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腔脏器脱垂的评估价值研究
2024-03-19裘逸伶薛琼花
裘逸伶,薛琼花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苏州 215500)
产后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损伤或松弛,导致盆腔内的子宫、膀胱、直肠等脏器向下脱垂或下垂。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女性产后POP 发生率为43.1%,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1]。POP 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和功能障碍,如尿失禁、尿频、尿急、排便困难、性功能障碍以及盆腔疼痛等[2]。这些症状会对产妇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及时评估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预防POP 具有重要意义。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中POP 评估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检查广泛应用于POP 的评估,然而其漏诊率高,导致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逐渐应用于临床检查中。且相比较传统的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能够更准确、直观地显示盆底结构,提供更多信息[3]。因此,本研究选取2020 年10 月—2023 年9 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POP 产妇86 例和健康志愿者86 例进行对照研究,应用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旨在探讨其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POP 中的评估价值。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0 月—2023 年9 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POP 产妇86 例,根据分娩方式差异,将其分为自然分娩组(45 例)和剖宫产组(41 例),另外选取健康志愿者86 例作为健康组,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POP 组与健康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 s)
表1 POP 组与健康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 s)
组别例数年龄/岁体质量指数/(kg•m-2)POP 组8630.29±2.4224.37±1.56健康组8630.14±2.3824.12±1.44 t 0.4091.092 P 0.6820.276
表2 不同分娩方式POP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1)符合POP 诊断标准[4];(2)可正常沟通交流,依从性好;(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具有其他盆底疾病:如盆腔恶性肿瘤、盆腔感染等;(2)存在盆腔手术史,如盆腔器官修复手术等;(3)存在严重的合并症,如心脏疾病、高血压等。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本研究的所有流程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 方法
采用GE Voluson E10 超声诊断仪,产妇取截石位。(1)二维超声:将消毒耦合剂涂抹在仪器探头上,将一次性避孕套套入,放置在会阴部,对阴道内部实施多方位观察,探头应保持中轴水平,对静息状态、缩肛状态及Valsalva 动作后对盆底器官的形态、位置进行探查。(2)三维超声:采用腹部三维容积探头,检查同二维超声,耻骨联合线内下缘水平为参考线,于静息、Valsalva动作、肛提肌收缩状态下,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矢状面长度。
1.3 观察指标
(1)比较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对不同分娩方式的POP 检出率差异;(2)比较三组的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面肛提肌裂孔长度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对不同分娩方式的诊断效能分析
不同分娩状态POP 患者组间的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二维超声检查结果相比较,不同分娩状态POP 患者的三维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对不同分娩方式的POP 检出率比较
2.2 三维超声下不同分娩状态的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面长度比较
与健康组相比较,不同分娩状态POP 患者的静息状态、Valsalva 动作、肛提肌收缩状态时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面长度均较大(P<0.05);不同分娩状态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POP 患者的静息状态、Valsalva 动作、肛提肌收缩状态时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面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维超声下不同分娩状态的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面长度差异比较( ± s)
表4 三维超声下不同分娩状态的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面长度差异比较( ± s)
项目自然分娩组(n=45)剖宫产组(n=41)健康组(n=86)F/P肛提肌裂孔面积/cm2静息 18.85±3.54① 18.79±3.59①13.32±2.16 44.871/<0.001 Valsalva 动作 22.17±2.55① 22.09±2.48①15.22±1.58142.113/<0.001肛提肌收缩 15.51±2.01① 15.38±1.92①11.95±1.67 58.862/<0.001矢状面肛提肌裂孔长度/cm静息 5.89±0.74① 5.82±0.76① 5.02±0.79 20.574/<0.001 Valsalva 动作 6.57±0.62① 6.53±0.58① 5.44±0.61 63.874/<0.001肛提肌收缩 4.92±0.55① 4.89±0.56① 4.19±0.51 31.683/<0.001
注:①与健康组比较,P <0.05。
3 讨论
盆底是人体骨盆的下部,由肌肉、韧带和筋膜组成,支撑着包括子宫、膀胱、直肠在内的多个器官。产妇由于盆底肌肉和韧带损伤等因素出现POP。POP 可能导致盆底及相关器官的不适感和疼痛。患者可能会感到坠胀或刺痛,尤其是在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5]。这些不适感可能会对日常活动造成明显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评估并早期干预。三维超声检查在POP 评估中具有非侵入性、实时观察、解剖信息全面、定量评估功能和易于重复检查等优势,逐渐应用于POP 的临床诊断、评估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分娩状态POP 患者组间的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会阴二维、三维盆底超声均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POP 存在较高的诊断效能,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6-7]。究其原因,会阴二维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可以提供产妇骨盆器官的详细解剖结构信息,如膀胱、子宫、阴道、肛门等[8]。医生可以观察这些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小,评估是否存在异常变化。此外,会阴二维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盆底器官的功能状态,例如,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尿道括约肌和会阴肌的收缩力以及活动范围等指标,来评估盆底肌肉的功能是否正常。因此,对于产妇盆底器官脱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此外,本研究中,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的POP 检出率均高于同组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结果(P<0.05)。表明三维超声相比较二维超声更具优势。究其原因,相比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可以提供更立体、更全面的盆底解剖结构信息。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和测量盆底器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多个方面的参数,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器官的状态和可能存在的异常,从而提高POP 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9]。
既往大量研究表明肛提肌裂孔与POP 存在密切关系[10-12]。肛提肌是盆底肌肉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支撑盆底器官、维持排尿和排便功能以及性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肛提肌裂孔是肛提肌的一个重要结构,位于盆底,负责形成肛门周围的环形肌肉,同时也是盆底的一个重要支持点。在产后,盆底肌肉可能受到损伤或者松弛,导致肛提肌裂孔的支持作用减弱,从而使得盆底器官更容易发生脱垂。此外,产妇的盆底可能承受着较大的生理和解剖学压力,如分娩过程中的压力、子宫重量增加等,这些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了盆底肌肉的松弛,导致肛提肌裂孔无法有效支撑盆底器官,从而导致器官脱垂的发生[13-14]。也有研究认为,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松弛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产后可能由于神经损伤或失调,导致肛提肌裂孔的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地维持盆底器官的位置,从而增加了盆底器官脱垂的风险[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组相比较,不同分娩状态POP患者的静息状态、Valsalva 动作、肛提肌收缩状态时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面长度均较大(P <0.05);不同分娩状态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POP 患者的静息状态、Valsalva 动作、肛提肌收缩状态时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面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三维超声可定量评估肛提肌裂孔的解剖结构,并且三维超声定量评估下显示,不同分娩状态的POP 患者的肛提肌裂孔均呈现出明显变化。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样本量偏少等,这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倚。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完善研究设计,对研究结果做进一步的探讨。
综上所述,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对于不同分娩状态的POP 患者均具备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可定量评估POP患者肛提肌裂孔解剖结构变化,可为POP 的临床评估和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