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百年眼”俯瞰历史 充盈之光照耀前行

2024-03-20王春泉

新闻爱好者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化

【摘要】晚近以来,人类面临制度失灵、社会失序、道德失范等问题,“世界之中国”何以再出发再卓越并通过努力为人类做出最杰出的贡献,发人深省。医时救弊,习近平总书记鼎革以文,开出新的文化思想,“国于天地,有与立焉”。承继“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毛泽东)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文化思想迎世界困局而来,回答人类问题,释放根本焦虑,以中国国家文化轮盘之新愿景、新使命、新设计,以及“理一分殊”的行动路线,贡献给中国/人类一个解放的新航线。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释放根本性焦虑;中国的国家文化轮盘;“理一分殊”的行动路线;解放的新航线

1944年6月,“圣地”延安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奇迹发生,这些带着悬念、惯于批评被采访对象的记者们几乎一致地给了中国革命空前的“最高级评价”。接踵而至、现场凝视与实地考察的美国记者白修德注意到,“延安真是一所巨型的实验室,在这所实验室里,所有热情澎湃的学生献出了他们思想的精华,就在这些山边的无数窑洞里,党把这些精华溶化成了全国性的政策,把这些智慧铸成实际组织的能力,然后又把这些人员和他们脑袋里的成熟思想一股脑地重新送回到各个地区”。①最终,“当白修德离开延安时,他深信共产党掌管着打开中国未来大门的钥匙。他们取得了非凡的战绩,从东部沿海到满洲里到汉口,占据了一连串的据点,白修德为之震惊不已。他写道,这是世人所见的‘最伟大也最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现代战争和当代政治生活中任何事件都无法与其创建性、眼光和史诗般的辉煌相匹配。与之相比,万里长征也显得微不足道。这便是伟大,这就是未来。白修德认为,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共领导人能够让历史车轮改道”。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8年,海外学者Sebastian Heilmann(韩博天)出版《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一书,给予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最高的赞美和敬意。韩博天的说法形象生动,例如,“中国共产党……将政策制定视为一个不断变化、解决矛盾、持续实验和随时调整的过程。这些治理技巧实际上反映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这与其他政体更倚重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的治理模式形成鲜明对比”。③“中国犹如一只突然出现的‘红天鹅,对政治学研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发展轨迹颠覆了我们的常识”④“把西方当作理所当然的榜样来学习的时代已经过去”。⑤

历史惊人的相似!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独受螺旋式的关注并获得最高级美誉?倘若以“疏通知远”精神为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要义,那么黄宗羲的问题“学问之事,析之者愈精而逃之者愈巧”——与南宋思想家叶适《法度总论二》的那个历史的叹息——“夫以二百余年所立之国,专务以矫失为得,而真所以得之之道独弃置而未讲”,或者就可以理想地与1944年赴延安采訪的美国记者福尔曼的结论——“共产党员极端注重他们的文化”⑥——历史性的照面并共同参与“伟大的会话”!

文化塑造着我们的世界,“观念强于自然中的一切”⑦,“它们是大多数其他改变的源泉,而正是那些改变,让人类独树一帜。”⑧“国之大者”,经邦济世,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文化思想庄严问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谱系再添“文化篇”,更加完善,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迈向原理的创造,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获得实质性突破、丰富和发展,“以中国作为方法”为“文化基因”实践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再铸辉煌。

聚焦这一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重大贡献,诸位先进研究、学习已成风景,历史性地凝视这个“伟大的人类会话”的智慧结晶,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剧场里,呈现伟大的雄辩的穿透力、洞悉力,以及闪烁其间的智慧的生成力之势,蔚为壮观。本文不揣谫陋,希望能再添砖瓦,为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工作做出努力与贡献。

一、“中国/人类向何处去?”:迎着历史之问而来

(一)造大党,举大旗,“另辟道路”“另造环境”⑨,担负救中国、救世界的天下使命

“中国被引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画面”⑩的根本原因就是有制造新文化景观的恰切主体——中国共产党,历史可以证明,这个全新的政党自诞生开始,就兼怀天下,勇毅地担负起重造“天命”的职志与使命。

