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记者定位分析

2024-03-17曾媛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记者融合发展传统媒体

摘要: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一趋势不仅深刻影响着媒体产业的格局和运作方式,还对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对记者的角色和定位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深入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下记者的定位,以探讨适应时代变迁的新型记者角色,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和建议。首先,文章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变革过程,包括传统媒体加速朝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拓展了信息傳播的形式和途径,使信息传播更加立体、实时,用户参与度明显提高等。其次,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对记者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多平台报道能力、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信息真实性核查能力等,以能在社交媒体等相关移动应用上灵活、真实地报道新闻,更加便捷、高效地为受众传播信息。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对记者的新要求,提出记者“信息传播者”“信息引导者”“社会监督者”“受众互动者”“媒体策划者”的崭新定位。文章研究表明,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新媒体平台更加丰富,信息传播途径更加多元,给记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角色定位发生明显转变,记者只有积极接轨于时代浪潮,灵活应对新媒体环境,方能承担好媒体人的使命和责任,为公众提供更全面、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推动媒体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记者;定位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4-0102-04

21世纪,全球信息科技飞速发展,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记者作为传递信息的关键角色,其定位和职责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媒体时代,记者以撰写新闻稿件为主,报道主要依赖有限的渠道。而在新媒体时代,记者需要具备跨平台报道的能力,通过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进行实时报道,与受众进行更加直接的互动等,这无疑对记者定位提出了新要求[1]。此背景下,深入研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对记者的影响,分析记者在这一变革中的定位,成为当务之急。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

(一)传统媒体的变革

统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以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潮流。报纸、杂志等传统印刷媒体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内容的多元化呈现,采用更加灵活的排版和编辑方式,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电视和广播媒体也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实现与受众的互动,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这一变革不仅提升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效能,也为媒体融合奠定了基础[2]。

(二)新媒体的兴起

新媒体的兴起标志着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能够更加自由地传递,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体形式催生了大量独立内容创作者。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全球化。新媒体注重用户生成的内容,用户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形成了信息传播的多中心化结构[3]。

(三)多媒体的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媒体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平台,积极拓展传播途径,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新媒体则通过与传统媒体合作,获取更广泛的受众和更专业的内容。媒体融合的趋势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借力,形成更为庞大、多样化的信息生态系统。

(四)用户体验的提升

媒体融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整合,还在于用户体验的提升。通过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用户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一个事件或话题。同时用户在不同平台上的参与度也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更直接地参与新闻报道、发表意见,形成更加立体、开放的信息传播模式[4],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更好地反映社会的多元性。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对记者提出的新要求

(一)多平台报道能力

媒体融合时代,多平台报道能力成为记者不可或缺的素养。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记者需要具备在不同平台上灵活报道的能力。

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而新媒体则包括社交媒体、视频分享平台等,记者需要熟练运用传统媒体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报道技巧,同时能够迅速掌握新媒体平台特点,如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多平台报道能力也要求记者能在不同平台上灵活运用各种媒介语言。传统媒体时代,文字报道更为常见,而在新媒体时代,图文并茂、视频短片等多媒体报道形式更为流行,这意味着记者需要具备不同媒介语言的表达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5]。

(二)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记者的职责已经不再局限于新闻事件的简单报道,更需要深入挖掘和分析数据,以提供更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因此,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成为记者必备的核心素养,它不仅能够赋予报道更多的深度,还能够增强和提高报道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海量的数据为记者获取信息提供重要支持。记者应能够迅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对数据进行筛选、分析,以便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故事,并熟练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能有效处理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6]。同样,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也尤为重要。数据虽然丰富,但对于大多数受众来说,直接的数字信息可能难以理解,因而记者应具备将数据转化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故事的能力,能够用通俗的语言将专业数据呈现给受众。

(三)信息真实性核查能力

媒体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使得信息真实性成为影响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信息真实性核查能力亦成为记者不可或缺的素养,其不仅关乎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还直接关系到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7]。信息真实性核查能力要求记者具备对信息来源的敏感性,即从各类信息渠道中获取消息,但对消息来源的可信度要进行严格的评估。专业的记者应当学会分辨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可靠性,避免受制于虚假信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大量现代化工具被广泛运用,这也意味着记者应善于运用科技手段进行信息验证,如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共数据库等工具,迅速获取和核实信息,了解事件的历史背景、相关人物的过往经历,从而更好地判断信息的真实性。然而在运用科技手段的同时,也要注意信息的来源是否可信,避免错误报道。

