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及财务管理

2024-03-20邹秋艳

市场周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核算核算

邹秋艳

(南通市崇川区财政结算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6)

0 引言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指的是在保留会计责任、收支渠道、财务自主权的基础上,对单位银行账户进行集中管理,统一办理资金结算业务,实现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财务监督、会计数据等的集中管理,在资金风险防控、财务收支规范、财务监督强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面对日趋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创新会计核算管理体系是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意义

1.1 减少成本支出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常规模式下,内部职工在开展会计核算时,存在着职责划分不清晰的问题,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追究,无法对问题成因进行追溯,无法为资金的合理调配提供依据,不利于单位的长远发展。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如果缺少完善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机制,必然会影响资金的安全高效利用[1]。 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将资金管理工作集中到结算中心进行统一处理,对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进行合理划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进行资金调配,从而有效节约成本支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避免出现资金闲置或者浪费问题。

1.2 加大监管力度

在传统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通常在内部进行会计核算,具有单独的银行账户,虽然能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但是也增加了主管部门或者上级单位对资金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难度,容易出现徇私舞弊问题,不利于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 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将账户放置在核算中心内统一管理,全面地对资金流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资金往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单位的资金管理水平,为单位发展提供助力。

1.3 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构成复杂,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工作时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工作难度较大,核算效率偏低。 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应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可以加强与账目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高效协同和互相监督的工作机制,加快数据信息传递和应用速度,有效提高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2]。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可以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输入,便于会计人员直观地了解资金使用信息,在开展核算工作时不需要对资金使用进行限制,避免影响单位资金的正常利用,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1.4 推进管理改革工作

从行政事业单位长远角度出发,会计核算主要是对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分析,对支出预算管理效果缺乏重视,不利于单位资金的科学高效利用。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对资金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减少预算单位收集资料所需的时间,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有效提高单位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增强资金利用的规范性,从而帮助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及财务管理问题

2.1 责任主体权责划分不清晰

部分单位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以后,会计业务的决策和执行者出现分离的情况,使得会计行为责任主体资格出现改变,未能对责权进行清晰划分。 比如,财务人员在报账时,只对手续的齐全性和票据的有效性进行判断,无法对经济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审计部门发现问题以后,无法对责任人进行明确,出现被审计单位和结算中心互相扯皮的问题。 同时,部分单位未能对资产业务职责进行明确,使得有关业务记账不及时,容易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

2.2 财务管理制度与流程标准化较低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以后,下属单位和工作流程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相同会计在处理各个单位会计业务时,缺少统一规范的标准,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比如,主管会计会根据自身理解对报账员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得相同的业务报销流程和手续存在较大差异,增加了彼此沟通的成本,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2.3 财务监督管理与绩效管理有待优化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与结算中心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在工作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使得财务数据信息更新较为缓慢,资金拨付和审核等工作对报表、资料、单据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单位报账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审核工作质量和效率偏低,无法对单位的资金开支情况进行动态监督。 另一方面,结算中心无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和评价情况进行全面监督,虽然数据化的绩效考核机制看似十分严谨,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如果只看单项数据或者报表,只能对账务的规范性进行监督和审计,无法对单位实际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使得监管模式过于重视事后阶段,无法覆盖经济事项的所有环节当中,不但影响了会计核算监管的实际效果,而且会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单位的长远发展。

2.4 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行政事业单位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以后,财务机构和岗位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改革以后的单位只需要设置一名单位报账员,负责与结算中心进行交流沟通和日常报销工作的处理,但是部分报销人员缺乏专业财务知识储备,对业务工作不够熟悉,无法与结算中心进行深入沟通和积极交流,无法做好工作衔接,不利于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优势的发挥。

3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及财务管理优化建议

3.1 清晰划分责任主体权责,增强责任意识

首先,明确会计责任主体。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应用,并不会给单位的经济体制带来改变,不会剥夺单位对资金的支配权和所有权,单位负责人依然是会计核算的主体负责人。 行政事业单位要增强会计核算主体的责任意识,保证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责任。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结算中心要对内部会计数据信息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安排,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手段,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建立科学高效的会计审核制度,提升会计核算和业务处理水平[3]。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对会计集中核算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设立资金结算科、数据维护科、总账处理科、费用报销科等。 其中,资金结算科主要负责银行账户资金的管理和工资的发放;数据维护科主要的责任是数据系统的维护和各个系统的对接;总账处理科主要是对各个科室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协调处理,规范落实账务核销、折旧摊销、费用计提、账目结算、报表编制等工作;费用报销科主要负责费用的报销和手续的审核。

