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意境:园林美学视域下的城市空间建构

2024-03-22张睿琦

文化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古典意境美学

张睿琦

当前,文旅融合进程正在加速,文化旅游消费迅速复苏。城市空间作为现代人的主要生活居所,具有可游可居的多重价值。重视城市文化资源的空间结构,创新性地探索文化空间和旅游场景的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融合的关键作用,不断为文化旅游消费注入新的活力,为文化旅游市场带来全新的变化。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是一种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理念与艺术实践的美学体系,强调对自然景观的赏析与模拟,追求和谐、平衡和内在意境的表现。空间美学作为研究空间布局与设计的美学理论,关注如何通过对空间的组织、形式的塑造以及观者的参与来实现美感效果。作为古典园林美学的核心要素之一,园林空间的布局与设计构成了整个园林艺术的基础框架。通过考虑空间的尺度、形式、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因素,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引导观者在其中感受到美的享受与思考。中国古典空间美学强调对于空间的整体性、内在意境和与自然的关联,这些概念对于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古典空间美学:整体审美境界生成

自然科学与哲学对于“空间”一词的概念有不同的论述。哲学层面的空间是存在的一种基本属性。存在是我与世界的共在,空间与时间则是我与世界之间的结构[1]。现实空间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表现,并不代表真实的本质。它是生存的结构,即人在现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的基础。审美的空间则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和提升,既是对现实的艺术化和美学化的表达,也是对真实本质的探索。在审美空间中,艺术作品与审美体验创造性地打破现实空间的限制,感受者得以感知和表达更深层次的存在,与世界建立更深入的联系和理解成为可能。

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和感知过程,能够组建一个独特的审美空间,也就是审美意象和意境。与西方美学强调时间性概念不同,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和意境概念强调空间性,它们不是现实世界的直接表象,而是超越现实的审美空间,是一种独特的感知和体验状态。审美意象和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主客融合、物我齐一。这意味着在审美空间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被消除,人与世界融为一体。作为一种自由的空间,它超越了现实空间的限制和局限,使人们能够超越自身,进入一种更高层次的感知和体验状态。审美意象与意境的表现,意味着通过审美活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象或情感氛围,使人们能够超越现实,进入一种真善美和谐的理想境界。

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将中国古典美学的空间性发挥得淋漓尽致。1963年,宗白华发表关于中国美学史的演讲,其中他用“园林建筑空间艺术”一词来指代中国园林,将园林定义为一种关于空间的艺术形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强调园林空间的布局、构图和意境的营造,形成别具一格的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在中国美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园林空间被视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媒介,通过对空间的设计和组织,移步换景、山林池沼、各有妙趣,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性与和谐性观念。其次,中国古典园林美学通过对园林空间的意境的营造,追求审美的境界和情感的表达。园林空间被视为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空间,通过景观、建筑、植物等元素的组合和安排,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氛围。这种意境的营造旨在引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思考,使人们超越现实的限制,进入一种更高层次的感知和体验状态。这种整体性的空间观念与中国美学中的整体性观念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独特特征。

二、意与境会:园林空间中的物境与意境

“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有极其复杂的内涵。《周易·系辞上》假孔子之口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其中之“象”是自然与情感因素的统一,是表达意义的张力空间。通过“象”可以传达概念无法厘清的情感与思想,接近于后来表情达意的意境之“境”。最早使用“意境”这一概念并赋予其比较明确意义的是唐代王昌龄[2],他在《诗格》中首先提出“三境”概念:一曰物镜;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第一层物镜以山水诗为例,是“身处于境,视境于心”的形似之境;第二层情境是“驰思”而得情,取物象征、直抒胸臆;第三层意境“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诗格》)。由物到意,三境依次递进,是艺术的有无与虚实,是隐逸意识的物化和实现的表现,是艺术意境的较高层次。