三、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记者定位分析

(一)多元媒体信息的“传播者”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记者作为信息传播者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不仅是新闻事件的报道者,还是社会信息的传递者和公共平台的建设者。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一直以信息传播者的身份存在,如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渠道,将社会事件、新闻等信息传递给广大受众。而在新媒体时代,这一定位更为清晰,必须运用更加丰富的媒体工具,向公众传递更加多元、客觀、真实的信息,确保受众能够获取全面和及时的资讯[8]。

作为信息传播者,记者不仅是信息的搬运工,还是社会话题和舆论的塑造者,通过选择报道的角度、深度,记者能够引导公众针对特定事件的反应,且报道会影响公众的关注焦点,进而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形成共识,推动社会进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记者作为信息传播者的角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媒体,更是更加需要适应多平台传播的需求,如通过社交媒体等在线平台实现信息更加广泛、迅速的传播,同时也需要处理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等问题。传统媒体受限于地域,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

记者作为信息传播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新闻传递到全国或全球,此种传播方式不仅扩大了记者的影响范围,还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受众能够获取到更为多元和广泛的信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语言和文化差异常常是一个障碍。作为信息传播者,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传播能力也不可或缺,通过多语言报道、增强文化适应性等手段,使记者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此外,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者需要善于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借助数据驱动提供更有深度和实证支持的报道,以使信息传播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二)舆论信息的“引导者”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时代,记者作为引导者在新媒体平台上扮演着更为复杂的角色,在工作中不仅需要传播多元信息,还要通过引导公众的思考和参与,塑造舆论,推动社会进步。从本质上看,新媒体的兴起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桎梏,记者有更多的机会决定信息的呈现方式,可依托于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直接向公众提供信息,并摆脱传统媒体时代编辑的中介角色[9],以更灵活地引导受众的认知,因此舆论信息的“引导者”也是记者的重要定位之一。

在媒体工作中,记者不仅要报道新闻事件,还要通过创造性的手法引导社会话题的讨论,如通过提出新颖的问题、制作富有创意的报道,充分引起公众的兴趣,促使其关注并深入思考特定议题,从而更好地引导公众注意力。或者通过精心策划的报道和言辞的选择,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观点。记者作为引导者须通过深度解读、专题报道等方式,呼吁公众关注某一议题,从而塑造舆论,影响社会观念,推动社会进步。

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兴起为记者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平台,使其能更直接地与受众互动,如在微博、贴吧、抖音等社交媒体,记者可以即时分享个人见解、参与讨论,成为引导公众思考的核心力量。这种直接的互动方式增强了引导者的影响力。新媒体环境中,与受众建立共鸣和信任也是记者的核心工作,通过个人品牌的塑造、持续深入的专业报道,记者能够让受众产生信任,形成紧密联系,更好地引导受众的认知和态度。新媒体环境中记者的“引导力”和“公信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具备一些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媒体记者,更能够科学引导受众的认知。

(三)社会问题的“监督者”

新媒体时代的记者群体不仅要负责报道新闻事件,还要深入调查、关注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监督者的角色要求记者通过深度报道揭示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影响。新媒体提供了更多样的报道手段,如长篇特稿、多媒体报道等,使得记者能够更全面、深入地呈现问题及解决方案,引起公众关注。在新媒体技术及平台的支持下,记者监督及反映问题的灵活性增强,因而也更应当履行好社会“监督者”的职能[10]。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这也意味着记者应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报道来揭示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以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同样,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技术为记者这一社会“监督者”提供了全新的调查手段,借助大数据分析,记者可以更迅速、精准地揭示问题,帮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社会现象。

除了揭示问题外,记者也须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如通过互联网手段和深度调查,收集专业意见和社会建议,为解决问题提供实际路径。相关解决方案的提供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希望,还推动了社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同样,新媒体时代,关注社会中的少数人群和困难人群也是记者理应承担的责任。通过多种媒体渠道的应用深入报道少数人群面临的实际问题,可以引起各方关注,推动问题解决。此外,新媒体时代假新闻和谣言泛滥[11],记者的定位在于通过事实核实,防止虚假信息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而对信息的把关和监督也尤为重要。

(四)受众的“互动参与者”

