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体验视角下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比较研究

2024-03-12肖婉季一木

现代教育技术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习体验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

肖婉 季一木

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对于促进在线教育优质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在线开放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实践应用中存在课程完成率低、学生参与度低、学习体验差等问题,亟须重视在线开放课程质量研究,以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为了解国内和国际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文章基于学习体验视角,首先对20门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评论进行文本挖掘,揭示其学习体验的八大构成要素;然后文章从感官体验、内容体验、情感体验和价值体验四个维度对其进行整体比较,并从素质类课程、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三个方面对其内容体验与体感体验进行了特色分析。文章通过多维度及多层次比较研究,从学习体验视角揭示了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的共性和差异,以期为我国在线课程的质量提升和国际化传播提供实证参考。

关键词:学习体验;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MOOC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24)02—0081—09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24.02.009

一 问题提出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变轨超车的“教育新基建”[1]。当前,国内外已建设了一批成熟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如国外的Coursera、Udacity、edX,以及我国的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爱课程等,这些平台纷纷上线了诸多门类、不同学科的丰富课程,极大地满足了各类学习者的广泛需求。然而,在线课程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实践应用中出现课程完成率低、学生参与度低、学习体验差等问题[2][3][4],因此如何提升在线课程质量成为教育研究者持续关注的重点话题。目前,学界对在线课程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种路径:以专家评审为主、以机构自查为主、以学习者调查为主[5]。其中,专家评审和机构自查是基于标准的、阶段性的、权威主导的评价[6],通过自上而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在线课程的内容、资源、平台等多个维度进行质量评估;学习者调查则基于学习体验视角,从学习者对在线课程环境、学习活动、学习交互等多方面的感知来评价在线课程质量[7],从而“反推”在线课程应如何设计以满足学习者的真实需求。当前,我国对专家评审及机构自查的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研究较为成熟,为系统全面地指导在线课程的整体设计、开发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而学习体验视角下的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研究则相对不足,且主要局限于本土学习者。然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者对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的感知共性和差异,可以探寻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的核心特征,为实现面向主体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促进我国在线课程的国际传播奠定基础。因此,本研究尝试从学习体验视角,通过多维度多层次比较,探究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在线课程的提升优化和持续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问题

学习体验是学习者对在线课程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感知与情感反应,包括对在线课程环境、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效果等要素的主观心理感受[8],它不仅从主体视角反映了课程质量及实际效果,也间接映射了学习者的内在需求,能够反向赋能在线课程的优化设计[9]。因此,本研究聚焦于学习体验,对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比较研究,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①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体验构成要素比较。学习体验是学习者内在状态(如需求、动机、情感等)、学习平台(如操作难易度、界面清晰度等)以及教育者(如教学活动组织、讲课风格等)相互作用的产物[10],从整体视角探寻在线课程学习体验的构成要素尤为重要。那么,学习者对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感受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有何共性和差异?

②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不同维度学习体验特征比较。学习体验是学习者对在线开放课程感官、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主观感受,需要多维度、分层次对学习体验进行深入剖析。那么,在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中,学习者在不同维度的学习体验有何共性和差异?

③不同类型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体验特征比较。在线开放课程涉及领域众多、学科广泛,学习者对不同领域或学科在线课程的体验可能存在差异,明确这些差异有助于针对不同在线课程类型进行特色设计。那么,在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中,学习者对不同类型课程的学习体验有何共性和差异?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学习者视角下的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为对象,具体筛选标准包括:①以中外知名在线课程平台中国大学MOOC和Coursera平台作为案例来源;②在线课程的选课人数反映了其应用规模和吸引程度,课程评分反映了学习者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和质量评价,将两者作为典型案例选取的参考指标;③选取的典型案例尽可能覆盖多个学科。综上,本研究分别从两个平台选取了2022年10月选课人数前十名、总课程评分不低于4.0,涉及多个学科的课程(合计20门),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对课程案例的学习者评论进行研究,数据来源的依据为:①课程评论直接反映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直观感受;②课程评论汇聚了各地区、多时段的学习者,有利于通过学习者群体大数据实现对课程的客观画像。本研究利用“八爪魚”对以上20门课程评论进行爬取,获取中国课程评论72397条,剔除无效数据后为72140条,提取词汇约80.5万;获取国外课程评论数据74632条,剔除无效数据后为73724条,提取单词约105.6万。

