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024-03-13张欣越王伟

音乐生活 2024年1期
关键词:布依族彝族民歌

张欣越 王伟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据统计这里分布着56个民族,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缩小版”。这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音乐,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特点,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各不相同,又有相似之处。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魅力,每个民族的音乐也别具一格,营造不同的音乐美,音乐都是相通的,人们总能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到其精神層面的意义是什么。贵州多民族的这个特点对于我们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有重要的资源。

一、彝族的民族文化

彝族是我国历史最久远的少数民族之一,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彝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其中包括文字、礼仪、诗歌、舞蹈、音乐等。彝族的文字主要有彝文和汉文两种,其中彝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仍在使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其中贵州毕节和六盘水这两个地方的彝族分布最为广泛。许多地域都有彝族村寨存在,还有一些地方由于彝族人口多,致使当地汉族人都被彝化了,原本应该说本民族语言的汉族人,在彝族人多汉族人少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会说彝族语言,还会唱彝族歌曲。比如,你走进贵州毕节,周围的彝族同胞实在是太强大了,他们都会说彝语,还会唱彝族歌曲,甚至一些汉族同胞在彝族同胞的影响和感召下学会了彝语,还能歌善舞,比一些没有接触过彝族文化、彝族语言的彝族同胞还了解彝族歌曲、彝族的节日,说起来头头是道[1]。彝族最隆重的节日有火把节、彝族年、庆年日等。

彝族还是一个酷爱诗歌的民族,所以很多歌曲的创作来源于诗歌、诗经等。其中彝族的铃铛舞和竹竿舞,被当地人一直传承至今,可以说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影响相当大。彝族的音乐文化无疑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最独特、最富表现力的文化元素之一,它的多样性和深远性使得彝族的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并深深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和价值观。彝族民歌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彝族传统音乐形式。它通常以彝族的母语演唱,从日常生活琐事到古老的传统故事,从甜蜜的情歌到悲伤的挽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异,既有深情款款的抒情诗篇,也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主题和情感。除此之外,彝族还拥有众多其他类型的音乐表现方式。比如,彝族舞蹈音乐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它常常伴随着舞蹈活动一起进行,通过独特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表现彝族人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另外,彝族的乐器演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彝族的小三弦、大三弦、月琴等,这些都是彝族音乐的重要载体,也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彝族的音乐文化是彝族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二、彝族的音乐形式及歌曲

《彝韵》——是一个集成,彝族歌曲大多收藏在其中,有酒歌、新民歌等类型,采用彝、汉双演唱的形式,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彝族同胞多姿多彩的民间生活。这些歌曲自古以来始终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用歌祭祀祖先,祈福消灾;用歌相识,谈天说地;用歌讲述历史,传授知识,传承文化。贵州彝族民间歌曲的风格都独具特色和魅力,例如《阿西里西》《芦红高原》等歌曲世世代代一直被人们广为传唱,还有《敬酒歌》传遍大江南北,其中《阿西里西》还编入全国统编的中小学音乐教材。还有一些学校用《阿西里西》这首歌作为广播体操运动时的伴奏音乐来播放,有的还根据这首歌编排创作了一支广播体操舞。据朋友介绍,贵州屋脊最高峰——阿西里西大草原就在她家乡附近,她从小就耳濡目染,听着彝族歌曲长大。彝族人性格豪爽、热烈奔放,彝族歌曲也一样豪放、豪迈,很有正义感。彝族是一个极其团结的少数民族,彝族人是一个热爱歌唱的民族,他们仿佛天生就会唱歌一般,只要一有闲暇时间,总会相约几个小伙伴高歌一曲,他们喜欢齐唱歌曲,而且还会“哟嗬哟嗬”自带音效,自造节拍。彝歌的节奏较为自由,音域宽广,旋律的起伏变化也比较大。

毫不夸张地说,彝族歌曲是贵州彝族同胞从生命和鲜血中流淌出来的天籁之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彝韵》的出版发行,不仅对彝族民间歌曲的记录和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为研究彝族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贵州彝族民间歌曲的代表作

