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历史沿革探析*
2024-03-11河北中医药大学
河北中医药大学
刘钰婉 李 娜△ 白建英△△ 杨江霞 李付平 张秀芬 郭新娥 张 帅(石家庄 050200)
提要 当归补血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百首经典名方之一,是补气生血之基础方,也是体现中医甘温除热法的典型方剂。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搜集记载当归补血汤中医古籍,筛选出有效数据667条,涉及古籍189部。通过对当归补血汤处方来源、组成剂量、功效主治、制方原理、制法用法、药物炮制与基原等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当归补血汤源于金代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当归2味药物组成,主治血虚发热证。后世主治病证共有587条,多遵李东垣之说,并有所扩展,用于血虚气弱引起妇人产后发热头痛、无乳、烦渴引饮,甚则昏晕不语;月经先期、下血崩漏;疮疡溃后,久不收敛等。当归补血汤方药简力专、配伍独特,“名曰补血而以黄芪为君,阳旺能生阴血”,意在治其本。通过对当归补血汤历史沿革探析,以期为经典名方传承、研发、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当归补血汤是国家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1](以下简称“名方目录”)中的第51首,首见于金代医家李东垣创立的《内外伤辨惑论》[2],补气生血用于血虚发热等。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的药理作用有促进造血功能、调节免疫、防治骨科疾病、抗纤维化、抗肿瘤等[3]。现代临床应用亦极为广泛,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折或骨折术后、白血病、产褥热、肺结核、白血病减少症等属于血虚发热或血气弱者[4],疗效确切,但到现在尚未转化成中成药制剂。国家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5]指出:经典名方的功能主治、制法用法及用药用量等,应与中医古籍的记载基本一致。《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6]中又进一步强调:应系统梳理经典名方发展脉络、功能主治、药物剂量及明确药物基原与炮制,故文献考证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开发的首要基础工作。目前,有关当归补血汤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多是临床应用和动物实验方面,对其历史沿革的文献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记载有关当归补血汤的古代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旨在为当归补血汤的研发申报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文献证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主要源于《中医智库》《国医典藏》《中医宝典》,以及千年医典-域外中医古籍丛书库等,必要时查阅古籍原版。
1.2 数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1911年之前中医古籍中有关当归补血汤药物组成或主治病证等的文献。排除仅有当归补血汤方名记载而没有其他信息,以及当归补血汤的同名异方。
1.3 数据规范 录入字段包括中医古籍的名称、作者、朝代、用量、主治、炮制及方义等。
2 结果与分析
以“当归补血汤”为关键词,在数据库中检索出有效数据共计667条(含朝鲜1条、日本5条),金、元、明、清分别有8、1、262、396条,其内容广泛,包括内、妇、外、儿、五官及方书、杂著等。涉及古籍189部(含朝鲜1部、日本3部),按朝代来分,金、元、明、清分别有5、1、45、138部。古籍分布清代最多,占73.02%,明代占23.81%。
