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核心胜任力导向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2024-03-20王丽平盖婧卫
王丽平,盖婧卫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攀升,特别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国家对有政治追求、社会担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同时,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产业迅猛发展,技术快速迭代,市场日益复杂,消费者需求更加多样化,使得企业和组织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需要更多能够快速适应、具备创新思维和跨领域合作能力的管理者。而当前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却忽视了对学生素养的整体性培育[1],存在德育教育与职业胜任力隐形割裂、知识更新慢、专业能力素养单一、创新意识薄弱、发展持续力匮乏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急需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为此,提出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希望为我国管理类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理念与新时代人才要求的内生逻辑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变革对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迎合时代精神、行业发展与产业变革的要求。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新时代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精神动力、行动能力、成长韧力”三维融合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新理念。
1.培养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精神动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社会思潮越来越多元化和开放化,青年人更加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这意味着他们将更加注重个性、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卓越青年人的付出和贡献。作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决策能力的管理者,更要注重平衡个人追求和社会担当之间的关系,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将担当社会责任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为此,新时代的管理类人才应具有敬业、诚信、守法和自律的道德品质,只有秉持取信于人的社会公德心、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追求进步的使命感、匡正社会风气的责任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需求。
2.培养与行业发展相耦合的行动能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正在转变知识生产、传播和扩散的模式,推进各领域知识的交叉渗透与更新迭代,不管是业务的发展还是管理方法的变更,都对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提出了挑战,而行业发展又反向依赖于管理者对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整合及应用。这也意味着管理人才要拥有与行业发展相一致的行动能力,才能在未来工作和职业发展中更好地掌握主动权,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因此,对于管理类人才而言,是否具备复合型知识体系和应用型能力结构,已成为其能否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重要标准。
3.培养与产业变革相融合的成长韧力
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极大地刺激了各行各业对创新型管理人才的需求,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依靠有创新意识、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管理者来积极应对变革的风险挑战,通过不断了解并掌握前沿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动向,真实地预估市场变化趋势和创新风险,避免产业在变革中陷入创新停滞和行动迟缓的状态。为此,高校需要强化管理类人才的创新内驱力和创新行动力培养,使其具备跨学科思维的创新精神和勇于开拓的成长韧力,以开放的思维和积极的心态持续学习探索,以期在未来参与相关产业布局与抢占技术高地的过程中能够抢占先机,把握变革的主动权。
二、新时代管理类人才核心胜任力结构与要素分析
胜任力理论与高校学生能力培养之间具有耦合性[2]。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教授1973年首次提出胜任力概念,认为它是帮助个体在工作相关情境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的一系列特质[3]。我国著名学者时勘认为,胜任力结构是针对特定职位上表现优秀的个体特征要素的总和[4]。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胜任力。本研究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围绕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创新型管理人才这一目标,在“精神动力、行动能力、成长韧力”三维融合的人才培养新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管理类人才应具备的精神素养力、专业执行力和创新持续力三大新核心胜任力,如图1所示。
图1 新时代管理类人才核心胜任力结构框架
1.新时代管理人才的精神素养力:企业家精神与德法兼修的双重培养
精神素养力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贡献社会、担当责任的内在要求,集中体现了青年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5]。新时代管理类人才的精神素养力,应着重强调企业家精神和德法兼修两个素质的培养,以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1)培养企业家精神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企业家精神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性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不仅是管理者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呈现,更是管理者价值取向与素质能力的体现。新时代的发展呼唤新时代企业家精神[6],强调管理者要把社会责任与自我发展高度统一,把职业道德情感内化为更稳定、更深层次的职业道德情操,将信念、个人偏好及经验和知识结构凝结成创新思维和决策能力。为此,新时代管理类人才的企业家精神既要将谨守内心良知、恪守职业底线作为具体实践行为的思想指针,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又要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高校不能奢望直接培养出优秀的企业家,但应该能够培养出具有一定企业家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批判性思维能力、胆识、勇气和意志力,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7]。
(2)加强德法兼修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德法兼修是对传统德育内涵与外延的拓展,强调从“德”“法”两个维度着手培养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明德守法的时代新人[8],法为德之资,德为法之帅,二者互为依托,缺一不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改革稳定发展的需求,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接续是成就中华民族光辉伟业的重要基石。为培养各行各业未来的经营管理人才,必须重视对学生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塑造。新时代管理类人才的德法兼修要求其既要有底线思维、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和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担当社会责任的道德观念,又要能知法懂法守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时刻以法律为准绳严格约束自己。
2.新时代管理人才的专业执行力:知识迭代与综合实践的相融相促
专业执行力是确保学生围绕既定目标,在有效整合、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高效、精准地完成复杂任务并取得优秀结果的能力。新时代管理类人才的专业执行力应着重强化学生的知识迭代和综合实践,以满足行业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的新要求。
(1)培养学生在知识迭代中形成交叉渗透的复合型知识体系
知识迭代是学生在打破学科壁垒、不断获取“新认知”过程中形成新交叉知识体系的能力。管理学科在实践应用中具有极强的学科交融性,面对行业实践中的复杂问题,管理者需要运用各种领域的理论来解释或解决这些问题,如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为此,新时代管理人才需要具备极高的知识迭代能力,不断更新发展变化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科横向拓展、交叉整合与灵活运用的能力,为解决复杂问题做好知识储备。
(2)培养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形成多专多能的应用型能力结构
综合实践是学生围绕社会问题和实际需要,开展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活动。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使市场对管理者的能力需求从“一专多能”向“多专多能”转变[9]。为此,新时代管理类人才需要具备综合实践能力,包括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以不断积累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竞争资本,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行业环境。
