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报道发展路径创新研究

2024-03-18◎陈

传播力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丽江时政时代背景

◎陈 琼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云南 丽江 674199)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内容具有娱乐化、煽情化、碎片化等特征,而时政新闻与体育、娱乐、社会等新闻类型相比,其关注度本身比较低。对于这类现象而言,时政报道需要在发展路径上寻求创新,让自己能够脱颖而出,不仅要对主流舆论进行正确引导,而且还要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拉近受众群体与时政新闻之间的距离。

一、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报道发展路径创新的基本要求与意义

(一)基本要求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报道需要进行创新,以适应信息传播的快速变化和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并且需要明确以下基本要求。

1.多平台布局

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多种媒体平台,将时政报道覆盖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渠道,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和互动交流。

2.融合传播方式

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时政报道内容呈现方式。通过图表、动画等可视化手段,提高信息传递效果和受众参与度。

3.个性化定制服务

根据读者的兴趣偏好和阅读习惯,进行个性化的时政内容推送。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推送相关新闻资讯,并提供定制化服务,满足受众需求。同时,建立权威性的新闻发布渠道和机构,提供可信、可靠的时政报道。

4.加强互动与参与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受众与时政报道的互动和参与。同时,鼓励受众留言评论、提问反馈,开展线上线下的讨论活动,提升受众对时政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5.创新报道形式

除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外,时政报道可以尝试采用特写、专题报道、人物故事等多种形式进行创新。通过深度挖掘和多角度分析,呈现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时政内容。

6.注重跨界合作

融媒体时代需要各行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例如与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领域进行跨界合作,提供更富有创意和独特性的内容呈现方式[1]。

(二)基本意义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报道创新具有以下基本意义。

1.丰富信息呈现方式

传统的文字报道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时政信息的多样化需求。通过融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时政报道可以更生动、直观地展示事件和议题,提高受众的阅读体验。

2.增强信息传播效果

融媒体平台具有广泛的传播渠道和较高的覆盖率,能将时政报道推送给更多的受众。通过社交媒体等互动性强的平台,时政报道可以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和参与,增强信息传播效果。

3.提升读者参与度

融媒体时代注重用户生成内容和个性化服务。通过开设评论区、在线投票等形式,时政报道可以引导读者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提升受众对时政议题的关注和参与度。

4.增强真实性和权威性

融媒体时代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创新的时政报道应该坚持事实真相,并建立权威发布渠道和机构,提供可信、可靠的信息来源,提升公众对时政报道的信任度。

5.拓宽信息获取途径

融媒体平台可以整合多个信息源,提供更全面、多角度的时政报道。受众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报道,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获取更广泛的信息,有助于形成客观、全面的认知。

6.促进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

在融媒体时代下,时政报道创新能够推动公众对政治议题的关注和参与。通过互动性强的平台,受众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社会舆论形成和民主决策过程[2]。

二、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报道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面临观念的束缚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报道面临的观念束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

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报道经验和惯性思维,时政报道人员可能会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采用传统的文字报道方式,而忽视多媒体形式的创新和互动性。

2.缺乏创新意识和技术能力

融媒体时代需要时政报道人员具备跨界合作、多媒体制作等新颖技能。然而,一些从事时政报道的人员可能缺乏创新意识和技术能力,无法适应融媒体时代的需求。

3.缺乏读者导向

观念束缚还可能导致时政报道过于专业化和理论化,与普通受众的需求脱节。时政报道人员需要更加关注受众的阅读习惯、兴趣偏好等,提供更易懂、有趣且具有参与性的内容[3]。

(二)内容单调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报道内容单调表现如下。

1.存在信息源的局限性

时政报道人员可能过于依赖少数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的信息来源,导致报道内容相对单一。同时,缺乏深度分析与解读,在快节奏的融媒体环境中,部分时政报道往往只停留对事件表面的简单叙述上,缺乏深度分析和解读。

2.忽视地方性问题

部分时政报道过于关注中央层面的决策和事件,而忽视地方性问题。然而,地方性问题也是民众关心的重要议题。时政报道人员应该关注并深入挖掘各地区不同层级的时政问题,为受众提供更贴近生活、有实际意义的报道。

3.缺乏多样化的报道形式

时政报道往往以文字为主,缺乏多媒体形式的创新。通过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时政报道人员可以更好地呈现事件现场、访谈内容和数据分析,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视听体验。

4.忽视受众需求和兴趣

时政报道人员可能过度专注于宏观层面的政策、决策和事件,而忽视受众对个人生活影响较大的问题。他们应该关注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挖掘与受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时政话题,并提供更加贴近实际、有针对性的报道内容[4]。

(三)技术不足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报道新技术应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社交媒体运用不充分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但是部分时政报道在社交媒体上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转发和链接发布层面,缺乏对社交媒体特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应该更加积极地与受众互动、提供独家内容或观点,并及时回应受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2.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能力有限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来揭示事件背后的规律及发展趋势。然而部分时政报道媒体由于受到技术设备和人才力量等方面的限制,无法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手段进行深度挖掘和准确预测。因此,需要加强对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以提高报道质量和精准度。

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未得到广泛应用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用户沉浸式地带入事件现场,提供更直观、立体的视听体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时政报道中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还比较有限。传统媒体可以考虑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来重构事件场景、展示数据图表等,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和提升信息传递效果。

4.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运用不足

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时政报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智能写作、情感分析、舆情监测等。现阶段,这些新兴技术的运用仍然相对较少。通过运用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提高稿件撰写效率、准确度,并根据受众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从而提升时政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三、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报道发展路径创新