2.2 当归补血汤的药物组成与剂量分析
2.2.1 药物组成分析:本研究有药物组成的有效数据共186条,其中原方1条,是由黄芪、当归2味药物组成,另181条遵从了原方的组成,4条记载是由黄芪、当归身组成。当归与当归身虽说药用部位有所不同,但功效相似,全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当归身功效似当归,养血之功效偏胜。
2.2.2 药物剂量与比例分析:在186条有药物组成的有效数据中,其中171条有药量记载,故按朝代、剂型对其每服量中的药物剂量进行统计。详见表1。
表1 当归补血汤药物剂量情况
由表1可见,金代5条,包括煮散剂4条、汤剂1条;元代1条,为煮散剂;明代59条:煮散剂13条、汤剂46条;清代106条:煮散剂6条、汤剂100条。
对于金元时期度量衡“两、钱”折算,丘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8]中1两为40~41.3 g,两钱之间采用十进制。国家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9](25首方剂)(以下简称《关键信息表》)中,金元时期经典名方现代折算量就是按一钱4.13 g折算的,故本方金元时期的药物用量也按此换算。黄芪与当归的现代平均折合量,金代4条煮散剂中分别为41.3 g、8.26 g,1条汤剂中分别为41.3 g、12.39 g;元代1条煮散剂中分别为41.3 g、8.26 g。说明金元两代黄芪的用量,不管是煮散剂还是汤剂是相同的,均为41.30 g,而当归的用量是汤剂大于煮散剂。
对于明清时期度量衡“两、钱、分”的折算,《中国科学技术史》[8]中认为清代衡制承袭明代,一两为37.3 g、一钱为3.73 g、一分为0.373 g。结合《关键信息表》[9]中,明清时期经典名方的现代折算量就是按此法折算,故本方明清时期的用量亦按此法换算。黄芪与当归的平均现代折合量,明代13条煮散剂中分别为35.87 g、14.53 g,46条汤剂中分别为34.71 g、9 g;清代6条煮散剂中分别为34.19 g、7.46 g,100条汤剂中分别为38.01 g、12.55 g。
分析金元明清四代的用量特点,黄芪的平均现代折合量,不管是煮散剂还是汤剂,元代与金代相同(41.30 g),明、清二代均比金代低。当归的平均现代折合量,对于煮散剂来说,元代与金代相同(8.26 g),明代(14.53 g)高于金代,清代(7.46 g)低于金代;对于汤剂而言,金代是12.39 g ,元代(8.26 g)、明代(9 g)均比金代低,清代(12.55 g)比金代稍高。
当归补血汤中药物剂量有变化,药物比例亦有变化。原方记载黄芪与当归的比例为5∶1,后世有81条(47.37%)遵循该剂量比,即将近一半。其余一半有各种不同的比例,甚则同一书中存在不同比例的情况,如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10]258中记载“嫩黄芪(蜜水炒,一两),当归(酒洗,二钱)”“黄芪一两,当归三钱”“当归身(酒洗,五钱),嫩黄芪(蜜水炒,一两)”,即黄芪与当归有3种比例,分别为:5∶1,10∶3,2∶1。另同一作者,不同书中用的剂量或比例也有不同,如清代罗美《古今名医汇粹》[11]记载“黄芪一两,当归五钱”,黄芪与当归比例2∶1,其《古今名医方论》[12]中“当归二钱,黄芪一两”,黄芪与当归比例5∶1。
2.3 当归补血汤的功效及主治病证分析
2.3.1 当归补血汤功效分析:当归为补血药,再结合“当归补血汤”之方名来看当归补血汤应当是一首补血剂,主要功效是补血。如清代爱虚老人《古方汇精》[13]曰:“小产数日后,忽然浑身大热……此血虚之症,宜用当归补血汤以补其血。”明代薛立斋《内科摘要》[14]曰:“当归补血汤,治气血俱虚。”说明其有气血双补之功。清代汪昂《医方集解》[15]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解释:“当归气味俱厚,为阴中之阴,故能滋阴养血;黄芪乃补气之药,何以五倍于当归,而又云补血汤乎?盖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又有当归为引,则从之而生血矣。经曰:阳生则阴长。此其义耳。讱庵曰:病本于劳役,不独伤血,而亦伤气,故以二药兼补之也。”“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阳生则阴长”,说明本方有补气生血之功。基上分析,当归补血汤具有补血、补气、气血双补、补气生血之功。现代《方剂学》教材将该方归为“补血剂”一类。