3.新时代管理人才的创新持续力:追求卓越和求变开拓的双向驱动
创新持续力是大学生“知创新、能创新、敢创新”的内发性能力,是新时代对人才质量最主要的内涵要求。新时代管理类人才的创新持续力应着重强调学生追求卓越和求变开拓两个素质的培养,以满足产业变革对管理类人才求新求变、开拓创新的高要求。
(1)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以提升创新内驱力
追求卓越表现为学生永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不仅要对主体能动性与潜力进行深度挖掘,而且要为构建自我驱动型发展机制创造条件。产业发展的活力依赖于管理者的求知欲望和不言放弃的意志力。为此,新时代管理类人才应具备将外部推动力转化为内在驱动力的能力,以促进自身创新力的持续提升。
(2)培养学生求变开拓的创新思维以提升创新行动力
求变开拓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以不断解放思想、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的创新思维,积极探寻和获取变革机会,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我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并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时代管理类人才应顺应国家发展需要,不仅要具备求变开拓的思维和品格,还要具有前瞻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果敢决策的能力,以敢破敢立、敢闯敢试的胆识应对未来发展问题。
三、核心胜任力导向的“三位一体”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培养制度保障的基础上设计的。本研究基于管理类人才核心胜任力结构,构建了“德育—专业—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该模式从德育教育体系、专业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体系三个方面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管理类人才的实践路径。
图2 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三维聚合的德育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力
(1)创设浸养熏染的“个体环绕式”思政场域,提升管理人才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一是构建多层推进的“全课堂”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深度挖掘显性化专业知识和分散思政元素之间的隐性联系,协同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二是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智慧服务驿站等多元化教育场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场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德育培养环境,通过情境潜移默化的涵育功能,使学生在文化熏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道德教育的熏陶和影响,根植优秀的道德品质。
(2)创建全覆盖的实践育人品牌活动,培养管理类人才的企业家精神
一是创建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系列品牌活动,将新时代精神嵌入到活动中,深度挖掘活动思政育人功能。二是针对不同年级的管理类专业学生,构建覆盖学生整个大学四年的递进式长效培养机制,形成覆盖全年级的分梯度、递进式的实践育人矩阵,引导学生形成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敬畏感,逐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敬业专注和勇担风险的企业家精神。
(3)建立以德育答辩为牵引的“五师”导学机制,培养德才兼备的管理类人才
一是注重德育答辩过程,记录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成长历程。要求学生在不同阶段撰写关于道德认知、理想信念、法纪观念、道德实践等方面的德育论文,以展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道德观念的转变和进步,更准确地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势。二是建立“系主任引导、班主任督导、导师带领、校友示范、学长跟班”五位一体的全过程育人机制,全方位、全周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和指导,确保教育的预见性和时效性。
2.构建三螺旋递进式的专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执行力
(1)建立“管工融合,产教耦合”的课程动态调整机制,提升管理类人才知识迭代能力
一是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问题驱动、项目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问题导向的任务式项目实践,打破学科领域知识茧房,促进管理与工程学科在方法、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相互融合,加速学科知识体系的更新迭代。二是树立以“产”引领、以“教”为导的教学理念,建立产教融合机制。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通过构建具有专业性、动态性、应用性的跨学科特色课程群,促进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和行业发展。
(2)建立“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实践运营模式,培养多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
一是结合实践问题和行业发展难题,构建“学校与企业高度互补、专业与工程相互支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校内外跨专业实践平台,推进外部行业需求和内部人才供给的充分对接。二是通过平台汇聚实践项目、案例教学等资源,实施“项目构建—任务引领—知识连接—技能训练—成果评价”全流程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过程和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中学”“边做边学”,提升其社会适应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3)建立“闭环反馈,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管理类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一是构建一个紧密相扣的学习质量保障闭环,包括明晰人才需求、设定专业目标、制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实施课程评价和持续改进完善等环节。以专业认证和自我评估为抓手,对标国际或国家标准,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建立内部动态监控与外部反馈监测机制,查找现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补充、修订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和体系,形成评价、改进、提高于一体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3.构建三级联动式的创新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持续力
(1)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场景
一是打造“导师工作室—创客拼吧—实验实训室—研究基地—高端智库”全链条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进行深层次融合,打通所有专业学习环节,激活创新元素,营造知识传递、自由探索、协同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二是构建“科创立项—成果转化—大学科技园”全程化创新创业生态链,整合校内外专创资源,为学生开展双创活动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
(2)开展多元化创新创业活动,涵养管理类人才的创新精神
一是通过社团组织、校企定制班、校外实习基地等途径,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创意比赛、创新成果展示月、科技节等多元化创新创业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创新思路。二是定期开展多维度的创新创业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培训讲座,为学生提供及时获取行业最前沿信息的机会。通过与专家和企业家进行深入讨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
(3)推动各类学科竞赛,营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学强赛”的创新氛围
一是把学术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创新,通过举办创业竞赛、商业计划大赛和技能竞赛等以项目驱动竞赛的活动,积极联动相关企业、研究机构等外部教学资源,准确把握产业前沿与市场需求,促进专业与创新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行动力。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社交媒体平台、网站、校刊等多种渠道,宣传创新创业的优秀案例、展示创新成果及创业实践,让更多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和魅力,为自身的未来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0],这不仅为青年人指明了成长的方向,也为我国的教育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本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精神动力、行动能力、成长韧力”三维融合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新理念,旨在培养出既有内在驱动力,又有实际行动力,具备强大适应性和韧性的管理人才。同时,进一步构建出以核心胜任力为培养目标的“德育—专业—创新”三位一体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将德育放在首位,强调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创新思维的培育。这种模式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指示的深入贯彻和具体实践,更是对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有益尝试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