“世界上需要共产党,就是为了团结大多数人,组织军队,打倒敌人,建设新中国”。111922年7月,中共二大即有“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之政党想象与发展愿景。12通过努力与奋斗,到了党的“七大”时,“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杨万里《桂源铺》)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上,毛泽东满怀豪情地说:“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13也是在这次预备会上,回顾党走过的历史道路时,毛泽东引用了《庄子》中的一句话:“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他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这二十四年就不得了,翻天覆地!”“现在我们还没有‘毕,已经很大”,但“还要再前进,要再长大一点”。14毛泽东的政党发展愿景十分明确,他说“我们共产党现在是一个很大的党,一个二十四年来有了很多经验的党,一个准备胜利的党。我们要在全国胜利,我们要有这个志向”。15“我们就是要称王称霸,是称解放之王,称解放之霸。”16

旦暮春秋,中国共产党日益壮大,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党员总数已达9804.1万名,基层组织总数506.5万个,绝对的世界第一大党。

使命在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讲话时说:“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后来,他又多次讲“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以“大的样子”形象生动地凸显中国共产党挺立于天地之间且气吞山河的壮志与气象。

成果辉煌!中国共产党上下内外兼修,勤勉治国,终于成就“元素饱满、灵动多姿的立体雕像”。一篇名为《百年大党的伟岸雕像》的文章这样说,“这种大的样子,就是大的形象,并具体体现在大的理想、大的抱负、大的情怀、大的智慧、大的手笔、大的定力、大的担当、大的贡献等方面,从而逐渐熔铸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的伟岸雕像”。曹应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大党、有大样》则另辟蹊径,以为“‘大样就是志向远大、不怕牺牲的样子”“‘大样就是视野广大、战略高强的样子”“‘大样就是胸怀博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样子”“‘大样就是组织强大、勇于自我革命的样子”……

聚焦新时代发展愿景描述、文明图景想象、社会建设原则与行动准则规范、政治感情与政治话语勾画的文化思想体系建设,无疑属于这个有抱负有志向有作为的历史主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释放根本性焦虑,回答“中国/人类向何处去”之问

伟大的成就一定是建立在直面历史与现实并根本性地释放人类焦虑的大格局、大品质、大贡献的基础之上;创新的最大标志是让问题充分尖锐化,像楔子一样插入存在的机体并呈现出万事万物关联内在外在、相生相克的巨大张力。问题导向,经典的行动发问常常是:我们在哪里?我们为何在这里?我们要去哪里?我们如何去那里?问题寻唤逻辑,社会修辞学格外地看重“修辞情势”的生产力与特殊性。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风雨如晦的岁月。鸦片战争至于民国,中国社会一片灰灭的气象,叫人伤感与落泪!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九》有“衰世”的描述——“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则非但尟君子也,抑小人甚尟”;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叹息悲哀,曰“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康有为《京师强学会序》起语交代外敌环伺,“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中间展呈危机,“我中国孱卧于群雄之间,鼾寝于火薪之上,政务防弊而不务兴利,吏知奉法而不知审时,士主考古而不主通今,民能守近而不能行远……”末尾则是“海水沸腾,耳中梦中,炮声隆隆。凡百君子,岂能无沦胥非类之悲乎?”有“火枪手”美誉、善于批评社会的民国学人王造时批评1931年的乱象说,“从前中国的政治,虽然是腐败,但是还有旧道德,旧伦理,旧礼教,为之限制。到了现在,旧的东西,都被西洋来的潮流,冲得粉碎,而新的道德纪律又没有成立,于是自私自利,专制横暴,更加尽形毕露了。军阀官僚的反复无常,朝秦暮楚,掠夺财产,丧权辱国,鬻官卖缺,引用私人,收入中饱,贿赂公行,欺善怕恶,吹牛拍马,压迫人民,强奸舆论,举世间所谓是非,所谓廉耻,所谓公德,都一齐不顾。于是变成一个城狐社鼠,鬼魅魍魉的世界!武的流氓,可以做军阀;文的流氓,可以做高官。谁愈流氓,谁愈得势。谁不流氓,谁该饿饭”。17抗战爆发,“中国现在是处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日本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进攻,正在急转直下。察哈尔事变之后,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实际上已经放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之下……”18。此后,就是南京失守、上海沦陷、武汉沦陷、长沙沦陷等,就是大半个中国落入日寇之手,苦难的中国身处空前的灾难之中。

