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恢复进程的影响△
2024-03-22赵莎莎陈飞马苗苗
赵莎莎,陈飞,马苗苗
许昌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 许昌 461000
子宫内膜癌为妇科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其疗效得到广泛认可[1-3]。但由于手术属于有创性治疗,在根治术切除病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创伤,从而诱发一系列术后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4-6]。术后相关反应可给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后续抗肿瘤治疗造成不良影响[7-9]。因此围手术期通过相关专业化干预,帮助患者将机体调整至最佳状态迎接手术治疗,同时尽量减轻患者术后炎性反应与应激反应程度,已经成为手术治疗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的个体化差异较为明显,患者于围手术期出现的生理、心理症状也不尽相同,因此常规普适性干预措施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对于自身存在的症状、体征无专业认知。为此许昌市中心医院通过全面入院评估发现患者个性化症状与体征,据此给予针对性干预,以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炎性反应及应激反应程度,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本研究探讨针对性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恢复进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②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10]为Ⅰ~Ⅱ期;③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术前有放化疗史;②术后转院;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④合并免疫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⑤围手术期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急慢性炎症或其他创伤、骨伤;⑥术前处于营养不良状态;⑦合并膀胱、盆底、胃肠功能紊乱;⑧合并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06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及针对组,每组53 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干预,针对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干预。常规组患者,年龄46~68 岁,平均(56.37±4.63)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8.91~24.12 kg/m2,平均(21.63±2.61)kg/m2;FIGO分期:Ⅰ期39 例,Ⅱ期14 例;合并症:高血压3 例,2 型糖尿病9 例,冠心病4 例。针对组患者,年龄45~69 岁,平均(56.46±5.07)岁;BMI 为18.78~24.23 kg/m2,平均(21.49±2.72)kg/m2;FIGO 分期:Ⅰ期37 例,Ⅱ期16 例;合并症:高血压4 例,2 型糖尿病10 例,冠心病2 例。两组患者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许昌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018-1017)。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子宫全切、双侧附件切除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常规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干预:术前8 h禁食、6 h 禁水,常规行清洁灌肠。术中不予特殊干预。术后给予自控泵镇痛,留置2 条引流管;术后取平卧位绝对卧床6 h,术后1 天开始床旁活动;通过常规下肢抬高位、穿弹力袜、下肢气压泵等方法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形成;若无胃肠道不良反应,于术后8 h 开始恢复进清质流食,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针对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针对性干预:患者入院后给予生理、心理、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饮食结构、营养状态、血栓风险等进行全面了解及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年龄、病情等具体情况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术前,对于心理压力过大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有睡眠障碍的患者给予作息时间调整干预;不行常规肠道准备,仅于术日给予开塞露促排便,以降低术后肠道膀胱功能紊乱风险;术前6 h 禁食,术前2 h 给予含碳水化合物饮品200 ml 口服后禁水。术中,对于肢冷畏寒的患者给予保温干预,全部患者输注液体均加温至35~37 ℃;合并2 型糖尿病、冠心病或心肾功能不佳的患者术中限制补液。术后,在常规镇痛的基础上对于疼痛显著患者给予局部镇痛;无必要不留置引流管;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给予局部擦拭及止汗凝露;对于术前评估血栓风险≥3 分的患者在常规LDVT 预防措施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营养状态、胃肠功能欠佳及合并2 型糖尿病的患者于术后2 h 给予水电解质液体口服,若无胃肠道不良反应,术后6 h 恢复进清质流食,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术后饮食指导;术后无绝对卧床,清醒后开始床上活动,术后6 h 患者在可耐受的前提下开始床旁活动,能够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风险。有其他特殊体征、症状的患者给予针对性干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排气时间、开始床旁活动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3 天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离心机3500 r/min 离心处理10 min,取得血清样本于-80 ℃条件下储存。检测时,血清样本以水浴法解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反应指标[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ized protein product,AOPP)、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创伤标志物[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肌红蛋白(myoglobin,MYO)、缺血修饰清蛋白(ischaemic 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开始床旁活动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2.2 血清炎性反应指标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CRP、TNF-α、IL-6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 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针对组患者CRP、TNF-α、IL-6 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反应指标的比较
2.3 血清创伤标志物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TAC、MYO、IMA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TAC 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MYO、IMA 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针对组患者TAC 水平高于常规组,MYO、IMA 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创伤标志物的比较
2.4 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AOPP、ROS、MDA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AOPP、ROS、MDA 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针对组患者AOPP、ROS、MDA 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2.5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针对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7%(2/53),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6.98%(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0,P﹤0.05)。(表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根治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11-13]。随着中国全民健康体检的普及以及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更多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获得了手术治疗机会[14-16]。但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同时因子宫对女性的特殊意义,还可给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围手术期相关干预措施已经成为保障手术顺利开展、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规围手术期干预均为常规措施,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普适性。然而患者在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的个性化差异较大,普适性的干预措施难以满足患者的临床需要。常规术前肠道准备易给患者造成较大心理压力,同时还易因操作过程造成肠道损伤。术前较长时间的禁食、禁水可导致患者胃肠道空置时间过长,诱发肠道菌群紊乱,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7-18]。术中常规补液可对心、肾功能造成一定负担,不利于肾功能不佳与2 型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恢复[19-20]。术中给予保温干预能够减轻温度刺激形成的术中血流动力学过度波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及其诱发的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术后留置引流管易形成疼痛刺激与感染,可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最终对患者的恢复造成影响。术后置管与疼痛均可延迟患者术后恢复性活动开始时间,术后延迟活动则可能导致下肢血流减慢,增加LDVT形成风险,还可能致使肌力下降,使肺功能减退,继而使机体抗氧化功能下降,引发过度的氧化应激反应。肿瘤细胞对周围组织的侵袭、术中麻醉诱发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手术操作等均可诱发血清创伤标志物发生异常改变,针对性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于术中、术后给予全面对症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创伤程度,从而降低血清创伤标志物水平。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淋巴结清扫数均无差异,提示实施术中针对性干预不会干扰手术操作。针对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开始床旁活动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提示针对性干预具有缩短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恢复进程的作用。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主要是由于患者手术切除病灶、清扫淋巴结以及麻醉、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而诱发的正常炎性应激反应,但针对组患者炎性反应轻于常规组,说明针对性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炎性反应程度。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组患者术后血清创伤标志物水平与氧化应激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提示针对性干预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体征、症状开展相应干预,从而有效减轻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损伤程度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针对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提示针对性干预通过对多项干预措施的改进提高了围手术期干预的针对性,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辅助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对性干预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专业性干预,能够减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改善血清创伤标志物水平,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进程,辅助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还可提高临床干预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