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英烈馆吉鸿昌烈士厅蕴含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密码”

2024-03-18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学研究室郭淑琴

中学政史地 2024年1期
关键词:吉鸿昌烈士研学

■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学研究室 郭淑琴

近年来,党和国家特别重视挖掘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强调基础教育要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传承好红色基因。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处于关键地位,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承担基于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是必然的。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项目化学习和红色研学等学习方式深受推崇。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不少研学和项目化学习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在深度和实效上有待进一步加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切实以红色场馆的参观、研究、学习为契机,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目标呢?下面笔者以中原英烈馆吉鸿昌烈士厅为例,谈谈如何基于红色场馆的研学,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和研学旅行效果。

1.研——事理融合,深化知识理解。

进入吉鸿昌烈士厅,我们会看到通过图片、文字、文物、雕塑等展示的关于吉鸿昌的生平、事迹介绍等。参观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看的同时,还要有研究性学习的心态,善于将事例与理论结合起来,及时联系初中道德与法治所学的学科知识。这样既可以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升华对烈士事迹的认识。例如,吉鸿昌出生在河南省扶沟县的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就对黑暗的社会产生了强烈的憎恨,受父亲影响具有爱国思想,萌生了改变社会现状的理想,参军进入国民党部队后,虽然做了军长,但接触了共产党和红军后,从一个旧军人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看了这个故事,我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的有关梦想的知识就不是空谈。“少年有梦”“少年的梦想,跟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等内容在吉鸿昌身上就是鲜活的现实。虽然他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少年的追梦历程是相同的,这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有梦—追梦—圆梦”的重要性,懂得这是每个人成就一番事业、实现有价值的人生的必由之路。

2.思——学思结合,积淀文化底蕴。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开始便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是学习;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在研学中,我们也需要有这样的心态。例如,了解了吉鸿昌将军的抗日故事和革命历程后,同学们可能会有一些疑问或思考:当时的日军已经侵占了东北,为什么国民党要求吉鸿昌将军去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而不是抗日?吉鸿昌将军被国民党强行委派到美国考察期间,为什么会有人建议他出门自称是日本人?当时的中国在国际上是怎样的一种待遇?问题意识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更有深度的学习。同时,我们还要学会运用有效的方式解开疑问。也就是说,在研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在红色场馆的已有资源中认真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带着问题学习,即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思考中学习。然后,再通过查阅网络资料、咨询老师或者场馆讲解员等方式,把心中的疑问解开,也借此拓展学习的范围,积淀更多的历史知识、党史知识和社会知识等,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3.悟——感悟明理,升华精神境界。

有了疑问,我们可以查阅资料、咨询师友,这是学习的重要形式,但不是学习的全部。道德与法治课不同于其他课的最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其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道德与法治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政治认同、价值观念、思想认识等,这些仅仅靠文本的记诵、道理的诠释是不够的,它更多的是要通过我们的体验、感悟去生成。在吉鸿昌烈士厅,我们看到的资料是有限的,读到的故事也是有限的,但这些有限的资料和故事中贯穿着怎样的线索?这些线索又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吉鸿昌将军为什么即使被解职也要坚持抗日?“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诗句里蕴含着怎样震慑人心的力量……这些情感、情操和精神境界是语言和文字无法全面传递和解释的,所以红色场馆研学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能让我们置身更加真实的场域去切身体验和感悟英雄们的人格魅力、精神境界和巨大能量,实现与历史的对话,实现与英雄的精神交流。感悟吉鸿昌的精神力量,我们可以更为深切地认识到,鲁迅所讲的“中国的脊梁”是怎样的人、是哪些人,正是这些人、这些力量撑起了华夏大厦,让我们的伟大祖国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那么,作为华夏儿女,我们该怎样传承他们的精神呢?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研学的最重要意义。

4.行——自觉笃行,坚持知行合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最重要目标是知行合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落实道德行为。因此,研学的目标要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践行。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道德践行既不是说说而已的空话,也不是华而不实的假话,而应该是密切联系生活、实实在在的行动。如何通过研学深化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呢?首先,要基于研学对相关学理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比如吉鸿昌舍弃国民党的高官厚禄坚决抗日、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这是“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集中表现。我们可以结合场馆中的图文等,置身当年的时代,更清晰深刻地理解什么是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些学理知识认知是行动的前提。其次,要比对当下,进行时空转换后做出道德选择。当前虽然没有激烈冲突的敌我矛盾,但仍然会出现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矛盾的时刻,如何选择?如何自觉自愿地选择?只有做出选择才有支配行为的意志力。这就需要我们明晰当下自己的个人利益是怎样的、国家利益是怎样的,在哪些情况下会有矛盾和冲突,冲突中“我”该怎样选择。然后,知行合一地践行就不会有问题了。因为,历史虽然不同于现实,但历史中蕴含的道理是我们行为的指引;英雄虽已逝去,但英雄的品格清晰明确地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这种在研学现场形成的必然是与我们的自身实际密切结合的行动力,既不是好高骛远,更不是夸夸其谈,而是告慰英雄的铮铮誓言和实实在在的使命担当,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律笃行。

总之,进行红色场馆研学,我们不仅要参观、研究、思考、感悟,更要做出行动选择,建立内心的行为准则,真正使研学之行成为我们的成长之旅、发展之旅,不断提升我们的个人素养。

猜你喜欢

吉鸿昌烈士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死也不倒下
向烈士致敬
两代守墓人:一样的烈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