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4-03-21沈黎萍

传播力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数字

◎沈黎萍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基本媒介,是实现信息获取与传播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和技术手段;从另一角度而言,媒体也可以被认为是信息从源位置传输至受信者过程中采用的所有技术方式。媒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实现交往和实践活动的基础,是促进人类社会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基于数字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产生了数字媒体技术,并以此为界限,媒体时代产生和发展中,逐渐出现媒体融合的趋势。

一、数字媒体的技术概念和基本分类

(一)前数字媒体时代

前媒体时代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经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媒体支持技术的不同,可以具体分为三个阶段:机械印刷技术与印刷媒体、电子技术与广播媒介、光电转换技术与电视媒介。从进化角度而言,这三个阶段也可以认为是媒体“点—线—面”的发展过程。在数字媒体技术产生后,逐渐驱动媒体朝向立体化方向发展。虽然当前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前数字媒体并没有完全被替代,而是与数字媒体技术相互融合,找到了自身独特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1]。

(二)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念

数字媒体技术是基于数字技术与媒体技术结合而来的新型技术体系,利用数字技术依照对应的规律对媒体内容进行处理,实现深度交互并产生完整的系统,成为当前广泛应用的数字媒体。在系统中运行的与数字技术相关的技术类型,都可以被认为是数字媒体技术。在当前技术体系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具有信息传播多样性、交互性、实时性、虚拟性等多方面特征,并推动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发展。

(三)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分类

当前,多数高校将其划归为计算机类课程范畴内,但是就数字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而言,又与戏剧与影视类、设计类、电子信息与自动化类等学科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由于数字媒体技术运行环节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数字信息获取与输出技术、数字信息存储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传播技术以及在这些环节同时存在的管理与安全技术等。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各种技术类型多是以融合存在的形式共生发展,这也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之一[2]。

二、媒体融合的理论解析

(一)媒体融合的概念

媒体融合概念的理解,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入手:狭义的媒体融合,仅是指不同媒介在形态上的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型媒介形态,例如当前广泛存在的博客、小视频、微媒体等;广义层面的媒体融合则是指所有与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融合,在形态融合基础上,媒介功能、传播方式、所有权及运行机制等,都朝向深度融合方向发展[3]。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广义上的媒体融合也被认为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技术和运营方式两个方面的融合。本课题研究是指广义层面的媒体融合概念。

(二)媒体融合的基本特征

基于广义层面的媒体融合概念,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信息传播呈现网络化、分散化特征,由原本的面状传播朝向立体化方向发展,每一个媒介主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反之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接收者也成为信息的创造者;二是信息终端功能多元化,在媒体运行中实现多种类型的同步接收,并将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创造者;三是在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介与新媒体之间的边缘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不同媒体类型实现真正意义层面的融合。

(三)媒体融合的时代必然性

从技术层面而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计算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媒体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独立运行模式,基于数字0 和1 为基础的同一种语言,实现信息处理与传播在同一规范体系下运行,推动新旧媒体不断竞争又相互融合。从信息传播的本质功能角度而言,受众群体的现实需求是媒体融合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受众群体不仅需求量大幅增加,在需求类型上也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4]。这就要求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应当以满足受众群体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而不是注重形式上的融合。从媒体运行的基本功能而言,媒体融合是不同主体竞争和效能提升的重要驱动力量。在媒体融合或者说全媒体时代,单一性的媒体业务使得主体竞争力不断丧失,诸多地方性报纸停刊就是最为明显的例证,基于数字媒体应用,实现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唯一出路。

三、数字媒体技术在媒体融合中的基本应用形式

(一)数字媒体技术驱动信息采集模式变革

在传统媒体运行体系中,信息资源采集较为单一,采集内容准确性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够突破信息采集在时间和空间层面的限制,全方位、全空间采集与媒体内容相关的信息源,为内容制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大数据技术应用为例,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能够通过爬虫技术,从网络层面抓取与内容相关的数据并整合分析,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媒体内容制作,能够实现信息内容可视化,缩短受众群体解读新闻内涵的时间,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数字化平台的应用能够实现媒体与受众群体实时交互,从根本上改革传统信息源运行模式[5]。

(二)数字媒体技术驱动内容载体融合

内容载体的融合,是指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本支撑,以实现媒体内容生产端口和消费端口的应用为基础,将系统贯穿成为统一整体,消除媒体内容制作中,印刷、电波及媒介主体之间的壁垒,实现内容生产、交换、传播在同一平台运行。利用数字技术手段,首先,改变了信息承载方式,消除了媒介内容转换的技术障碍。其次,基于数字技术应用,使得传统媒介技术形态归属弱化,区分不再明显,并且驱动内容消费规模化与差异化[6]。利用统一的集成平台,能够实现媒介内容物理形态的融合,实现不同内容形态的全方位兼容与转换,在经过集成系统的缓冲后,进入传播渠道,并为受众群体接收。

(三)数字媒体技术驱动制作形式变革

媒体制作形式是内容生产与内容传播的中间环节,对内容制作质量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由于人工智能出现,技术层面已经不存在较大限制,能够为内容融合制作提供坚实基础,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还是受到经营能力以及法规政策方面的限制。同时,将人工智能技术和现有的媒体制作形式融合,前期阶段模拟内容,并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初步媒介内容,后期进行提取、编辑、转化等成为新型的媒体制作形式。基于数字媒体技术驱动媒介内容制作形式变革,不断提升制作效率,提升内容与受众群体的契合性,是数字媒体技术具有的基本优势,也给媒体制作行业带来了岗位危机。

