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知心 乐知人
2024-03-13路艳
路艳
田青先生《中国人的音乐》一书于2022年7月正式出版,该书向国人推介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的音乐作品,呈现的是中华民族各时期的伟大精神创造。本文从结构特点、内容等对角度重点探讨了该书在篇章结构的独特之处,以及在内容铺排上的音乐人文性叙述之风格。
2022年7月,田青先生的著作《中国人的音乐》由中信集团出版。田青先生多年来一直深耕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传承。他不辞辛劳,多次在重要的学术场合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声,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和专著,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本书的出版让更多人群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人的音乐,使读者在情感上更加贴近,在中国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属于中国人的音乐文化自信。在文风上,通俗易懂而又充满文学意境,引经据典,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读者和研究人员;与此同时,在选择音乐作品方面,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斟酌。整个书稿展现了田先生扎实而敦厚的学识,以及对待传统音乐的深切责任。书中对作品以独特音乐文化视角的透彻解析,读者在阅读时深感畅快淋漓,同时也产生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篇章结构巧妙,史论结合
该书凝结了田先生多年来对传统音乐历史与现状、中国音乐研究思考的重要论述与观点,有学术理论的深度、厚度,体现出先生一贯以来的治学严谨研究态度。在篇章结构的设计、内容的选择、写作文风等方面,均有别于目前已经出版的音乐史论、传统音乐的教材或其他学术著作类。将音乐史、传统音乐、音乐美学、音乐分析等多个学科专业、多重视角和文化語境进行了综合,以乐器、作品、人物、故事等为主线,进行了重组搭配,巧妙地融合,相得益彰。既讲述了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同时又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分类等。
全书选择了25个主题,36首中国古代至近现代经典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体例结构设计上如田先生所言,秉承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维。全书结采用“乐章”的概念,共分为三个乐章,似乎将中华民族几千的音乐历史发展脉络比喻成一部气势宏伟的音乐作品,从远古出发,一路采撷各时期的经典名作,奔涌而至现代,继往开来。
第一乐章乐器与器乐,从上古时期足以证明华夏历史文脉发展的贾湖骨笛到曾侯乙编钟、古琴、古筝,再到中古时期的琵琶、二胡、笙管笛箫;从传承保留唐宋遗音的古老乐种福建南音,到乡野田间展现民俗生活的笙管乐、鼓吹乐、弦索乐;从民间世俗音乐到“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佛教音乐和“仙音飘渺”的道教音乐,无论是乐器还是器乐种类,无不为华夏民族先辈们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先生独具慧眼,在传统音乐繁多的种类中,未面面俱到,而是甄选了各个历史时期在中国音乐史中熠熠闪光、举足轻重的乐器及作品。如古琴曲《流水》、古筝曲《崖山哀》、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管子独奏曲《江河水》、佛曲《行道章》等等,无不彰显中国音乐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民族气节、多元文化融合与借鉴,因而见微知著。
开篇序曲,作者便提出音乐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人类的文明中应该包括音乐的创作,“假如把贾湖骨笛的出现堪称中华文明的第一线曙光,我们的文明史就不仅仅是五千年,而是八千年”,[1]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出土的先民们用仙鹤翅骨制作的骨笛,有的能够吹奏接近七声的音阶,这一发现,把中国音乐的历史往前推进了几千年,而华夏文明的历史又未尝不可?田先生认为音阶并非自然产物,而是人为精神创造“无中生有”之物,当用音阶构成丰富的音乐时,应该就是文明的开始。近代学者胡适认为:“凡一种文明的造成,必有两个因素,一是物质的,包括种种自然界的势力与质料;一是精神的,包括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感情和理想。凡文明都是人的心思智力运用之自然界的质与力的作品;没有一种文明是精神的,也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物质的。” [2]骨笛能够演奏出接近完整的七声音阶,足以说明先民们对精神层面、感情表达的强烈需求,当属人类伟大的精神创造和才智体现。确是开启华夏民族文明之开端,音乐历史之先河。此论断无论在实物论证及精神层面的创造上,若能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则中华文明的历史又何止五千年。
