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记者主体性在会议新闻报道中的呈现
2024-03-21◎张鑫
◎张 鑫
(黑龙江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会议新闻报道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对于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公共议题和促进政策实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会议新闻容易陷入模式化的报道窠臼,使得大部分会议新闻报道数量有余,但传播力与影响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会议新闻不仅要承担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也应增强可读性,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强化其在会议新闻报道中的主体作用,协同考量会前材料、会议现场细节和会后传播效果,使具有正能量的会议新闻作品也能有“大流量”的传播能力,扩大会议影响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一、提高政治站位,厚植为民情怀
会议新闻作为政治传播的重要信息载体,也是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新闻记者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会议新闻报道在引导舆论方面的作用,打造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新闻精品。
(一)思考深邃,立意深刻
立意是新闻作品的灵魂,是新闻记者对于新闻事件的独特见解和观点,立意深刻与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质量和价值。会议新闻报道若想在同题采访中脱颖而出,除采访、写作等技术层面的要求外,稿件的高度和立意的深度等作为思想层面的要求同样不能忽视[1]。第32 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遏制“超时加班”,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来源于全国政协总工会一次界别讨论“两高”工作报告的小组会议。《工人日报》关注的“超时加班”话题触及到千万劳动者的痛点,是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现象,因而从选题来看,这则会议消息属于权益保护的重大题材。该作品从深邃的思维出发,着重关注广大劳动者的诉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因其深刻的立意展现了极高的为民情怀。
(二)引导舆论,强化担当
一些会议消息由于内容乏味而频繁引发受众厌读情绪,也有许多会议消息能够获得行业与受众的双重认可,这种差异的存在也是新闻作品站位高低的体现。
高站位的会议新闻对于会议议题、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有更透彻的理解,能更好地挖掘并传达会议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发挥舆论引领作用,赢得受众的关注和认可。会议中发现的问题借助媒体的力量,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引起各界关注,推进问题的解决。同时,媒体也可以借助会议中呈现的工作成就,挖掘其背后的艰辛,向广大群众呈现党和国家、各级政府以及普通劳动者对美好生活付出的努力,进而有效引导舆论。在媒体环境、传播途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广大新闻工作者更应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推动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增强。
(三)直面问题,以小见大
有些事看起来“小”,却与民生息息相关,不解决就一直是问题,看似微小的问题甚至可能对全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新闻记者应具备“以小见大”的能力,通过深入剖析小问题,引发受众对更大问题的思考和关注[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联系密切,其涵盖的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正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具体化。中国新闻奖众多获奖的会议消息恰恰是通过对微小事件的切入,积极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消息《伊宁市推动建立各民族互相嵌入式居住结构》来源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从“互相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角度出发,呈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深远意义,进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明、和谐。第27 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消息《我市公布首批11 个“蜗牛奖”事项》是从泰州市“发放蜗牛奖”出发,以此鞭策广大职工积极进取、努力工作,是一篇倡导爱岗和敬业的优秀作品。
