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中医特色疗法研究进展
2024-03-12张美玉张贺翔
张美玉 张贺翔 赵 辉 吴 琼
(1.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河北 沧州,061000;2.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河北 沧州,061000;3.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河北 沧州,061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加之受人们饮食重油重盐,熬夜增多、运动减少的不良生活方式的长期影响,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近年来持续增加。有研究预测,今后十年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将会猛增,至2030年,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增至2 263万[1]。2019美国心脏协会的心脏病统计报告显示,年龄≥20岁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48.0%,病死率较10年前增长14.5%[2]。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增速严峻,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以心血管疾病为首[3]。随着心脏康复/预防技术的发展,心血管、运动、营养、心理、行为等已被融为一体,成为了医学的专业治疗体系,医学整体评估为其基础,运用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命全周期进行管理[4]。心脏康复疗法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已得到认可和推荐。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均已将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作为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的Ⅰa级推荐,可使心血管疾病患者获益,减少社会负担[5]。但有调查显示,现阶段由于经济、模式、患者等方面因素,心脏康复的参与度并不高[6]。中医药是心脏康复的新动力,中医药在康复方面历史悠久,可通过多靶点参与到心脏康复的全过程[7]。陈可冀院士[8]也提出坚持中西医结合康复之路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本文就近年心脏康复中医治疗之辨治方法、方药及其他治疗方法进行阐述并对其现状、未来的发展和研究进行探讨和展望。
1 中医对心脏康复认识管窥
中医对心系疾病康复的认识由来已久,“康复”首见《尔雅》,《尔雅·释诂》:“康,安也”,《尔雅·释言》:“复,返也”,康复乃身体恢复正常之意。两汉魏晋时期,《伤寒杂病论》中提出“胸痹心痛”的核心病机为“阳微阴弦”为后世医家广泛用于心系疾病及心脏康复之中。许逊编制了“心脏导引法”,巢元方整理了心腹痛的导引法,亦表明心脏康复已形成一门独立的研究方向。至隋唐时期中医康复医学更是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如熨、敷、蒸、贴、熏、洗、吹、摩、灌、药枕、食疗、针灸、按摩等丰富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也都得到了运用与记载。明清两代是中医学术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康复医学也有极大的发展,《理虚元鉴》中提出“宜节思虑以养心……是惟时时防外邪、节嗜欲、调七情、勤医药,思患而预防之,方得涉险如夷耳”,《老老恒言》提出老年慢性疾病的康复调养的内容,“导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锦、华佗五禽戏、婆罗门十二法、大竺按摩诀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嫉,有益无损”。这均表明医家对心脏康复的认识及重视。
2 中医对心脏康复的认识及运用现状
2.1 心肺康复的指导理论内涵
心血管疾病在中医的认识当中多属 “胸痹”“心痛”“心悸”“水肿”等范畴。中医将“心”对应为“君火”,为“阳中之太阳”,主血,宗气贯心脉。八纲辨证中阴阳调节,天人合一,气化论指导下冠心病病机阳微阴弦,气滞血瘀,强调了冠心病从郁而致的理论,以上都为心脏康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治疗方向。
2.1.1 心主血脉
毕颖斐[9]结合中国医学古籍对心脏作用的描述是“心主血脉”“心藏神”,对心系疾病病因的认识是有外邪、饮食、情志、年龄、劳损等因素,中医心脏康复理论中顺时、起居、运动导引、食疗、情志、内外疗法并应因人而异,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等方面做了中医理论内涵的探讨。
2.1.2 阴阳平衡
将阴阳平衡观运用在心脏康复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中[10]。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处方,相对于传统功法运动更侧重筋骨的锻炼和心肺功能的康复,重视天人合一、体用同调;营养处方中,中药膳食可调节机体阴阳,应针对不同体质辨证使用;心理处方上心血管系统属“阴”,心理情志属“阳”,焦虑者属阳,抑郁者属阴,治疗上应以恢复阴阳平衡状态为要;戒烟处方可运用阴阳配伍的方法达到戒烟的目的;药物处方上症状属“阳”,病机属“阴”,可发挥协同作用,综合应用。
李海霞[11]、张小琴等[12]将“扶阳”思想运用于心脏康复中,把握基本病机“阳微阴弦”,扶助和调理阳气是“扶阳”的两大内容,应用“扶阳”思想指导心脏康复的诸多疗法中,有顺时养生,中药中姜桂附、三焦温阳药物的使用,以及运动、情志上动能生阳方面的应用。由心所主的宗气,可贯心脉而行呼吸。王森[13]将宗气理论运用于心脏康复,重视“心阳”的作用,对于宗气痹阻者当通阳、除饮,下陷者当升举大气,大泄者当填补真阴为基本原则,丰富了心脏康复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形式。
2.1.3 从郁论治,以通为顺
杨炼[14]认为“阳郁”和“气脉不通”为冠心病的关键因素,通过“动而阳”的理论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心脏康复,治疗针对“阳郁”而设,“动”可生阳,可养形,可守护患者阳气,从而达到心脏康复的目的。此外,针对与气脉不通关系密切的痰、瘀、水等病理产物,拟定了甘露通脉颗粒,以黄芪、南沙参、石斛益气养阴,茵陈、荷叶、丹参、丹皮、葛根、淡竹叶活血清脉,达到气脉并治之功。龚强[15]在心脏康复中均围绕“气脉常通”理论,调气血,通脉道,助心康,为五大处方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也有学者从“气”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心脏康复。
2.2 中医心脏康复内治疗法
内治法在中医学中地位突出,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医家在心脏康复中多遵《金匮要略》所论“阳微阴弦”,施以益气、温阳、利水、活血诸法,在自拟方、经方、中成药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2.2.1 经方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蔡小丽[16]以柴胡龙牡汤结合心脏康复计划对比血塞通胶囊治疗心血管微循环病变患者,结果提示柴胡龙牡汤结合心脏康复计划能有效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均有改善。
2.2.2 自拟方
