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腺息肉与结直肠息肉相关性研究分析
2024-02-21严佳鑫
严佳鑫 李 慧 杜 璇 王 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江苏 南京,210000)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及饮食习惯改变,胃息肉的检出率总体呈现逐年增高趋势。研究表明,胃息肉的常见类型也由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逐步转变为胃底腺息肉[1-4]。胃底腺息肉(fundic glandular polyps)在消化内镜下多呈现为广基息肉样隆起,恶化倾向较低。临床实践中发现,胃底腺息肉患者常合并结直肠息肉的检出,而结直肠疾病遵循息肉-腺瘤-癌的发展规律,为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研究探讨胃底腺息肉与结直肠息肉相关性成为必要,然而国内外少有关于胃底腺息肉及结直肠息肉相关性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胃底腺息肉和结直肠息肉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治疗结直肠息肉及预防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100例胃底腺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期行胃肠镜检查但未发现胃底腺息肉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分析两组之间血脂水平、胃底腺息肉和结直肠息肉之间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本研究已被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胃镜及病理确诊为胃底腺息肉,且同期行结肠镜检查(两项检查相隔不超过半年);②实验室检查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①既往胃、结直肠手术史;②胃癌,结直肠癌;③其他类型的胃息肉;④其他恶性肿瘤;⑤功能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⑥幼年性息肉;⑦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史等。
1.3 方法
1.3.1 结肠镜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在肠镜检查前1 d进食流质或半流质等易消化的饮食,便秘患者提前应用缓泻药。肠道准备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爽),共使用2盒,于当日肠镜检查前4~6 h内将2盒全部溶于2 000 mL温水中,于2 h内服用完成。检查前形成清水样无粪渣大便,则可视为肠道准备完成。使用Olympus290/Olympus260肠镜,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专门负责开展内镜检查,对于可疑病灶部位进行拍摄,并钳取病变标本活检。病变标本固定、悬放于10%甲醛溶液中,送至病理科进行常规包埋等操作后由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生给出诊断。
1.3.2 研究方法
回顾性研究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脂人数、胃肠镜结果等。详细记载胃肠息肉发生的部位、数量、直径(多发者选取最大直径)等。结直肠息肉包括腺瘤样息肉与非腺瘤样息肉。部位分为近、远端结肠,其中近端结肠涵盖盲肠、升结肠、肝曲、横结肠,远端结肠涵盖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二者均存在即为全结肠。将总胆固醇≥5.18 mmol/L和(或)甘油三酯≥1.7 mmol/L定义为血脂升高。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采用中位数或百分比表示,定性资料用卡方检验或者校正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算优势比(OR)及95%CI,定量资料中偏态分布的运用中位数(第一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描述,正态分布的运用()描述,对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选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对于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选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病例组总共纳入100例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67例;年龄27~79岁,<45岁18例,≥45岁82例。对照组总共纳入200例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125例;年龄27~81岁,<45岁36例,≥45岁16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病例组胃底腺息肉位于胃体部65例(65.00%),胃底部17例(17.00%),胃窦部1例(1.00%),幽门部1例(1.00%),胃体部和胃底部合病14例(14.00%),胃体部和贲门部合病1例(1.00%),胃体部、胃窦部和胃底部合病1例(1.00 %);单发50例,多发50例;直径3~12 mm,平均直径为5(4~8)mm,见表1、表2。
表1 病例组和对照组性别特征分析 [n(%)]
表2 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特征分析 M(P25~P75)岁/(,岁)
表2 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特征分析 M(P25~P75)岁/(,岁)
组别例数男性女性总人群病例组10060(51~66)54.98±10.9555.75±11.44对照组20056(50~60.5)53.34±11.1253.83±10.55 t/z1.4520.9751.435 P 0.1460.3310.152
2.2 病例组和对照组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
病例组发现结直肠息肉共39例,包含28例腺瘤样息肉(内含混合型腺瘤3例,管状腺瘤25例),11例非腺瘤样息肉(增生性息肉),未发现结直肠息肉共61例;对照组发现结直肠息肉共40例,包含27例腺瘤样息肉(内含混合型腺瘤1例,管状腺瘤26例),13例非腺瘤样息肉(增生性息肉),未发现结直肠息肉共160例。两组比较,病例组结直肠息肉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方面,病例组腺瘤性息肉发病率高于对照组,而非腺瘤性息肉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病例组和对照组结直肠息肉病理特点分析 [n(%)]
