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研究

2024-03-18

山西青年 2024年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实训

赖 欣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2019 年4 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1+X”证书制度强调教育者在授予学位证书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根据技术技能储备与职业规划,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对应的考核,获取具有产业价值的职业技能证书。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落实执行“1+X 证书”制度意味着要进一步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途径,全面提升被培养者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其中,专业教学标准作为教学开展的基础,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更要衔接融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内容进行修订优化,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的建设要求

(一)总体规划应围绕产业发展

施行“1+X”证书制度的本质,在于通过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互联互通,保证职业教育真正贴近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推动被培养者具备并提升职业价值。基于此,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在“1+X”证书制度下进行建设时,需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多个角度入手,从总体规划开始提高职业适配性。

在培养目标上,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应根据对接产业领域的职业要求、行业痛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动态更新和重新匹配,以增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前瞻性。在培养规格上,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应以行业意见为参考,由学生职业出口所覆盖的从业范围、工作内容、知识储备、技能要求出发,结合对应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设定内容,保证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契合。在课程设置上,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要以平衡学术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对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协调整合,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与证书等级设置相结合、专业课程内容与证书培训内容相融合[1]。

(二)教学开展应保证实践价值

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紧、联系最深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必须紧跟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步伐,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基于此,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要主动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改进,帮助学生实现职业技能的强化和拓展。

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上,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要根据对应职业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所涉学科知识内容、技术技能内容、价值观念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提高教学与生产的关联性。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不仅要按照具体的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更新实训实操内容,更要根据职业技能证书的等级阶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阶段进行实践设计[2]。

(三)教学设施应进行持续完善

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要想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同步契合,为教学实施各要素实时注入产业因子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离不开教学设施的支持,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必须布局在前、创新在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施配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在校内实训室方面,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要坚持与时俱进,紧随产业转型、顺应发展趋势,对校内实训室的类别、功能、软硬件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要根据职业技能证书特征调整实训活动、规划实训进程,及时创设真实反映行业一线用工要求的实训情境。在学生实习基地方面,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要衔接职业技能证书对口企业,引入擅长不同职业技能证书内容的行业专家、技术精英、业务骨干,在打造高质量实习指导教师团队的同时,基于当前行业标准与实践特征,校企联动设立实习岗位、开展实习管理、提供实习保障。在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高职专业教学标准除了要调配行企资源共同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之外,还应体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趋势,将移动互联、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进信息化教学。

二、“1+X”证书制度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现有问题

(一)顶层设计未能反映产业特征

当前,根据“1+X”证书制度要求,部分地区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已经引入了新媒体运营、新媒体编辑、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希冀通过构建“岗证课”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步。但这些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在对接“1+X”证书制度时,仍局限于完成某些具体技能或特定技术的培训考核,本质上只是对新闻行业“策、采、编、审、发”的传统工作流程进行不触及性质变化的添补[3]。

与之相对的,则是现实中的新闻采编工作正发生着根本性嬗变。特别是随着媒体深度融合下“新闻+”概念的出现,一个合格的新闻采编与制作岗位从业人员在新闻制播者之外,还需扮演好媒体运营者、内容推广者、舆情管控者等多重身份。这意味着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在基于“1+X”证书制度进行构建和更新时,需以职业等级证书为切口,总结分析融媒体形势下新闻传播的业态特征与演进规律,按照产业链运行机制分解教学要素、重建教学体系,真正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二)实践教学未能产出有效结果

随着媒体融合程度加深与全媒体传播的兴起,新闻工作实践属性强、技术运用多、对接范围广、迭代频率高等特征日益凸显。在此趋势下,为保证所培养人才具备足够的职业竞争力,教育者除了对学生完成知识传授,还需更加注重进行充分的实践锻炼。然而,就实际效果来看,现有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虽然体现了“1+X”证书制度中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但其实践教学安排还存在时效性不高、针对性不够、体系性不强等问题。

在时效性问题上,尽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在实践教学中已经加入了不少新媒体元素,可总体思维还是立足于传统的图文与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布置实践任务,游离于行业发展与真实岗位需求之外。在针对性问题上,大部分实践内容仅仅对应了理论知识,既没有与引进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形成有效协同,也没有按照学生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对应强化,导致了实践教学产业价值的缺失。体系性不强则体现在实践活动开展的“各自为战”,其不仅没有按照传媒产业链运作特征进行整体布局,也没有切合学科交叉的传媒行业现状进行系统延伸。