会议新闻报道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紧密相关,但这种工作上的“重大”往往可以通过“小切口”呈现。第23 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 7 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以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为线索来源,从7 常委出行迟到的原因入手,介绍了常委级别领导跟随社会车辆出行的新闻事件,以小细节凸显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带头践行“八项规定”的亲民作风,呈现出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做法。
另外,记者可以通过重大主题教育宣传来回应普通公众的期盼,在精选活事实的基础上,反映教育宣传实效,体现为民成果。第30 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消息《群众呼声放心上“关键小事”抓到底 全省百万家庭“三点半难题”得解》源于河北省主题教育征集意见会,充分展示了其对教育主题与成果的双重关注。“孩子三点半放学早,家长接不了”的问题看似是微不足道的日常,实际上却是困扰广大家长的普遍性问题。文章切入“三点半难题”,并直接在标题上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回应,以小见大地展示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后,河北省解决百万家长面临的“小烦恼”持有的坚定决心,进一步解释了解决一件看似微小的事情对帮助家庭摆脱教育困扰的重大意义[3]。记者通过后续报道,对前期会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证实,使主题教育成果得以展现。
二、灵活运用材料,提升“四力”本领
会议新闻报道不应仅局限于传递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及会议精神,记者应充分展现主体性,使会议要点从繁杂的会议流程中跳脱出来,这就需要记者充分提升“四力”本领[4]。在信息传递手段丰富而快捷的今天,记者在会前就能够全方位获取到会议现场信息,有的记者即便坐在会议现场跟完会议全程,也只是拿到材料摘一摘,很少用心去发现会议的亮点和重点。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记者践行“四力”不足,只有“脚力”到了,但其他“三力”都没有到位。会议消息的采写是新闻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综合比拼,要求新闻记者调查研究践行脚力、洞察玄机锻炼眼力、勤于思考调动脑力、入木三分强化笔力,使会议新闻作品不仅能够让受众看得到,更要让受众看得懂。
第12 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来自于湖南省水利工作会,记者在工作会上获得消息之后,立即深入新闻现场,从工作会现场走到洞庭湖湖边、堤垸、水系、湖汊,又从洞庭湖边走入寻常百姓家,跑了7 个移民新镇,上门请教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一步一步用行动践行脚力,呈现脚底板如何“写”新闻。而后,作者以“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为题,以洞庭湖面积和水位的变化、经济损失和政府投资的数额做补充,并穿插“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大转折”史料背景,以笔力将材料中呈现出的数据和考察走访过的现场紧密结合,让受众清晰、直观明白洞庭湖“长大”的历史性意义。由此可见,真正想从会议中捕捉重要信息的记者,往往是“依托”但不完全“依靠”会前会后发下来的材料,而是从会议现场和自己的实际调查与琢磨中获取生动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采访会议消息报道,需要记者走进会场,观察会场状况,思考结构表达,撰写具有价值的文章,这一走、一看、一想、一动笔都需要发自内心投入,处处体现“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综合发力的重要性。
三、探寻会议亮点,捕捉现场细节
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说过:“会议是十分丰富的新闻源,会议上精神最集中,议论最集中,信息最集中,如果记者留心捕捉,细心研究,几乎每个会议都可以写出好作品来。”[4]会议新闻属于同源新闻,通常是不同的媒体在规定时间里报道同一场会议。面对同样的会议主题、会议材料,若想避免千人一面,采写出独家新闻,则需重视会议现场的作用,捕捉未能提前出现在会议材料中的、会议现场的“亮点”。
(一)亮点对话:捕捉重点发言,关注“话外之音”
会议现场的作用首先体现在现场对话中,一来一回、有来有往的交流不会提前出现在会议材料中,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有会前材料仍需要记者抵达现场、观察现场的原因。记者在会场上不仅要关注场上“说了什么”,还要关注发言人是“怎么说的”,即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语气等。参会人员的情绪是紧张还是亢奋、对话的态度是敷衍还是诚恳,这些情绪化的呈现不仅体现着会议是否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也影射着会议的召开能否促进解决问题和落实精神。领导发言作为会议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呈现在会议新闻当中,但对于发言内容,应选择最能体现会议内涵且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亮点部分。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文字消息《“这两天是哪天?今天还是明天?”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度会辣味足》在标题的制作上就是现场对话的再现。这则消息在会场众多争论中挑选出参会领导最犀利的反问作为报道重点,抓住基层单位因施工慢给出“这两天必须上够木工”的含糊其辞的回答,用与会领导“这两天是哪天?今天还是明天?”的犀利追问还原会场的紧张状况,真实客观地呈现出当地想要做好凉山易地扶贫工作的决心。通过捕捉对话式的交流、情绪化的表达、情感上的担忧,看似普通的会议也能体现出召开的实际意义。会场上亮点发言的再现,不仅还原了会场状况,增强了会议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也提升了会议新闻作品的可读性。