中国古典园林存在物镜与意境的双重空间[3]。表面一层是客观实在的园林景观空间,山水、花草、石林、建筑构成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品评的“四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强调其实用功能。第二层是主体对于实景的意象化的主观感受,即园林的意境空间,具有虚拟、意象化和融合的审美功能,彰显模糊空间的朦胧美和以有限空间寓意无限意境的超越美。从物境到意境,是审美主体对园林空间布局、景观构成的表层物象到深层意象,进而抵达意境的逐步转化,最终形成物态化的景观空间与心理意境空间相融合,达成意与境会、物我合一的审美满足。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是由若干具有相关性的元素受制于整体艺术规律的控制与调配,构成完整统一的艺术空间。

(一)奥旷交替

唐代柳宗元在《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中最早使用了“奥如”“旷如”的概念。“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郁,寥廓悠长,则于旷宜;抵丘垤,伏灌莽,迫遽回合,则于奥宜[4]。”旷如和奥如作为一对游赏的空间范畴,旷如指的是游览地的开阔和广袤,地貌特征凌阻峭峻、幽郁寥廓、空间悠远、视野辽阔,让人心旷神怡;奥如则是丘陵垤土、灌木丛生、曲折回合,令人感到幽深隐蔽,局促迂回。

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一般有“入门奥如”的惯例。宅园入口常设有山石、狭径、绿树或屏风等遮掩去路,形成曲折回转的视觉效果。如江南园林的苏州拙政园,门口有一座黄石假山。北方园林如恭王府花园,入门也设一峰。这种园艺手法称之为“障景”,使用山石、影壁等装置达成阻碍,将整体空间割裂成片段化效果,在面积不大的空间中有绵绵不绝的耐游之感。此外,入门奥如也控制园林的流动空间,将园外的世俗纷扰隔绝于外,同时也将城市山林的静谧悠然留于院内,不流泻于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避世”思想观在园林建筑中的投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依赖狭小幽深的奥如空间营造清幽神秘的氛围,既保证桃花源的纯洁隔世,又为后续“豁然开朗”作心理铺垫,实质是藏与露、显与隐、虚与实之间协调的东方智慧。

奥旷交替的布局使园林成为一个充满变化的惊喜空间,先抑后扬,游览者在空间和心理上经由双重对比的审美过程,以奥如的晦涩突出旷如之悠远,在有形的园林中突破界域,使人的思维延展到自然山水,从有限的实体经验转向无限的虚拟想象,进而导向对生命宇宙的思考。这种思考过程使观者从视觉的观览转向心灵的欣赏和体悟,经历了从“有”到“无”、从“实”到“虚”的境界,从而由景入境、超然物外,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二)相生相成

在整体审美意境的影响下,中国古典审美取向追求一种圆融的境界,万物相互联系、相成相生。“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管子·水地篇》),山水被描述为万物存在和繁衍的基础,承载着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根本,具有本体论意义,是中国早期生态哲学思想之一。孔子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将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结合起来。作为一种善与美的重构,是古代士大夫共同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

中国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冶》)的审美意义与生态意识息息相通。建筑、山水已成为合目的性的要素,然而缺少花木,就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序列,对于追求整体意境美的古典艺术来说也是残篇断简。计成在《园冶》中讲:“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园,不第便于乐闲,斯谓护宅之佳境也。……竹修林茂,柳暗花明[5]。”花木对于住宅和人的关系,除了是“便于乐闲”,供人游乐休息的审美空间,更是保护住宅的理想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成为竹修林茂或柳暗花明的理想境地。园林规划不仅在城市中还原自然山林的景别,也追求自然的错综变化,天时、气象等自然流变要素在园林空间也有体现。宋代欧阳修关于时空交感的美学思想,在其《醉翁亭记》中展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山水之乐、林亭之趣和朝暮、四时交互错综,构成无穷之景和无穷之乐。无独有偶,不少诗人都创作有针对同一地点,记录不同季节景况的四时组曲,乃至发展出一种创作模式。这说明在园林中,季相作为渲染实景空间,营造景与境的辉映的意识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审美心理定式。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物与物也处于互妙相生的关系之中。在园林风景中,往往可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万绿丛中红一点,花香影里鸟数声”,一静一动、一山一水、一木一鸟,相映相衬,相杂相和,相生相成,这类关系美正是景观创构的立命之基。

