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视野下的艺术展演

2024-03-20李菁钰

新闻爱好者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化节传播仪式

【摘要】大众传媒为民间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陈靖姑文化节发源于国家非遗“陈靖姑信俗”,现代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原本的文化体在传播文化、传播场域和传播时空三个维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从传播的视角,以陈靖姑文化节为实例,通过分析媒介在传播“新”民俗中发挥的效用,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艺术展演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陈靖姑;文化节;媒介;仪式;传播

2008年“陈靖姑信俗”列入第二批國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等单位,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以节为媒,在宁德古田县举行一年一度的文化交流活动,至今已连续开展十五届。陈靖姑文化节作为连接大陆、港澳台及海外华侨的精神纽带,以艺术展演的形式,通过电视直播、网络APP等传播媒介,拓展了民间信俗新的文化空间。本文从传播的视角,以陈靖姑文化节为实例,通过分析媒介在传播“新”民俗中发挥的效用,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艺术展演的意义与价值。

一、陈靖姑文化节缘起

福建省古田县政府为弘扬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精心打造了陈靖姑信俗文化品牌,并于2002年举办陈靖姑文化节。2008年“陈靖姑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自此陈靖姑信俗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年扩大。2009年伊始,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联合举办“海峡论坛”。2011年古田陈靖姑文化节成为该论坛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举办一次。十余年来,具有传统民俗的陈靖姑文化节已经成为集传统祭典、进香祈福科仪表演、民俗风情展示、歌舞情景表演等多板块为一体的综合型艺术展演。与此同时,举办方还与当地电视台、网络APP等媒体合作,通过电视直播和网络视频平台向全世界播出,受到台胞以及海外华侨的热烈追捧,并因此引发大规模的祭拜活动,反响超过预期。陈靖姑信俗借助电视直播和网络传媒,使32万人口的古田县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众多远离故土的游子即使不能回归故乡,也能通过收看电视直播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如今,每年举行的文化节已经超越了艺术展演本身,转变为一场维系民族记忆,提高民众归属感、群体感、亲缘和地缘感情的“媒介仪式”。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认为“媒介赋予了文化特殊的形态或肌理,公共生活的延续与凝聚有赖于解决传播的仪式模式与传递模式之间的张力”[1]。就陈靖姑文化节而言,传播技术的更新促进了陈靖姑信俗空间的拓展,艺术展演作为电视媒介传播的符码,通过精心的策划与组织,邀请受众聚集在一起共享信仰、参与神圣典礼。文化节通过电视媒介的仪式化,建构并维系一个新的文化传统,不仅成为陈靖姑信俗文化的象征,也是民间传统在国家、地方、民间多方话语共谋互动下重构的艺术展演,赋予了其更为丰富的符号指向意义。

二、作为传播媒介的艺术展演

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是指技术性传播媒介的创造与使用,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利用信息作为交流工具的能力。可以说,媒介构成了我们的环境,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形式,构成并维持着这种环境的存在。在当代社会,由于“电视媒介无休止的、无处不在的、不断重复的符号输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符号环境的主导媒介”[2]。一方面,电视媒介消解了地理和运输方面对传播的限制,更强调的是“感觉”,为传播媒介提供了视觉和听觉的真实感和现场感,直播的时效性与实时性为陈靖姑文化节的传播提供了合适的载体。另一方面,陈靖姑信俗传播场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文化表演的传播空间从彰显私密性的族群认同空间向多元开放的社会公共空间转向。电视媒介运用先进的数字摄像技术,撷取传统民俗文化精华进行传播,记录和再现真实的艺术展演现场,将民间文化传统所独有的符号语言,转化为适用于电视媒介自身能表达的符号系统,摆脱了地域限制,促进了传播时空的拓展,有效提高了陈靖姑信俗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与引导力。

(一)传播文化的重构

电视作为受众接收声音、图像的传播媒介,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使电视媒介的特性具有“艺术构成元素的多样性、表现手段的丰富性”[3]和各元素间关系的复杂性特点。不同文化、多种艺术类型的拼贴与重构,形成了陈靖姑传统信俗文化与当代流行文化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展演。例如,在进行《祭祀典礼》(2022年)表演时,选取法事科仪中观赏性、表演性强的段落,既呈现了民间信俗的文化传统,还吸纳了舞蹈、歌曲等符合现代受众审美的舞台作品;播放《临水之恋》(2019年)男女生合唱时,同步插入了当地的风土民情、陈靖姑神像等影像,为歌曲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历史内涵。陈靖姑文化节的表演既尊重和发扬了民间信俗文化传统,又满足了当代受众对艺术的审美需求。