为了实现对文本的内容解读与量化比较,本研究借助KHCoder软件[2]进行数据分析:首先,将中、外课程评论数据分别导入KHCoder软件。然后,利用词频分析、语境分析、编码分析、聚类分析、交叉分析、应分析进行处理。具体来说,通过词频分析发现课程评论中被学习者频繁提及的词汇,揭示学习体验的重点内容;利用语境分析将词汇回归于原文语境以进行理解和核验,避免对学习体验的浅层理解;编码分析可以实现意义相近的词汇、同一意义层面词汇的主题建构,进而更加抽象地分析学习体验;聚类分析、交叉分析、对应分析则可以实现编码和课程变量的关系建构,从而揭示不同课程变量(如课程类型)下学习体验的差异。

三 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体验构成要素比较

为了从学习者视角探究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体验的构成要素,本研究对课程评论进行词频分析、语境分析和编码分析:首先,利用KHCoder工具分别对中、外课程评论进行词频分析,各提取出前20个名词高频词[3],来呈现学习体验的重要内容。接着,利用语境分析查看高频词所在语境的含义,实现对高频词的还原式及情境式理解。然后,利用KHCoder的编码规则对高频词进行主题编码[4],建构学习体验的构成要素。最后,本研究得出授课教师、知识内容、学习基础等八个学习体验构成要素。此外,本研究还利用KHCoder编码统计功能,对各主题编码进行频率计算,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中外课程学习体验的共同构成要素包括授课教师、知识内容、学习基础、学习资源、时间投入、学习收获。首先,授课教师和知识内容均排名前二,中国课程的授课教师占比最高,国外课程的知识内容占比最高。其次,学习基础和学习收获占比也较高,反映了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的清晰性和目标的明确性。进一步对高频词的语境进行分析发现,中外课程在学习基础、时间投入两个要素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易于学习、有效学习是学习者的主要诉求,说明学习成本投入的评估是学习者考察在线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再次,中国课程注重教师讲授的条理性、对问题的解答,以及提供实例和练习以促进理解;而国外课程凸显了教师的语言表达特色,关注概念的阐述和主题的设计,重视教学材料的提供和课程作业的布置,使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此外,在中国课程中,学习者关注课程的教学设计;而在国外课程中,学习者比较注重课程平台支持及工具应用。综合以上比较可以发现,中国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主要为基于良好教学设计的、强调教师讲授引导的、以教为主的在线课程,而国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主要为具有丰富知识内容的、依托资源材料支持的、以学为主的在线课程。

四 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不同维度学习体验特征比较

为了解学习者的不同维度学习体验有何共性和差异,本研究基于学习体验维度框架对课程评论进行词频分析、语境分析和编码分析。已有研究从不同理论视角提出了学习体验维度模型,如安哲锋等[11]基于用户体验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MOOC学习体验模型,包括感官体验、行为体验、情感体验及实用价值体验四个方面;黄璐等[12]提出了包括感官层、功能层和精神层三个维度的在线课程学习者体验模型,并着重分析了课程内容对学习者功能层和精神层体验的满足。参考上述研究成果,本研究设计了包含感官体验、内容体验、情感体验和价值体验的学习体验分析框架。由于在线课程内容是学习体验的重要维度,本研究参考闫寒冰等[13]提出的学习者在线课程内容感知框架,设计了内容的难易性、丰富性、新颖性、趣味性、实用性、清晰性、透彻性、权威性、生动性、启发性十个指标。此外,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层次性[14],为了更细粒度地展示学习者情感体验的内容,本研究从认可度、愉悦度、感激度三个层次进行分析。综上,本研究建构的学习体验维度框架、内涵及指标如表3所示。