2.3.2 当归补血汤主治病证分析:当归补血汤主治病证有587条记载。原文为“饥困劳役”所致“血虚发热证”。后世多遵李氏之论,并有所发挥。如明代王纶《明医杂著》[16]曰:“新产……若或肌肤发热,面目赤色,烦渴引饮,此血脱发躁,宜用当归补血汤。”龚廷贤《寿世保元》[10]514曰:“妇人素禀怯弱,血气虚耗,产后无乳,宜补养之剂,宜当归补血汤。”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17]又曰:“产妇有子方下地,即昏晕不语,此气血两脱也,本在不救……即用当归补血汤,煎汤一碗灌之亦得生。”即用于妇人生产出血较多,血气耗伤所致烦渴引饮、无乳,甚则昏晕不语。明代王肯堂《疡医证治准绳》[18]曰:“当归补血汤,治疮疡溃后,气血俱虚,肌热躁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昼夜不息。”用于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肌热躁热。再如明代虞抟《医学正传》[19]曰:“(东垣)当归补血汤,治一切去血过多,因无血养筋,令人四肢挛急,口噤如痓。”王肯堂《幼科证治准绳》[20]曰:“血脱盗汗者,当归补血汤。”薛立斋《口齿类要》[21]用于治疗“口舌生疮,血气俱虚”。当归补血汤还可治疗口噤如痓、血脱盗汗及口舌生疮等症。总体从金代至清代,当归补血汤在治疗血虚发热基础上,有所扩展,但病机总属血虚气弱。
此外,当归补血汤加味还可广泛用于各种气血亏虚证。如明代吴崑《医方考》[22]207记载“当归补血汤加防风连翘方”治“疮疡有血无脓,瘙痒不止”。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23]载“当归补血汤加大桑叶方”治“中暑亡阳,汗出不止”。清代骆登高《医林一致》[24]载“当归补血汤加葱白方,治产后无乳”。清代陈复正《幼幼集成》[25]载“当归补血汤加炒米、煨姜、红枣方”治疗“产时去血过多,心内怔忡,头晕眼黑,昏沉不醒”。
2.4 当归补血汤制法、煎法及用法分析
2.4.2 当归补血汤煎法分析:煎法记载118条,其中,水煎113条、约占95.76%,另还有葱白下根煎2条,煎、加姜枣煎、加炒米煎各1条。原方记载是水煎,说明后世大多继承了原方之说。关于用水量和煎后水量,原方记载是“水二盏,煎至一盏”。《关键信息表》[9]中,金代均是按一盏300 mL折算,本方也按此法折算,当归补血汤原方煮散时用水600 mL、煎至300 mL。
2.4.3 当归补血汤用法分析:用法105条,皆为口服。除“水煎服”(57条)没有具体指出服法外,其余48条皆明确了具体服法,分别为:去渣(或去滓)、温服、空心(食前)服(17条),食远服、空心服、空腹服(15条),温服(8条),徐徐服(4条),频频服之以代茶(1条),徐徐灌下、但得下咽(1条),葱白下根煎服(1条),乳母同服(1条)。可见后世约三分之一以上(35.42%)遵守原方服法:“去渣,温服,空心食前”,故建议现代也遵其服法。
2.5 当归补血汤组方原理分析 原文未对当归补血汤组方配伍进行论述,后世有57条记载。如明代吴崑《医方考》[22]107从黄芪与当归的性味、功效及气血关系方面进行了阐述,“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认为当归味厚补益阴血,黄芪味甘补气、又倍于当归意在阳生阴长,补气生血。
对于本方名为什么是补血汤、而不是补气汤,清代郑寿全《医理真传》[27]曰:“古人称为补血汤者,取阳生阴长之义。余谓气血双补,欲补气者,当倍当归而轻黄芪,从阴以引阳法也;欲补血者,当倍黄芪而轻当归,从阳以引阴法也。此方倍黄芪,故名补血汤。”当归补血汤证其本在血虚,宜补血为大法,而倍黄芪为“从阳以引阴法”,故本方起名补血汤,而不是补气汤。
对于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的作用,当归滋补阴血没有疑义,而对黄芪的作用,除了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外,还有不同的认识,如清代黄凯钧《友渔斋医话》[28]曰:“黄芪补气,亚于人参,然当归补血汤中,用黄芪倍于当归者。盖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须当急固。故重用之也,然则黄芪兼能补血明矣。”即阴血亏虚,阳气欲浮越散亡,重用黄芪可益气固表。
