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2024-03-19李宗英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4期
关键词:婚姻状况职业倦怠年限

李宗英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血透室,重庆,400050)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长期进行高强度、高负荷的服务性质的工作而导致的身心疲劳的状态,是当前多种从业人员中一种常见的综合征[1]。职业倦怠人群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能量耗尽、筋疲力尽等特点,除了躯体疲劳外,也伴有心理疲劳与精神疲劳,还可表现为一种精神疾病[2]。职业倦怠是一种心理感受,起因来自于外部工作环境,也来自于个体在工作过程中的内在刺激,可通过个体的认知评价,对个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3]。若个体应对工作压力不良,可导致个人去人性化、情绪衰竭、工作成就感降低等,具体表现为与同事冲突、旷工、离职等[4]。教学医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化的大型综合医院。具有门急诊工作量高、住院人次多、床位多、周转率快、危急重症多、临床实习及带教工作重等特点[5-6]。教学医院的护士在这种高风险性、高压力、高特殊性的工作环境中承受巨大的身心双重压力。并且紧张的医患关系、繁重的工作等使教学医院护士承担着日益加剧的工作压力[7]。本研究具体对比了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缓解职业倦怠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自制问卷调查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重庆市三所集临床-教学-科研一体化的三级甲等医院(教学组)与四所非教学医院(非教学组)从事临床一线的各11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护士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月收入、每日工作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护士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护士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了此次研究。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s)/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s)/n(%)]

指标教学组(n=110)非教学组(n=110)t/χ2P性别(男/女)3/1072/108<0.0011.000年龄(岁)28.32±2.4428.10±2.68 0.6370.525工作年限(年) 5.09±0.23 5.10±0.12 0.4040.680婚姻状况(已婚/未婚)55/5554/56 0.0180.893学历大专76(69.1)75(68.2) 0.4020.818本科20(18.2)18(16.4)研究生14(12.7)17(15.5)职称初级56(50.9)55(50.0) 0.0920.995中级34(30.9)36(32.7)高级20(18.2)19(17.3)月收入(元)5 323.32±326.665 337.01±332.10 0.3080.752每日工作时间(h) 9.32±0.43 9.37±0.24 0.1670.866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工作年限≥1年;②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③在职护士;④年龄20~45岁;⑤大专及其以上学历。

排除标准:①由于其他原因未能正常工作者;②因患病影响工作者;③调查前3个月内接受过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者;④正处于休假状态者;⑤怀孕或处于哺乳期者。

1.3 调查内容

①采用医院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护士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月收入、每日工作时间等资料。②采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MBI)调查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包括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去人格化等维度,每个维度共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7级评分法,总分大于100分表明为职业倦怠,量表的信效度分别为0.824、0.857。

1.4 调查方法

在本研究的调查过程中,向护士讲解研究用途、目的、意义后,将电子问卷直接发给护士,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单项选择,两份问卷(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与马氏职业倦怠量表)填完后当场回收,确保调查的有效率为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职业倦怠评分对比

教学组的职业倦怠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去人格化及总分都高于非教学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职业倦怠评分对比 (±s,分)

表2 两组职业倦怠评分对比 (±s,分)

组别人数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去人格化总分教学组11033.68±2.4834.19±2.5833.86±2.28101.13±10.33非教学组11029.33±2.1129.48±3.1929.01±1.5887.68±5.55 t 14.011 12.040 18.337 12.030 P<0.001<0.001<0.001<0.001

2.2 两组职业倦怠发生率对比

教学组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为40.9%,非教学组为17.3%,教学组的职业倦怠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职业倦怠发生率对比 [n(%)]

2.3 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在两组220名护士中,Spearman分析显示护士的职业倦怠与每日工作时间、婚姻状况、职称、工作年限等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n=220)

2.4 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两组220名护士中,以每日工作时间、婚姻状况、职称、工作年限为自变量,以职业倦怠作为因变量,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果显示,每日工作时间(OR:3.285;95% CI:2.228~5.696)、婚姻状况(OR:2.673;95% CI:1.615~7.779)、职称(OR:2.448;95% CI:1.644~5.873)、工作年限(OR:3.186;95% CI:1.437~6.117)为导致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5。

