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养生学“卓越医生培养计划2.0”的探究
——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卓越医生培养实践为例

2024-03-12田维毅黄书婷王冠英曲婉莹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2期
关键词:养生学卓越中医药大学

张 震 程 茗 田维毅 黄书婷 王冠英 曲婉莹 张 杰 曹 峰

(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2018年4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1]。本意见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新形势要求下而出台的最新指导意见。自意见发布以来,国内学者针对卓越医生的内涵建设、改革实践、课程设置及人文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2-3]。中医养生学是2016年获批的五年制中医学临床类专业,2022年国内第一届本科生毕业,目前中医养生学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上仍需根据专业特色进行探索。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在2017年获批,未来在专业培养上,需紧跟国家“卓越医生培养计划2.0”的脚步,培养高层次的、能适应国家医学需要的优秀医学人才。

1 卓越医生培养计划2.0主要内容

1.1 卓越医生

“卓越”在汉语释义中指杰出、超出一般水平。在中医学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卓越医生在于培养以胜任岗位需要为目标的优秀医学人才。因此,卓越医生可按《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通用标准》定义,即在临床技能、医疗服务、职业素养、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人际沟通能力及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具备卓越才能。临床能力包括临床思维、分析综合、临床决断、临床治疗和临床技能等。国家政策文件明确规定,卓越医生主要经由“5+3”培养模式培养,旨在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高水平医师,即大量优秀医学人才参与医疗体系改革(5+3临床人才培养模式)。

1.2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一般特性,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备科学性,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4]。在中医学院校的教育体制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经历从医学生到合格医生再到卓越医生的转变。医学教育模式是一个系统整体,由多个要素组成,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考核评价机制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有机的教育模式。对于中医学临床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设计一个既满足中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又能体现医教协同的模式优势,这成为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3 国家政策分析

卓越医生培养计划2.0意见总体思路中,强调通过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的方式来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医学人才。目标要求是在五年内,全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以“5+3”为主体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医教协同育人机制。

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方面,提出了六大举措来培养大批卓越医学人才:一是加强德医双修;二是建设一流医学专业;三是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是推进医教协同育人;五是打造医德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六是培育医学教育质量文化。六大举措旨在全方位、全周期推动医学教育的变革。

2 中医养生学“卓越医生”培养现状

2.1 中医养生学专业发展现状

2017年7月25日《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教高〔2017〕5号)中明确提出,鼓励高校开设中医养生专业,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5]。贵州中医药大学在2017年申报中医养生学专业并成功获批,2018年招收第一届中医养生学专业学生,是继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南京中医药大学之后,全国实现获批和招生较早的高校之一,专业代码为100511TK,为五年制中医临床专业。在贵州省政府大力推进大健康战略的背景下,贵州中医药大学充分利用中医学学科、贵州省中医养生文化与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教育厅“治未病”工程中心、贵州省森林康养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发改委医养结合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资源,积极探索中医养生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本专业确立了以中医养生基本理论为指导,致力于中医养生基本理论、贵州省民族养生文化、中医养生现代机制和养生产品产业化发展等研究方向。同时,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学院也积极引进和培养与中医养生相关或相近专业的人才,努力打造学科队伍,创新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的学科建设,来助推贵州省乃至全国大健康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努力打造贵州省中医药养生文化及产业特色名片[6]。

2.2 贵州中医药大学卓越医生培养实践

目前,贵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专业成为贵州省内唯一一个“5+3”一体化招生资格的医学类专业,且该专业成为了国家教育部“卓越中医师”人才培养项目专业,目前贵州中医药大学设有“尚义班”和“家玑班”两个“5+3”一体化招生班级。在人才培养上,学校积极探索新时代“卓越中医药人才”培养路径,努力完善计划保障机制,在政策上加强支持,在经费上加强保障,在监督上提升检查实效,目前学校在国家线上线下精品视频课程、国家一流专业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上稳步提升,医学科研水平显著提高,服务地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3 中医养生学“卓越医生2.0”培养模式探索

