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2024-03-17陈聆希邓锦文喻志雪
陈聆希 邓锦文 喻志雪
摘要:网络舆情是指网民以互联网的传播平台为媒介,通过留言、评论及转发,对自己关心、涉及自身利益或者影响力较大的社会事件发表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形成的倾向集合。区块链、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媒体、自媒体等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舆情已经不仅仅是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对各种校园、社会事件产生的态度、认知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其吸引了更多社会人员的关注和参与,同时也引发了高校网络舆情环境的变化。文章主要针对高校舆情环境,了解现阶段高校舆情应对措施,从中发现问题,并结合风险管理机制提出解决办法,形成新的应对机制。风险管理实现了从应对到管理的观念转变,从风险管理视角观察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对于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乃至整个网络舆论场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现有案例和调查进行分析研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进行筹划和完善,将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应用到高校舆情工作中,通过对高校舆情风险内容进行识别、评价和分析,探究高校舆情特点,从舆情预警、舆情研判、舆情引导到舆情总结,针对性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舆情风险规避预案,进而有效提升高校舆情应对能力。
关键词:风险管理;网络舆情;高校;舆情引导;舆论场
中图分类号:G647;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4-0066-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中的‘弱连接作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YBA011
一、引言
高校网络舆情是在一定的网络环境下,师生群体围绕相关话题所表达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情绪、态度及言论[1]。新媒体时代,高校舆情传播的重心也开始从传统媒体转移至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移动微媒体,传播呈现出碎片化、个性化的特征,同时网络舆论和社会舆论相互交织,进而产生较大社会反响[2]。从风险管理视角观察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实现了从应对到管理的观念转变,对于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甚至整个网络舆论场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网络舆情概要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分类
高校舆情事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校园管理,高校管理类舆情事件集中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之间的矛盾,主要包含校园安全、信息安全、卫生安全等。2020年至2022年,校园防控类舆情占比逐年增加,例如疫情期间武汉某高校借用学生宿舍,因未能妥善处理学生物品引发社会公众谴责。二是教学情况,在一定时间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公众围绕教育事件、教育现象、教育行为及教育政策等中介性教育事项,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3]。一旦出现相关的负面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且在社会上容易引起强烈反响。三是其他事件,高校舆情主要关于管理以及高校建设方面,例如校园恋爱相关的事件、取消四六级学位证挂钩、考研报名等事件,此类事件在网络上通常会被广泛讨论。
(二)高校网络舆情特点
高校網络舆情的发生主体为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是先在校园范围内发生然后在校外扩散的一种特殊性舆论,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主体符号表达多元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校学生往往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爆者。他们对于信息符号的了解和使用远超于大众传媒时代的其他人,大量具有网络特色的符号被他们广泛运用到舆情传播中,如网络流行词、表情包和动图[4]。
2.信息传播渠道广泛
随着互联网普及而成长起来的学生群体,对新媒体运用娴熟,倾向于在互联网上进行意见表达[5]。学生善于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为舆论造势,发布舆情事件时,借助多方平台如微信、微博、QQ、抖音、贴吧等同步发布、跟帖转发,引发集群行为。
3.群聚效应一触即发
高校舆情事件引爆网络之后,大多会在短时间内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引得网民聚焦,继而引发广泛讨论[6]。学生群体作为初代信息源,通过与身边同学的交流进行人际传播,即使初代信息源的发布对信息传播并不造成直接影响,但社会媒体作为二代信息源的介入,一方面承担了社会责任,做到信息跟随,回应受众需求,另一方面是借助事件热度提升自身影响力。
4.网舆事件增长迅猛
复杂的舆论环境给高校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高校日渐成为舆情高发地带[7]。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案例统计,近年来高校舆情事件呈爆发式增长,从高校舆情近五年的关注度来看,高校舆情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高校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及风险要素
高校处于网络舆情的风口,舆情管控老方法面对着严峻的新挑战,总会暴露一系列问题。
首先,高校话语权削弱,舆情管控难度较大。随着新传播媒介的普及,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结构逐渐被分解,信息源更多来自学生个体,高校的话语权威和控制力被削弱。学生针对事件意见表达极为自由,难以把控,而从高校舆情应对现状看来,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着预警机制不完善、信息应对滞后、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8]。其次,高校舆情应对观念相对滞后。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应对早已由“黄金24小时”缩减为“黄金4小时”,部分高校舆情应对迟缓,错过最佳时机,舆情后续引导更加困难。再者,高校舆情应对机制不完善。危机意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处理危机事件的应对方案和舆情引导机制,甚至未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危机难以做到科学部署、积极引导[9]。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两点。第一,预警机制不够健全。舆情演变过程往往经历萌芽、酝酿、爆发和平息阶段,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能够通过实时监测信息,预先发布危机警告,实现舆情超前反馈,为校方及时处理舆情萌芽、遏制舆情进一步发酵提供支持。“放养”状态下的舆情事件最终演变为高校舆情危机事件,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增加舆论引导难度[10]。第二,报送机制过于繁杂。高校设置的舆情信息报送制度为自下而上的多级通报制度,通常由一级部门校党政办进行管理,下级部门负责信息收集工作,并逐层向上汇报。烦琐的多级通报工作经常存在下级部门瞒报漏报等情况,当重大舆情事件发生时,错过舆情通报的黄金期,从而招致社会中更多的质疑。
