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理三焦气化治疗老年病临床应用 *

2024-03-1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六味地黄老年病三焦

张 鑫

(1.长治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山西 长治 046300;2.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中医科,山西 长治 046300)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与照料已上升为社会问题,对老年人的健康维护及老年病的防治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多数老年病为慢性病,发病隐匿,病程长,致病因素为多年积累形成,疾病难以根治。中医药治疗各种老年病有一定的优势,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治病求本,三因制宜。近年来,三焦气化在老年病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1]。韩景献教授[2]认为,三焦气化失司是衰老的根本机制和众多老年病的关键病机。从调理三焦气化的整体辨治观来治疗老年人由于衰老而出现的各种疾病,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老年病的病机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逐步下降而出现衰老。《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八八,则齿发去”,描述了女七男八的阶段性生理变化过程,指出了肾气虚衰为衰老的主要因素,肾精及五脏精气的衰竭使人体机能衰退并迈向衰老。伴随着机体老化,人体出现了各种老年性疾病,如朱丹溪《格致余论·养老论》言:“夫老人内虚脾弱,阴亏性急”“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平居无事,已有热证”。老年病以肾气亏虚及脏腑虚损、阴阳气血失调为主要病机,本虚标实兼挟者为其根本。虚主要包括肾精亏虚和气血衰少;实则包括阳热风动、痰湿蒙蔽、瘀血闭阻等,归纳起来多为风、火、痰、瘀、虚等。

2 三焦气化与老年病的关系

三焦是精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2],通行诸气于周身,主导全身的气化功能。三焦气化根源于肾间动气。随着年龄增长,肾精逐步衰弱,人体生机衰减,三焦气化无权,精气血津液生化输布亦不足,使机体失养,脏腑形体官窍功能减弱。韩景献教授[2]提出了“三焦气化失司-衰老”相关论,认为若三焦气化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路径方可通畅,才能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然而伴随着生命的进程,三焦气化功能日趋低下,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不畅,从而内生风、火、湿、热诸邪及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日久脏腑功能减退,整体机能下降而出现衰老,这种失常的气化状态因而成为众多老年性疾病发生的根源。

3 调理三焦气化治疗老年病的法则

调理人体三焦气化功能,主要通过益气调血、扶本培元以增强气化的动力;并疏利三焦通道,使气血津液正常生化输布,脏腑形体得到充养,三焦气化得以调畅,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治疗时针药并用。药物一般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再合用其他方剂。肾精元气是三焦气化的原动力,中药通过补益气血、滋养肾气、扶本培元来为三焦气化提供动力,促进气化功能旺盛;结合临证实际,或再配合疏调气机的药物,以疏利三焦通道,使三焦发挥通行元气、主持诸气的功效,促进气血津液的升降输布。针刺采用三焦针法,穴位随证加减。该针法是韩景献基于“三焦气化失司-衰老”相关论所创立的针法,旨在疏调三焦、蠲化痰浊、益气调血、扶本培元[3],改善机体的气化功能,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针药结合,药物作用重在补益,针刺作用重在疏调,二者并用则内外同调、互相促进,使机体功能快速得到恢复。

4 验案举隅

4.1 老年难治性失眠 患者李某,女,57 岁,2021 年7月9 日初诊。主诉:睡眠差10 年。每晚入睡1 h 后醒,不容易再入睡,常年口服艾司唑仑片,效果不理想。面色暗黄,精神疲惫,焦虑,乏力,伴高血压病,足跟痛。舌暗淡、苔白,脉虚。辨证:脾肾两虚,气虚血瘀,精神失养。给予针药并用治疗。药物治疗口服六味地黄丸(熟地黄24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泽泻9 g,茯苓9 g,牡丹皮9 g),每日2 次,每次1 丸,淡盐水送服。针刺治疗行三焦针法,每日1 次;取穴为膻中、中脘、气海、血海(双)、足三里(双)、外关(双),配穴:百会、四神聪。操作:取0.25 mm×40 mm 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52200225),患者取仰卧位,针尖向上斜刺膻中0.5寸(1.66 cm),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30 s;中脘、气海直刺0.5~1寸(1.66~3.33 cm),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30 s;血海直刺0.5~1 寸(1.66~3.33 cm),施大幅度低频率捻转泻法30 s;足三里直刺0.5~1 寸(1.66~3.33 cm),施提插捻转补法30 s;外关直刺0.5~1 寸(1.66~3.33 cm),行平补平泻法30 s;余穴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

