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奥会 从来不缺少新闻
2024-03-14韦骅
韦骅
第四届冬青奥会开幕式现场
第四届冬季青年奥运会2月1日在韩国江原道落下帷幕。前三届冬青奥会先后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挪威的利勒哈默尔和瑞士的洛桑举办。今年,这项属于年轻一代的冰雪运动盛会终于从欧洲来到了亚洲。与奥运会和冬奥会相比,青奥会和冬青奥会在影响力、商业价值等方面无法媲美,但也有其独特魅力与价值。12年来,国际奥委会坚持青奥会各项理念,如同一个对万事充满好奇的年轻人,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新鲜事物,灌输革新理念。
国际奥委会改革路线图《奥林匹克2020WINTER SPORTS 冰雪体育议程》的40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审视青奥会定位”。经过近几届青奥会和冬青奥会的探索和实践,国际奥委会赋予青年人奥林匹克三大定位:高水平的青少年体育竞技场,体育与教育、文化相结合的节日大舞台,奥林匹克运动的创新试验场。
当记者来到冬青奥的赛场时,起初有点犯难:面对一群几乎完全陌生的面孔,该如何完成报道任务?但挖掘新闻线索是媒体从业人员的工作,因为无论场上还是场下,都有丰富多彩的故事,何况冬青奥会可以被看作未来巨星的摇篮。别的不说,放在5年前,有多少人知道谷爱凌?正是在2020年洛桑冬青奥会上,16岁的谷爱凌一鸣惊人。两年后的北京冬奥会,谷爱凌获得两金一银,不仅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自由式滑雪冬奥冠军之一,更是真正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巨星。说不定在参加本届冬青奥会的运动员中,也会走出下一个谷爱凌。
2024冬青奥会正式开幕后的第一天,短道速滑赛场就来了一条大新闻,中国队杨婧茹和李金恣在女子1500米比赛中获得一金一银,她俩采用的“兔子战术”更是被人津津乐道,甚至时隔多日热度不减。后来,国际奥委会官方社交账号置顶视频“疯狂的夺金战术”持续火爆,短短两日便收获60多万点赞。
取得“开门红”之后,中国代表团在后面的十多天里捷报频传、突破连连。整届赛事,短道速滑堪称中国队的奖牌大户,贡献4金4银;速度滑冰也有1金3银1铜进账;女子冰球小将还在3对3比赛中获得铜牌,拿到我国在冬青奥会这个项目上的首枚奖牌。
个人项目亦有突破。匙翔宇拿下铜牌,收获中国队在冬青奥会历史上的首枚雪车奖牌;刘奕杉和陈紫菡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比赛中包揽冠亚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冬青奥会雪上项目的首金;韩林杉在自由式滑雪项目女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摘得银牌。最终,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奖牌数定格为6金9银3铜,奖牌总数创历届新高。
虽然中国代表团成绩超出预期,但总体来看,队伍在雪上项目上与强队仍有差距。意大利代表团奖牌榜排名第一,夺得的11枚金牌全部来自雪上和滑行项目,其中在雪橇项目上夺得4金1银1铜,打破德国队的垄断。
除此之外,更多来自无雪之地的年轻运动员将家乡的热情带到冬季运动当中。卢日米接触雪车运动仅一年,便为突尼斯赢得历史首枚冬青奥会奖牌。参加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赛的齐恩·贝托尼科也将一枚沉甸甸的铜牌带回了巴西。即便没有站上最高领奖台,但他们的胸前同样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此外,尼日利亚冰壶队、菲律宾短道速滑选手彼得·约瑟夫、牙买加高山滑雪的里弗斯兄妹……他们或许名落孙山,可并不妨碍在冬青奥会的赛场共同闪耀。他们为了梦想而努力的故事,有时比冠军更值得銘记。
一手创办青奥会的国际奥委会前主席罗格曾说:“青奥会绝对不是迷你奥运会,而是将体育与教育、文化体验结合在一起的活动。”
竞技搭台,但不止于竞技,“教育和文化”同样是冬青奥会的内核。无论在赛场还是冬青奥村,无论运动员还是观众,都能在这所“奥林匹克大课堂”学到知识,收获友谊。
赛场之上,一个细微的差距就可以决定冠军的归属。赛场之外,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也会让凡人牢记在心。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张心喆与韩国志愿者林丽晶的跨国友谊就被广为传颂。在冬青奥村,林丽晶用中文写了封感人至深的手书,递给曾赠予她一枚冰墩墩纪念章的张心喆。这个故事成为本届冬青奥会上的一段佳话。
在冬青奥会,观众不仅是场内的看客,在场外也做起了主角。在趣味体验空间“冬季一起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冬青奥会的舞台畅玩冰雪娱乐项目,领略冬季运动的独特魅力。除冰雪项目体验外,主办方还准备了“天空秋千”、集章手册、歌舞表演、与吉祥物“萌吉奥”打卡自拍、体验韩国传统游戏和服饰等精彩活动,年轻运动员参加的分享交流会以及奥运主题展览与教育课程都是活动的亮点。
冬青奥会的竞技水平难以与奥运会相提并论,但在引领潮流方面,这一代年轻人绝对走在了前列。本次冬青奥会,就向“元宇宙”张开了双臂。国际奥委会表示,江原道冬青奥会“元宇宙”是一个独特的虚拟世界,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多样的互动体验,旨在使江原道冬青奥会尽可能具有包容性和可访问性。
江原道冬青奥会“元宇宙”不仅有场馆虚拟导览,还包含丰富的游戏和挑战,用户可以实时同场竞技、交流。这一“元宇宙”还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在线虚拟见面和互动的机会,激励人们尝试新的冬季运动,并了解奥林匹克的价值观。
对于奥运赛事本身来说,无论是赛场上的运动员、教练和裁判,还是赛场外的转播商、赞助商和体育迷,都正在感受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本届赛事在多方面引入了AI技术。以转播为例,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是向全世界奥运持权转播商提供赛事广播电视公共信号的机构,他们使用的AI技术能够自动生成赛事精彩瞬间,并辅助视频剪辑工作,极大提升了制作和剪辑效率。
此外,虚拟转播车和“云转播”技术实现了转播设备云端化和人员服务远程化,减少了转播车和比赛现场相关设备及人力的昂贵投入。据OBS在本届冬青奥会期间介绍,他们的“现场云”将成为分发巴黎奥运会直播信号的主渠道,持权转播商对“现场云”的订阅量比东京奥运会提升了279%。
面向青少年,意味着青奥会和冬青奥会从诞生之初,就被深深打上了“创新”的烙印,这一点在项目设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许多新项目、新规则都利用这一平台进行实验,比如滑雪登山、三人篮球、攀岩、滑板等新兴运动,都是先成为青奥项目,之后才成为奥运项目;再比如冰球三对三、男女混合组队、打破选手国籍(地区籍)界限混编参赛等,也通过青奥赛场做出尝试。
举办青奥会也是检验办赛能力的“试金石”。2026年夏季青奥会将由塞内加尔举办,这是非洲大陆首次迎来奥运赛事。可以想象,如果2026年青奥会大获成功,那么非洲离举办一届奥运会的日子也许就不远了。
责编 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