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记忆信息加工理论和治未病思想的相关性探讨痴呆的防治思路

2024-03-13赵颖倩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后防信息加工短时记忆

赵 普 许 磊 刘 奇 王 强 赵颖倩 马 雪 刘 娜 王 渊

1.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陕西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针药结合重点实验室,陕西咸阳 712046;2.西安交通大学红会医院中医骨伤科,陕西西安 710054

痴呆主要是多个领域获得性认知丧失,最终导致不可逆的严重认知功能减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早期突出损害是记忆、执行功能和行为损害[1-2]。研究显示,我国约6%的人群患有痴呆,其中≥60 岁的患者高达1 500 万人[3]。现如今,有效延缓痴呆的传变发展是我国正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对痴呆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记忆衰退是痴呆发病的关键因素[4]。从信息加工角度阐述记忆衰退的心理学机制,探索预防痴呆的有效心理学干预方法;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痴呆进行分段论治,将防治重点转向痴呆的早期健忘和记忆衰退,二者均提供了延缓记忆衰退和预防痴呆的思路。本文从记忆衰退的重要性切入,将心理学和中医学结合,探讨记忆信息加工理论与治未病思想的内在联系,并提出特色防治措施。

1 “记忆信息加工理论”与痴呆的关系

1.1 “记忆信息加工理论”的理论溯源

信息加工机制揭示了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即在大脑中进行信息的获取、贮存、加工和使用[5];信息加工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见图1;记忆是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编码、储存和提取3 个独立且交互的功能[5];记忆信息三级加工这一典型模型包括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个阶段,见图2。感觉记忆保留时间极短,容量极少,仅需几秒完成登记;短时记忆仅有约1 min 的容量;长时记忆能储存多年甚至终生,容量无限。短时记忆包含工作记忆,用于学习和记忆等高级认知活动,随着年龄增长,记忆能力下降,信息加工速度减慢,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受到影响;长时记忆是一个信息库,来自短时记忆的信息被仔细复述后储存[6-7]。当记忆信息加工系统损伤,学习、语言运用、推理等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记忆衰退。

图1 信息加工系统

图2 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1.2 “记忆信息加工理论”在痴呆防治中的意义与运用

1.2.1 探析痴呆的心理学发病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出现健忘,随着记忆遗忘的加重,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也日渐明显;到晚期,记忆衰退严重,只残留片断记忆。因此,痴呆的根本病机就是记忆的遗忘和衰退[8]。从记忆信息加工角度出发,记忆遗忘是提取目标信息的过程失败,不能再忆信息,而不是丢失信息[6]。P300产生于对刺激的评价和即刻记忆的基本认知,广泛用于注意、语言、记忆处理等的研究,提示记忆和信息加工存在相关性[9]。研究显示,痴呆患者的P300 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提示记忆信息加工机制受损,提取记忆失败,造成记忆衰退,最终导致痴呆[10]。

1.2.2 提出痴呆防治思路 记忆信息加工机制的受损,使曾记忆过的信息难以复述和提取,出现记忆衰退。因此,延缓记忆衰退的思路为对记忆再巩固与延缓前瞻性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损伤。记忆再巩固理论提出记忆的巩固不是经过一次复述后就永久储存,而是再次提取信息时,已巩固过的记忆会被重新激活,经过多次复述后才会逐渐稳定[11]。研究表明,对特定记忆的神经元进行信息加工后会被反复复述帮助巩固记忆,激活原有记忆后的不稳定阶段是进行认知干预的最佳时机,记忆激活后的再巩固才是保证长时记忆的关键[12-13]。

PM 指在将来创建、维持、执行预期行动的记忆信息加工过程,是一个多任务、多阶段的复杂记忆系统[7]。痴呆早期出现的记忆障碍使PM 发生损害,导致再记忆失误,不能正确提取信息。前额叶皮质与记忆功能关系密切,有学者对前额叶皮质损伤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其均在制订和实施目标方面有障碍,表明前额叶皮质在PM 中控制目标记忆的提取[14]。通过对前额叶进行针对性刺激,能有效修复记忆信息加工受损环节,减轻对PM 的损害,降低记忆的衰退速度,减缓认知功能的损伤。

2 “治未病思想”与痴呆的关系

2.1 “治未病思想”的理论溯源

治未病是对中医预防医学理论的最高概括,对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治未病首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其内涵可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15]。一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防止已病后传变;三是病愈后防止再次复发及其后遗症的发展[16]。治未病的“治”是指“治节”和顺应自然[17]。《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云“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18]。因此,既病防变是治未病思想的重要内核,贯穿于疾病整个过程,了解疾病发展规律,利用多种方法预防病后的发展,及时诊疗,体现出中医学的辩证思维[19]。既病防变按照治疗分为3 个阶段:既病早医、先安未病之脏、病后防遗。其分别指防于疾病未加重时期,防于疾病未演变时期,防于疾病后遗症的演变时期;病后防遗和病后防复内涵一致[17]。