对于黄芪与当归何为君药,后世医家多认为黄芪为君。如明代蔡正言《甦生的镜》[29]曰:“经云脉虚血虚,又云血虚发热,此多得于饥饱劳役……黄芪乃甘温之剂,此本血虚,何反用之为君耶?经曰:治病必于其本,又曰:阳生阴长。故血虚,补气治其本也;佐以当归之润,正与阴血相投。二物并行,则上下表里,无处不到,故名补血汤。”当归补血汤证本为血虚,用补气药黄芪为君药,意在治其本,阳生阴长、补气生血。正如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30]曰:“古方立当归补血汤。名曰补血而以黄芪为君,阳旺能生阴血也。”
综上分析,当归补血汤虽只有2味药,但其组方独特,药简力宏。方中重用黄芪为君,用量倍于当归,君臣合用则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诸证自除。对于血虚发热,意在取其益气养血而退热;疮疡溃后,久不愈合,意在补气养血、扶正托毒、利于生肌收口。
2.6 当归补血汤药物基原与炮制方法分析 药物炮制121条,其中,黄芪75条、当归62条。黄芪75条炮制包括:炙48条,蜜炙18条,蜜3条,蜜水炒、蜜炒各2条,去白蜜、酒炒与蜜酒炙各1条。当归62条炮制包括:酒洗38条,酒制14条,酒拌6条,酒浸2条,酒、酒浸洗净各1条。
2.6.1 黄芪的基原与炮制分析:赵佳琛等[31]认为黄芪历代主流基原为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且11首含黄芪的经典名方所用的黄芪,除“清心莲子饮”注明需蜜炙外,其他方剂建议用生品。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32]315黄芪有两种基原,即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炮制规格有生品、炙黄芪。当归补血汤原方黄芪是用生品,黄芪炮制75条中主要为炙,包括蜜炙计66条,占54.55%。《中国药典》[32]316中记载黄芪功效为补气升阳、生津养血及敛疮生肌等,炙黄芪益气补中。当归补血汤证是血弱气虚所致发热、疮疡溃后不愈等,治宜补气生血、敛疮生肌,从功效上来看宜用生品。
2.6.2 当归的基原与炮制分析:翁倩倩等[33]认为古代的马尾当归品质最佳,与今当归A.sinensis一致,建议在经典名方开发时选用。《中国药典》[32]139记载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炮制规格有生品、酒当归。当归补血汤原方记载当归是酒洗,当归炮制62条中主要为酒制,占51.24%,说明生用与酒制约各占一半。《中国药典》[32]139中记载当归功效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酒当归活血通经,从功效上来说本方宜用生品。
以上通过现代医家对黄芪、当归的基原与炮制考证,结合《中国药典》记载、当归补血汤原方与历代炮制统计,以及生品与炮制品功效区别、当归补血汤证病机等的综合分析,建议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的基原与《中国药典》 保持一致,炮制规格均为生品。
3 小结
本文通过对金元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有关当归补血汤的文献进行梳理,得到有效数据667条。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最早出自金代李氏《内外伤辨惑论》中,是由黄芪与当归组成,具有益气生血、扶正固本、托里排毒等功效。后世587条主治病证记载,多遵李氏之论,治疗血虚发热外,并有扩展和延伸。当归补血汤药少力专,补气生血,治病范围较广、疗效确切。对于药物的用量,后世记载中将近一半遵循原方黄芪与当归5∶1的配伍比例。具体服法约一半以上遵原方服法“去渣,温服,空心食前”。黄芪、当归药物基原建议与《中国药典》保持一致,炮制规格为生品。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记载当归补血汤的古代文献,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其历史沿革进行了分析,尚还有一定的不足,如数据来源不够丰富、未对病证和药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等,在今后研究中需丰富数据来源、分析病证与药量之间的关系等,以期为当归补血汤全面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