园林意境的相成相生,不但适用于微观,从宏观方面看,园林中的一切景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的关系网络之中,它们或因互妙而益美,或因相犯而损美,都影响着意境空间的整体生成。园林中部分景观的修茸,或增或减,或变换位置,以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并未作全面性的重建,却已大不同。作为园林造设的具体元素,不论是建筑、山水、花木、天时,无不处在审美的关系网络之中,相互比照,相互呼应,映带而气求,既影响自身,又影响他物。因此,要求造园师“成竹在胸”,才能把握园林意境的美的整体效应。

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在园林中形成了一套情感交融的表象审美图式,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内外相通的空间布局、意境与情感的表达以及隐逸与超脱的精神追求。这种审美图式反映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知方式,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和情感交融,包蕴一种朴素的生态意识。

三、园林空间美学在城市空间中的现代启示

作为现代人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城市人文空间体现了城市的独特文化底蕴和人文韵味。以历史文化街区、建筑文化遗存、城市公共建筑、公共文化空间为代表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展示城市的特色风貌。城市空间对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投资和人才,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活力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与此同时,应该注意的是现代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同质化”与忽略地域条件、盲目西化的问题,在空间上只有景观的堆叠则全无意境。

以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为例,新馆紧邻拙政园和狮子林,因此,要设计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就需要考虑建筑群落的整体氛围。新馆以水作为周边江南古建筑群的延伸,建筑整体采用了传统苏式灰砖白墙的艺术风格,围绕水呈环绕式塑造出多种游览空间。白墙、青瓦、山水等中国园林元素的融汇应用,不仅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整合,而且是建筑与城市氛围之间的整合,契合整体意境。无独有偶,同为贝聿铭设计的日本美秀美术馆也大量运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方法,在山林之中还原出“桃花源”之境。美术馆选址在群山之中,森林环抱,幽静而富有诗意。抵达美术馆的游览路线正是奥如与旷如交替的笔法,入馆需要穿过幽邃拱形隧道和吊桥,在转弯之后到达美术馆大门与广阔庭院空间,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入口处使用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由内而外的观看景致,站立大厅之中,通过巨型落地窗观赏山中迎客松,在人文空间中观赏自然,由狭至广、心旷神怡。如贝聿铭所说,他是有意识地令美术馆与自然融为一体。将这种美学元素融入现代旅游建筑中,通过园林景观的布局和景点设计,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创造出独具魅力的游览空间,体悟到园林中蕴含的古代文化智慧和审美情趣。

中国园林空间美学中对于景别的应用将为人文空间的建构带来新的思路和可能。山水之间悠然自现,松柏之间情感滋生,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整体意境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设计中强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

四、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强调在园林设计中的情感体验与精神境界,追求通过空间的布局、元素的组合与景观的呈现来表达主题、意境与文化内涵。这种追求使得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对于空间的理解上升到一种高度,强调不仅仅是空间形式的设置,而是通过其中的自然与人工景观,以及观者与园林之间的互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诗意的空间体验。黑格尔讲中国园林“是一种绘画,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模仿自由的大自然”[6]。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美学应用于现代空间设计,不仅是为了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也是源远流长的东方智慧在今天仍为人类生存提供资鉴的证明。其推崇自然与人文的合一,是对南西湖之水、北泰山之石等自然馈赠的珍惜,也是体味“白云绿树之间,俯仰相亲如故”的人文关怀,是万物同构的生态意识在当今世界面临环境危机境况下关于人类生存的再阐释。

猜你喜欢

古典意境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怎样读古典诗词?
纯白美学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