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和机制研究

2024-03-11徐铭璐

科教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教师队伍机制

徐铭璐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1 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时代价值

1.1 国家顶层设计的必然要求

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进一步指出了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教师质量的要求。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提出了形成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学前教育专业质量认证和保障体系等主要目标,将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中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头戏。2021 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围绕学前教育师资配置、工资待遇、专业能力、专业成长、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从国家顶层设计上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学前教育教师发展提供政策性保障。

1.2 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目标

2012 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教师专业标准是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学前教育教师实施保教行为的基本规范。教师专业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2022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强调要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发展。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之根基,教师专业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之根本。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朝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迈进,打造一支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优秀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当作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主要目标。

1.3 教育依法治理的必然趋势

1993 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预示着我国教师管理进入立法时代,为教师发展、保障教师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1995 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推进了我国教育立法。2021 年修订教育法,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基本法律制度,健全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法律规范和制度要求,更凸显了教育的法治地位。2023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以下简称“学前教育法”),凸显学前教育教师地位,促进普惠性资源更好发展,表明我国学前教育步入依法治理的新时代。目前,学前教育法弥补了我国唯一未专门立法的短板,实质解决了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学前教育法对学前教师权责、资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给予学前教育教师法律性政策保障。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依法治理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实现依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2 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对策

2.1 建设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管理体制

2.1.1 明确教师管理职责

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凸显了教师地位和作用,也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学前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教师队伍发挥着关键作用。学前教育法已颁发并实施,该法只对学前教育教师的权责进行简要规定。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学前教育教师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规定。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地方学前教育发展实际、学校情况核定教师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工作量标准,制定明确的教师管理职责。各地方政府及幼儿园要根据教师的岗位设置,进一步对教师的权责进行详细规定,更好地落实教师的责任。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精神,落实教师传播知识、传播真理的责任,发挥教师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价值。

2.1.2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与改革进程中,农村学前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成为重要内容。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城乡学前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不均是限制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做到城乡均衡、协调发展,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逐步缩小城乡教师资源差距。教育管理体制是影响教师资源配置的关键要素。因此,要建立教师分配管理体制,通过调整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统筹、挖掘教育资源潜力、强化跨部门协同力度,推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教师资源区域共享,缩小呈现教师供需不平衡的差距。

2.1.3 科学制定管理制度

教师法、教育法、学前教育法的相继颁发并实施,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迈向依法治理时代,让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有法依、有法可循。法律法规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而实施的重要内容,其实施与执行需要依靠基层单位。各级地方教育部门及幼儿园要深刻领会教师法、教育法、学前教育法的内涵及意义,结合本地及本园的实际情况,出台科学的标准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强化对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管理。

2.2 优化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投入机制

2.2.1 优化财政投入机制

落实学前教育普惠性政策,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既要持续性加强学前教育投入,又要持续优化财政投入机制。改革意见提出要优化财政投入结构的明确要求。2022 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230 亿元,比上年增加30亿元,增长15%。资金主要用于普惠性资源供给、财政补助、幼儿资助、改善办园条件等四个方面,未涉及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各级地方财政应将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编制中,将学前教育经费作为单项列支,师队伍建设经费且不低于学前教育经费人员支出的30%。

2.2.2 优化奖补资金机制

普惠性幼儿园占有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绝大部分。受到普惠性幼儿园性质的影响,其教师队伍很难享受到地方奖补待遇。故各地方政府要设立专门的学前教育奖补资金,专门用于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各地方政府要将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纳入专项奖补范围内,给予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培训、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等方面奖补。为此各级地方政府要构建奖补资金机制,通过一定的财政支持或间接性补贴等政策,落实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奖补资金。

2.2.3 优化社会投资机制

“改革意见”提出要完善成本分担机制。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大多数属于自负盈亏,民办幼儿园缺乏完善的成本分担机制。中央财政10 年间累计投入1730 亿元,但并未有效地改善民办幼儿园和家庭学前教育支持的问题。由此,我国要优化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鼓励社会投资,让企业、社会等主体参与到幼儿园投资中,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来源。这需要进一步地优化社会投资机制,让社会投资主动参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来,发挥社会投资的中坚力量,减轻学前教育成本负担。

2.3 完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任用机制

2.3.1 完善选用聘用机制

改革意见指出要严格把握幼儿园教师准入关,扩大高质量教师供给。职前教育是学前教育教师队伍获得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关键阶段。学前教育要完善招聘制度,从源头严格把握教师队伍质量。各地方教育部门要推进“区管校聘”的聘用机制建设,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招人由区级教育部门统筹管理,区级教育部门发布招聘公考、统一考试;聘用由各幼儿园独立管理,幼儿园根据教育部门统一考试成绩及教师资源分配,严格落实社会保障、薪酬等管理制度。

2.3.2 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改革意见提出健全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学前教育教师要推进职前教育和职中培训机制建设。各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专科和本科师范教育作用,形成“3+2”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培养机制。也就是专科师范院校学习三年,经过考核合格后,可以进入本科继续就读两本,形成“专科+本科”的人才培养体系,重视学生的教育技能和实践能力培育。各地方教育部门和幼儿园要加强教师职中培训,鼓励教师自我提升,强化自我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2.3.3 完善薪酬待遇机制

学前教育教师薪酬普遍低、参差不齐,阻碍了教师队伍建设。各地方政府要依靠“区管校聘”的选用聘用机制,加强当地幼儿园教师的薪酬待遇均衡化发展,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职称晋升以及待遇上,地方财政、政策支持仍要向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倾斜,保证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享受良好的晋升空间。

2.4 创新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竞争机制

2.4.1 创新编制管理机制

“十三五”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取得瞩目成绩,学前教育教师数量超过500 万人,但仍难满足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上要创新退出管理机制。一方面创新学前教育教师编制管理。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要对辖区的幼儿园人事管理进行统筹规划,按《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要求为民办幼儿园核定编制,每年在编教师进行审核,缺编即补。人事编制向农村幼儿园倾斜,可适当增加编制。另一方面创新编制退出机制。对于获得学前教育教师编制的人员要严格退出机制,一旦选择退出,不得再报考本地区教育系统编制。针对进修、支教等在编人员给予保留编制,进修、支教结束后需继续回到原单位工作五年,才能申请调动,否则解除编制。

2.4.2 创新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是评价教师的重要途径,关系到教师的基本利益。优化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绩效考核机制,保障教师的基本利益,是教师职业吸引力和发展力的重要条件,是为学前教育教师谋福利的根本举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学评价指“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幼儿园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应侧重教育过程,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要将幼儿园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薪酬、职称、评级等进行关联,将绩效考核作为薪酬、职称、评级的重要部分,激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另外,要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量、工龄、偏远程度等作为重要的绩效考核内容,并给予一定的绩效考核政策支持,鼓励农村幼儿园保育队伍及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3 结语

教师队伍质量决定了学前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体制和机制是影响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关键要素。在我国学前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体制和机制的完善,为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促进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形成。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教师队伍机制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师资队伍建设