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的实践策略探讨

2024-03-20

关键词:平行线德育数学

苏 艳

(无锡市梁溪区侨谊实验中学,江苏 无锡 214021)

文化素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德育的重要性自然也不言而喻。尤其是素质教育落实后,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也由注重学生升学率和成绩,转为注重学生品德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将德育细化落实到教学目标中,并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优秀品质。

一、初中数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强化学生德育意识

从学生发展角度看,教师合理渗透德育能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知识背后蕴含的道德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识,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双重发展。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究初中数学课堂合理渗透德育的途径。

(二)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对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言,数学课程学习不如历史、物理等学科有趣,其中的公式和概念知识抽象性较强,在遇到困难时很容易产生放弃、畏惧等负面情绪。若教师能够推动数学课堂与德育的融合,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人文性,那么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学生也能深入理解和体验数学知识中的德育内涵,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助力教师能力提升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积极顺应课程改革要求,将德育与数学教学活动相结合,丰富课堂内涵,助力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这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德育修养便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从这些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能助力“教”与“学”的共同成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尝试从学生视角出发,感悟课程中的德育内容,再将其融入实践活动中,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同时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策略

(一)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态度

无论学习哪一学科,认真严谨都是一种珍贵的品质。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思维严谨性的要求较高。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认真严谨的品格不仅是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所必备的内在条件,也是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体现,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求甚解、马虎大意,自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成绩。当前教学环境下,仍有一些教师过于重视讲解理论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导致有的学生学习态度散漫、缺乏严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效落实德育,教师应从细节入手,利用小事培养学生端正严谨的态度。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7.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探索概念定理等知识时,要保证措辞准确,以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首先,教师在课堂初始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平行线,以数形结合的方式讲解平行线的概念,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而后,教师提出问题:“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这句话对吗?”有的学生认为是对的,有的学生认为是错的,这一反馈充分说明部分学生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不深入,也说明了其思维不够严谨。其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组织一场简单的辩论活动,活动中双方需要通过举例的方式驳斥对方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叫作平行线”,对平行线概念形成了更深入的认识,思维逻辑也更加严谨。最后,教师围绕平行线设计相关习题,要求学生结合平行线概念进行解答,充分锻炼学生逻辑的严谨性。由此可见,辩论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思路,所得到的每一个结论也都有理可说、有据可依。

(二)以教材为主,深入挖掘德育素材

初中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专业的数学知识内容,道德知识只占极少部分,且多分散在各处。教师在开展德育前,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教师要在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德育视角分析备课心得和素材选择,可以通过研课的方式,与同组教师集思广益,完善教学方案。此外,在课堂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呈现德育内容,突出德育价值,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高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3.1 勾股定理”教学为例,教材中在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到了我国数学家赵爽的“弦图”,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家的故事作为案例渗透德育。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2002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引导学生观察中心图案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这一图形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和1 个正方形组成。教师顺势引入赵爽利用弦图证明勾股定理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早在公元3 世纪,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就对勾股定理有了一定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强化文化认同感并激发爱国精神。其次,教师以赵爽的“弦图”为例,引导学生通过逆推的方式验证勾股定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会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主动探究相关知识,更高效地取得学习成果。由此可见,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将其中蕴含的数学史作为拓展知识进行合理渗透,能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奉献精神,多层面开展人文关怀教育,保证德育的有效落实。

(三)以学生为本,丰富活动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价值观念和提升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立足“学生发展”视角,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展开德育。教师可以开展知识竞赛、一题多解等活动,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提高其思维灵活度。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德育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让其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为例,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师应设计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强化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可以为学生设计一题多解类的习题:如图1 所示,在ΔABC 中,∠C=2 ∠B,AD 平分∠BAC,求证:AB=AC +CD。学生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发现其中虽然有三角形,但并不存在全等三角形,而要证明AB=AC +CD,则需要从本题的结论出发,采取“截长”“补短”等方式,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其次,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鼓励其结合自己的想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在讨论中深化对全等三角形判断条件的理解,还能在寻求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最后,教师鼓励各学习小组分享解题思路,发现学生的解题策略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证法:延长AC 至点E 使DC=CE,连接DE 后,∠CDE=∠CED,∠ACB=2 ∠E,再利用“角边角”判断出ΔABDΔAED,所以AB=AE,即AB=AC +CE=AC +CD。第二种证法:在AB上截取AF=AC,连接DF,再利用“边角边”判断出ΔADFΔACD,所以DF=DC,∠AFD=∠C,又因为∠C=2 ∠B,所以,∠AFD=2 ∠B;因为∠AFD=∠B +∠FDB,所以∠B=∠FDB,所以FD=FB,整理后得出AB=AC +CE=AC +CD。

图1

(四)以身教为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初中生有着很强的模仿力,会下意识模仿身边师长的思想和举动。教师作为校园活动中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是其成长路上的“指南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来渗透德育,在日常数学课堂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在授课时端正态度,以积极的心态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被教师的言行举止所感染,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6.3 一次函数的图像”教学为例,本课学习中掌握“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是教学重难点,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首先,在正式教学前,教师要提前几分钟到达教室,准备好课件、教材等内容,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讲解“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时,要详细讲解图像中的结构要素,并在绘图中充分利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保证绘图的精确性和美观性。其次,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次函数的图像绘制任务,并结合学生的绘制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如某学生利用两点法完成描点后,连线时没有使用直尺,影响了图像的精准性,教师指出这一问题,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并监督其改正。最后,教师系统性归纳绘制“一次函数图像”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记录随堂笔记,掌握列表、描点、连线等步骤的正确方式。教师在示范绘制“一次函数图像”的过程中,步骤规范且合理使用工具,对学生进行了完美的身教。同时,对学生的一次函数绘制图像情况进行点评,言语中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以思想为引,灵活转化突出数学之美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都遭遇过挫折和困难,若此时教师没有及时干预,学生就容易对数学产生畏惧和害怕心理,甚至形成一种思维固化和心理阴影。究其根本是由于学生没有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其实数学本来是极具美感的学科,尤其是“公式与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换,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数学思想引导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之美,由此实现德育的渗透。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5.4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渗透转化思想。首先,教师利用5 块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积木拼成图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多角度观察,并提出问题:“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等不同角度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特点?”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完成了对图形的多角度观察,发现了视角对观察结果的影响,感受到了图形的角度美。其次,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某一图形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要求学生利用正方形小积木进行组合,结合三视图思考如何拼出正确图形。由此,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推导的过程中感受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换。这种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蕴含的美,领略数学学习的魅力和趣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助力其道德素养的发展,让学生懂得挖掘数学中的美并欣赏这种美。

猜你喜欢

平行线德育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相交线与平行线》巩固练习
平行线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不可思议的平行线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