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恕干预对新生宽恕水平的影响研究

2024-03-12李玥赵珂瑜赵海滔

科学咨询 2024年1期
关键词:团体总分辅导

李玥,赵珂瑜,赵海滔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650607)

宽恕是指冒犯行为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立个体之间,该行为产生之后,被冒犯者出现对冒犯者的亲社会动机的转变过程,也是被冒犯者对冒犯者的反应由消极转向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1]。国内外一系列研究均表明宽恕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且国外已有大量研究采用了宽恕团体辅导干预的方法,且其应用价值也越来越多地被证实,国内则仅有少量的研究运用宽恕团体辅导干预的方法来考察其积极效应[2]。McCullough和他的同事把宽恕的影响因素总结为以下4类:人格和个体差异因素;受害者与冒犯者之间的关系;特定的冒犯情境;社会认知因素[3]。

相较于普通院校学生,职业院校学生攻击性事件发生更普遍,职业院校新生新进入学校,存在不适应问题会导致攻击性增加,因此降低职业院校攻击行为对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5],有研究表明宽恕干预对攻击性有较好的干预作用[6-7],采用宽恕团体辅导干预供给性是有益的尝试。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运用《人际侵犯动机量表》(TRIM-12)问卷对2022级高职一年级新生同专业班级两个班138名学生开展调查,数据分析剔除问卷调查时间少于300s的无效问卷5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33份,其中男生72名(平均年龄为18±1.32岁),女生为61名(平均年龄为18±0.94岁),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6.37%。选取得分排名前15%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平均年龄为18.3±0.6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18.1±0.86岁)分别10名,每组配对男生5名、女生5名。

(二)研究工具

1.宽恕可能性量表:该量表为Rye和Mark等人编制[8],共10 个项目、10个冒犯情境,修订后删除项目9,本研究共9个项目,被试想象自己身处情境时宽恕冒犯者的可能性。量表5点计分,1为“根本不可能”,5为“非常有可能”,本研究中量表Cronbach's α为0.83。

2.宽恕倾向量表:该量表为Brown 编制[9],用来考察倾向性宽恕的个体差异,被试回答需要回答过去被冒犯时出现的典型反应。量表共4个项目,7级计分,1为“非常不同意”,7为“非常同意”,所有项目上得分的总和即为该被试宽恕倾向性的分数,得分越高表明宽恕的倾向性越强,其中3、4项为反向计分项,本研究中量表Cronbach's α为0.73。

3.宽恕态度量表:该量表为Brown编制[9],量表将宽恕视为一种美德或者优良品质的程度(不考虑事实上是否践行宽恕行为)。量表共6个项目,7 级计分,1为“非常不同意”,7 为“非常同意”,所有项目上得分的总和即为宽恕态度分数,得分越高被试对宽恕越持肯定态度,本研究中 Cronbach's aα为0.78。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具体研究设计如下。

(一)组队与前测阶段

本阶段主要目的是成员与指导员之间相互认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测量未干预前的学生宽恕水平。共进行2 次团体辅导干预,每次40 分钟,共80 分钟。该流程通过暖身破冰、签订契约等方式组建辅导团队,前测环节则运用《宽恕倾向量表》《宽恕态度量表》测量实验组、对照组的宽恕水平。

(二)REACH 宽恕干预阶段

本干预设计理论参考Worthington的REACH宽恕干预模型[10],Worthington建立的宽恕干预模式共由五个环节构成,五个字母分别代表了宽恕干预的某一环节。本研究采用封闭式结构性团体辅导对实验组实施干预,对对照组实施普通心理健康教育,两组均为每周2次,每一次辅导为40分钟,共8次。

宽恕团体辅导设计见表1。具体干预设计如下:

表1 干预方案内容简介

1.Recall(回忆)阶段

本阶段主要回忆与伤害事件相关的感受、想法和行为,了解伤害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本阶段通过“心中那块小石头”活动请成员回忆做问卷时回忆的冒犯事件及感受,通过观察、与小石头互动直观的感受再次回忆伤害事件及伤害事件的感受。本阶段共进行2次团体辅导干预,每次40分钟,共80分钟。

