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健身达人
2024-03-15凤凤
凤凤阿姨从5日岁开始定期去健身房锻炼,至今已坚持了12年。
2023年年初,女儿将她运动的视频分享在社交平台上,引来不少关注。有人慨叹“30多岁的我输得这样彻底”,有人惊呼“从背影看,说阿姨比实际年龄小30岁也有人相信”。
1
如果要我说,我觉得自己还称不上是运动达人,但我非常自律。
我的日常是这样的:早上六点半醒来,做一下揉肚子的保健操后起床;洗漱完毕,认真做顿营养早餐;八点左右吃完早餐,开始做家务,或者看书、听音乐、摘抄一些好词好句;中午睡半小时午觉,晚上十点左右睡觉。
一个星期我会去健身房三次,一般是在周一、周三和周日,每次运动一小时。之前练的是瑜伽,2022年开始练普拉提。每次上完课,整个人感觉很轻松。
不去健身房的那几天,我会在家里锻炼,一般是在下午。瑜伽垫一铺,音乐一放,然后练习瑜伽动作,或者锻炼核心肌群。
我是从58岁开始比较系统地锻炼的。那年夏天,我和女儿经过一家健身房,她提议进去看看。里面什么项目都有,转了一圈,我就相中了瑜伽。瑜伽动作比较舒缓,我感觉很适合老年人。当时我快过生日了,女儿就以生日礼物为名,送了我一张健身卡。
后来我每年都会续费。这家健身房倒闭了,我就换了一家继续,前后换了三家,一直在坚持。
我之所以坚持锻炼,一方面源于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这与我两次惊险的经历有关,一次是生女儿时难产,差点儿把命丢了,产后又严重感染,做了手术;一次是41岁那年,有一次洗澡洗到一半,我突然瘫在地上,意识模糊。
经过这两次,我就想着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搞好。等我老了,不能成为孩子的负担。
另一方面,我希望这辈子都有一个不走样的好身材。我的脸老了,但我的身形不能老。当然,前提是不能只瘦不健康。
2
刚去健身房时,我算是一个“运动小白”。记得当时学的第一个动作是“金刚坐”,需要脚背绷直,跪坐在双脚上。我的脚背是紧的,痛得我跪坐不下去。第二个动作是“八字开”,就像劈叉一样。我的大腿内侧也很紧,上半身一点儿都趴不下去。
在我的第一节体验课上,教练就跟我们这些50多岁的学员讲:“你们不要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做。瑜伽不分年龄。如果你们觉得自己不能和年轻人做得一样好,没关系,慢慢来,时间会证明,你们是能做好的。”
那位教练当时50岁不到。她最初接触瑜伽是因为自己生了病,手术之后,医生说要配合锻炼,她就去学了瑜伽。后来身体好了,她也爱上了瑜伽,就考了证,做了教练。
我就想,既然她都把身体练好了,我怎么会练不好?我对自己有信心。
在教练的鼓励下,我的进展很快,最难的动作基本都做下来了。
这两年练普拉提,学员的年龄更小了,有不少“00后”。她们都很羡慕我,说自己到了我这个年纪不知道会怎么样。我说:“你们比我幸运,比我更早开始系统地锻炼,到我这个岁数,一定比我还要好。”
其实现在健身房里的“60后”挺多的。他们刚刚退休,孩子都大了,又没有孙子孙女要带,所以有时间、有精力到健身房去锻炼。他们很积极,可能是想慢点儿老吧。
我一直觉得,健身房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地方,来这里的都是要求进步、不会偷懒的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想老也不会老。
3
当然,像我们这样上了岁数的人,锻炼的时候会更加重视预防风险。
刚到现在这个场馆的时候,除了普拉提,我还尝试了空中瑜伽和墙绳。空中瑜伽需要有很强的手臂力量,不然都抓不住吊床,更别提做动作了。当时有一个头朝下的动作,很有挑战性,对核心肌群有一定的要求。我虽然在教练的指导下完成了动作,拍出来的照片也很漂亮,但我还是觉得空中瑜伽不太适合我。毕竟它需要腾空完成动作,万一失手,从那个高度掉下来,就麻烦了。
还有墙绳。绳子固定在侧墙上,借助绳子翻来翻去,翻不好就可能扑通一下摔在地上,也有风险。所以,我最终选择了普拉提。它是在地面或者普拉提床上完成动作的,安全性更高一些。
虽然我这么喜欢锻炼,但身体出现状况、需要中断锻炼时,我绝不会因为很久不能锻炼而焦虑。我这个人很乐观——着急没用,先好好养病,养好了再去锻炼。
比如2022年3月,我做了个手术,拿掉了一个肺。术后我问医生:“我现在比正常人少一个肺,呼吸肯定比较弱,那我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吗?”医生说可以的,有专门的呼吸训练器,等伤口长好,可以用那个训练。
做完手术的第一个月需要静养,不能乱动。我要对自己负责,一定要让伤口长得结结实实的。术后40天左右,我开始借助仪器做呼吸训练。刚开始我只能吹几下,过了10天,能吹50下了。术后三个月,能吹120下了。术后第四个月,我开始尝试做仰卧起坐。那时还是气短,所以适可而止。后来肺活量逐渐恢复,就一点点加量。直到肺活量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我才开始考虑去健身房上课,那时距离手术已经有半年多了。一节课下来,我没有任何上不来气的感觉,说明我的肺能承受这样的运动量。
这些年,我没有因为运动受过什么伤、有过什么不适。其实,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运动。
4
我们家三代女性的运动热情都很高。
女儿会定期在她家附近的健身房锻炼,她更喜欢尊巴一类的健身项目。2023年她和我一起练了几次普拉提,教练总说她:“你做得不如你妈妈呀,要加油!”因为她没有瑜伽的基础,锻炼的时间也没有我久,所以柔韧性和力量上还是与我有些差距的。
外孙女有很强的运动细胞。她是学校足球队里唯一的女孩子,踢中锋位置。她还会打网球、游泳,跳舞跳得也好。之前我带外孙女做过双人瑜伽。现在一到周末,外孙女一进我家,就马上把瑜伽垫铺好,叫我和她一起锻炼。不管她做什么动作,我都要跟着她做。我和她开玩笑说:“幸亏外婆是练瑜伽的。”
上个月,我们一家人出去旅行,爬鸣沙山的时候,我先生、女儿都是踩着木台阶上去的。如果不借这个力,直接踩着沙子上去是比较困难的。但我和外孙女从没有木台阶的地方爬上去了,而且也没觉得怎么样,这算是对我体力不错的一个证明吧。
我的观念是,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必定要一直往上走的,你不能把它拽下来。但它不能代表什么。你的心态、你的身体很大程度上是你自己可以掌握、管理的。
所以我从来没觉得老了有什么不能提的。相反,我会自豪地告诉别人,我70岁了。
我也不会只生活在老年人的圈子里。我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朋友。在健身房能认识年轻人,锻炼累了,去按摩推拿也能认识年轻人,我和先生还会和年轻人一起自驾游。
我想我会一直坚持这种生活方式,哪怕到了80岁、90岁。
(摘自微信公眾号“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