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时期新闻专题片发展方向分析

2024-03-21◎张

传播力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专题片选材媒介

◎张 睿

(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 贵阳 550001)

引言

新闻专题片是利用艺术手法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度加工,以短片的形式展现出人民生活真实写照的一种新闻表达形式。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为了使新闻专题片未来创造出更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新闻专题片开始采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和多样化的报道形式,一方面,新闻专题片在素材采集上更加注重深入挖掘,使得新闻专题片能够更好地还原真实事件;另一方面,内容编辑和后期制作也在不断创新与探索,大幅提升了新闻专题片的观赏性和影响力。

一、新闻专题片发展的现状分析

媒介融合对新闻专题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

首先,媒介融合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相比以往仅依靠查阅书籍文献的方式,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检索,轻松获取到大量的相关信息。这样一来,制作新闻专题片的记者和编辑可以更快速地搜集到新闻素材和研究资料,提高专题片的质量和时效性。

其次,媒介融合增强了新闻专题片的互动性。过去,观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专题片的内容,现在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方式参与其中。例如,在专题片播放过程中,观众可以发表评论、提出问题,甚至与编辑人员在线交流。这种互动性让观众不再只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了他们对专题片的兴趣和理解。

此外,媒介融合还拓宽了新闻专题片的信息传播渠道。传统的新闻专题片主要通过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2]。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小屏幕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观看专题片。通过社交媒体、视频分享平台等渠道,专题片的传播范围更广,观众群体也更加多样化。这不仅扩大了专题片的影响力,也提升了它的传播效果。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专题片的影响

在传统的电视报道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闻专题片的选题范围可能相对较窄。但是在新媒介平台上,由于信息传播的灵活性和广度,新闻专题片可以灵活地选择更加多样化的主题,制作者可以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并提高专题片的覆盖范围和吸引力。与此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的观众注意力更加分散,因此在制作新闻专题片的时候,需要在视觉效果上面下功夫,使其具备更强的吸引力和可视性[3]。在拍摄技术方面,新媒介平台和新设备为制作新闻专题片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和创作空间。制作者可以利用高清摄像、无人机拍摄、虚拟现实等技术,以及多样化的剪辑和后期处理工具,呈现更丰富、生动的画面效果,进一步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另外,媒介融合还推动了新闻专题片在艺术性和可视性之间取得平衡的需求。传统的新闻专题片在追求真实性和信息传递的同时,在艺术性方面较为保守。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观众对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制作者需要在保持专业特性和传递真实报道的同时,注重生动的表现方式、在有限的时长内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精心编排的叙事结构、生动的场景描写和人物塑造,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他们可以运用多角度的镜头切换、快速剪辑、音乐配合等手法,营造出紧凑而富有冲击力的叙事效果。

三、新闻专题片的发展方向

(一)确保主题鲜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增加,专题片作为一种深度报道形式,能够更加全面、具体地呈现复杂的话题和问题,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思考[4]。要使专题片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确保主题鲜明是首要任务之一。在开始选材之前,需要明确专题片的核心主题和关注点。这个主题的核心思想应该准确传达该专题片想要探讨和传达的信息。主题核心思想的明确性将有助于开展选材工作,避免选取与主题无关或过于宽泛的素材。在选材过程中,应该选择与核心主题直接相关的素材,确保它们能够为主题的烘托和阐释发挥作用。选取的素材可以包括相关事件、人物访谈、专家观点等,以便从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主题的内容和意义。

为了使专题片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选材应该注重挖掘主题中与众不同的方面。可以寻找一些新颖、有趣、大众未曾关注的细节或观点,通过突出主题的特殊之处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在确定了各个选材的关联性之后,应该合理安排选材的顺序,以便将素材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线。选材的顺序和衔接要符合逻辑,能够流畅地传递主题信息,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跟随故事的发展。在选取素材的时候,需要注意保持均衡和多样性,避免过度集中在某一方面或仅从一种角度呈现主题。通过选择不同的内容和观点,可以使专题片更加全面、立体,为观众提供更多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二)保证选材真实

新闻专题片作为一种深度报道形式,与其他新闻节目一样,具备真实性的属性。

首先,在选取专题片的主题和话题时,要选择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观众能够更易于与专题片中呈现的内容产生共鸣,感受到其中的真实性。例如,专题片通常会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人物故事、自然环境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这些话题的真实性可以通过与观众生活经验的契合来得到验证[5]。

其次,在采集材料和进行报道时,专题片制作团队需要采取严格的记者职业道德和规范,确保采集到的材料具备真实性和可靠性。他们通过深入调查、现场采访、文献查阅等工作,以收集准确的信息和数据。同时,专题片制作团队会进行事实核实和交叉验证,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此外,专题片中常常会使用真实的影像资料和素材,如现场拍摄、相关事件的录像等,这些素材能够直接展示事实和现象,加强观众感知报道的真实性。通过上述取材方式,观众在观看专题片时,能够更加信任其传递的信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关注报道的内容。虽然专题片力求真实性,但在现实中难免存在一些片面性、主观性或无法获得完全客观的报道。因此,观众在接受专题片的时候,要保持辨识能力和批判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同时,专题片制作团队应当在创作过程中,时刻关注事实和真相,避免夸大宣传或失实报道。

(三)精炼群众语言

新闻专题片在选材过程中,会捕捉到大量群众语言,包括现场采访中的受访者回答、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和观点等。这些群众语言不仅源自真实,传达了主题,还能唤起观众共鸣。但是这些语言通常是群众最直接、最真实的表达,由于缺乏精心编辑和整理的环节,可能出现冗长、累赘、重复或者不够准确的问题。因此,在采集相关资料后,制作人员需要进一步精炼群众语言。可以通过编辑、删减、整合等手段,将群众语言加工处理,提炼出更有力量、更富表现力的片段。这样的精炼过程旨在提高专题片的质量,并且照顾观众的观感。精炼群众语言有了多重要的意义。

