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伤亡谁决定

2024-03-20刘汉斌

百科知识 2024年4期
关键词:财产损失破坏性人员伤亡

刘汉斌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受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西南和西北处于欧亚地震带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关于地震的记载历史超过3000年。根据记载,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

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12月20日,地震造成甘肃、青海两省131人死亡,980人受伤。与积石山地震发生时间仅仅相隔1天,12月19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同样是10千米,但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或许,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震源深度相等、震级相差不大的这两次地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地震的伤亡情况到底由什么决定?

震源越浅 破坏越大

要认识上述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地震。地震是由于地球板块运动或构造活动导致的地球内部突然失稳而产生的剧烈震动,是地球快速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每年,地球上都会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其中绝大部分是人类感觉不到的,也就是无感地震。通常,只有当震级大于5级时,才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这种人类能感觉到并产生了破坏作用的有感地震被称为破坏性地震。破坏性地震常常引发火灾等,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如2023年,我国大陆共发生震级在3级以上的地震561次,其中震级在5级以下的地震549次,占比为98%,5级以上的地震占比仅为2%。

所谓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或者说强弱的标志,代表一次地震可以释放多少能量。震级越高,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震动也越厉害。震级通常用M表示,震级在2.5级以下的地震一般被称为小地震,震级在2.5~4.7级的地震为有感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差30倍。像2022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20余次,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是青海门源地震,震级为6.9级,致使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4省(区)17.1万人受灾,损坏房屋9.5万间,兰新高铁中断,直接经济损失32.5亿元。

那么,是不是地震震级越大,破坏性越强,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也越大呢?事实并非如此。震级强弱只表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并不意味着该次地震造成的破坏性更大,因为地震造成的破坏性还与震源深度有关。震源深度即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震源深度越浅,地面的震动越大,其影响力和破坏力越强。如2022年1月2日发生在云南宁蒗的5.5级地震,虽然震级不高,但震源深度只有10千米,因而地震烈度仍然较高,共造成近8700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部分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

因素多重 科学减灾

除了震级和震源深度,地震造成的破坏性和人员伤亡情况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一是人口密度。同样的地震强度,在人口越稠密的地区,造成的人员伤亡越大。如同样为5.0级地震,2022年发生在云南红河州的地震造成4100余人受灾、700余间房屋受损,青海果洛州玛多县的地震却未有人员伤亡报道。同样在2022年,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在6月发生的5.8级、6.0级地震造成近5700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而7月发生在新疆皮山的5.1级地震、阿合奇的5.2级地震,由于发生地地广人稀,均未造成人员伤亡。2022年8月,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由于震中人口稀少,也未造成灾害损失。

二是地貌因素。发生在山区及丘陵地区的地震往往会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对地震造成的破坏性具有放大和叠加效应,进而引发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6.1级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滚石等次生灾害造成4人死亡。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由于震中位于川西地区,地形地貌复杂,高差变化大,诱发大量次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震后统计,该次地震造成的死亡和失联人员中81%为地震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滚石等所致。

三是建筑物质量。抗震等级高的建筑物,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造成的人员伤亡往往更小,而土坯房、砖混结构建筑物更易在地震中受损,在地震来临时容易发生倒塌,造成人员伤亡。2023年12月19日发生在积石山县的地震造成1万多间房屋倒塌,20万间房屋受损,就是由于震中和受灾区域多为砖混结构的农村自建房。

四是地震发生的时间。凌晨发生的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更大。这是由于凌晨通常是人们熟睡的时间,地震发生瞬间人们来不及躲避。被列入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的唐山大地震,就发生在凌晨3点。造成60万人伤亡的海原大地震(也被称为海固大地震)发生在1920年12月16日晚20时。

五是人的因素。地震一旦发生,决定伤亡情况的就是人的因素,也即抗震救灾的反应能力和水平。相关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后的24~48小时是最佳搜救时间。因此,震后的快速应急能力和抢险救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往往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人员伤亡。

此外,地震的提前预报预警也能有效减少和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重视预警 及时避险

目前,精确且长期的地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这是因为地震发生机理复杂,且深度较大,往往以10千米计,所有的地震研究只能依靠地面间接观测。而且地震孕育时间长、规模大,难以精确描述、模拟。此外,强烈地震并不常见,且不同地区的差别很大,因此难以重复观测、检验。

但在技术预警方面,还是大有作为。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主要地震波,一种是速度较快但震动较弱的纵波,另一种是速度较慢但震动较大的横波。所谓地震预警,就是利用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以及电磁波远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发生后,通过震中附近的地震仪捕捉到纵波,再利用地震波信息快速计算出地震参数和影响程度,抢在具有更大破坏性的横波到达前,对可能遭受破坏和影响的地区发出地震警报。

地震有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地震震中、震级、发生时间、破坏性地震波到达时间等,除此之外,还有信息接收人所处位置预估的烈度。烈度5度是一个分界:5度以上,能躲就躲;5度以下,不用跑。5度的概念是屋里墙上一些挂件可能会掉下来,但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房子不会倒。

如今,地震预警功能越来越普及,能给人们带来黄金逃生时间,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设置接收地震预警信息。目前,主流国产手机品牌都内置了该功能,而苹果手机目前只能通过APP接收预警,同时要保持相关权限开启和后台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而是警报。收到预警信息,表明地震已经发生。在地震发生后,它可以迅速向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区域发出避险警报,且时间只有几秒至几十秒,可以为公众争取紧急处置、避难逃生的时间。不过,地震预警有一定的局限性,越接近震中,能提供预警的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但预警的意义也随之削弱。此外,地震预警因为求“快”,对地震大小、震源等信息的判断不一定完全准确。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财产损失破坏性人员伤亡
破坏性“杀手”——龙卷风
论诈骗罪的财产损失类型化研究
——兼论“二维码偷换案”
The histo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疯狂的“杀手”
俄罗斯政府抵御危机的建设性和破坏性政策措施
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伤亡及财产损失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