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次镇静安神针法治疗慢性失眠临床观察
2024-03-18曾景娇胡秀武
曾景娇 胡秀武
由于人们生活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中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失眠是一种人的主观体验,指睡眠时长不充足或睡眠质量低下,并对日间功能产生不良影响[1]。近年来,失眠患者的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病程也逐渐延长,已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2]。方便、简单、快捷、安全性高、普适性强、疗效显著的针灸疗法逐渐成为了治疗慢性失眠的强有力手段。王富春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失眠症的研究,并创立“镇静安神”针法治疗各种失眠疾病,取得显著临床疗效[3,4],但对于针刺频次的研究较少,现笔者从不同频次的角度探索“镇静安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慢性失眠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频次组(每周5次)、低频次组(每周3次)及对照组(右佐匹克隆),各30例。对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参与试验患者均于试验前告知相关流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3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分,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失眠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1]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③未参加其他临床研究;④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分;⑤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50分。
1.3 排除标准①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及睡眠机能紊乱;②药物引起的失眠(如药物滥用、药物治疗)或因饮酒、晚间喝咖啡、睡前饮用浓茶等不良生活因素所致的睡眠障碍;③全身性疾病或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引起的失眠;④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病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进展性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消耗性疾病,合并感染或出血;⑥腧穴部位皮肤有严重感染;⑦畏针;⑧近1个月内接受过针刺干预。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①高频次组:根据王富春教授的“镇静安神”针法选择四神聪、双侧神门、双侧三阴交作为此次试验的主穴,选用华佗牌不锈钢一次性无菌毫针,规格为0.3 mm×40 mm。患者取仰卧位,暴露穴区皮肤,用无菌棉签蘸取75%酒精在穴区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用毫针刺入穴位,四神聪平刺0.5~0.8寸,前后两穴针刺方向与督脉循行方向逆行进针,左右两穴进针方向与膀胱经循行方向顺行针刺,手法以小幅度、快频率的捻转为主;神门直刺0.3~0.5寸,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三阴交直刺1.0~1.5寸,以平补平泻为主。每周5次,共治疗4周。②低频次组:除频次为每周3次外,取穴与操作方法同高频组,疗程为4周。③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右佐匹克隆(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H20070069,3 mg×6片),起始剂量每晚1 mg,根据失眠严重程度调整剂量每晚1~3 mg,连续服用4周。
1.4.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1个月的随访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水平。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等,每个成份按0~3等级计分,累计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2]。②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HAMA所有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可以用来评价焦虑和抑郁障碍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各种药物、心理干预的效果,总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总分≥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总分≥14分且<21分,肯定有焦虑;总分≥7分且<14分,可能有焦虑;总分<7分,没有焦虑症状;同时HAMA将焦虑因子分为躯体性和精神性两大类,不仅可以具体反映病人的精神病理学特点,也可反映靶症状群的治疗效果[2]。③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共有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C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8个维度,是一种全面反映个人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分值越高,表明这些方面功能状况越好,生命质量越高[5]。④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含量:于治疗结束后清晨空腹采集受试者静脉血4 ml,在3000 r/min离心速度的条件下离心10 min取血清,置于-20 ℃温度条件下保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GABA、5-HT水平,并记录结果。
1.4.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当符合正态性检验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两两比较;若不符合正态性检验时,采用Wilcoxon独立样本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期,各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高频次组和低频次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频次组评分低于低频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3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期,各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高频次组和低频次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频次组评分低于低频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 (分,
2.3 3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期,各组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高频次组和低频次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频次组评分低于低频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分,
2.4 3组患者GABA 5-HT含量比较与对照组比较,高频次组GABA、5-HT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低频次组5-HT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BA虽较对照组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频次组比较,高频次组5-HT含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BA含量虽较低频次组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注:与低频次组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失眠已经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之一。在对河北省60岁以上老年人睡眠-觉醒障碍情况调查研究中发现,存在失眠症状的患者约占总人数的21.9%[5]。慢性失眠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其他疾病共病,既是病因,又是结果。长期睡眠时间不足、睡眠片段化和睡眠效率减低等睡眠结构的改变可以增加各种疾病的患病风险,比如高血压病[6]、2型糖尿病[7]、肺癌[8]以及心血管疾病[9]等。由此可见睡眠问题己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乃至全球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丞待解决。
王富春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失眠症的研究,从“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大惑论》)的病因出发,进一步将其概括成“阳不入阴,神不守舍”为主因,“气机逆乱,营卫失和”为次因,“精髓不足,脑失所养”为辅因的“三因学说”[10]。王教授认为情志过极、耗伤心血、心失所养、阴阳失调是失眠的基本病机,而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的功效,故此创立了“镇静安神”针法治疗各种失眠症。“镇静安神”针法在取穴方面首次提出了“新三才”取穴法,即四神聪在上应于“天”,以镇静调气安神;神门在中应于“人”,以宁心定志安神;三阴交在下应于“地”,以养阴益精安神,从而达到阴阳协调、三因和合之功[11]。
“镇静安神”针法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前期临床研究已显示,该疗法对于各种证型失眠患者的睡眠状态、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PSQI因子分数均有明显改善,同时不仅能减轻长期失眠后伴随的焦虑及抑郁状态,还能防治睡眠剥夺后引发的消极情绪,达到“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的重要作用[12-14]。在此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无论高频次组还是低频次组,治疗后及随访期PSQI、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SF-36评分、血清GABA、5-HT含量显著增加,说明针灸对于改善失眠症状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中以每周5次为高频次组和每周3次为低频次组进行比较,发现为期4周的高频次针刺后患者PSQI、HAMA指数均低于低频次组,SF-36评分、血清GABA、5-HT含量高于低频次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此外,在治疗1个月后的随访期各项指标虽略有下降,但高频次组疗效仍优于低频次组。由此可以看出,在1个月的短期针刺周期内,更高频次的针刺时间疗效更为显著,这也与针刺效应的发生需要时间积累密切相关。针刺频次(时间间隔)属于针刺量学四大要素(针刺力度、方向、时间、间隔时间)之一,也是影响针刺效应的重要因素。多数病证在完成1次针灸治疗后,需要2次或者多次的治疗,以累积针刺效应维持并延长高峰期[15]。因此临床上针对不同疾病或是同一疾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时,都应该进行治疗时间间隔长短的研究,制定最优治疗方案,为疾病的临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不同频次的“镇静安神”针法均能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调节血清GABA、5-HT含量,但每周5次比每周3次针刺频率的临床疗效更佳。同时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一步将延长针刺周期、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不同针刺频次对慢性失眠患者症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