首先,精炼群众语言能提升专题片的流畅度和观赏性。通过精心编辑群众语言,制作团队可以去除冗长的回答或评论,保留核心信息和关键观点,使内容更加紧凑和精确。同时,精炼能够提高专题片的节奏感,使故事情节更连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其次,精炼群众语言有助于提升专题片的可理解性和传播效果。通过对语言进行精炼,制作人员可以避免信息过载和观众的认知负荷过重,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消化呈现的内容。简明扼要的语言更容易在观众之间流传和传播,增强专题片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四)创新画面表现

在新闻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画面是至关重要的核心元素,承载了电视艺术的重要表达方式。通过精心构图、运用合适的摄影技巧和拍摄手法,画面能够直观地传达信息,引起观众的共鸣,并增加观赏性。制作新闻专题片的时候,拍摄人员必须切实执行规定的拍摄流程,积极提升专业水平,以确保新闻专题片的制作质量达到标准。画面的质量和效果是评判一部专题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首先,在拍摄大纲的制定上,需要充分考虑到专题片的主题和定位,确定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表达。拍摄人员需要与导演、编导等相关人员充分沟通,确保共同理解和达成一致[6]。同时,在大纲制定过程中,要注意确保画面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合理安排场景和镜头切换,以便让观众能够清晰地理解故事情节,产生共鸣。

其次,在选定拍摄手法上,拍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专题片的内容和主题来选择合适的拍摄手法。远景能够展示场景的广阔和背景信息,近景可以突出人物表情和细节,全景可以展现整体画面,中景能够平衡细节与整体的关系,特写则能够精确地捕捉到细微表情和细节。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拍摄手法,可以更好地呈现专题片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

第三,在拍摄顺序上,拍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新闻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拍摄。通过合理规划拍摄次序,避免产生画面顺序混乱或难以衔接的问题,使专题片的叙事更加流畅和连贯,增强观众对新闻事件发展过程的理解和关注。

最后,在录制同期声方面,拍摄工作人员需要在编制画面的同时进行录制。声音是专题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为画面增添真实感和情感色彩。必须确保同期声的清晰度,尤其是涉及到人物和环境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能够表达和传递专题片的主题和重要信息。

(五)完善文稿

在新闻专题片创作中,文稿就像剧本在电影创作中一样重要,是保证专题片质量的关键。但是当前的新闻专题片文稿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

首先,在制作新闻专题片时,文稿要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原有材料,特别是当内容涉及工作经验这一类别的时候,常常包含大量的经验和做法,在实际制作时,应该确保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有趣,而不仅是简单呈现工作过程。为此,编导需要在写作前深入研究和理解原始材料中的细节,然后用平易近人的方式重新表述出来,确保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专题片传递的信息[7]。

其次,拒绝说教。专题片切忌使用虚假、夸大和空洞的措辞。许多观点和经验无法简单用言语来解释,而是需要观众通过自身的感受和理解去体会。因此,文稿应该避免过多的定性表述,鼓励观众自行思考和发现,这样可以激发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验专题片要传达的信息。

第三,惜字如金。一个专题片的解说词应该精练简洁,避免平铺直叙、毫无起伏的表达。合理设置高潮和兴奋点,能够在观众内心引发共鸣和情感反应。在语言表达上,尽量选择使用现场音和同期声,以增加真实感和身临其境的体验。

(六)提升特效和字幕

在新闻专题片的后期制作过程中,特效与字幕是两个关键环节,它们能够增强专题片的观赏性和传达效果,给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观感和更好的理解体验。

首先,特效是一种对电视画面与声音进行特殊处理的手法。通过使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和软件工具,可以给专题片增添各种视觉效果,如动态图像、过渡效果、颜色调整等。这些特效能够渲染细节,提升影片的质感和视觉冲击力,让观众更加投入其中。

其次,字幕在专题片中起到了信息传递和补充的作用。字幕能够将重要的内容、人物对话或者配乐歌词以文字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选择字体和效果时,应遵循简洁、时尚的原则,避免过度繁琐和喧宾夺主。合适的字幕设计能够提升观众的阅读体验,并且将信息以合适的速度展示出来,不至于让观众错过重要内容。

(七)注重音效和配乐

音效和配乐是影响电视新闻专题片观赏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运用音效和配乐,可以增强新闻专题片的氛围、情感表达和叙事效果,使观众更加沉浸于故事中。

首先,在新闻专题片中,音效可以用来增强观众对特定场景或事件的认识和感知。其次,在新闻专题片中运用配乐需要谨慎。它应该辅助报道的情绪表达,但不应过于突出或主导。选择适度的背景音乐或简洁的乐曲,可以帮助平衡报道的氛围,并且使观众更加专注于新闻本身,而非音乐。此外,在报道的转折点或关键时刻,音效和配乐还可以起到引导观众注意力的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音效或配乐,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重点信息或关注特定事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时期,新闻专题片在科技发展和媒体多元化的推动下,正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媒介融合,新闻专题片越来越注重深度挖掘和真实还原事件,同时在内容编辑和后期制作上创新与探索,提升了观赏性和影响力。媒介融合为新闻专题片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使其信息获取更便捷,观众参与更互动,传播渠道更广泛多样化。未来,新闻专题片应当确保主题鲜明、选材真实、精炼群众语言、创新画面表现、完善文稿,提升特效、字幕、音效和配乐,以适应多元化媒介环境的挑战,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专题片选材媒介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