2.2 “治未病思想”在防治痴呆中的意义与运用

众多中医典籍均记载有痴呆,“神呆”“健忘”等皆属其范畴。中医提出痴呆的病机是五脏功能虚衰、气血阴阳失衡,脏腑之间难以协调,虚、痰、瘀三者相互影响,作用于脑,蒙蔽清窍,导致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神志异常[20]。痴呆的传变进程为早期健忘—记忆衰退—认知功能下降—痴呆,对痴呆的防治在于干预早期健忘到记忆衰退这一过程,符合治未病思想核心。西医预防痴呆旨在通过改变其病因、减少神经损伤、增加或维持认知储备,降低痴呆发生率[21]。这与治未病思想指导痴呆的防治思路相似,即延缓记忆衰退。

从治未病思想出发,肾主骨,骨健则生髓,脑为髓之海,肾精虚衰,则会记忆力下降,出现健忘,因此临床治疗时采用补益之法能有效预防痴呆的发展[22]。使用温阳补肾灸法结合针刺,能缓解记忆衰退水平[23];基于补肾活血法,电针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能够促进神经损伤修复、改善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24];使用归脾汤合天王补心丹和调心方治疗心气亏虚所致痴呆,能提高与记忆密切相关的后扣带回连接性,改善认知功能[25-26];表明中医疗法能够有效延缓记忆衰退,防治痴呆。

3 “记忆信息加工理论”与“治未病思想”的相关性

临床研究表明,在经过中医治疗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P300 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证明防治痴呆的关键就是修复记忆信息加工系统受损,延缓记忆衰退[27-28]。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发现痴呆进程和治未病思想的三阶段相互对应,见图3。

图3 治未病思想与记忆信息加工相关性

3.1 感觉记忆-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倡导养生,指导人们与环境相适应,沟通内外信息[29]。在记忆信息加工系统中,感觉记忆仅有几秒完成信息的登记,一旦出现失误,会影响与外界信息的交流,但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3.2 短、长时记忆-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治未病思想的理论核心,包括既病早医和先安未病之脏。当信息进入短时记忆这一过程失误,会导致信息加工速度减慢,注意力、记忆力、控制力受到影响,交流出现障碍,表现为健忘。因此,要趁外邪未深入脏腑时积极采取措施,使短时记忆的加工和复述功能正常运作。

先安未病之脏指在疾病还未演变时把握疾病发展方向,控制病情蔓延。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储存于长时记忆,一旦出问题,信息的再忆和提取失败,会直接影响记忆水平,出现记忆衰退症状。所以,要采取认知干预措施,进行记忆的巩固和训练,确保提取和再忆信息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

3.3 认知功能下降-病后防复

病后防复指在病情稳定或病愈后,预防复发及后遗症。长时记忆中已储存的信息不断再忆和提取失败,记忆衰退逐渐发展为认知功能的下降,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完全治愈方法,只能做到健康起居提供良好的身体素质。

4 “记忆信息加工理论”结合“治未病思想”的痴呆防治措施

在痴呆未病先防阶段,记忆信息加工系统中仅会有短暂的感觉记忆信息录入失误,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难以准确诊断,只能采取常规护理措施[30];痴呆是不可逆的,目前没有完全的治愈方法,各种疗法均只能延缓痴呆的传变,不能彻底医治,因此未病先防与病后防复并非重点防治阶段。对痴呆的防治最好在早期健忘即记忆衰退时期进行,即既病防变阶段。中医认为认知是心神主导下五脏之神共同参与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痴呆的防治是对五脏及全身的整体调理[31]。临床用黄连温胆汤、补肾健脾化痰方、参乌胶囊等,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取得显著疗效[32]。针刺也是干预认知的有效手段,能增加大脑的激活区域和功能连接,改善血流动力学反应,降低患者记忆衰退速度[33-34]。此外,中医传统功夫、艾灸、耳穴、推拿、五音、足浴等中医疗法对认知的干预也有一定疗效[32]。

适当的认知干预能刺激前额叶神经细胞,防止脑细胞继续退化,改善记忆衰退等认知损害,延缓认知水平的下降进程[35]。认知干预包含认知训练、认知康复和认知刺激,见表1。

表1 认知干预治疗的手段、操作内容及干预效果

5 小结

记忆衰退是痴呆的早期突出症状,是防治痴呆的关键突破口。本文分别探讨了记忆信息加工理论和治未病思想与痴呆的关系,总结出二者的相关性,将记忆信息加工系统中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认知功能下降与治未病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相联系,以既病防变为重点,在痴呆的早期健忘和记忆衰退阶段进行干预防治,延缓早期健忘—记忆衰退—认知功能下降—痴呆的发展进程。笔者将认知心理学和中医学交叉结合,发挥各学科优势,探讨对痴呆的防治思路,以期能延缓痴呆的发展传变,为科学理论及临床研究的深入探索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为临床疑难杂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后防信息加工短时记忆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预测方法
新烟标实施后防排烟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的协同影响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对英语听力的影响
面向煤化工产业的专利信息加工与应用
短时记忆理论的影响
物理教学中的学习风格探究
基于驾驶员短时记忆的可变信息标志布设密度研究
试论科学课程教材编写的基本条件——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