上述方法治疗3 d 后,患者即感觉睡眠改善,夜晚睡眠变成2 h 醒1 次,醒后能继续入睡。连续治疗1 周,患者夜晚能连续睡眠4 h,睡眠深度增加;精力恢复,体力增加,面色淡黄、有光泽。连续治疗1 个月,期间患者睡眠易醒情况有3~4次反复,但总体连续睡眠时间可达到4~5 h,睡眠质量较好,晨起精力充沛,面色润泽、红黄隐隐。1 个月后停止针刺治疗,继续口服六味地黄丸。随访半年,患者睡眠状况保持稳定。

按语: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表现为无法进入睡眠或睡眠维持障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从而精神和体力不能得到良好恢复,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长期的失眠会损害身心健康,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并加速人体的衰老。多数老年性失眠患者病程长达几年到十几年,曾服用多种药物仍不能得到根本治疗,具有安眠药物依赖性,属于难治性失眠[4]。由于老年患者体质下降,且常合并多种疾病,更增加了治疗难度。临床上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仍是西医药物口服,但很多患者长期服药后效果下降,并且出现头昏沉、白天精神差等症状,甚至出现成瘾性、戒断反应、呼吸抑制、肝肾损伤、认知功能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反应[5]。中医采用中药口服、针灸等方法治疗失眠,具有针对疾病根本、改善体质、整体调节的特点,无不良作用,治疗效果长久。

失眠归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能入阴,则引发不寐[6]。清代《冯氏锦囊秘录》提出:“老年人阴气衰弱,则睡轻微易知”。本案患者不仅年老肾阴不足,且脾肾两虚,气虚血瘀,治疗除滋补脾肾、益气调血之外,需再加以调理三焦气化功能,促进脏腑功能恢复,使气血调和,增强效果。药物采用口服六味地黄丸以滋阴补益脾肾,以三焦针法针刺,取穴中脘、足三里、血海以调理脾胃、益气调血,气海以滋养下焦肾精元气、扶本培元,膻中、中脘、气海、外关以疏利三焦、调理三焦气化功能,百会、四神聪以安神益智、改善精神焦虑。针药并用可使补益作用和调理气化作用相结合,收到良好的疗效。本案老年难治性失眠经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属脾肾两虚、气虚血瘀证,但因三焦气化总领五脏六腑的气化功能,故以三焦气化失司的整体观来辨证论治,可起到更宏观高效的作用。三焦针法通过刺激诸穴疏利三焦,以三焦为通道,元气、宗气、营卫之气可布散全身,滋养脏腑形体,促进机体的气化功能恢复正常,使患者脾肾两虚、气虚血瘀证得到改善。

4.2 老年性便秘 患者刘某,女,73岁。2021年1月20日初诊。主诉:间断性便秘1个月。排便无力,大便干。面色淡黄,精神差,乏力,舌暗淡、苔薄白,脉沉。辨证:脾肾两虚,肠腑不通。给予针药并用治疗,口服中药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加枳实厚朴汤剂,组方:黄芪20 g,太子参6 g,麸炒白术6 g,升麻6 g,柴胡6 g,当归6 g,陈皮6 g,熟地黄24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泽泻9 g,茯苓9 g,牡丹皮9 g,枳实10 g,厚朴10 g,炙甘草10 g。每日1 剂,水煎取汁300 mL,每日2次分服。针刺治疗以三焦针法,每日1 次,主穴及操作同上,配穴:上巨虚(双)、下巨虚(双),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

上述治疗1 次后,患者即排便通畅,体力增加。连续治疗2 周,患者面色红润,精神好,排便功能恢复正常。后续停止针刺治疗,嘱患者口服中药至1 个月,症状无复发。

随访半年,疗效维持较好。

按语: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7]。老年性便秘为常见病,因患者年老体虚,气血两亏,阴阳俱虚,津亏肠燥,更易导致便秘,出现大便无力、艰涩[6]。本案老年患者脾肾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肾阴不足,则肠失濡润。故治疗宜益气健脾、滋阴补肾、通利肠腑。脾肾气虚、肠腑失于通利,则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故治疗亦应当调理三焦气化。中药采用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加枳实厚朴,补中益气丸中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当归养血润肠,柴胡、陈皮疏通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肠腑运化传导;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山萸肉补肾滋阴、润肠,茯苓益气健脾,山药补益脾肾,泽泻利湿泄浊;再加枳实、厚朴行气通便,使腑气通,津液行;诸药合用,益气滋阴养血、疏利三焦气化,使肠腑通利。配合三焦针法针刺膻中、中脘、气海、外关以疏调三焦,中脘、足三里、血海以益气健脾养血,上巨虚、下巨虚穴以增强肠腑传导作用,诸穴合用,通调三焦气化功能。

