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话火锅
2024-03-17江初昕
江初昕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期,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法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
到魏晋时期,火锅更加盛行,从考古发现来看,此时已有各式各样的火锅,火锅的材质也不局限于青铜一类,出现了铁火锅、陶火锅等,除了吃分餐制形式的“小火锅”外,那时人们开始吃起了可以放不同料汤的火锅,鸡汤锅、麻辣锅等各种汤锅应运而生,而火锅器具则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西汉江都王刘非是一位十足的火锅“吃货”。他发明了“五熟釜”,在铸造时将鼎中的空间分成五部分,就是将鼎分成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儿,方便有酸、辣、麻、咸等不同饮食习惯的食客。鼎分五格,可以将羊肉、牛肉、鸡肉等肉品,放在不同的格内,从而能吃到五种不同风味的火锅,这可能就是“鸳鸯火锅”最初的模样吧。
南宋闽人林洪曾经在冬季的武夷山中,捕获一只肥美的野兔,但山中没有厨师,林洪不知以什么烹饪方式来处理大自然的这份馈赠。一位老食客告诉他:“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及随宜各以汁供。”用筷子夹着切成薄片的野兔肉,在热气蒸腾的汤水中一涮,马上变出云霞一般的色泽,再蘸上“酒酱椒料”制成的调味汁水,入口一咬,一种更鮮美泼辣的味道便立即激活了味蕾。林洪将这种烹饪方式命名为“拨霞供”。随后“拨霞供”从山野间传入市井,人们从中得到创造美食的灵感,将“涮”字诀广泛应用于餐桌之上,不独兔肉,其他肉片与菜蔬均可一涮而熟,蘸酱食之。此法传至今天,人们称之为“涮火锅”。
到了明清时期,火锅尤为盛行,不同地区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火锅派系,比如巴蜀的麻辣火锅和北京的铜锅涮肉等。火锅还因为得到清朝皇室的青睐而成为“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就有“野味火锅”的记载。清末,火锅在宫廷中十分流行。
进入民国时期,火锅彻底成为一道平民美食。郭沫若在为好友剧作家于伶过生日时邀请他吃了顿火锅,并做了一首打油诗向好友解释当时重庆最通俗的火锅吃法:“锅里熬汤子,食客动筷子;或烫肉片子,或烫菜叶子;吃上一肚子,香你一辈子。”驱寒暖身的火锅味道,也成为了冬天的独特味道。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烹调技术进一步发展,各式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
摘自《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