(三)师资队伍未能满足行企要求

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同时具备文字组织、影视摄制、创意策划、宣传推广、数据分析、媒介管理等能力之外,还要具备全局观念和前瞻思维,能跨学科、跨产业、跨领域创造新闻传播增量价值。合格的人才来源于合格的老师,但就现状而言,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尚缺乏对新业态的敏锐感知与主动适应,总结而言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首先是现实贴合度不足。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在涉及师资构成时,仍然是基于传统新闻业的业务分工和运作流程进行人员配置和考评管理,导致了教学团队的课程认知与行业现实相矛盾、教学开展与岗位需求相脱节。其次是实践效用性不足。虽然专业教学标准对组织教师团队参与行业实践进行了计划安排,但其中仍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无论是实践的指向性还是系统性都需加强。最后是企业参与度不足。要建设一支兼具过硬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又领会“1+X”证书制度价值意蕴、掌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方法的师资队伍,仅靠院校方是无法完成的。但大部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还是单方面将企业视为“教学安排承接者”,仅仅满足于教学团队中企业人员“有没有”或“够不够”,并没有完全体现校企共建师资队伍,企业的育人主体地位也未能得到确立和尊重[4]。

三、“1+X”证书制度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优化路径

(一)同步行业发展,优化课程设置

媒体深度融合和全媒体传播的发展,让新闻工作在制播新闻内容之外,还承载着打造传媒矩阵、运营用户及社会资源的重任。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企业、产业、区域、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以“1+X”证书制度的施行为契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需要积极衔接职业能力标准与行业运行规范,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结构上,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要基于我国传媒行业所呈现出的学科交叉、传播协同、效应叠加等特点,打破专业壁垒,站在产业生态的高度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以及相关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重构,搭建出重基础、有层次、跨学科的课程结构。在课程内容上,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要融入职业技能证书进行动态调整。一方面,要整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新技术类内容;另一方面,要依据流量变现、社群经济、平台再造等产业趋势,增加运营类内容。在实践教学上,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则要根据职业技能证书进行弹性化编制,尤其是在实操实训计划方面,更要紧随新业态、新趋势进行科学设定与因材施教,提高人才的职业竞争力。

(二)对接技能证书,优化实训设计

全媒体时代传媒产业的发展进步要求新闻工作者除了产出内容,还要能统一整合技术、渠道、终端、用户、营销等行业要素,打造全新传媒矩阵、打通多产业运营链条。这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储备和职业素养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内外实训,方能摸清产业规律、弄懂工作标准、掌握技术技能。

因此,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要以“1+X”证书标准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对实训设计进行优化:在调整实训内容方面,要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明确“1+X”证书背景下新闻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对照新模式、新技术、新岗位,将专业实训与证书考核对接,由“实训学科所涉”转化为“实训行业所需”;在丰富实训情境方面,要根据职业技能证书等级,分层次、分步骤引入真实产业项目、衔接真实工作流程,让学生在递进式的实训情境中逐步解决自身问题、确定就业方向、掌握职业技能;在更新实训资源方面,要按照职业技能证书作用范围和等级分布对接相应行业领军企业,更新并适配与当下产业特征相符的实训资源,最大限度将企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5]。

(三)升级教学团队,优化师资队伍

培养优秀从业者的前提是首先要有优秀的教育者。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进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不仅是为了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更是为了有目的性地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社会价值。

为达成这一目标,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的师资队伍优化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优化队伍学科结构。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工作越来越青睐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这意味着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要以职业技能证书为参考,对专任教师的学科结构加以调整,尤其注意提高市场运营、文化创意、新媒体技术等专业背景的教师比例。二是优化“双证”教师组成。师资队伍建设不应只满足于“双证”教师比例达标,而应参照所引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教师团队进行筛选和重整。三是优化兼职教师效能。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要根据职业技能证书及其辐射产业动向,择优选择兼职教师并激发其在校企协同育人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真正形成分工明确、各尽其用、配合到位、利益联结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实训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