3.2 明确会计工作职能,确定会计核算管理目标

首先,单位要明确会计核算工作发展目标和思想观念,将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审核监督等作为基础任务,转变单位所有职工对结算中心职能定位的错误认识,加强对预算方案、资金流动等的审计监督,全面了解项目开展实际情况,保证会计工作整体效果。 同时,单位要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进行明确,改变过去事后监督模式,加强对资金支付交易各个环节的控制,提高核算管理效率[4]。其次,单位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资金管理问题进行处理。 由于单位工作流程和项目相对复杂,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阻碍,所以,单位要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准确定位,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及时解决开支报销矛盾问题,端正核算人员工作态度,避免单位与结算中心会计出现冲突。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优化,结合不同开支标准制订出差异化的财务处理规范,保证会计监督职权的充分发挥,降低规定外开支问题出现概率,防范徇私舞弊等违规问题。

3.3 制订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快流程标准化建设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内部控制制度和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优化,编制成工作手册,对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进行合理划分,为财务工作的监督和资金使用的控制提供指引,为财务风险的防控奠定基础。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对报销审批和资金支付流程进行规范。 各单位报账员填写电子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后附费用报销者自行或交由单位报账员将报销附件粘贴于费用报销单由单位负责人审批,由会计中心报账主管会计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传递给会计结算中心资金组会计进行支付。 再次,会计核算的规范。 资金组会计办理完成的支付回单交由主管会计将支付回单与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一一匹配传递给单位会计,单位会计在财务核算系统中自动生成凭证,进行手工修改并编制完成凭证;再次,主管会计审核单位会计做的凭证。 主管会计审核完成后,单位会计在系统中进行账户额度、银行存款等账目的核对,打印并装订记账凭证,确认无误后生成资产负债表等报表[5]。 会计人员在年底可以利用报表系统生成财政拨款收支等表格,有效减少人工填报的工作量。 最后,报销审核标准的统一。行政事业单位要对报销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审核要点和凭证,建立规范化的审核标准,有效缩短报账时间,为业务开展提供便利。

3.4 健全财务管理监督体系,提高会计集中核算成效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将监督机制覆盖预算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效拓展预算编制方法,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持续优化集中核算机制,从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增强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所有职工对财务监督工作重要作用的认识,保持严谨规范的态度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严格落实会计核算标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会计人员在开展核算工作时,要利用监督机制对资金收支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控,对审批流程的规范性进行检查,加大财政资金管控力度,坚持专款专用,有效拓展监管范围,为会计集中核算机制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保障。

3.5 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加强高水平队伍建设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预算管理模式的应用,利用财政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平台,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主要环节的贯通。 在会计中心统一核算的单位由资金会计通过密钥在平台支付资金,便于会计中心及时了解资金流向,为预算管理的开展提供助力。 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预算编制,科学设置预算编制流程,灵活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合理调整预算编制制度,从而编制出科学可行的预算方案。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单位要对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动态监督,对实际执行和预算方案的偏差进行分析,保证预算目标的高效落实。 单位还要将预算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并将结果与奖惩机制进行对接,从而提高预算管理质量。 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队伍建设,适当提高人员招聘门槛,加强财务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加强对工作行为的监管,使其了解最新的财政政策和报销流程,及时发现会计核算和费用报销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从而保证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6 建立会计核算信息体系,高效整理分析数据

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对运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对会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如果单纯依靠人工模式,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此,单位要积极推进会计核算信息体系的构建,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要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引入数据整合分析平台,便于单位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将有关的数据信息录入系统当中,不但可以为会计核算过程中的数据调取提供依据,有效提高数据整理和分析的速度,体现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应用的优势,而且能够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以更加轻松积极的心态面对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保证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人工失误问题出现概率。 同时,通过会计核算信息平台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信息的透明度,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资金收支过程中存在的违规问题,降低贪污舞弊问题出现概率,为单位健康运行提供助力。

4 结论

当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已经普遍应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在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依然有部分单位在责权划分、工作流程、监督机制、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实践中,行政事业单位要清晰划分工作责权,明确会计工作职能,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监督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为单位职能的发挥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会计核算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