,城市道路交通与滨河绿道相互交织和通达,吸引了周边年龄层的居民来此活动和亲水戏水。2 300 m 的滨水绿道步行时长需约25 min。

2 环境行为学与滨水绿道景观的互动模型建立

环境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提高,环境行为学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环境行为学着眼于物质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对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环境行为学认为人的行为和情感反应不仅受到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的影响,而且对环境的认知和感知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情感反应,且人的行为模式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观察和研究人的行为模式来预测和设计符合人们需求的景观环境。

在滨水绿道景观设计中,第一,需要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和需求,如人的行走路径、停留时间、活动范围等,根据人们散步、跑步和休息等不同行为模式来设计合理的道路和休息设施,需要考虑道路景观、水体景观、植被景观和小品景观等多个方面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需要相互协调、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从而创造出符合人类行为习惯的景观环境[3]。第二,需要充分考虑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认知,如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质选择等方式来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第三,在滨水绿道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当地的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因素,从而创造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景观环境。在滨水绿道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环境的可持续性。例如,可以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水资源的利用和垃圾处理等方式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需要注意堤坝与市民活动空间的整合,促使防洪与亲水休闲功能的兼顾,为游客提供合适的驻足观赏空间,且此驻足空间的存在也是一个景点。通过林荫步行道、自行车道、植被及景观小品等将滨水区联系起来,保持水体岸线的连续性,将郊外自然空气和凉风引入市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4]。同时在这条景观带上可以结合城市绿地、公园,营造出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聚焦人-行为-环境景观关系,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和滨水绿道景观设计相关研究归纳有助于本研究建立两者的互动模型[5]。如图1 所示,滨水空间中人的行为活动与实体环境要求相互渗透,并决定着滨水绿道景观设计,使其需综合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偏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的多样性、景观美学、文化元素的融入以及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创造出一个美丽、舒适、安全的公共开放空间。

图1 构建的环境行为学与滨水绿道景观的互动模型

3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滨水绿道空间的人群活力分析

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为了解人群在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律,以及环境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运用百度地图热力值数据收集、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城市滨水绿道的人群活力进行调研。调研时间为2022 年1—12 月,调研区域内人群的数量、活动类型和停留时间等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该区域内人群活动的频繁程度和活跃程度,并以人群活力值进行表征,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的曲线为每月平均的人群活力值,并对应在每日24 h 中进行绘制。

图2 滨水绿道每月平均人群活力值随时间的周期变化

从图2 中可以看出,滨水绿道的人群活力值同一天内呈现“潮汐式”的变化;不同月份呈现差异式的变化。具体来说,人群活力值在1—6 月、9—11 月的时间特征较为相似,在6:00~10:00,人群的活力值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表明人群逐渐“涨潮”,居民的活动由室内或居住区域向滨水休闲区域转变;在10:00~18:00,人群活力值维持较高的数值,且数值连续而稳定,表明居民在滨水绿道中的逗留时间和逗留人群数量都热度不减,“人潮”达到了峰值;在18:00~21:00,人群活力值则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表明人群逐渐“退潮”,居民的活动从滨水绿道逐渐向居住区域转变;而在21:00~次日6:00,人群活力值维持较低的数值,且数值较为稳定,“人潮”达到了低谷,这个时间段尽管有一定的人群活力值,是因为滨水空间提供了相应的夜生活空间,居民可以在夜间在此进行消费、娱乐等,并在次日清晨有居民进行晨跑、晨练等活动。相对于1—6 月、9—11 月,人群活力值在12—次年1 月、7—8月明显偏低。这是因为滨水绿道的区域性气候具有冬冷夏热的特征。居民在寒冷季节和高温季节的活动欲望较低。在10:00~18:00,人群活力值维持较高的数值且稳定;相对于12—次年1 月,人群活力值在7—8 月较高,这是因为7—8 月的降雨量较大,降雨对环境温度的条件促使居民向亲水的绿道中活动。

4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滨水绿道空间设计方案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滨水绿道空间设计需从居民行为需求、居民环境认知出发,构造多样化、多层次的绿道景观空间。在居民行为需求层面,以滨河绿道为连接,流畅多样化道路空间布局,连接城市社区、学校、水体、景点,不断地向城市内部密集空间渗透,形成渗透式空间机理形态。在道路设计上采取人车分流,分为人行跑步道、自行车骑行道和游步道。道路两边设置10 m 以上宽度的绿化缓冲带。道路的连接路径穿插绿地与沿岸高大乔木区域,使得活动人群更好地接触绿色自然空间(图3)。滨河绿道与面状空间相互结合,建造开放式绿地广场、健身场所、儿童活动场所等,吸引人流集聚(图4)。在居民环境认知方面,依赖道路交通设计,将滨水绿道空间景观多塑造为感官景点,以地形的优势搭配植物和景观小品,丰富视觉景观,在植被与环境的形状、色彩和机理方面吸引活动人群的重复行走(图5、图6),减小空间的重复感。适当地运用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绿道游径系统、节点空间,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形成完整统一的景观环境,并在绿道中设置必要的夜间照明、景观标识等提升景观的人性化程度,激发城市滨水绿道空间的活力。

图3 滨水绿道景观的交通流线设计

图4 滨水绿道的面状空间连接

图5 滨水绿道景观与周边道路的设计

图6 滨水绿道与亲水环境的设计

5 结语

以某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聚焦人-行为-环境景观关系,构建环境行为学与滨水绿道景观的互动模型,运用资料收集、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滨水绿道的人群活力值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方案,得到以下结论:

(1)滨水绿道的人群活力值同一天内呈现“潮汐式”的变化。不同月份呈现差异式的变化。人群活力值在1—6 月、9—11 月的时间特征呈现明显的上升-峰值-下降-低谷变化,人群活力值在12—次年1 月、7—8 月明显偏低。

(2)居民行为需求层面。以滨河绿道为连接手段,流畅多样化道路空间布局,连接城市社区、学校、水体、景点,不断地向城市内部密集空间渗透,形成渗透式空间机理形态,滨河绿道与面状空间相互结合,建造开放式绿地广场、健身场所、儿童活动场所等,吸引人流。

(3)在居民环境认知方面。将滨水绿道空间景观塑造为多感官景点,以地形的优势搭配植物和景观小品,丰富视觉景观,在植被与环境的形状、色彩和机理方面吸引活动人群,并在绿道中设置必要的夜间照明、景观标识等提升景观的人性化程度,激发城市滨水绿道空间的活力。

猜你喜欢

绿道景观设计活力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绿道上的“风景”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活力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