三焦为六腑之一,《难经·六十二难》曰:“腑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三焦输布阳气至于全身,其余五腑之气皆出于三焦,三焦为六腑之主,故三焦腑气通利,则能促进大肠传导通降。《难经·三十八难》言三焦“主持诸气”,《难经·三十一难》称其为“气之所终始”,即三焦主持着一身之气的生成与变化,主导着脏腑气机周流;并且三焦为“水谷之道路”,与其他五腑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传导、布化、排泄的作用,故三焦气化对促进人体排便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又因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有通行津液的功能,所以三焦气化旺盛,则肠道津液滋润,有利于通降排泄。所以,在治疗老年性便秘时,需重视调理三焦气化作用,从调理脏腑气血的整体功能角度来治疗,能收到良好效果。

4.3 更年期多汗症 患者方某,女,51岁。2021年11月29 日初诊。主诉:夜间出汗多2 年。睡眠易醒,醒后汗多,精神焦虑,绝经3 年,舌暗、舌尖红、苔薄白,脉弦。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多汗症。辨证:阴虚血瘀,肝郁化火。方药给予六味地黄丸合百合地黄汤、加味逍遥散。组方:熟地黄12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泽泻9 g,茯苓9 g,牡丹皮9 g,生地黄15 g,百合15 g,柴胡9 g,当归9 g,白芍9 g,白术9 g,栀子9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每日2次。针刺治疗采取三焦针法,每日1次,主穴及操作同上,配穴:百会、四神聪、合谷(双)、太冲(双),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

上述治疗1周后,患者出汗明显减少,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焦虑消失。治疗1个月后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语: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潮热、出汗、眩晕、耳鸣、失眠、多虑、抑郁等,以45~55 岁女性多见[8]。西医治疗本病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但不良反应较多,尚没有根治的办法。中医认为肾气亏虚,脏腑功能减退是本病发病的首要原因。《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女性从49岁左右进入绝经期,此时肾气开始衰竭,形体逐渐衰老。本案患者无潮热的症状,以多汗症为主,伴随失眠、焦虑等,可称为“盗汗”“不寐”“脏躁”等;病机为肾气不足,阴虚血瘀,肝郁化火,三焦气化功能失常。肾虚肝火上扰,则发为夜间出汗多。治疗方药为六味地黄丸合百合地黄汤、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丸以滋阴补肾;百合地黄汤是治妇人脏躁的经典用药,百合、地黄以养阴清热除烦;加味逍遥散中当归、白芍以滋养阴血、柔肝,柴胡以疏肝解郁、疏利气机,茯苓、白术、甘草以补气健脾,牡丹皮、栀子以清泻肝火、除烦。三方合用,以养血疏肝、滋阴清热,使阴阳恢复平衡。再加三焦针法,针刺膻中、中脘、气海、外关以疏利三焦之气,足三里、血海穴以益气养血,百会、四神聪穴以安神益智,合谷、太冲穴以开四关、行气活血开郁,诸穴合用以调理三焦气化功能。针药并用增强了养血滋阴补肾、疏肝解郁清热的功效,使患者夜间出汗、失眠、焦虑等症短时间内治愈。

5 结语

三焦是人体中一个功能强大的“孤腑”,《中藏经》言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三焦气化主持全身的气化功能,推动调控着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三焦气化旺盛,则气血充盛,五脏功能健运,人体功能发达;三焦气化衰废失司,则人体脏腑精气神衰弱、机能出现衰老退化,各种老年病正是人体衰老退化的表现。气化是生命活动的标志[2],三焦气化贯穿于人体生命过程的始终[9]。基于整体观念的指导,从调理三焦气化的角度来辨治老年病,以整体调节气化作用来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六味地黄老年病三焦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六味地黄丸的现实应用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人体衰老认知与测试量表构建及其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
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男性更年期抑郁症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