(一)始终以“内容为王”,赢得受众认可

在时政报道中,内容的质量和价值是最重要的因素,这样才能赢得受众的认可。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增强专业性和权威性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报道应该更突出专业性和权威性,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这需要记者具备扎实的背景知识,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背景和原因,并通过多渠道收集、核实信息。只有在提供真实、全面、客观信息的基础上,时政报道才能赢得受众的信任。

2.深度分析和解读

除了简单地叙述事件事实,时政报道还应该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通过对事件背景、相关历史、国际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这样可以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并引导受众进行独立思考。

3.呈现多元声音与平衡报道

时政报道应该呈现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包括官方观点、专家意见以及民众反馈等。通过多元声音的呈现,可以提供更全面客观的视角,避免偏颇或片面的报道。平衡报道有助于受众进行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5]。

以《丽江日报》为例,在《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丽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报道中,通过对会议全程进行解析,提炼出会议的关键内容,让广大受众群体通过时政报道,可以快速明确会议“强调什么”与“要求什么”。同时,提供了相关的延伸报道与分析,能够让受众群体深入理解主题。又如,在《第八届丽江市道德模范田灼文:平凡人也能活成“真心英雄”》的报道中,通过“突发疾病磨炼意志”“坚持不懈,尝试养殖”“诚实守信,赢得市场”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以平民视角阐述“平凡却不平庸”,让时政报道更具人文关怀,从以往的“居然临下”变得更加温情、理性,让温度与深度结合,拉近了《丽江日报》与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将更多优质的内容传递给受众群体。

(二)坚持用户导向,扩大社会影响

时政报道坚持用户导向是指将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放在首位,以他们的关注点为出发点进行报道。

1.关注读者需求

时政报道应该密切关注读者的需求和兴趣,了解他们对时事问题的关注点和疑问。通过调研、民意调查等方式收集受众反馈,了解他们对时政话题的期待和关心。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受众需求,提供符合他们关注度和兴趣点的内容。

2.多渠道传播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多元化,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也更加广泛。时政报道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技术手段进行传播,包括纸质媒体、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通过多渠道传播,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获取习惯和需求。同时,根据受众的浏览历史、兴趣偏好等信息进行个性化推荐。这样可以更准确地满足受众的需求,提供符合他们兴趣的内容,并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3.互动与参与

受众更加希望能够与新闻内容进行互动和参与。时政报道应该积极回应受众的关注和问题,并提供互动平台让受众参与讨论和表达观点。这种互动能够增强受众的参与感,提高报道的影响力。

4.多媒体形式

时政报道可以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呈现,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通过多媒体形式,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信息,提供更全面的视听体验,并吸引读者的注意[6]。

综上所述,《丽江日报》始终需要坚持用户导向,用融合传播扩大社会影响,通过打造“三微一端”融合传播格局,能够扩展地方时政报道的覆盖面。现阶段,丽江日报官网设置有新闻频道、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生态屏障、问政便民、视觉丽江、县区新闻、专题专栏等板块。以“视觉丽江”为例,会通过多个社交平台,以视频、文字、音频等各种形式进行全面传播。《丽江日报》借助新媒体力量打造网络正能量“爆款”,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报纸,更多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融合传播,使得立体化传播矩阵日益完善,有利于抢占舆论先机。同时,《丽江日报》始终需要坚持以用户为导向,做到精心策划报道、用心生产内容以及科学分发推送。

(三)突出技术赋能,用创新赢得优势

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时政报道可以提高报道的效率和质量,为公众提供更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相关技术如下。

1.大数据分析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快速获取各类事件和问题的相关信息。通过对政府文件、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多渠道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可以揭示问题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深入报道提供参考。

2.人工智能写作

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机器自动撰写新闻稿件。通过输入相关信息和指令,AI 可以生成符合新闻规范和风格要求的文章,并且在速度上远远超过人工写作。

3.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

利用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将读者带入到与时政事件相关的场景中。例如,在重大会议报道中使用VR 技术,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会议氛围;通过AR 技术,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展示与时政事件相关的图表、数据等,提供更直观的信息呈现方式。

4.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移动应用,实时发布时政新闻和信息,与受众进行互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新闻内容,并与受众进行讨论。同时,通过开发移动应用,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推送服务,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5.数据可视化

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时政数据转化为图表、地图等形式,使受众更容易理解和分析。通过清晰、直观的可视化展示方式,帮助受众快速把握时政事件的关键信息和趋势[7]。

综上所述,对于《丽江日报》而言,时政报道不仅要重视内容、各类媒体的综合应用,而且还要对先进技术引起关注。例如,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受众群体沉浸在丽江古城景色中,而《丽江日报》可以通过不同载体传播“丽江古城游”的智慧赋能微信公众号与二维码,有利于增添丽江古城发展的底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更多创新技术被引入到时政报道中,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报道依然处于新闻传播体系的重要位置,所以提高时政报道质量和传播力,依然是对地方新闻媒体各方面的考验。融媒体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媒体、技术,时政报道则要紧跟时代步伐明确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意义。从实际情况来看,时政报道发展主要存在观念束缚、内容单一、技术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地方媒体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遵循融媒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主动积极探索发展之道,即始终以“内容为王”,赢得受众认可;坚持用户导向,扩大社会影响;突出技术赋能,用创新赢得优势。内容、用户、技术将是时政报道提升自身传播力的关键要素,因此需要在这些方面做到持续创新,以期赢得受众的认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丽江时政时代背景
丽江三朵节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丽江的荒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叫一声丽江
绽放的丽江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