除去信息传播、引导及监督作用外,记者还是受众的“互动参与者”。在新媒体平台的支撑下,记者获得更加灵活及多元的沟通渠道,能够直接与受众互动,借助互联网力量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12]。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抖音、微博等,与受众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实时了解受众的观点和需求,快速了解受众对报道的反馈,及时调整报道方向,增强报道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而在新媒体环境中,记者可以打破这种单向性,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借助新媒体平台与受众互动,如评论信息、点赞信息、回复留言、交流私信等,更好地理解与满足受众需求,建立更为密切的双向沟通渠道,优化报道内容,提高用户体验。通过双向互动,记者逐渐建立个人品牌并赢得受众的信任,记者不再只是冷冰冰文字背后的“笔杆子”,还是一个具有个性和态度的真实人物。

社交媒体平台也是记者扩大影响力的有力工具,通过精心制作内容、频繁更新内容,记者能够吸引更多关注者,扩大其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推动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地实现互动。例如,依托社交媒体迅速分享新闻、观点,借助受众的转发和评论等,增强报道的影响力,打破传统媒体的限制,使新闻能迅速在网络上扩散,带来更广泛的关注[13]。此外,新媒体时代,记者还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开展线上访谈、受众问答等活动,在活动中能与受众实现更加即时和“零距离”的互动,使受众更深入地了解新闻幕后的故事,增强对新闻报道的兴趣。

(五)媒体“创作者”与“策划者”

媒体创作者与策划者同样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记者的角色定位。在新媒体平台的大力支持下,记者更有机会自由地创作内容,设计报道形式,以及制定策略引导公众思考等,如通过图文结合、视频、音频等形式,更富有创意地呈现新闻故事,这一多元化的创作方式不仅丰富了报道形式,还使得信息更生动、更引人入胜[14]。在精心策划创作内容时,记者可更加深入地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及特征,并吸引更多群体参与,全面提升新闻热度。

在报道制作与传递过程中,记者需要全面分析受众的兴趣、社会背景等信息,以更精准地制定报道策略,使新闻内容满足受众需求,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且在新媒体时代,数据分析成为提高报道精准度的关键工具,记者须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受众的偏好和行为,从而明确报道方向。此过程中,记者参与到新闻制作的全过程,创作出更加富有吸引力的新闻内容,因而成为“创作者”与“策划者”中的一员。

在新媒体时代,记者也有机会开展更具参与性的新闻生产活动,如组织读者投稿、开展线上投票等,实现与受众的直接互动,让受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新闻创作中,增强其投入感和参与感。记者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策划各类活动,增强新闻报道的社交性,例如举办在线讨论,引导受众参与,形成更大范围的关注度。

除了进行新闻报道外,制定个性化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也成为记者工作的重要部分。借助新媒体工具,通过塑造个人特色、专业形象等,进一步增强自身在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15]。

四、结语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记者被赋予了全新的定位,能否明确自身的定位,是其成为新媒体环境下行业领军者的关键。通过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及此背景下记者定位的分析,可以得出记者在时代变革中的新要求和定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记者的定位将发生持续性变化,媒体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保持敏锐的媒体触觉,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帅.新媒体时代下报纸新闻记者自身定位探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3(7):74-76.

[2] 姜殿广.融媒体时代下记者的角色定位与思考[J].记者摇篮,2023(7):72-74.

[3] 陈晓鸽.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与职业技能研究[N].山西经济日报,2022-10-13(008).

[4] 刘光英.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分析[N].贵州民族报,2022-07-13(A03).

[5] 李艳红,刘雅静.自我调适与定位:融媒体时代报刊记者的角色嬗变[J].采写编,2022(3):81-82.

[6] 施伟.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报业,2021(16):100-101.

[7] 邓海江.对融媒体时代记者该如何定位的思考[J].新闻传播,2021(10):98-99.

[8] 单小书.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记者的自身定位探究[J].记者摇篮,2021(5):104-105.

[9] 郝丁瑶.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转型和定位思考[J].新闻传播,2021(6):90-91.

[10] 马道军.试析新媒体时代党媒记者的角色定位[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3):150-151.

[11] 刘华亮.新媒体背景下报纸记者角色转变与定位[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3):169-170.

[12] 白叶楠.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记者的自身定位探究[J].记者摇篮,2020(8):24-25.

[13] 任坚胜.新媒体语境下记者职业角色定位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7):124,126.

[14] 游兵,宋含怡.新媒體技术下记者的自我定位与创新发展[J].科技传播,2020,12(4):72-73.

[15] 张盼.新媒体视域下新闻记者全新个性角色定位[J].戏剧之家,2020(17):211.

作者简介 曾媛,记者,研究方向:融媒体。

猜你喜欢

记者融合发展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多媒体时代行业报纸编辑记者的素质分析和探究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全媒体背景下的党报记者职业道德建设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