贵州彝族民间歌曲的代表作有:《喊魂调》《高山两姐妹》《初初候》《阿买肯》《敬酒歌》《彝山杜鹃红》《迎客歌》等作品,它们被人们用月琴伴奏的形式边弹边唱流传下来,其曲调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明快,有的清脆,有的悠扬,有的舒缓,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彝族的民间小调——月琴调。月琴调,顾名思义,就是用月琴来演奏助兴,一边用彝族语言唱着小调,一边弹奏月琴。彝族月琴调是一种彝族传统的古老音乐类型,它来自于彝族的民间传说。彝族月琴调通常用于表达情感和演绎故事,其特色是旋律简单明了,节奏开放自由,常常由月琴演奏者自己编创,每首曲调都有自己的特定主题和风格。在贵州乌蒙山赫章县有很多彝族同胞大杂居、小聚居,这里非常流行月琴调。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增添生活的乐趣,不管有没有重大节庆,在他们居住的彝族村寨里寻一个宽敞的院落,呼朋引伴,约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弹唱月琴调。他们唱着欢快的歌儿,跳着火热的舞蹈,悠闲自得地过着和美的日子。彝族月琴调按内容和表现场合划分,有历史故事、劳动生产、情歌、酒歌、丧事歌、牧歌、娶亲调等等,这些生产生活事务都为月琴调的创作传唱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无限的灵感。

四、贵州布依族的音乐特点

(一)布依族音乐文化

布依族主要居在黔南的惠水县,还有贵州六盘水、毕节,贵阳的青岩古镇,还有其他一些地方均有分布。这个民族是一个酷爱稻谷种植的民族,又被称为水稻民族。每到种植水稻的季节,总能听见布依族人民在田间地头唱着布依族民谣和小调歌曲,烘托出一个其乐融融的生产场景,人们的脸上也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布依族,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唱布依族民歌,也许是受环境影响而耳濡目染,又或许是因为这里的人们深信深爱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来到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然而然会受到这个地方音乐文化的熏陶,久而久之也会唱一两首布依族歌曲。总之,这个民族是一个很热情的民族,也是一个很浪漫的民族。走到乡间小路上,常常会遇到布依族的青年男女们在相互对唱布依族民谣,他们骨子里的音乐信仰是坚不可摧的,任何时候都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哪怕是外出打工的人,独在异乡为异客,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会唱起自己的布依族民歌来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正应了古诗词那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情景。

(二)布依族的民间歌曲

布依族民歌,是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的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布依族的民间歌曲非常多,包括了抒情歌曲、叙事歌曲、祭祀歌曲、劳动歌曲等多种类型。其中,最著名的有《好花红》《浪哨歌》《姐妹唱支月亮歌》《摆歌场》《要合心嘛自己選》等。这些歌曲通常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为主题,表达人们对家乡、爱情、友谊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布依族音乐主要以民歌为主,音乐色彩包括大调和小调[2]。布依族民歌一般采用四声羽调式、五声音阶,但在部分地区也存在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的形式。一般来说,大多数民歌都是大调,但也有一部分是小调或混合调。总的来说,布依族民歌具有丰富的调式变化和独特的音色特点,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世代歌咏传承下来。在祝酒、迎接宾客或者欢送客人的时候,通常采用明亮的大调色彩;而小调则在对唱情歌的时候使用,音区较为宽广,还可跨八度进行,使整个音乐风格显得大胆开放,演唱者给人的感觉像一个热情开朗、温暖阳光的热恋者,他们将假声唱法演绎得淋漓尽致,情感处理上也极为到位,这种曲调有一种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往往给听众带来一种十分美妙且又有趣至极的感觉。

布依族民歌,除了大调和小调以外,还包括大歌和小歌。布依族的大歌和小歌都是具有多声部结构的歌唱形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大歌有向亲友致意的歌头和歌尾,四句或六句一首,主要用于公众场合,内容比较严肃;而小歌只有歌尾没有歌头,一般只有四句,多用于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对唱场合,歌曲结构较为短小。大歌和小歌也是两种不同的歌唱形式。大歌,因其歌曲内容丰富,词曲结构冗长,顾名思义而被命名为“大歌”,大歌多用于公共场合演唱,比如迎宾送客、婚礼庆典、节日祝福等。小歌则是因为歌曲短小,内容较为简单,歌词偏向生活化,口头语言较多,有点像山歌的形式,所以被大家称之为“小歌”。小歌的演唱形式以男女对唱为主,多为青年男女通过唱歌的形式表达他们当时的情感。