首先,利用KHCoder工具分别对中外课程评论进行词频分析,各提取出前500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高频词[5]。然后,基于本研究建构的学习体验维度框架,利用KHCoder编码规则,分别对中外课程前500个高频词中涉及学习体验各维度、各指标的词汇进行主题编码,形成编码文件[6]。建立编码文件后,利用KHCoder进行编码统计分析,得到中外课程各体验维度及具体指标编码占比,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中外课程的内容体验和情感体验占比较高,其次为价值体验,感官体验占比较少,说明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深层学习体验;中国课程情感体验的占比高于国外课程,国外课程感官体验和价值体验的占比明显高于中国课程,说明中国课程能激发学习者的情感强度,国外课程则更重视学习者的感官刺激和价值获得。从内容体验的具体指标来看,难易性在中外课程中均居榜首,丰富性也占较大比重,说明是否易于学习、内容是否丰富是在线学习者考虑的关键因素。从各指标占比多少来看,中国课程更关注课程内容的清晰性、透彻性和生动性,三要素均与教师对内容的讲授直接相关;国外课程则更关注内容的丰富性、权威性和启发性,更反映出课程内容的内在质量。此外,在编码过程中,国外课程评论中出现了设计指标以外的重要高频词汇,如engaging、relevant、challenging、interactive、accessible,反映了在线课程内容的互动性、相关性、挑战性、易得性在国外课程内容体验的重要性。综合来看,中国课程在内容体验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以教师为媒介对知识内容的讲解传达;而国外课程更注重课程内容本身质量,旨在通过资源支持和参与互动激发热情、启发思维。从情感体验的层次来看,认可度在中外课程中占比均为最高。进一步分析语境可以发现,中国课程的认可度主要集中于对教师的肯定和赞赏,而国外课程表现为对内容质量的认可。同时,国外课程中学习者在愉悦度和感激度层面的情感体验比中国课程更强,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学习中的愉悦感、满足感、享受感,以及对授课教师、课程团队、课程平台的感谢,并乐于将课程推广给其他学习者。综上说明,授课教师是中国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的灵魂,高质、高效的授课受到了学生的高度好评,而国外课程更注重调动学习者的热情和愉悦感。

五 不同类型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体验特征比较

为探究不同类型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体验的特征与差异,本研究基于学习体验的四个维度特征,采用KHCoder对中外10门课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外课程均可聚为三类,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可将其概括为素质类课程、基础类课程及专业类课程,如表5所示。

为了发现这三类课程在学习体验维度上的具体差异,本研究根据聚类结果分别在KHCoder中外项目中设置课程类别变量,然后将不同维度学习体验的主题编码与课程类别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并生成气泡图,结果如图1、图2所示[7]。图1和图2的相似之处在于:中外三类课程中,内容体验和情感体验的主题气泡均较大,说明这两个维度是所有类型课程学习体验的核心内容;中外素质类课程价值体验维度编码颜色最暖,说明这类课程的核心在于提高学习者的知识获得感,让其感受到所学知识对学习、生活的实际价值。但是,中外不同类型课程在内容体验和情感体验两个维度的气泡颜色分布相差较大,说明其具体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为探究差异,本研究分别将中外课程内容体验和情感体验各个指标的主题编码与课程类别变量进行对应分析,結果如图3、图4所示。图中的虚线交叉点为原点,方框为课程类别变量,圆圈为课程特征主题编码,箭头虚线为向量。在对应分析图中,可以通过角余弦法分析不同变量或类别之间的伴随性。以探究中外素质类课程的内容特点为例,分别由原点向课程类别变量、内容体验主题编码做正向量,若某主题编码正向量与课程类别变量正向量夹角越小,表示该主题编码与该课程类别伴随性越高。可以看出,在内容体验方面,中国素质类课程的内容特征为实用性、生动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新颖性,国外素质类课程的内容特征则为实用性和启发性,在内容生动性、趣味性及新颖性上的表现稍逊于中国课程。同理,中国基础类课程的内容特征为丰富性,而国外基础类课程的内容特征为权威性,两者表现出较大差异。对于专业类课程,中国课程的内容特征为清晰性、透彻性及难易性,国外课程也表现出这三个特征,同时在丰富性、生动性、新颖性和趣味性方面表现较强。在情感体验方面,中国素质类课程给学习者带来的愉悦感较明显,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中表现为认可和感激;在国外课程中,素质类课程给学习者带来的愉悦和感激较多,基础类课程更易获得学生的认可,而在专业课中学习者情感体验相对不明显。

六 结论与启示

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体验的构成要素,比较了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体验的共性和差异,可以为面向主体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1 结合受众社会文化的心理差异,加强参与性与互动式在线教学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突出教师讲授和教学设计,而国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则更强调知识内容提供和平台工具支持。这不仅体现了中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本身的特点,也反映出受众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差异,可以为我国在线开放课程迈向国际化共享、传播和发展提供参考:首先,转变教学设计理念,将以教师为中心的在线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学习,借鉴通用学习设计理念,通过丰富性的呈现方式、多样化的参与方式和多类型的学习方式,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15]。其次,继续发挥我国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讲解的优势特色,加强教师在互动性和参与性上的引导作用,激发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在热情和挑战欲望,引导其进入沉浸式学习,获得心流体验。