为了提供更好的收视效果,举办方经过精心挑选、组织加工和安排,将直播的“现场感”“真实感”通过镜头传达给观众,使观众获得了即使不在现场却胜似“现场”的奇妙体验。2020年6月,古田县政府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陈靖姑文化节,主题为“千年临水情,健康古田行”。直播内容以祭祀典礼为主,包含向神像金身朝拜、传统科仪表演、线上多地信众请香祈福等。台湾百家宫庙代表通过直播连线的形式,同步参与古田临水宫祖庙的祭祀活动是本场活动的重点,以此彰显“海峡论坛”是连接两岸亲缘和地缘的特殊纽带。电视直播选择舞台的不同画面与角度,以及旁白对祭祀典礼的实时解说,帮助观众理解、感知内容,促使观众对传播符号形成趋向一致的解读。作为个体的观众通过观看直播,积极参与到盛大的媒介仪式中,在特定的仪式氛围中形成相似的审美体验。

(二)传播场域的变迁

依照古例,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陈靖姑的诞生日和七月廿八成神日,古田临水宫祖庙会举行隆重的春祭和秋祭仪式活动。在这样的氛围内,民众以家庭、宗族、村社或宫庙为单位,组织、聚集在一起,共同进行祭拜祈福活动。这种祈福活动逐渐约定俗成,潜移默化地规范了仪式时间和仪式行为,逐渐形成稳定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由此可看到,这种仪式活动是由局内人发起的一种传播活动,通过特定的时间、言行等,触发族群认同,达到共情传播的目的。

陈靖姑文化节把“陈靖姑祭祀仪式”作为区域文化传播和艺术展演的主体,通过声势浩大的活动,吸引省内外甚至海外侨胞共同参与。“文化节”仪式参与者不分地域、不分阶层,群众、民间团体、政府等组织者参与到陈靖姑信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中,观众和信众则参与到这一文化的共享与传播。换句话说,陈靖姑信俗传播场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仪式的地方性、封闭性逐渐消减,借助现代传播媒介,陈靖姑信俗仪式活动凸显多元开放性,仪式中的文化传播从族群认同空间向社会公共空间转向。艺术展演已不再纯粹的是反映地方信众内心诉求的仪式活动,它更多的是把陈靖姑信俗视为地方特色文化现象,以族群的社会发展、民族文化记忆和海峡两岸同胞亲密情谊的形式呈现,继而打造文化品牌。比如,文化节专门设计了两岸文化交流的内容,包括台湾信众表演的原住民舞蹈《恩泽流芳》(2018年)、福建编排的舞蹈《临水花开》《赐福迎祥》(2018年)等。当然,族群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使陈靖姑信俗突破了传统地域的限制,文化节的表演除了保留仪式传统的框架外,有的表演多是基于信俗文化编创或者完全脱离陈靖姑元素,如省级非遗武术“龙桩拳”的推介(2021年)、北管音乐会演出(2015年)等。这也充分说明,陈靖姑信俗文化传播场域依靠现代媒介,将不同地方信众的现实诉求、普通百姓的生活体验以及社会的发展愿景融为一体,再造族群文化传播的新空间。

(三)传播时空的拓展

从史料文献、民间传说看陈靖姑信仰的扩散路径。明清时期的信俗发展主要通过闽地的人口迁徙向北、向西南,甚至越海向东南方传播,因此也容易受运输、交通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形成较为单一的传播模式。而现代传播媒介缩减了信息发送与接收之间的时间差,使大量的受众能够快速接收,摆脱了地域的限制。对于观看电视直播的受众而言,文化节现场设置的多个摄像机位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捕捉活动的画面细节,利用通信技术即时传送听觉音频和视觉图像,完全颠覆了传统信俗文化的观演体验,使人们不再需要亲临现场参与仪式活动。电视直播把仪式从发生地剥离出来,观众可选择任意地点参与仪式互动。陈靖姑文化节将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仪式活动巧妙地整合起来,从而孕育出多元开放的艺术展演硕果。从传统的春秋二祭仪式活动,发展成为文化旅游服务的节日狂欢,将民间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电视媒介自身能表达的符号系统,使文化叙事跨越时空以适应不同族群的需求。