(二)隐藏细节:洞察会场状况,体味细节深意
会场上“动态的部分”固然需要关注,但也存在“静态的部分”需要记者主动探寻。会议现场的作用还可以表现为记者对于细微之处的挖掘,隐藏的细节同样是会议的亮点。
未体现在文件、材料中,只能通过记者到现场去发现才能被看到的部分,也是会议现场的亮点和召开会议的价值。第1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从后排到前排15 米走了15 年》是记者在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现场观察到的新闻。作者发现,以往我国在此类会议中的位置是会议现场的最后一排,但在此次会议召开并宣布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后,位置便移到第一排。从最后一排到第一排,记者丈量了前后15 米的距离,捕捉到短短的“15 米”暗含着“15 年”的时间里我国为了提升国际地位做出的长远努力。第2 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消息《全国药交会开幕式成了“闭幕式”》来自于记者在全国药交会开幕式上的观察。这则新闻之所以能够被发现,是因为记者走到了会议现场,发现药交会开幕式上“人群稀稀拉拉”这一反常状况,并以此次国家级别药交会的冷清对比以往此类会议的盛况,又对这一细节进行询问和采访,了解到竞争意识使与会代表提前抢先做生意的情况,即在开幕式开始之前很多生意已经达成协议。最终,记者借助现场情况,向受众传递了“商品经济要有竞争意识”的信息。
四、追踪落实情况,强化效果传播
会议新闻报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发挥告知重大工作进展和成效的重要作用。工作的进展和效果的呈现,要求记者充分强化其主体性功能,通过提升会议新闻报道的传播能力,使会议精神更为广泛落实;或者追踪会后进展,监督会中提出问题的解决情况,助力相关工作进一步展开。因此,提升会议新闻的传播能力,记者需从提高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两方面入手。
(一)传播效果:扩大会议影响,提升传播实效
召开会议的目的是传递信息、落实政策,达到这一目的需凭借新闻发布让最大范围的受众和相关部门知晓并付诸行动,而实现“最大范围知晓”同样不能忽视作品的传播效果。从专业角度来看,新闻作品良好的传播效果体现在其得到同行业众多媒体特别是主流央媒的转载和评论。从现实需要来看,这些作品引起了普通读者的认同,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点赞和讨论。源自泰州市新闻发布会的消息《我市公布首批11 个“蜗牛奖”事项》在刊发后,微信公众号同步进行推送,当天浏览量即突破7 万,并引起众多媒体的跟进传播和网民们的热议。浏览量、话题度不高,转载量、互动量不大,一直是会议新闻传播效果不佳的主要表现,而中国新闻奖获奖会议新闻作品能够跳出传播困境,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是其提升新闻作品政治站位并注重打造作品内容、最大程度落实会议精神的体现。
(二)社会效果:促进政策完善,推动问题解决
新闻作品良好的传播效果不仅可以直观表现在其相关网络数据上,更体现在作品刊发后产生的社会影响上,包括传递的会议精神得到受众的认可,作品的发布促进了措施出台、政策完善,最终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因此,记者对于会议报道的后续追踪同样至关重要。
第14 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消息《武汉为困难户开辟六百空调纳凉点》源于一次市政府召集各部门研究应对高温策略的专题会。会上,市长要求民政部门为社区再开辟一些纳凉的地方,强调“武汉绝不能热死人”。会后当晚,记者便追踪开辟纳凉点的进展,第二天继续走访核实,不断跟进专题会上研讨方案的实施情况,最终确定,市长在会上提出的这一条为民服务的建议得到落实,得出“酷暑无情政府有情,三万市民喜得清凉”的结论。第30 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消息《群众呼声放心上“关键小事”抓到底 全省百万家庭“三点半难题”得解》源于河北省主题教育征集意见会,当时“孩子放学无人管”这一难题居于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首,这不仅是河北省教育领域的典型难题,即便放眼全国也属难题,能否解决直接反映主题教育开展的效果和初心。记者感知到“三点半难题”属于“群众关心、政府难办”的典型,是教育领域里当前和未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此在会后展开两个月的采访,记录了河北省联合多个部门落实会议精神、采取有效行动,最终推出制度性普及免费校内课后服务方法的全过程[5]。
会议的结束不等于问题的结束,反而是解决问题的开始。线索源自会议,报道又跟进会议落实,在会议中发现的问题最终通过会议得以解决。会议新闻中呈现有关部门从会中“提出问题”到会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切实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因而使社会效果与传播效果均达到最大化。
五、结语
会议新闻报道作为传递中央政府政策变动信息的渠道,为受众参与政治生活提供重要途径。由于其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特点,会议新闻不仅需强调政治性,也需增强可读性。因此,新闻记者应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在会前灵活运用会议材料、会中深入走进会议现场、会后追踪工作进展,以此协同提升会议新闻作品的政治站位与传播能力,延伸会议价值,推动会议新闻传播范围的拓展,使会议精神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