四、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风险规避预案
(一)宣传部门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高校应当对网络舆情预警系统进行自我监管。大多数高校预警系统交由第三方平台进行管理,一旦发生舆情,很难迅速进行有效处理。将舆情预警系统与高校宣传部门关联,由其牵头将舆情预警纳入高校日常行政工作范围内,也是提高高校舆情引导能力的有效措施。舆情预警机制需要实现人机协调。新技术符合快速、海量的网络信息特性,然而舆情事件多与“人”相关,技术力量无法实现精准有效识别,因此需要建立人机协调的舆情预警机制[11]。以“校—院—系—班”为结构,通过搭建师生骨干团体,对学生网络发布信息进行网格化巡查,弥补技术缺陷。
(二)信息部门强化网络舆情研判机制
舆情研判主要针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评判因素包括:事件重要程度、网民态度、信息曝光度、媒体关注度、舆论发酵时间等,利用舆情研判机制对上述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各项指标划分分值,不同因素参考分值比例不同,特别突出的舆情因素予以重视,最终综合识别,得出危机指数,确定舆情危机等级[12]。舆情研判机制需要组建一支专家队伍进行分析,不同舆情事件评判因素不同,特殊情况不在少数,需要专家团队对舆情进行不同角度分析,一旦舆情评判存在舆情风险,应立即做出警示,联合各部门,准备采取应对措施。
舆情研判将舆情危机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Ⅳ级危险程度最低,一般为单一舆情事件,传播范围较小。Ⅲ级舆情危机在校内得到的关注度较高,为校内事件,涉及师生利益,对维护校园秩序具有一定影响,应尽快解决事件。Ⅱ级舆情危机为重要舆情事件,影响范围广,社会讨论热度高,这类舆情事件谨防引火烧身。Ⅰ級舆情危机是高危舆情事件,高校往往身处舆情事件中心[13](见图1)。
(三)党政办主导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舆情预警系统研判出等级后,应立即通过行政管理工作着手协调,针对师生进行舆情引导,最大限度减少舆情带来的风险危害。舆情爆发之后,高校应面向三方展开工作。一是事件本身,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处理事件;二为舆情事件公开的个人或媒体,与其协商,展开合作;三是面对社会公众及时回应。高校处于舆论旋涡中心,公众迫切需要高校回应表态,碎片化和高频率的网络信息大大缩短了高校进行舆论引导的最佳时间,面对新型网络传播生态,高校应在“黄金4小时”内迅速对事件作出回应,发布相关通告[14]。
(四)网络舆情总结复盘
舆情平息之后,高校舆情工作小组应当对舆情事件全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包括舆情产生的根本原因、舆情爆发的关键转折点、舆情引导过程中的失误等。校方要充分吸收舆情事件的经验和教训,针对舆情相关的重要因素,重新完善舆情引导预案中的漏洞[15]。同时做好后续事件处理,对当事人进行妥善安排,调整高校管理工作,避免类似舆情再次发生。舆情结束之后,随着公众关注度的不断下降,校园形象重塑工作应有条不紊地展开。通过弱化集体记忆,若再次爆发舆情事件,高校方可减少因刻板印象而承受的舆论压力。
五、结语
在高校舆情呈高发态势的环境下,师生群体的特殊性与高校管理模式的积弊都给高校舆情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形式多元、传播渠道广泛以及个体话语权的提升给高校舆情事件传播营造了难以遏制的势头。在这样的舆情环境下,高校仍存在风险意识不足、工作机制不健全、舆情应对滞缓等问题。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风险规避预案,从舆情风险识别出发,将舆情风险评析工作常态化,建立完善的舆情引导方案,并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提升高校舆情危机应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11):51-54.
[2] 徐福山,祝兴平.微传播时代高校舆情管控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8(12):56-58.
[3] 张小蕊.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及应对机制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2):28-30.
[4]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2-25.
[5]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J].新民周刊,2023(33):35.
[6] 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 2版.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89-90.
[7] 郝悦冰.高校网络舆情演化机制及应对策略[J].新闻前哨,2023(12):69-70.
[8] 邹振东.弱传播:舆论社会的哲学[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56-57.
[9] 维森特·科多巴·加尔,李文远.再谈风险概念 风险概念有助于质量管理回归到以预防为主[J].中国认证认可,2020(1):15-19.
[10] 黄卓晔.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9(2):103-104.
[11] 伍明.高校舆情危机管理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12] 任莉星.危机管理理论在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中的应用[J].普洱学院学报,2020,36(5):5-7.
[13] 李明超.高校网络舆情的类型、特征及引导措施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3):69-73.
[14] 樊琳,张生.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机理及其应对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20(4):90-95.
[15] 周升铭,王鹏.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传播与引导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59-60,63.
作者简介 陈聆希,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公益慈善。 邓锦文,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公益慈善。 喻志雪,研究方向: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