英雄犹如狂风暴雨,他们勇毅坚定,自觉担承,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发出了他们沁入肺腑的历史之问——“中國/人类向何处去?”作为回答,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发表于《解放》时改为《新民主主义论》),第一节的标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简言之,《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应时的中国共产党人救国的答案,是中华民族彻底解放的大宣言。中华文化讲究“究天人”“通古今”,庄子有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荀子亦云“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荀子·解蔽》);青年毛泽东坦言:“吾人惟有主义之争,而无私人之争,主义之争,出于不得不争,所争者主义,非私人也。”19延安时期,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的同志要注意,要看大的东西”。20《毛泽东年谱》1939年5月17日有记载:“既然是数不清的主义,为什么见了共产主义就高叫‘收起呢?讲实在话,‘收起是不行的,还是比赛吧。谁把共产主义比输了,我们共产党人自认晦气。如若不然,那所谓‘一个主义的反民权的作风,还是早些‘收起吧!”历史作证,1940年春,杜斌丞读完《新民主主义论》后感觉“中国的革命,从此有了明确的道路和方针。这就是毛泽东指出的新民主主义,除此别无道路”。21哲学家冯契在1994年谈到其思想历程时曾说,“最使我心悦诚服的,是在抗战期间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前者回答了“抗战向何处去”的问题,后者则“对一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做了一个历史的总结……”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类世界呈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何去何从,需要选择,历史再次迎来“中国/人类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

“中国/人类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诊断世界格局,提出关键性重大论断:“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到“大党独有难题”,既可以理解为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执政中遇到的困难、险阻甚至危机,也可以解读成党的建设中遇到的独有难题,指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涵丰富,难以简单穷尽。例如,有人说“整个世界对于如何发展经济,目前普遍处在迷茫之中。曾被说得天花乱坠的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没有让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最尴尬的是,西方自身的经济运行已陷入困境……”23;有人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西强东弱的现实短期内虽不可能有多大改变,但‘东升西降之历史潮流却是势不可当,时与势在我们这一边……”24;也有人说,“当今世界一直在发生重大变革。不管变革什么,我们正身处其中,并且最近的‘大衰退已将许多国家带入了一种完全崩溃的状态”25“消费者的信心是脆弱的。许多世界发达经济体经济持续衰退和经济信心低落,同时能源成本波动、政治不稳定和环境灾难都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冷战虽已结束,但世界仍存在对立,仍存在许多威胁和平的因素,如全球发展不均衡,食物、水和能源短缺以及国际恐怖主义……”26;更“有人称这个新时代为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或体验经济时代;有人则看到一个新的、超时代的、对地球更负责任的时代的曙光;有人将我们的时代描述为一个制度变革、系统重启或范式转变的时代……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似乎更像转型期。事实上,这个时期将被证明是一个划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变革期”。27

“人类已经进入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这就意味着“中国作为强大的主体性力量,正从方方面面改变世界。这个时刻将持续影响一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乃至世界都将因此经历一次巨变”。28“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直面与担当。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指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2022年伊始,面对参加省部班学习的党的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宏大课题开篇:“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二、“主义”“旗子”与“理一分殊”:中国的国家文化轮盘

“中国将在全球发挥应有作用,将在人类急需之时带去一个崭新的希望”。29这就意味着中国通向敞开的状态已然在事实上成为一种强悍的力量。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要做出一个卓越的符合人类利益的有品质的“主义”的阐释,并进而成为人类一种永恒的存在力量。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30中国共产党视追求人类的解放为自天的职志与使命,毛泽东称之为“伟大的工程”31,并在“清涼山上插了一面旗子,叫做新民主主义……”32。习近平总书记周详擘画,因应历史情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率领全党全国人民矢志不渝,努力奋斗,再续中华文明新辉煌!