(四)数字媒体技术驱动传播渠道融合

媒介内容传播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路径,传播渠道的完善与否,与受众群体的需求契合与否,都是影响价值水平的重要因素。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相对较为单一,并且不同渠道之间是相互隔离的,新媒体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但也存在渠道竞争激烈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受众群体对媒介内容的需求会随着自身知识结构发展及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必须要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打通媒体传播渠道,实现传播渠道的独立化与逻辑化。这里的独立化并非是指传播渠道各自独立,而是将传播渠道从当前媒介机构中独立出来,实现与内容生产分离。传播渠道的逻辑化则是指媒介产业链中的合作者在使用传播渠道时,能够摆脱底层技术交换方面的限制,直接传播。但是在传播渠道融合中,还存在利益分配、管理及技术方面的限制,使得数字媒体技术在这一环节的应用水平还有待提升[7]。

(五)数字媒体技术驱动接收终端融合

信息接收终端融合是媒体融合的必然结果,并且会驱动终端与渠道相互分离,在网络协议一致和终端生产技术的共同支持下,实现媒介终端的全能适应性。这种全能适应性,同样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为支持来实现的,并且是以数字化统一为实现条件。终端融合能够将传统的信息接收模式从固定转换至移动,从有线转换至无线,从单向转换为互动,进而在满足受众群体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带动消费性电子产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与传感技术、仿真技术等深度结合产生的AR/VR 等新型终端,更是广泛应用于新型媒介融合体系中,为实现深层次媒体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目前终端融合整体趋势而言,终端功能软件化是未来终端融合的重要方向,基于统一格式的终端,能够基于不同软件实现多元化的媒体功能,将会持续、深度发展。

(六)数字媒体技术改变媒体交互方式

在前数字媒体时代,媒介传输模式是基于平面的二维状态,媒体与媒体之间的交互、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是单向的,是媒体自身为中心的。在数字媒体技术支持下,媒体交互方式、驱动交互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并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就媒体内部结构而言,将会分裂成为内容生产机构、渠道运营结构和终端运营机构三种类型,三种机构独立运行并产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媒体与用户之间则朝着深度交互方向发展,在强化传统传播功能的同时,逐渐构建起媒介融合的“生活化”场景,也就是将传统的人际交互关系从现实场景逐渐转移至虚拟场景,实现双向互动甚至是多元互动。在传统与新型媒介融合发展作用下,受众群体的碎片化特征逐渐显现,同时媒体依托自身导向和数字媒体技术,找到受众群体的共性关注点,并针对关注点整合媒介内容,有针对性地推送,进而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聚合。交互模式的最终变革使得媒体与受众群体都能够处于主体地位,并实现真正的“人性化”双向交流。

(七)数字媒体技术驱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

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新媒体得以高速发展,传统媒体不断尝试多元化转型,甚至是走向消亡状态,但是新媒体的发展当前也逐步陷入发展瓶颈,在内容、形式、运行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出现较为明显的同质化现象。传统媒体技术有效拓展了信息的时空穿梭能力,在传播与接收过程中,将感官融合转化成为感官分类,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接收流程需要同时调动多种感官,将原本被分裂的感官逐渐恢复成为融合状态。但是过度的感官融合又带来信息接收不够便利等问题,尤其是在信息内容几何式增长、重复内容过多、虚假内容无法甄别等情形下,使得受众群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审美疲劳。要确保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确保媒体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发展,必须要坚持以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为基础,以人性化理念为基本导向,实现媒体融合创新发展。

四、数字媒体技术在媒体融合发展变革中的影响

(一)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推动媒体融合水平提升

从显性层面而言,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是推动媒体融合的基本要素,但是这种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边际特征,就是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同等水平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对融合过程产生的积极作用不断缩减[8]。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展为例,在经过快速发展之后,受众群体覆盖面已经较为固定,而新闻客户端等媒体类型在经过高速发展之后,也进入平稳发展状态。一方面,需要新媒体从业者审视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则为传统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提供短暂时机。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而言,应当正确认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对媒体融合的影响,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基本导向,坚持以满足受众群体多元化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强化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理解,以此更好地实现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进而促进媒体融合水平提升。

(二)媒体融合对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具有反作用

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驱动媒体融合水平不断提升,而媒体融合的创新发展同样驱动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对于新型技术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技术人员不断优化现有的技术体系,不断推动相关技术快速发展。以数字媒体技术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为例,在实现新媒体交互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出现了人工智能客服和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利用大数据全面收集交互信息的同时,不断以各种语言形式与受众群体沟通,使得数字媒体技术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五、结语

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当前实际应用中,还是以技术层面和形式上的应用为主,数字媒体技术的作用潜能还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对于相关从业者而言,要能够在做好基础应用的同时,站在更高层面上来思考数字媒体技术与媒体融合的关系,基于创新发展理念,构建更加完善的应用体系,以此真正将数字媒体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为媒体融合创新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数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答数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数字看G20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