郭维琴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发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脏康复患者以气虚血瘀证最为多见。针对PCI术后气虚血瘀的患者,郭教授团队采用自拟软坚通脉汤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孙卉丽等[17]、索晓菲等[18]对PCI术后Ⅱ期、Ⅲ期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观察,在常规治疗及康复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软坚通脉汤,并根据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和社会心理状况这四个方面,证实该方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体力状况;除在上述四个方面,观察组更能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李岩松[19]观察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使用软坚通脉汤配合八段锦治疗,观察到软坚通脉汤组患者在治疗后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生化指标中hs-CRP、IL-6、TNF-α、GaL-3等方面效果者更优。
魏月娟[20]运用益气活血方联合心脏康复对气虚血瘀型PCI术后ACS患者进行治疗,考虑PCI属外源性创伤,造成气虚无力,血脉不通,观察其对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结论为益气活血方联合心脏康复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以及减少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释放有关。
2.2.3 中成药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作为中成药的一种,养心氏片就其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形成专家共识[21]。有实验证实,养心氏片作用靶点丰富,可促进血管新生、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心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抗抑郁等,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张璇等[22]在冠心病PCI术后心脏康复患者中加入丹蒌片治疗,通过观察简明健康状况量表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心肺运动试验的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时摄氧量评估,得出丹蒌片在改善生活质量,缓解心绞痛,并能提高心肺功能。
2.3 中医心脏康复特色疗法
除内服中药外,丰富的中医疗法如中医情志疗法、运动功法、呼吸吐纳,以及外治法(比如耳穴、定向药透等方法)也为心脏康复提供助力。这些疗法成本低、简单易行、接受度很高,且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3.1 中医心理疗法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岳爽等[23]关注“双心同治”,认为心在血脉与神明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养心、解郁、化痰、祛瘀、交通心肾等方法进行“形神合一”的整体调治。牛琳琳等[24]分析了中医情志疗法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认为心在情志病中首当其冲,并会影响其余脏腑,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但指出中医情志疗法同样存在局限性,应因人而异、辨证论治、身心兼顾,才能提高心脏康复的整体效果。
2.3.2 传统功法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养性延命录》“六字诀”以呼吸为根本方法,以“嘘、呵、呼、呬、吹、唏”等字的发音为主要方式,配合呼吸从而达到调节脏腑的目的。朱鹏等[25]认为将六字诀应用于心脏康复中,可以调身、调息、调神,且操作简单、强度适中、身心同调、文化认可度较高,是简单易行的心脏康复手段。
高嘉良等[26]汇总分析以太极拳为主的中医传统运动在心脏康复过程中的作用相关的研究证据,发现此类运动强度适中、干预过程安全,能降低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水平,增加运动能力,改善焦虑、抑郁状态而发挥身心兼顾的作用,并通过干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房颤等心血管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其认为以太极拳、八段锦等为代表的中医传统运动运用于心脏康复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可行性及经济性,并可为推进心脏康复运动发展提供思路。
郭维琴教授创制郭氏养心益智操,基于经络与五脏学说理论,结合传统功法,主要循着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十二个穴位拍打刺激、配合舌操,简单易行。张心爱等[27]总结郭氏养心益智操,认为该操是根据心主血脉、心主神明、舌为心之苗等理论,心脑系疾病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涉及3条经络、经外奇穴以及舌体运动,能较传统功法更为直接地疏通气血、养心益智,更加适合用于心脏康复的治疗当中。
2.3.3 中医外治法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耳穴疗法在心脏康复方案中亦具有重要作用。马子霖等[28]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康复治疗中运用耳穴疗法观察123 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4周治疗发现治疗组血压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了耳穴疗法在心脏康复方案中的有效性。
王利勤等[29]运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益气温阳汤对40例心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选取具有温通血络作用的中药,在特定穴位上运用中药定向透药技术,疏通局部循环以达到打通经络的作用,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症状及心功能情况,安全性较高。由此可见,外用中药在心脏康复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3 结语
中医对心系疾病及其康复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防治方法,现阶段主要方法以内治法为主,但在丰富的理论下缺少足够的临床试验,无法将理论与临床有机结合。特殊疗法中以传统功法为主,并已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但针对心脏康复的功法和其他疗法尚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中医药应充分发挥其特色,在心脏康复未来的发展中,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形成共识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