(一)回到中国看中国:文化强国的“老立场”与新出发

中国文明从不强调“例外性”,但主张在“和而不同”中开展积极的解读与互动。由此,自毛泽东时代至于习近平新时代的中共文化思想,并不认同“文化本质主义”,不以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做评估中国社会丰富实践的基本标准。仿佛作为佐证似的,当年的培根在“知识就是力量”之后中肯地提醒人类注意纷乱杂陈的“知识的假象”;而今,剑桥大学教授斯蒂芬·康纳则透过讲述的一系列故事启示我们注意“知识也疯狂”33,未必能信或可信!

现代文化考验的是选择,是立场。后现代政治时代,标准已然缺失,“抉心自食”更加困难,只是“历史并未终结”,发掘希望仍有无限的可能。

揆诸历史,中国革命与相应的革命文化都不是“从国外领来的孤儿”34,它们是历史协商互动的结晶。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尾声》有一句触及灵魂的话语:“不能撇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特点来解释毛泽东的品格。索马里能产生一位毛泽东这样的人物吗?新西兰能吗?”35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之一就在于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本本主义”,在于“实事求是”,在于中国革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赵超构总结说“马克思主义穿上了中国的粗布短袄”。36“中国共产党早在成立初期,便提出了中国文化的出路,既不在崇古复古,也不在皈依西化,而是通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行向社会主义文明(瞿秋白语)。”37借《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提出“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38。透过《论新阶段》,毛泽东热情洋溢地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起来,是一点也不懂得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做法……”39。

“革命要求我们能说明中国的革命运动,说明这个运动的各个方面,说明它的内部联系,包括军事、政治、文化、经济,整个革命工作的各个侧面及其内部联系,并总结经验,把它提高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40继承革命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向历史请业切问,并坚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的发展建设原则。习近平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中指出:“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我们要加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很多人习惯于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我们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一馆一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报道,总书记再次提及中国文化建设发展的基本立场问题,他说“中华民族对全人类要有更大的贡献。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现在还在往前探源,我相信,我们的文明史更悠久。传到现在,要继续往下传。不要变成中国的月亮是西方过来的,中国的太阳也是西方过来的,那不行。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将来传下去,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历史并未终结!中国共产党人希望在万物凋零、意识错乱的大剧场里,再现中华文明的智慧和魅力,为万世开出走出困窘的道路,为未来许上真诚的愿望。中国文化追求卓越,因为“中国”自古就是一种品质的代表。《战国策·赵策》有云:“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五千多年岁月沧桑,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富强了,却非资本主义”。41中国文明被称之为“厚生主义”,其突出特点被主要表述为:“第一,政府是负责任的、自主的、积极有为的,尽心维护基本社会秩序稳定,兴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建立必要的规则和制度……这个政府……不可被特殊利益集团所控制”;“第二,重视教化”;“第三,崇本抑末”;“第四,节制资本”。42“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绝不简单复古,也不盲目排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我们创造性努力,一定能“开自己之生面”。43

以此观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就既是工作的指导,更是伦理的定位与指向。或者,胸怀远大和敢于担负责任还能够给这个身陷困窘的世界一点希望、一条解放的新航线!为国家造一个新的重心,转换成另一种说法,就是“为中国人民提供一种现代文明可能是衡量中国领导人成功的最重要标准”。44

(二)行向“中国文化”“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大道去——人类历史大剧场中的新愿景,新使命,新设计

1.历史大道上的瞭望与凝视

中国共产党人热爱历史并愿意在历史的长时段中去审视人与事、理与情,延安时期的中央文件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子孙……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45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研究也证明:“现在的中国虽然初看上去是全新的和革命性的,但实际上与一个漫长而荣耀的传统联系在一起,这种传统在共产主义实验开始之前那一让人悲哀的世纪(1840至1949年)受到重创。”在他看来,一方面中国革命激活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国决心成为一个大国……通过这场震惊世界的革命,她重新发现了其原有的作为一个伟大文明的荣誉和尊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这一活着的最古老的文明就变成了所有欠发达国家中最年轻、最活跃的力量”。事实是,中华文明无量地给予了中国革命以丰厚的营养,中国革命“所有这些仰赖的都是中国生活和中国文明的某些基本特征,没有这些东西,一切都是不可能的”。46