息肉大小方面,病例组结直肠息肉直径2~40 mm,平均直径6(5~10) mm;对照组结直肠息肉直径3~20 mm,平均直径8(7.5~10)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布方面,病例组近端、远端结肠息肉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结肠的结直肠息肉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病例组和对照组结直肠息肉数量及分布部位特点分析 [n(%)]
2.3 病例组和对照组结肠镜检查结果分层分析结果
对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层分析,按性别进行分层:两组相较,病例组男性和女性患者胃底腺息肉的结直肠息肉发病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进行分层:病例组年龄≥45岁的胃底腺息肉患者的结直肠息肉发病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血脂进行分层分析:病例组高血脂人数为27人,对照组高血脂人数为97人。病例组合并高脂血症的胃底腺息肉患者的结直肠息肉发病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病例组和对照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情况分层分析结果 [n(%)]
3 讨论
胃底腺息肉为由胃黏膜形成的单发或多发性广基息肉样隆起,是胃腺上皮的增生,实质是被覆单层腺窝上皮,内包含壁细胞、主细胞与黏液颈细胞的囊肿,又名Elster氏囊肿[5]。中外学者认为本病好发于女性群体,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5-6]。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既往研究表明,胃底腺息肉的产生可能与长期使用PPI制剂有关[7-9],也有研究表明,其发病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呈负相关[10-12],然而部分学者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与胃底腺息肉的发生发展不存在相关性[13]。
近年来国内少有关于结直肠息肉与胃底腺息肉关联性的报道,然而国外却有少量研究报道胃底腺息肉是引起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
丁敏等[14]研究发现胃底腺息肉患者较非胃底腺息肉患者结直肠息肉发病率高。Feng L等[15]研究发现胃底腺息肉会增加结直肠息肉的发病风险,是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亦发现相较于非胃底腺息肉患者而言,胃底腺息肉患者患结直肠息肉的可能性更高,推测结直肠息肉与胃底腺息肉的产生可能存在共同因素,早在2016年 Mcduffie等[16]研究发现胃底腺息肉与结肠息肉均出现β-catenin、ki67、p53表达增加情况,考虑由于共同通路的存在,胃底腺息肉患者常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发生。
作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重要一环的结直肠息肉,它的尽早发现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非胃底腺患者,胃底腺息肉患者更易合并结直肠息肉,不排除胃底腺息肉易引发结直肠息肉的可能,结合国内多个研究的结果,胃底腺息肉可能是诱发结直肠息肉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危险因素[17-18],提示在临床实践诊疗过程中,对于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胃底腺息肉的患者,应建议配合结肠镜检查,进一步筛查是否存在结直肠息肉,并定期随访观察,预防结直肠息肉向结直肠癌转变。此外,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对照组与病例组非腺瘤性息肉与腺瘤性息肉的发病率发现,相比对照组,病例组腺瘤性息肉发病率更高,进一步分析得出,胃底腺息肉患者的管状腺瘤发病率高于非胃底腺息肉患者,而两组混合型腺瘤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别,不排除由本研究样本量偏小导致该结果的可能性。
就分层分析而言,本次研究结果提示,不论是男性胃底腺息肉患者还是女性胃底腺息肉患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均高于非胃底腺患者,推测性别不是胃底腺息肉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影响因素。韩国学者[19-20]研究表明年龄50岁及以上患有胃底腺息肉的男性发生结直肠瘤变的风险显著提高。本研究结果与其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本研究显示年龄≥45岁的胃底腺息肉患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相比于对照组更高,考虑结直肠息肉发病率的提高与年龄在45岁及以上患有胃底腺息肉的人群密切相关,结合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中高风险群体应积极推荐于40岁起实行结直肠癌危险性评估,而中低风险群体可将时间延长至50岁,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风险评估最有效的手段等[21],临床上对于45岁及以上患有胃底腺息肉的人群应提高警惕,关注其是否合并有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此外,任竣瑶等[22]研究表明血脂水平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有关,高血脂是引起结直肠息肉的高危因素,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胃底腺息肉患者在合并高血脂状况下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由此推测高血脂不仅是诱发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还是胃底腺息肉患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对于胃底腺息肉合并有高血脂的患者更应注意结直肠息肉的筛查及结肠镜检查的普及和推进。
结直肠癌是威胁中国居民生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它由癌前病变转变为癌一般需要5~10年时间,这段空窗期就成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重要时间节点,而本研究结果提示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胃底腺息肉的患者,尤其是年龄在45岁以上、合并高脂血症的人群更应提高对结肠镜检查的重视,避免错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时间节点,但本研究作为回顾性研究,可能存在样本数量受限,在单一单位进行产生选择偏倚等影响因素,统计结论仍需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真实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