3.1 强化德医双修理念,提高人文素养

强化德医双修理念和提高人文素养是中医养生学“卓越医生2.0”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目标,需要在教育课程、实践经验、倡导宣传、临床指导和跨学科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努力[7]。在教育课程设计方面,我们通过教育课程的设计来强调德医双修理念和人文素养,如《中医养生学》[8]《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9]等课程中,均具有精神养生课程内容的设置,精神养生中修德怡神及怡情摄神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培养医生对患者的尊重、关爱和责任感;在培养实践经验方面,通过实践经验的培养,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感,这些经历可以帮助医学生培养同理心、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管理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倡导德医双修理念方面,应加强对德医双修理念的倡导和宣传,此外贵州中医药大学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学术研究,鼓励他们深入探索中医与人文科学、伦理道德、心理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在临床实践指导方面,安排学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或者是通过模拟病例、角色扮演和沟通技巧培训来实现;同时为了提高人文素养,中医养生学“卓越医生2.0”培养模式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进行合作,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文化背景和社会影响因素,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3.2 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国家一流课程

目前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中医药膳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获批国家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中医药茶与养生》获批第八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学院目前正在努力打造《中医药膳学》线下一流课程建设,同时为了加强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传播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养生理念,打造了中英双语《中国茶与中医养生》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同时在课程建设方面,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中医养生学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更新课程内容。确保课程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和时代发展需要,设定了包括中医理论、养生保健、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等课程在内的知识。同时,引入新兴领域,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等,以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和打造国家一流课程建设,中医养生学“卓越医生2.0”培养模式可以提供更加系统化、前沿化和实践化的教育内容,培养具备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中医养生医生,为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和社会健康服务做出贡献。

3.3 完善培养方案,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学生培养的重要指挥棒,是学校对专业教育思路和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培养方案设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学院在培养方案设定中,始终秉承中医学一级学科本科学生培养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社会需求进行全面调研,了解专业定位,了解医疗行业对中医养生医生的需求和期望,根据调研结果,制订符合行业需求的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的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和知识技能要求,以及培养的层次和阶段。目前学院经多轮论证,结合贵州本地特色,制定出以中医学临床技能培养要求为基本,以中医养生文献、中医养生各家学说、中医养生方法技术、中医养生实训、中医药膳学及中医治未病学概论、中医运动养生学、中医康复学及《黄帝内经》养生学概论为主要养生支撑课程的培养体系[10]。并结合现代医学、健康管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等与养生密切相关的多学科课程作为补充,同时结合贵州本地特色和同学们个人兴趣特点,在任选课程中增加苗药基础,以及在中医养生方法技能里面,开设少数民族特色养生方法课程,以更好地融合当地发展需要。

3.4 强化临床及养生技能,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强化临床技能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中医养生学“卓越医生2.0”培养模式可以确保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临床实践机会和技能培养。学生将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和临床实习,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水平,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中。同时,通过导师指导、标准化操作指南和多学科协同教学等措施,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诊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将得到提升。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和深入的临床培养环境,培养出具备优秀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中医养生学专业的临床医生。

构建以临床能力和养生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临床真实+模拟的学习环境,将临床操作技能与模拟相结合。同时,为学生建立三个操作技能教学平台,包括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养生综合技能训练教学平台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平台,以促进学生在教学平台中充分运用理论知识。为教学活动提出相关要求,强调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医学操作能力和养生方法技能,并评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应用。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人文思想,满足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以及学科研究等层面的医学人才培养需求。

3.5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除传统的授课模式外,我们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以为问题为导向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和应用知识。教师可以提出真实的临床案例或养生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引入案例式教学,通过分析和讨论真实的养生案例,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教师可以设计案例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解决方案的制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让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中医养生的实践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相关的临床技能,教师可以组织实践训练、模拟操作和实地实习等活动,提供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支持教学,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健康管理沙盘演练等平台构建中医养生实践场景,让同学们在模拟环境中实践,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如超星学习通、MOOC慕课等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鼓励创新和研究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研究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探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双创比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比赛及黔货出山杯比赛等,在选题及研究方向上,均以中医养生理论及中医养生机制、中医养生产业化发展为主要方向进行研究,并指导他们进行科学实验、数据分析和学术论文撰写。这样的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学“卓越医生培养计划2.0”实施目前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现有的中医养生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主要是参照中医学一级学科体系培养,但在培养中,如何凸显中医养生学的专业特色优势,仍是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本研究提出提高人文素养、深化课程改革、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及创新教学模式等人才培养思路,是中医养生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未来随着全国专业规模的扩大,中医养生学卓越医生培养体系需要逐步健全或走向成熟,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养生学卓越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古诗中的养生学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学发展的路径抉择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卓越之梦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