第二乐章民歌与声乐,与其他同类著作比较,民歌的章节多以体裁、地区及歌种的介绍为主线,本书打破了这样一个墨守成规的体例。基于近年来对中国声乐发展现状的思考,通过呈现各民族、各地区色彩斑斓的民歌演唱风格,建立中国民族声乐广义的大范畴,呼吁民族声乐的教学、舞台表演应该打破用一种标准及所谓“科学唱法”,从而禁锢住了歌唱艺术的个性化色彩。多年以前,田先生在央视青歌赛上提出了当前民族唱法中从演唱技术到舞台表演等过于雷同,并将这种标准化的歌唱特点概括为“千人一面 千人一声”,此后在多个场合及论著中进行了批判与剖析。同时推崇原生态唱法,引起了学界对民族声乐的发展、音乐文化多样性以及文化自觉的长期关注和思考。本书从山西河曲民歌、左权民歌、蒙古族长调、新疆木卡姆、侗族大歌、藏族山歌、朝鲜族民谣到戏曲曲艺,勾勒出每一个歌种、曲种、剧种的独特艺术风貌和歌唱特点,似乎都在指向同一个问题:“一个好的艺术教育机制不应该用同一把锉刀把所有的学生的棱角锉掉” [3] “只有各种唱法‘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才能‘美美与共共同呈现中华民族‘百花齐放的无限魅力” [4]。
田先生对民族唱法现状存在的问题向来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纵观民族声乐发展现状至今仍未破解这一难题,声乐教育领域仍不断强调所谓“科学方法”,尤其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歌手,在经过“专业”的训练学习后,民族文化与艺术特性的标识被“同化”,毫无棱角与歌唱艺术个性可言。我国各民族的民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富地方民族色彩的歌唱方法与语言,这些民间的歌唱方法有待民族声乐教学更深入的学习借鉴,保留艺术个性,学习民族音乐语言与歌唱方法,将中国声乐的发展放置在传统音乐的历史维度中,尊重传统与民族习惯,从而丰富中国声乐歌唱语言的表达。
第三乐章新音乐,田青先生认为:“新音乐”是指在西方音乐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与中国传统音乐不同的音乐。这一篇章中阐述了20世纪以后中国音乐的“革故鼎新 面向世界”,从开启现代音乐教育开端的“学堂乐歌”,到左翼音乐家田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光未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贺录汀与《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乔羽、刘炽的《我的祖国》到中国经典民族歌剧《白毛女》。这些作品在近现代中国音乐史上的不同时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在很多的音乐史学著作、教材中重点提及。不同于其他同类著作,每一部作品既有对创作历史背景完整的介绍,个别作品追溯到所有的参创人员,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蝴蝶是如何飞起来的”,爬梳了作品从雏形到定形的整个历史过程。最后对百余年来中国新音乐的发展路径进行整体评述,及未来民族新音乐的发展指出方向:“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虚心学习世界所有民族的优秀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充分实现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5]
二、以音乐人文性为叙述主线
该书在音乐作品、历史、题材、体裁的论述中,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在传统音乐领域内深耕细作的学术研究风格,在发表的论文著述中均可见他一贯的叙事文风,语言平实却掷地有声。本书中更像讲故事一般把中国音乐历史传统及近现代以来能够代表中国人、华夏民族文化的精神、信仰、灵魂、节操的乐人、乐事、乐论等向大众娓娓道来,博古通今,用三个篇章巧妙贯通,而非知识点堆砌铺陈。又如长者般的谆谆教诲,不辞疲惫,把中国音乐的故事讲好,交代好,有温度,有情怀,极大地激发阅读者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同时,对一些学术性概念尽量进行通俗化的讲解与注释,兼顾了学术性与通识性。
(一)乐人
如书名所示,“中国人的音乐”,作者认为:“音乐是人创造的,是人聆听的,是人的情感与思想的凝聚与升华”,[6]所选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对历史的追溯与考证,挖掘创作与表演者背后的创作历程与故事,均让读者对整首音乐作品顿时心生敬畏之情。作品不再是简单的乐谱音符呈现或者直观的音响感受,而是真正能够激发欣赏者内在的情感共鸣与审美体验。如蒙古族民歌手阿拉坦琪琪格凭借長调《金色圣山》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非遗”保护先行者、作曲家田丰常年默默耕耘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传习传承事业而倾其所有;为弘扬新疆地区音乐,弘扬木卡姆奉献一生的汉族音乐家周吉,用灵魂与生命在歌唱的山西左权盲人宣传队的民歌手们,他们的故事,他们对待艺术的执著,彰显出音乐人的纯真质朴的情怀与高尚的艺术情操。
本书中宋代的文人姜夔创作的自度曲,称之为最“靠谱”的宋朝歌曲,深入剖析了姜夔创作的声乐作品的历史价值与意义,同时也揭开了“姜白石乐谱之谜”的破解过程。