2 基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特点,优化在线开放课程的教法设计

研究发现,学习者对中外素质类、基础类以及专业类课程的内容体验存在较大差异。素质类课程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启发性、生动性,基础类课程注重内容的丰富性、权威性,而专业类课程则强调内容的清晰性、透彻性、难易性。一方面,这体现了不同类型课程内容的独特性,需要进行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教法设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体验。例如,针对专业类课程,教学应重视知识讲解是否清楚透彻,知识传达是否易于理解吸收;而对于素质类课程,教学应强调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启发作用,如对于学习者视野提升、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生活体验等方面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这也揭示了在线学习者的不同学习动力,并表现出与教育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即既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力资源,也为个人追求生命的繁盛和有价值的生活做准备[16]。因此,进行在线开放课程设计时,需要明确课程目标与内容定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3 丰富情感体验的层次及类型,优化在线开放课程的情感化设计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能够有效唤起学习者的情感体验,但在情感层次上相对单一,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的认可;国外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则更能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情感,如愉悦、感激等。由于学习情感体验的不同层次对调控行为动机、调节行为过程、调整行为结果发挥着合力作用[17],因此应尽可能调动学习者多个层次的情感体验。此外,从不同类型课程的情感体验来看,中国专业类课程情感体验较强,而国外素质类课程情感体验更为明显。分析发现,专业类课程更突出教师讲解的作用,而素质类课程更强调知识内容的价值,说明中国课程在情感体验的激发上主要与授课教师相关。但由于在线课程中教学和学习时空的分离,容易造成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疏离”[18],需要将情感化设计融入在线课程的整个过程,以增强学习者的情感投入和情感联结。同时,由于在线开放课程中的情感体验是在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课程资源、授课教师等多种体验对象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应将情感设计融入各个要素,从而丰富学习者的情感体验类型,加大情感体验强度,提升情感投入程度。

参考文献

[1]李运福,周效章,杨晓宏.面向主体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优化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22,(1):104-110.

[2]毛雁冰,李心羽,赵露.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在线教育质量提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2,(9):38-42.

[3]刘倩,李颖.主动选择:在线课程“高辍学率”的积极理解——基于学习者投资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1,(4):45-52.

[4]汪玉峰.在线课程讨论环节“低参与率”现象的积极理解与应对——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2,(5):47-52.

[5][6][13]闫寒冰,段春雨.面向学习者感知的在线课程内容質量分析框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5):95-103.

[7][8][9]刘斌,张文兰,江毓君.在线课程学习体验:内涵、发展及影响因素[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90-96.

[10]Albers M J. Communication of complex information: User goals and information needs for dynamic web inform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2004,(1):15-26.

[11]安哲锋,张峰峰.MOOC学习质量立体模型的构建研究——基于学习者体验视角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8,(6):18-23.

[12]黄璐,裴新宁,朱莹希.在线课程内容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新探——基于学习者体验和知识付费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20,(1):104-112.

[14][17][18]李同同,谭多宁,谭绍华.在线学习情感体验的维度、特征及其作用机制[J].成人教育,2022,(10):63-70.

[15]王志军,余新宇.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要素、理念模型与过程模型[J].开放教育研究,2022,(3):81-92.

[16](美)凯瑟琳·埃尔金,李雁冰.教育的目的[J].教育发展研究,2016,(18):1-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High-quality Open Online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Experience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open online cour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online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ower. However, the current quality of online open courses is uneven, leading to issues such as low course completion rates, low student engagement, and poor learning experienc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It is urgen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research of online open cour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high-quality online open courses, this paper firstly explored the texts of 20 high-quality online open courses review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revealed the eight components of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Then, the paper made an overall comparison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sensory experience, content experience,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value experience, an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content experience and somatosensory experience from the aspects of quality courses, basic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Through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level comparative research, this paper revealed th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high-quality online open courses in China and ab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experience, expecting to provide empirical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online courses in China and their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Keywords: learning experience; high-quality;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

猜你喜欢

学习体验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基于CRP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契合感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