《好花红》是布依族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它的音乐风格融合了汉族和布依族的传统音乐元素。首先,从歌曲的整体结构来看,《好花红》采用了传统的汉族五声音阶和七言四句的结构,这使得整首歌曲呈现出浓郁的汉族音乐特色。然而,它同时也融入了很多布依族独有的音乐元素,例如音阶的灵活运用、节奏的变化以及装饰音的巧妙运用等,这些都使得整首歌曲充满了浓郁的布依族特色。其次,从歌曲的旋律来看,《好花红》采用了流畅而激昂的旋律线,同时又结合了富有跳跃感的节奏变化,使得整首歌曲听起来既富有动感又十分柔美。此外,这首歌还采用了一些极具布依族特色的装饰音,例如倚音、滑音、颤音等,这些都使得整首歌曲充满了独特的布依族风格。最后,从歌曲的歌词来看,《好花红》采用了简洁而富有诗意的歌词,整首歌曲听来既优美又深刻。此外,它也采用了布依族特有的语言特点,例如夸张、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这使得整首歌曲更加生动有趣。

当然,布依族民歌除了大调小调大歌小歌外,还有明歌调和土歌调。明歌是用汉族语言演唱的,布依族的明歌调是一种特殊的民歌形式,它的特点是歌词简单,曲调清晰,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它主要用来表现人们的生活场景、情感表达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大部分明歌调都带有较强的宗教色彩。例如,在春节等节日里,人们会演唱明歌调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土歌是用布依族语言演唱的,也是一种常见的民歌形式,它有着简洁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广泛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一带的布依族地区。这种类型的民歌常常被用作在婚礼、祭祖等重要仪式上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对祖先的纪念,因此也被誉为“布依族的民族赞歌”。歌曲唱腔至少十六拍以上,不超过四十拍,主要依据歌词长短来定,具体的没有明确规定。布依族民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惠水山歌调,惠水山歌调又称好花红调,主要盛行于贵阳、黔南、贵定、安顺、毕节赫章、黔西南等地。好花红堪称贵州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迄今为止依旧被广为流传。

(三)贵州布依族原创音乐作品

这里以《恋恋布依》为例。《恋恋布依》是一首贵州布依族原创歌曲,由东郎张超作词,龙智祥谱曲。演唱者是贵州布依族歌手王兴飞、龙智祥。《恋恋布依》其实是一首“浪哨”情歌。浪哨的意思是谈恋爱,《恋恋布依》表达的就是青年男女在热恋时的幸福情感。演唱的时候,要求歌手把握好热恋中甜蜜快乐的心情。我特别喜欢听《恋恋布依》这首歌,它不仅旋律好听,而且歌词写得浪漫而不失朴实,浅显易懂,能够达到直击人心的效果。歌曲采用的是谐音唱法,用布依族语言来唱,让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布依族文化的淳朴味道和独特韵律。

由此可以看出,布依族的歌曲注重写实,内容几乎都是人们的亲身经历,还有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有趣事情。人们借歌抒情,通过唱歌的这种方式来了解别人、表述内心,相互向对方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增进感情、升华情感,这也是心灵沟通最好的方式。因此,这里的人们相处得融洽和谐,通过音乐来处理他们的内部矛盾,不会蛮不讲理,更鲜见暴力倾向。不得不说,音乐的力量真的很强大,是刚需,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这里也提一下《嘛辽嘞》,它是一首布依族原创歌曲,由布依族音乐人龙智祥作曲、王兴飞作词,共有王兴飞、曹荔莎、韦启军和韦腾荣四位布依族歌手参与演唱。歌词主要讲述布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这首歌运用轻快的节奏和美妙的旋律,展示了布依族的文化和风情,也表达了布依族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这首歌发行以来,曾在布依族多次文化活动中被作为开场歌曲表演,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结语

总而言之,贵州这个神奇美丽且魅力无限的多民族省份,孕育了和储藏着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它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艺术瑰宝。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绚烂多彩,各有各的民族魅力,每一种民族音乐形式都各自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古往今来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首歌,每一种民族语言,每一个民族文化古迹,都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研究带来有益的借鉴和深远的影响,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

注释:

[1]赵书峰:《论赵毅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学术贡献》,《中国音乐》2022年第3期,第3页。

[2]孙婕:《浅谈贵州布依族的民歌艺术特色》,《戏剧之家》2019年第14期,第1页。

张欣越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王 伟 博士,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 )

猜你喜欢

布依族彝族民歌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