2.Empathy(共情)阶段

本阶段从侵犯者的视角体会侵犯者当时感受和想法,思考侵犯发生的情境性因素,对侵犯者产生共情。本阶段通过结合合理情绪疗法开展“宽恕是一种选择”活动,解释宽恕的概念、情绪ABC理论,并运用紫色手环活动对不合理情绪的识别进行训练,改善认知;开展共情技能训练,通过“换一种眼光”活动,训练换位思考的技能。本阶段共进行2次团体辅导干预,每次40分钟,共80分钟。

3.Altruistic(利他行为)阶段

本阶段回忆体会被别人宽恕时的经历和感受,促使自己意识到谁都可能犯错,产生对宽恕者的感恩之情并出现利他行为。本阶段通过观察核桃、彩纸重建、分享感受,让成员建立新的信念:每个人都不完美,知觉到自己对他人的伤害,从而产生利他行为的动机。本阶段共进行1次团体辅导干预,共40分钟。

4.Commit(承诺)阶段、Hold(保持)阶段

本阶段对即将实施的宽恕进行承诺,可以告知他人也可以是对自己的承诺;保持宽恕,维持宽恕带来的改变。本阶段通过回顾几次辅导的成果、做出宽恕承诺、再次训练宽恕的方案巩固团体辅导的效果。本阶段共进行2次团体辅导干预,共80分钟。

三、研究结果

(一)实验组对照组宽恕描述性统计及干预前的同质性分析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宽恕可能性、宽恕倾向、情境性宽恕、年龄进行同质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在宽恕可能性总分(t=-0.20,p=0.84>0.05)、宽恕倾向(t=-0.13,p=0.90>0.05)、情境性宽恕(t=0.38,p=0.97>0.05)、年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干预前是同质的。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实验组、对照组宽恕描述性统计及干预前的同质性分析

(二)干预效果量化分析

1.干预对宽恕可能性、宽恕倾向、宽恕情境的效果分析

实施干预后,对实验组、对照组后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宽恕可能性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宽恕可能性总分(t=3.89,p=0.001<0.05),实验组宽恕倾向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宽恕倾向总分(t=4.97,p=0.000<0.05),实验组宽恕态度总分与对照组宽恕倾向总分差异不显著(t=1.93,p=0.069>0.05)(见表3)。说明宽恕团体辅导干预对宽恕可能性、宽恕倾向的提升效果明显,但对情境性宽恕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2.干预对宽恕总分的效果分析

将宽恕可能性、倾向、情境总分求和,得到宽恕总分,对实验组、对照组后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宽恕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宽恕总分(t=5.31,p=0.000<0.05)(见表3)。说明宽恕团体辅导干预对被试宽恕的总体提升水平效果明显。

(三)干预效果质性分析

对干预效果产生的原因、干预有效手段、干预效果持续时间进行了解,通过编码和关键词提取分析访谈资料。分析显示,宽恕团体辅导干预效果有效且效果稳定。其中,将“变得更好”“有效果”等词语整合为“有效”类属;将“持续”“稳定”等词语整合为“稳定”类属。

干预有效手段有两种: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其中,将“想法”“认识”等词语整合为“认知干预”类属;将“行为”“活动”“不像以前那样做”等词语整合为“行为干预”类属。

四、研究结论

1.REACH宽恕干预模型设计团体辅导,能显著提高被试的宽恕可能性、宽恕倾向水平,但对宽恕情境的影响不显著.

2.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可能对宽恕水平的提高有积极影响。

五、讨论

本研究主要通过REACH宽恕干预模型设计团体辅导,通过实施R-Recall(回忆)、E-Empathy(共情)、A-Altruistic(利他行为)、C-Commit(承诺)、H-Hold(保持)五个阶段[10],能有效提高被试的宽恕可能性、宽恕倾向水平,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主要采用认知干预、行为提升被试的宽恕品质,因此,更容易改变被侵犯的宽恕可能性、宽恕倾向,对减少被侵犯行为有一定有益作用。但REACH宽恕干预模型设计团体辅导,不能有效降低情境宽恕水平,这可能是由于不涉及联想对特定事件、特定个人的宽恕态度,因此情境性的宽恕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本研究执行效果分析显示,REACH宽恕干预模型指导下团体辅导的团体辅导主要有效手段可能是认知干预、行为干预,但其机制为何,如何提升不同情境下的被试的宽恕水平,都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思考并通过方式实证。

猜你喜欢

团体总分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