三、作为文化传播的艺术展演

“研究传播就是为了考察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形态被创造、被理解和被使用这一实实在在的过程。”[4]陈靖姑文化节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陈靖姑信俗”仪式活动到综合性艺术展演的变迁过程。现代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原本的陈靖姑信俗在传播文化、传播场域和传播时空三个维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文化空间,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和价值。

(一)文化节本身成为一种“神圣典礼”

媒介无处不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参与和分享,为当下社会利用大众媒介创造“一种象征性的文化实践过程和行为”[5]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全新的场所。从传播的仪式观看,人们因拥有共同的事物而生活在一个社区里,传播是人们借以拥有共同事物的途径,即共识需要传播。在陈靖姑文化节的媒介传播过程中,作为地方性质的艺术展演,通过电视媒介的传播,将拥有共同信仰与诉求的人们召集在一起,与表演者共同构成仪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仪式参与者而言,媒介提供了强化文化认同和建构集体记忆的空间,换言之,媒介成为一种仪式。首先,不同于日常生活,媒体通过议程设置,把人们关注的焦点锁定在“信俗文化传承和维系两岸亲缘联系”的命题中,从而使媒体事件具有“非日常性”特征。其次,电视等影视媒介的特性决定了报道方式需要遵循一定的时空顺序,具有“程式性”特征。最后,仪式的存在是在确立某种秩序,达到“去异趋同”的作用,而媒介仪式的“秩序性”特征架构在日常生活之上,通过电视直播把观众拉入虚拟空间,将其他的一切社会活动暂停,营造“神圣时间”,共同强化和巩固文化认同感。

(二)集体记忆的建构

集体记忆是族群集体性实践知识的累积和结果。随着时代的变迁,集体记忆的建构和传承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陈靖姑文化节作为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在传统文化振兴的语境中对民间仪式的“改造”有了较多的流行文化填充,但核心元素未有改变。第一,作为“祭祀典礼”的主祭人依旧以代表沟通“神”的权威而存在。传统祭仪和科仪表演惯例由民间闾山教师公主持,颂唱由上辈继承的经文,保佑人丁兴旺、社会安康。第二,仪式的社会内涵不变。在国家、地方政府等多方参与下,传统信俗向艺术展演化变迁,但节目的核心仍以迎圣像、请神科仪、祈福祝祷和祭祀环节为主。对当地人而言,即使仪式形式发生改变,但仪式目的和功能仍在,新增的表演环节既是对社会进步的热情讴歌也是民间信俗酬神、谢神的娱乐狂欢。第三,群众依旧是仪式的主体。在地方政府的组织下,为了充分发挥陈靖姑信俗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吸引台湾信众前来观光朝圣、招商引资,民间信俗文化展演从某种程度上成了两岸群众巩固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的载体,在媒介仪式中获取精神的寄托。

四、结语

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对集体记忆既有的建构方式发起挑战。一方面,现代传播媒介消弭了时空的界限,加快了信息的流动,媒体的议程设置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内容和决策方向,使媒介的叙事主导着人们对集体记忆的构建;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不再作为主流文化作用于社会,多元族群文化通过现代媒介相互碰撞,弱化了传统族群的凝聚力、号召力。因此,发起筹办陈靖姑文化节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民间传统。由地方政府主导的艺术节,通过加强媒体宣传,把广大信众对女神陈靖姑的崇敬朝拜,延伸为有益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健康信仰与独特的信俗文化,成为深化两岸文化、政治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新载体。与此同时,参与媒介仪式的受众通过观看电视直播,在文化情景中巩固集体记忆并重新体认自身的文化身份,促进了区域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提升了陈靖姑信俗文化的传播效能,这也是举办艺术展演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5.

[2]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上)[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4):8-14.

[3]劉旭昊.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代选择:浅论民歌的电视传播[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2):141-142.

[4]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29.

[5]张兵娟.仪式·传播·文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3):85+91.

作者简介:李菁钰,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福州 350117)。

编校:赵 亮

猜你喜欢

文化节传播仪式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第三届广灵湿地文化节开幕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嗨翻天的悦来动漫文化节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