中国传统音乐在1840年以后逐渐遭遇了西方音乐的猛烈冲击,随着西学东渐思潮的出现,20世纪初,中国近代以来的音乐家们努力探索中国音乐未来发展之方向。学堂乐歌作为近代“新音乐”的开端,对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影响深远,奠定了专业音乐教育在理论、思想及音乐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先生对学堂乐歌的代表音乐家李叔同的介绍较之同类著作比,不仅从艺术家的身份,也强调了作为高僧“弘一法师”对佛教文化的宣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
民间音乐家是中国传统音乐能够绵延千年,赓续传承的核心力量,传统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他们身上汇聚着各民族人民的集体智慧,贡献不可磨灭。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群体,传统音乐的发展虽经历过坎坷磨难,依然留下来不胜枚举的优秀作品。如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间音乐家阿炳,该书不仅从历史学的角度梳理了阿炳艺术成长的经历,《二泉映月》及其他作品的采录过程,更高度评价了音乐学家们的历史贡献,史论结合,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人文故事与史实。
(二)乐事
近代历史上,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音乐家们以保家卫国的热血与激情化作音符,以音符当做武器,借助音乐作品的力量鼓舞、激发整个民族的战斗力,保家卫国,起到了前方战线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与作用。在第三章“新音乐”中介绍了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后故事及作为国歌在几年前撤侨行动中化身为中华儿女身份识别的护身符;冼星海用六天时间创作出来的表现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民族情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过程的历史追溯与还原,歌曲《我的祖国》词曲创作历程等等,陈述作品背后的细节。
中国音乐历史悠久,体裁种类繁多,人类文明史上也属罕见,若在一本著作中详尽介绍,实属难事。一些重要的乐器、乐种,充分体现出在中华民族音乐发展历史上,文化交流、融合互相借鉴的历程,音乐作品的选择也以家国情怀的民族气节的书写与抒发为主,力图纠正人们对中国音乐的一种误解,即多为抒发个人情感、自然抒怀、风花雪月的作品。一首满怀家国之情的古筝曲《崖山哀》,深刻解析了该作品历史背景,讲述南宋末,忠臣护孤,皇帝投江民众追随殉国的感人故事,以此作品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
每一首伟大不朽的中国音乐作品,背后都蕴含着音乐家纯真质朴的民族情感,民歌的“真”与“情”,词曲作家们的胸怀天下、情系家国的艰辛创作历程,背后的故事,亦或是人生遭遇、经历的不可言说之表达。本书中均以史实为依据,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力图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人的情感、审美与思维,立体呈现在中国人的音乐作品中。
结语
“凡音之起,由人心也”,如田青先生所言“乐可知心”,本书以人文历史的叙述方式,向国人推介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的音乐作品,呈现的是中华民族各时期的伟大精神创造。“唯乐不可伪”,华夏民族音乐历史的厚重,音乐作品中所诠释的民族集体审美心理与民族记忆可谓“乐可知人”。中国音乐,从古至今,浩瀚如烟,任何一本著作都无法将其穷尽,本书以“落一叶而知秋,饮一瓢而知河”的视角,领略中国音乐各时期的艺术精粹,彰显国乐之大美。音乐不仅与时代相通,也与个体相通,因此,如先生所言:“懂得了中国人的音乐,也就懂得了中国人、懂得了中国。”[7]同时,“每一个民族,都应该为自己的文化自豪,这种自豪感,永远是团结、凝聚、唤起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最核心的东西。”[8]这种自豪感就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继承传统、开创未来的精神来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注释:
[1]参见田青:《中国人的音乐》,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7月第1版,第5页。
[2]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载《现代评论》1926 年第 4 卷, 第 83 期。
[3][4]参见田青:《中国人的音乐》,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7月第1版,第107页。
[5]参见田青:《中国人的音乐》,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7月第1版,第284页。
[6][7]参见田青:《中国人的音乐》,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7月第1版,引子:xv。
[8]田青:《聆听母亲的心跳》,人民日报文艺观察,2016年11月4日。
路 艳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在读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