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防大数据在西藏国防动员领域的应用浅谈
2024-03-15潘勇
潘勇
西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地广人稀”可以准确概述西藏的地理条件和人口情况。因此,西藏国防动员部门应充分引入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用现代科技手段弥补地区幅员广、专业技术人员少的短板,运用智慧人防大数据提升人民防空能力。
一、背景和目标
如今我国信息化技术已相当成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提升人防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我们提出建设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理念。该理念将利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人防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和挖掘,为政府决策、公众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二、智慧人防大数据应用的优势
提升指挥决策效率。可以汇聚西藏地区的人防工程、人员、物资等资源数据,以及实时监控和获取其他相关信息,如气象、地理等。这些数据经过整合和共享,可为人防部门和相关决策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支持,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增强国防动员能力。可以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包括人防工程、应急救援、社会力量等,为西藏地区国防动员提供全面、高效的信息支持,提升国防动员能力。
实时监控与预警。通过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对西藏地区的人防工程、人员、物资等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安全威胁和问题,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
提供辅助决策与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决策支持。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安全形势和发展趋势,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数据分析和管理,优化人防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加准确掌握各地区的人防工程、人员、物资等资源的分布和需求情况,为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自动化办公、在线协作等,可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军民融合。通过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可以加强军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实现军民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军民融合效益。
三、智慧人防应用方向
(一)智慧人防警报器
智慧人防警报器是一种集成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报警装置,主要用于人防工程建设和城市安全防范。
1、智慧人防警报器的主要特点
(1)智能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报警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提高报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多样化。运用视频监控手段,通过入侵侦察智能分析,以多种方式报警,如声音、灯光、短信等,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进行定制。
(3)远程控制。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进行远程控制,方便用户随时随地管理和操作。
(4)数据分析。可以对报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持。
2、警报器设备升级
(1)数字化设备替换。将传统的模拟警报器设备替换为数字化设备,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设备兼容性增强。对现有警报器设备进行升级,使其能够兼容不同型号、不同品牌的产品,实现设备的互换性和通用性,降低维护成本。
3、预警系统智能化
(1)预警算法优化。采用先进的预警算法,对城市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风险。同时,不断优化预警算法,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实时数据监测与分析。通过物联网技术,对警报器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傳输网络现代化
(1)高速网络覆盖建设。建设高速网络覆盖系统,减少传输过程中的延时和误差,确保警报器设备与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2)数据加密与安全传输。采用数据加密技术,确保警报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建立健全安全传输机制,防止数据被篡改或窃取。
5、控制系统自动化
(1)远程控制功能实现。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警报器设备的远程控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启动或关闭警报器设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自动化报警与处置。通过预设报警条件和报警阈值,实现警报器的自动报警功能。当触发报警条件时,系统会自动启动相应的处置程序,如发送警报信号、启动应急预案等。
6、维护与管理智能化
(1)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利用物联网及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实时远程监控警报器设备状态及其周围环境,方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
(2)音频采集。远程实施警报器音频监听与声场数据收集,以便管理人员掌握人防警报器的实际工作情况及警报声场覆盖半径。
(3)远程电源控制。指挥控制中心通过物联网远程传输指令,平时根据需要对警报器实现切断电源控制,有效预防雷击及局域电网电压波动造成的设备电涌损毁,降低设备误触发或者人为误操作。战时,运用智能空气开关,强制给警报器恢复供电。
(4)防盗与防强拆。通过对警报器加装智能设备,对非自然灾害以外的人为拆卸和非主管部门批准的拆除警报器行为,运用声光报警手段,警示违法拆卸或拆除活动。同时,将报警信息与监控视频录像推送至指挥中心平台。
(5)故障诊断与预测。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诊断故障部位及产生故障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提高设备的维护效率。
(6)维修记录与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维修记录和档案管理系统,对警报器设备的维修历史、故障记录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这有助于管理人员了解设备的维修情况、评估设备的寿命周期等。
(二)人民防空无人机干扰
近年来,全球无人机产品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应用领域已覆盖到军用和民用多个领域。针对无人机低空飞行、可携带雷达探测或轻量级武器的使用情况,对国防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无人机干扰技术融入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各种手段对无人机进行干扰,使其无法正常工作或被控制的技术。
1、常见无人机干扰技术
(1)无线电干扰。通过发射无线电信号干扰无人机的通信链路,使其无法与遥控器或地面站进行正常通信。这种干扰技术可以通过干扰无人机的遥控器信号或GPS信号来实现。
(2)电磁脉冲干扰。利用电磁脉冲干扰无人机的电子设备,使其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失效。这种干扰技术可以通过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来破坏无人机的电子设备。
(3)激光干扰。利用激光照射无人机的摄像头,使其无法正常工作。这种干扰技术可以通过破坏无人机的摄像头传感器来实现。
(4)声波干扰。利用声波干扰无人机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使其无法正常工作。这种干扰技术可以通过产生强烈的声波来干扰无人机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2、无人机干扰在人民防空领域应用
(1)干扰敌方无人机。在军事领域,无人机干扰可以用于干扰敌方无人机和军事设施。通过对敌方无人机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干扰,使其失去控制或无法执行任务,从而降低敌无人机的威胁。
(2)保护重要设施。在人民防空领域,无人机干扰可以用于保护重要设施,如核电站、水电站、油库等。通过干扰无人机的信号传输和导航系统,防止无人机对重要设施进行监视或攻击,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实施侦测和预警。通过干扰无人机的通信链路或传感器,可以检测其存在和轨迹,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这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国防安全威胁。
3、人防大数据在无人机干扰领域应用
(1)为无人机干扰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挖掘,可以获取无人机的活动规律、行为特征和通信协议等信息,为实施无人机干扰提供更加精准的情报和决策支持。
(2)提高无人机干扰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快速识别出需要干扰的无人机,并采取相应的干扰措施。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可对干扰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干扰策略,提高干扰的准确性和效率。
(3)为无人机干扰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决策支持。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建立各种预测模型和算法,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决策依据。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可以预测未来无人机活动的趋势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的预警和决策支持。
(作者系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国防动员信保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師)
(编辑:尹礼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