历史成了革命成功的“秘钥”。哲学家保罗·利科提出了普遍的困惑——“这就是矛盾:如何在进行现代化的同时,保存自己的根基?如何在唤起沉睡的古老文化的同时,进入世界文明?”47基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共及其人民贡献了他们的“历史的辩证法”,进而让历史成为革命与建设的修辞装置,让历史在嵌置中相互激活,让历史得以辩证地发挥作用,例如,“旧中国以今从古,新中国以古从今”。48《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开篇就讲“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第二章“中国革命”的首节就是“百年来的革命运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之后,花费了大量的篇幅阐释“中国的历史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延安时期,党中央就已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非常注重从五千年中华文明中汲取营养,这可谓我们党的第一次文明自觉。”49俯仰春秋,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優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历史当然可以为中国文化的再卓越贡献出更多的义理资源与参照,那些独一无二的经验和建设性的探索过程,无疑都能成为有效嵌置在今天社会进程中的利器,例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推己及人”“两用执中”“厚德载物”“德法并行”“明德新民”“有为主义”“理一分殊”“愚公移山”等。中国共产党人没有止于此,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历史所拥有的来自于旷远岁月的史诗元素与深厚基调。历史的世界充满了诗意,一旦开启历史的关联,永恒就在眼前闪烁。而朗吉努斯的想象和说法最微妙,他说:“大自然把人放到宇宙这个生命大会场里,让他不仅来观赏这全部宇宙的壮观,而且还热烈地参加其中的竞赛,它就不是把人当作一种卑微的动物;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们人类心灵里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的爱,即对于凡是真正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东西的爱。因此,这整个宇宙还不够满足人的观赏和思索的要求,人往往还要游心驰思于八极之外。一个人如果四面八方把生命谛视一番,看出一切事物中凡是不平凡的、伟大的和优美的都巍然高耸着,他就会马上体会到我们人是为什么生在世间的。因此,仿佛是按照一种自然规律,我们所赞赏的不是小溪小涧,而是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尤其是海洋……尽管溪涧也很明媚而且有用。我们可以说,人类将有用和必需的事物看得很平凡,而将歆韵之情留给了那种使人震惊的事物。”50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尤其是“两个结合”中的第二个结合具有绝对的伦理性,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再次深刻地理解郭沫若为何让马克思进文庙与孔子相遇,深刻地体味“历史不可缺如,它不仅使生命悦泽,而且予其以道德意蕴。透过历史,逝者恒之;无者有之;旧者新之;少者壮之。倘若一位七旬老人,因其阅历而被称誉为智慧的话,那么,一个思接千载的人,该是多么睿哲!诚然,一个胸怀历史春秋的人,真可谓历经千古了”51的奇妙与伟大。

2.恢宏的愿景与开新路的志向

新的历史情势下,认知与想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革命。区别于从前,“‘一个国家、区域或城市是否可以成为品牌的问题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神秘了。如今大多数品牌研究者和从业人员都倾向于将国家、区域或城市视为产品进行营销”52。因为,就新的认识情势而言,品牌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特性的表达,可以向外部世界投射出国家(民族)的一些核心思想和观念。53这是我们深刻解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新的方向与可能路向。

作为传奇品牌,中国文化/中共政党文化已经在事实上打造了它的严密而辩证的轮盘,居于这个轮盘中央的是品牌愿景,它们深刻而不可化约。“愿景”是伟大的牵引力和助燃剂,依靠理想和科学的发展愿景,“中国将在全球发挥应有作用,将在人类急需之时带去一个崭新的希望”5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要为世界开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尚未”之路!

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石破天惊的国家文化愿景——“新民主主义文化”。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55。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56。这是一个盘古开天地以来首次为农民争文化权的新文化类型,它的合法性主体是来自受压迫的工农兵!

