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甜饮料真有那么难
2024-03-13刘少伟
刘少伟
现在,很多人平日里奶茶、果汁等甜饮料不离手,虽然不饿,但就是想吃甜的;虽然不渴,但就是想喝甜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很多人想通过吃甜食来缓解不良情绪,寻找短暂的释放,之后又因吃下太多甜食陷入后悔、自责的漩涡,进入恶性循环。
更严重的问题是,当一个人习惯频繁地摄入高糖食物后,每次总是要吃更多更甜的食物,才能获得跟之前一样的满足感。事实上,糖瘾难戒并不是因为一个人缺乏意志力,而是因为糖瘾本质上是一种神经紊乱。
高糖食物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激活神经元,释放多巴胺。多巴胺的释放会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或奖赏的效果。当我们吃糖时,大脑会想起上次吃糖时那种甜甜的味道,于是分泌多巴胺,并期待下次继续这样做。长此以往,我们吃同样的糖,就已经得不到同样的快乐了,需要吃更多的糖来获得相同的感受。这就是“多巴胺抵抗”,类似于胰岛素抵抗。所以,仅靠意志力控制自己不吃糖,可能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作用,但很难长期坚持,這就是戒糖比较难的原因。
糖瘾带来的危害
糖是我们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摄入过多的糖,会对身体造成不小的危害。
1.龋齿。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高频饮用含糖饮料与儿童牙齿损伤、牙痛、龋齿等口腔问题有关。
2.超重肥胖。特别是含糖饮料,饱腹感较弱,喝含糖饮料不会减少其他饮食的摄入,还会刺激食欲,让人吃得更多,引起体重增加,甚至超重肥胖。
3.糖尿病。长期摄入含糖饮料会增加血糖负荷,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和炎症,最终引发糖尿病。
4.心血管疾病。甜食伤“心”。研究数据显示,每天喝一杯含糖饮料(约350毫升)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是不喝者或少喝者的1.19倍,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是1.21倍。每天摄入超过两杯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可增加31%。
5.痛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都喝含糖饮料的人患痛风的风险比少喝者高出75%。
6.骨折。过多摄入碳酸饮料会对儿童的骨密度产生不利影响。每天饮用两杯以上的含糖饮料,与绝经后女性髋部骨折的高风险有关。
7.癌症。每天仅喝100毫升含糖饮料,总患癌风险就会增加18%。最易诱发的是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我们该如何减糖
政府层面
建立健康标识制度
新加坡实施含糖饮料分级制,用类似“红绿灯”的标识,把饮料分成A、B、C、D四个等级,消费者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所选饮品是否健康。这也符合目前饮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即向健康饮品的方向发展。
对含糖饮料征税
对含糖饮料征税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减糖举措。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英国、墨西哥、美国等,已经开始对以软饮料为代表的含糖食品征税,或采取其他干预措施。
个人层面
重建大脑奖励系统
我们可以试着重新激活自己想要的大脑奖励系统,比如重复地获取新鲜食材,仔细品味;重复地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做喜欢的运动,而不是喝含糖饮料。重复做这些,会让你记住这个循环,逐步改变大脑的奖励系统,助你慢慢脱离糖瘾。
选择递进式减糖法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含糖量的食物,逐渐从高糖食物慢慢转化到低糖食物。比如爱喝咖啡的人可以喝含糖、含奶咖啡,再慢慢转化到喝纯咖啡。
避免情绪化进食
人有某些情绪时,会特别想吃某些食物,尤其是高糖、高脂食物。如果发现自己正在靠吃东西来发泄情绪,那就不妨先尝试一些正确的情绪疏解办法,比如看书、跑步。
减少精加工食品
选择低脂的碳水化合物,如粗粮、全麦面包、玉米、紫薯等饱腹感强的食物。多吃蛋白质,减少饥饿感,提高基础代谢。学会看配料表,不主动喝含糖饮料,尽量选择新鲜水果或是含有天然甜味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