表5 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职业倦怠指个体由于身处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而显现出的一种负性状态,包括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去人格化等维度[8]。个人成就感降低代表了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个体在工作中的缺乏成就感、无能为力感、无价值感等;去人格化代表了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指个体对工作内容或者工作对象表现出的疏远、消极、冷漠的反应;情绪耗竭是职业倦怠最基本的特点和最核心的内容,代表了职业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指个体情感资源长期过度消耗而精疲力竭、疲惫不堪[9]。

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护士经常面对其他医务工作者、患者、家属等复杂的人际关系,承受工作和社会的双重压力[10]。除了常规的护理工作,很多教学医院护士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增加了医院工作的压力[11]。本研究显示教学组的职业倦怠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去人格化及总分都高于非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组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为40.9%,非教学组为17.3%,教学组的职业倦怠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相对于非教学医院,教学医院的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多伴有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去人格化等状态。从机制上分析,当前部分教学医院护士长期工作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与外界的接触较少,护士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工作压力比非教学医院护理岗位更为突出,容易出现职业倦怠[12]。当前有研究显示,当职业倦怠程度较高时,护士的工作注意力与关注度也在下降,容易出现护理差错,也容易出现护患沟通纠纷,甚或增加患者的用药差错风险[13]。

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学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教学医院多为大型医院,很多护士工作越来越向细化发展,但是护理总体人员数量有限,导致很多护士存在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重、负担多等特点,也使得很多护士出现职业倦怠症状,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稳定护理队伍、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能有效降低医院的医疗风险,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14]。当前有研究显示,教学医院护士的专业性更强,要求护士有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也与非教学医院护士相比承担着更大的风险,护士的责任更大、作用越重要,也更加容易出现职业倦怠[15]。本研究Spearman分析显示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与每日工作时间、婚姻状况、职称、工作年限等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从机制上分析,教学医院护士每天对急症、创伤或转运而来的患者司空见惯,每天拥有强大的工作量,工作时间一般在9 h以上,并且患者家属也多有急迫甚或无力的要求,此种工作特征极易使护士产生职业倦怠[16]。并且教学医院护士与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工作环境拥有大量的器械设备,可产生大量的设备噪音,往往使护士的身心健康遭遇威胁,加重教学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

护理是服务人的行业,也是社会公认的高压力职业,对护理操作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并且还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护士的职业倦怠可给护士带来失眠、疼痛等生理层面的问题,还可产生社交障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使得护士的工作质量下降。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很多教学医院护士的工作时间更长、护理任务更重、工作量也在增加,导致护士的工作压力骤增,更加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本研究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结果显示每日工作时间、婚姻状况、职称、工作年限为导致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从机制上分析,职称越低的护士其工作压力也越大,需要在工作中所面对的事情比较多,且收入也有待提高,容易出现职业倦怠[17]。已婚护士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多,且其生活稳定感对工作压力有缓冲作用。随着护士工作年限的增加,可增强护士的自我价值感,有利于降低心理压力[18]。教学医院护士的工作时间比较长,也长期需要夜班工作,护士面对繁琐、重复和昼夜倒班的护理工作,可伴有很大的工作压力,时常处于心理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在改善教学医院的职业倦怠方面,呼吁各级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护士群体的职业倦怠感,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要重视年轻护士培训,协调年轻护士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护士要在工作的闲暇时候,制订好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有利于降低职业倦怠;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增加重点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对重点患者安排重点护士与多名护士管理,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19-21]。本研究由于经费问题,调查人数相对比较少,且没有与其他医务人群进行对比,没有分析工作压力与生活行为等状况,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后续研究需要增加调查人数,增加医院,增加影响职业倦怠的项目,进行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相对于非教学医院,教学医院的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比较高,多伴有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去人格化等状态,每日工作时间、婚姻状况、职称、工作年限为导致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婚姻状况职业倦怠年限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农牧区哈萨克族老年人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和家庭婚姻状况关系的调查研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