史诗性的成效再次闪烁呈现。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革命与建设历史伟业,领导中国社会再次出发,中国文化的愿景再次与人类的“尚未”深刻地关联在一起。品牌学者西蒙·安浩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想要被认同,它需要融入世界。为了融入世界,它必须在事关所有地方人们福祉的全球‘对话中发挥作用、富有成效和发挥想象力。对话的清单很长,包括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消除贫困、移民、经济稳定、人权、核武控制、教育、贪污、恐怖主义和战争……它们应在讨论中和全球努力中做出突出的、有意义的和令人难忘的贡献”。57

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

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观点。新的文化使命是指: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借用一个说法,就是要通过赓续历史,让中华文化再创新、再构建、再完成、再建设、再浇铸、再点燃、再出众、再卓越……5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不但是独立的文化/文明体系,而且是解除世界性顽疾和应对数字化时代新挑战、应对“轻文明”困扰的解放的新航线,它将引领世界从催眠的状态下不断醒过来,为新的人类的解放事业建设新的价值观、世界观、历史观、文明观,它将拆解掉那些自称唯一的、最真理的谎言,把政治、文化、生活和艺术糅合起来,持续培育积极的力量,关联身心灵,释放社会智慧,耕耘创新世界的能力,造就一个新的光辉灿烂的人类文化共和国。就如钱穆评价宋学“内在有一种相互共同的信仰,向外有一种绵力不断的教育,而又有一種极诚挚、极恳切之精神”一样,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展开的愿景显示,这种文化“带有一种严正的淑世主义”。59

3.“理一分殊”与行动路线

“历史质并非一套稳固地安置在社会核心里的价值;它代表一套措施、一组文化取向,而社会实践也通过它得以落实,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一套投入”。60

朱子学说,“理一分殊四字最妙”(陆世仪),“分形”理论来自自然界现象,有意思的是,将它们“捉置一处”(钱钟书)贯通看待的人,竟是中共领袖毛泽东。1956年8月,毛泽东同中国音乐家协会负责人的谈话中曾使用了一个譬喻:“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61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回顾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时指出:“基本路线是普遍真理,但各有枝叶不同。”62说的都是“理一分殊”与“分形”的道理。简单地说,无论“理一分殊”抑或“分形理论”,所主张的其实都是将基本精神完美地呈现在不同的单元开展无息无声传播的境界,它们最本质的特征是自相似性——“局部放大与整体一样,整体缩小又与各个部分相同,分形体具有无穷嵌套的层次结构,却没有特征尺度指示其几何形态”。63

这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形态上,它们“宇宙如网”,“万状而无状,万形而无形”;思维上,它们尊万物,“啄啐同时”,让“各种介面之间的永不间断地交互作用着”……

“九个坚持”——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正是由于它们,多样的、松散的、错综复杂的力量聚合在一起,连接成一个伟大的象征,以及文化身份的共同体。

“十四个强调”——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以“凸显”做标识,从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到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高抽绎”之后,复能扎根泥土,实践落实。

“七个着力点”——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七条路同时通向远方,它们或者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或者是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们殊途同归,分形在各自的轨道与战线上,战斗和努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升华社会实践为一种“中国方法”,是共产党新中国的国家“礼乐”、革命“声诗”。“一种哲学的质量取决于它所提出的思想的独创性、彻底性、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严密性,以及整套看法留给读者的印象的鲜活程度。哲学史上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想法与他们的大多数同时代人并无很大区别,但他们之所以会成为大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雄辩地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出色地为之做了辩护,并把它们组织到一起,建成了一座宏伟壮观(同时也是很艰深的)大厦。”64

三、结语与启示:迎着历史之问,给中国/世界以光明而充实的未来

“塑造国家品牌……要比塑造普通产品或企业品牌更加复杂且多难……”65

面对眩晕的整个世界以及那些难以描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寻求“大地的逻辑”,扎根泥土,胸怀世界,再次启动了他们的文化建设伟大工程。这些设计有些是显在的,有些是隐在的,但它们毫无例外都很理性。大地的逻辑就是实在、坚毅和持续!

秉承历史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无量之网”承接未来,推新创造,功勋卓著。习近平说,“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绪论》中有三问:中国何以幅员广袤?何以种族繁多?何以历史悠久?6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曾经感叹:“罗马帝国灭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这是中国历史最有价值最堪研寻的一个大题目。”67历史上尚有无数个困扰人心的大问题等待我们给出中国答案。历史将会证明,通过努力,中国/人类必定有一个光明而充实的未来!

习近平文化思想应运而生,它在复杂的历史与现实中给中国/人类一个过去和未来,由问题而来,贡献解放的航线而启发与建设。“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68,充盈、强劲而光辉!

注 释:

①(英)白修德等:《中国的惊雷》,新华出版社,1988年,第260頁。

②(美)乔伊斯·霍夫曼:《新闻与幻象:白修德传》,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92页。

③(德)韩博天:《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第16页。

④参看(德)韩博天:《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第1页。

⑤(德)韩博天:《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第187-188页。

⑥(美)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85页。

⑦(英)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观念的跃升——20万年人类思想史》,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前言”第2页。

⑧(英)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观念的跃升——20万年人类思想史》,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第39页。

⑨毛泽东:《致向警予信》,载《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93页。

⑩王赓武:《更新中国——国家与新全球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7页。

1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49页。

12参考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64页。

13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2页。

14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1页。

15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51-352页。

16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35页。

17王造时:《由“真命天子”到“流氓皇帝”》,载《新月》月刊第三卷第十一期,第28页。

18《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载魏建国主编:《瓦窑堡时期中央文献选编》上册,东方出版社,2012年,第13页。

19《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9页。

20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81页。

21宋新勇等:《杜斌丞》,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五十四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4页。

22冯契:《〈智慧说三篇〉导论》,载《冯契文集》(第1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1页、第12页。

23姚中秋:《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海南出版社,2019年,第198页。

24张城:《文明与革命——中国道路的内生性逻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序言”第18-19页。

25参看奈杰尔·摩根等:《旅游地、品牌和声誉管理》,载(英)NigleMorgan等著:《目的地品牌:管理地区声誉》,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年,第6页。

26参看奈杰尔·摩根等:《旅游地、品牌和声誉管理》,载(英)NigleMorgan等著:《目的地品牌:管理地区声誉》,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年,第6页。

27参看奈杰尔·摩根等:《旅游地、品牌和声誉管理》,载(英)NigleMorgan等著:《目的地品牌:管理地区声誉》,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年,第6页。

28姚中秋:《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海南出版社,2019年,“序章”第5页。

29(英)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年,第1页。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修订本)》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70页。

31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2页。

32参看毛泽东:《时局问题及其他》,载《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8页。

33参看(英)斯蒂芬·康纳:《知识也疯狂——人类的求知、无知与幻想》,浙江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61页。

34(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第93页。

35(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94页。

36王春泉:《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第10期,第68-71页。

37杨凤城等:《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23年,第4页。

38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页。

39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40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41-342页。

41姚中秋:《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海南出版社,2019年,第192-196页。

42姚中秋:《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海南出版社,2019年,第199页。

43参看(清)沈宗骞述,齐振林写:《芥舟学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72-74页。

44王赓武:《更新中国——国家与新全球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97页。

45《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18页。

46(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2-215页。

47(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80页。

48王赓武:《更新中国——国家与新全球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页。

49张城:《文明与革命——中国道路的内生性逻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序言”第17页。

50转引自范景中:《〈无极变化〉与宇宙意识》,载曹意强等编:《图像与观念——范景中学术论文选》,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第46-47页。

51转引自范景中:《艺术史家贡布里希传略》,载曹意强等编:《图像与观念——范景中学术论文选》,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第65页。

52参看约拉姆·米特克等:《危机时代的目的地品牌再定位》,载(英)NigleMorgan等著:《目的地品牌:管理地区声誉》,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年,第339页。

53参见(英)NigleMorgan等著:《目的地品牌:管理地区声誉》,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年,第1-2页。

54(英)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年,第1页。

55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页。

5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8页。

57参看西蒙·安浩:《竞争力特质》,载(英)NigleMorgan等著:《目的地品牌:管理地区声誉》,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年,第27页。

58(美)南·艾琳:《后现代城市主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页。

59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08、793页。

60(法)阿兰·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0页。

61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1956年8月24日),载《人民日报》1979年9月9日,第1版,收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6-85页。

62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载《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71页。

63转引自陈彦光等:《论分形与旅游景觀》,《人文地理》,1997年第1期,第62页。

64(美)罗伯特·所罗门等:《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10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1页。

65(英)基思·丹尼:《国家品牌:概念·议题·实践(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9页。

66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7页。

67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75页。

68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6页。

作者简介:王春泉,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西安 710127)。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